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论支点唱臂寻迹时的超距与侧滑。 [复制链接]

161#

同是266有效长度,如果条件相同,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
反而redsox所质疑有效长度越长循迹误差就越小这个观点,就需要条件一至,否则就被他弄成了没有零点。
TOP
162#

无知者无畏!
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敢再站出来挑战有效长度的观点。
或许是知道自己错了,再回去做缩头乌龟。
TOP
163#


可比性还是有的。这是因为设计的宗旨是相同的。他首先提出优化内圈。故在优化内圈的前提下,我来相比。


[f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6 0:21:15


好,终于肯承认你的设计外圈失真大了,好好感谢我教会了你如何看你的公式图吧!
你不是说完胜的吗?
你不是曾经夸下海口,说过你这一辈子都不会让我指出你的错误的吗?
那你到底活了几辈子?
每说一次跳楼就权当一辈子?
不过你还是不够老实,还在耍赖。
从最外圈到125这之间的唱片信息,是除了你之外,大家都会认真去听的,所以是没有人会认同你的耍赖。
说到最内圈,最容易出现失真的地方你都不知道,也不敢把60.325之外的数据都完整地拿出来,是怕又一次吊打自己?
TOP
164#


你们这些蠢货(不是指你开心果)把我的这段文字好好学学。我这里又免费在给你们上课了。

[f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6 0:21:15

你这段文字是抄袭我对这两条266线的评价,证明了你是有认看过的。
那为什么要等到无路可退才肯承认错误?
TOP
165#

不可一世的redsox又无言以对了。
上回装死,这回鸵鸟?
TOP
166#

大家有见过超过20毫米的超距吗?
只有不懂平面几何、不学无术的蠢货才想得出来。
TOP
167#

所以我还怕他不说,越说得多就越错得多。
我从来都不会阻止他发言,但这次是他先装死、后捣乱。扰乱了我这个精心准备了四年的帖子。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7-11-16 11:29:57
TOP
168#

念着他是冒着身败名裂而来捣乱,我一定会成全他的。
TOP
169#

如果是自娱自乐还真犯不着去理他。
问题是他道貌岸然去误导初学者,这不是拿开水去浇树苗吗?
到现在他可是名扬天下了,再有人还信他的话,只能祝福好运了。
TOP
170#

又在胡说八道了。


这里我不再就理论的来揭穿你的谬论,因为在另一个帖子中,我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谬论重复多次还是谬论。这里我要从计算角度来指出你荒谬之处。

[size=
redsox 发表于 2017/11/3 12:00:22



这是你在本贴的第一个质疑的观点,有需要修改的吗?
是继续坚持还是承认错误?


TOP
171#


我这里还没有和他纠结总平均误差。这是因为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优化内圈,总平均误差有时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设计的合理性。假如70以内是内圈,他的设计更糟糕。中圈就不谈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6 23:57:26

你一定要纠结于你的公式,我也总算是看出点眉目。
对于有效长度这个观点,我嘛就建立在你的公式的模板上给你一次复仇的机会。
对于你“设计”的266线,你再来一个262的超距,能够在60.325至1460.5之间超越266的平均误差就算你赢,我向你认错!
TOP
172#


我这里还没有和他纠结总平均误差。这是因为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优化内圈,总平均误差有时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设计的合理性。假如70以内是内圈,他的设计更糟糕。中圈就不谈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6 23:57:26

你应该拿60.325至70之间的数据来攻击我嘛。
你这个人坏事做尽,还需要我教?
TOP
173#

讲你是蠢货真是一点也没讲错。你不认为你抓的图是在砸你自己的脚吗?你说有效长度越长误差就越小,但是你不顾这个陈述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当相应的䃼偿角和超距变化时,有效长度增加,其误差才有可能减少。换句话说,有效长度越长,误差不是绝对就相应减少的,误差反而可以增加。只有当䃼偿角和超距都相应变化的情况下,误差才会减少。我也计算给你看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7 6:42:06



我的观点是每个有效长度都对应有一条红线,所以我不会像你那么强盗单纯去减你的超距。
你怎么设计我不管,我只要数据。
拿不出来的话,你还瞎嚷嚷什么?
TOP
174#

讲你是蠢货真是一点也没讲错。你不认为你抓的图是在砸你自己的脚吗?你说有效长度越长误差就越小,但是你不顾这个陈述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当相应的䃼偿角和超距变化时,有效长度增加,其误差才有可能减少。换句话说,有效长度越长,误差不是绝对就相应减少的,误差反而可以增加。只有当䃼偿角和超距都相应变化的情况下,误差才会减少。我也计算给你看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7 6:42:06

你这么一说就是承认了有效长度越长,循迹误差变化就越小了。
而且还向大家证明了只是你这个笨蛋单纯加超距,才会出现没有零点。
恭喜你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TOP
175#

我有说过增加了有效长度之后不进行从新优化吗?
你这个笨蛋连我的观点是什么都没弄懂,够蠢的了。
还好意思瞎嚷嚷。
TOP
176#

CAD虽然强大,但让它干这个不是它该干的事,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次一次迫近,只能用肉眼估计,速度慢不说,精度也难保证。不过它的优点是直观,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17 7:40:22


这说明了只是盲从于公式,对唱片的重播没有自己的见解。
TOP
177#

既然是盲从公式,那就更简单。直接用redsox制作的超距尺就行了。
上面有个lofgren标准的平均误差数据更低。
可是现在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拿出来炫耀。


TOP
178#

此言差矣。我的算式是我自己写的,因为我不盲从国外的那个。前面说过,事先都没约定什么优化条件,结果虽然没什么可比性。但我误差总和都好于两位。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17 8:35:06


能否拿出你的数据让我理解理解。
TOP
179#



误差总和好于我的完全是可能的。这也就是我前面所说,总和有时并不反映出设计人的追求。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7 10:16:55


不是说过公式两分钟就可以搞好的吗?
怎么样,拿不出可以见得人的262线了吧?
TOP
180#



误差总和好于我的完全是可能的。这也就是我前面所说,总和有时并不反映出设计人的追求。



redsox 发表于 2017/11/17 10:16:55


说得出这番话,长见识了哦。
你抄袭了我的266线然后进行无理的攻击,也就是等于你自己又吊打自己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