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论支点唱臂寻迹时的超距与侧滑。 [复制链接]

41#

更显得他不懂嘛。
只好是那个有名气的就信那个,引经据典查不到的都说别人是错的。
TOP
42#



我什么时候讲过不存在什么内圈优化?这在胡编乱造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6 10:17:40


你这个ID不会是多个人共用的吧,那来了这么多的奔单?

怎么会忘了那个9寸臂的内圈优化超距图是怎么来的。
TOP
43#




好你讲请了要和304.4的臂比什么,我帮你比。这个计算过程中我是无法改变的

[/
redsox 发表于 2017/11/5 10:23:08




对于同一条弦来说,半径越长,弧度就越小。

把这条弦看作是支点臂超距寻迹时从外圈到内圈的移动轨迹,则唱臂有效长度(半径)越长,寻迹角度动态变化就越小。

配上补偿角后,唱臂有效长度(半径)越长,其最大变化幅度和实时变化角度就越接近正切寻迹。

至于你所证明出来的唱臂有效长度(半径)变长,反而是寻迹角度变化越大,那只是你个人能力差、水平低,超距设置不合理所造成的,与定理本身无关!

这么简单的定理你都敢挑战,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你被证实了错误却死不认错还宣告玩消失,没有人会拦着你,但现在又冒着被自己的观点吊打都要跑出来捣乱,那我只好成全你了。



TOP
44#

这回你还敢拿出你的强盗逻辑,只要你能证明出唱臂有效长度(半径)变长,寻迹误差角度变化越大,我的观点就不成立吗?
TOP
45#

那方面?
TOP
46#

以轴距214为弦,以67.6度为圆周角。
TOP
47#

红圈的半径当时没有标注出来,你要的话,就从新用cad画一次。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7-11-06 21:31:56
TOP
48#

也可以用三角函数算出来。
TOP
49#

我的意思是说,按理229应该是红圈直径。但用214和67.6来算,不对的。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6 21:37:41

在这里红线的作用是利用轴距对应的圆周角不变的原理,也就是90度减补偿角。
TOP
50#

用Cad,红线用3点定圆??再自动标出补偿角。
Real 发表于 2017/11/6 21:39:57


要看你怎么画。
有数据就按数据来画,没数据就按我前面所说的方法,以两点画圆,第一点定在臂轴心,第二点随意拉,直到红线和蓝线相交后的合理位置。
然后自动标出所有需要的数据。
TOP
51#

另外,”选出两个0点”,依据什么来选?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6 22:21:31


这里只存在合理,没有标准答案。
主要的目的是使红线和蓝线尽量贴近。
至于是喜欢外圈贴近、平均贴近还是内圈贴近,就看你个人的意愿。
TOP
52#

现在的问题是用没关系的红线来做标准不太合适。另外,有没有标准答案,的确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个人的意愿,如何才能做到最优。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6 22:41:18


你可能没有完全明白红线的意义和作用。
蓝线是用最大有效长度来画出,要改变就只能减少有效长度,会牺牲了最小的循迹角变化这个参数。
两个零点及超距都在红线上,而且还决定了补偿角度,也反应出循迹移动时各个装置的误差变化,怎能说没有关系呢?
TOP
53#

回复 165楼Real的帖子

说的没错。
不少调的不太好的系统,声音也并不太差。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6 22:54:36

这个问题在实际调整时会涉及到。
的确对于大多数唱片来说,顺便弄一下都会有不错的声音,这要结合唱头的宽容度。
TOP
54#

讲的非常对!他那红线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这是因为实际针的轨迹完全不走在那红线上。那么红线什么时候有用呢?就是在决定外零点的时候。假定内零点决定了,那沿着红线就可找外零点。由于这红线要满足相交于臂轴心,盘中心和内零点三个点,这样的话,找出的内外零点永远不是循轨平均误差最小的。我在前面也用计算证明了这一点。进一步地说,在这红线下内外零点的选择范围是很有限的。
redsox 发表于 2017/11/6 23:00:26

你这样说就代表了没有完全弄懂红线的意义、作用已及设置。
你没见我说过可以随意拉吗?
你的图画得这么好,我也说得那么清楚,你自己拉一次不就知道了吗。
TOP
55#

回复 172楼阿杰的帖子

不是不明白。
只是你原来的图里,弦(轴距)不在红圈上,所以有疑问(CAD的精度不至于这样吧)。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6 23:16:29

后来在windows改动过。
TOP
56#

哈哈,你不觉的你象小丑,你问问你的同仁阿杰。我讲的对不对。我如讲错了,他老早就跳出来来了。我讲了这么多正确的东西他也在那里跳上窜下的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6 23:22:25
你确实是一知半解。
TOP
57#

哈哈,你不觉的你象小丑,你问问你的同仁阿杰。我讲的对不对。我如讲错了,他老早就跳出来来了。我讲了这么多正确的东西他也在那里跳上窜下的了。


redsox 发表于 2017/11/6 23:22:25

我来评价一下你的超距图,看看你的公式模板是否有这么清晰。
从红线来看,内圈的误差可以接受,但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就有一点点大。
很明显你是为了降低两个零点之间循迹角度的变化而放弃了外圈,以致外圈的最大误差变化是中间的一倍。
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只是有点过头。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7-11-06 23:41:56
TOP
58#

按229  214  67.6 算也不对吧。
开心果 发表于 2017/11/6 23:35:21

不是原图了,回答不了你。
明天再画过吧。
要不就以上面这个图做参考。
最后编辑阿杰 最后编辑于 2017-11-06 23:43:46
TOP
59#

我在作图时取内零点为60.325这是因为你在前面强调内圈优化。我只是按你的思路来吧了。我要表明:用你的作图法求出的零点是平均误差最大,甚至大于Stevenson的方法。Stevenson 为了强调内圈而把内零点定在内圈上。但是代价是中圈时的误差就大于其他方法。而你的作图法尽管内零点是和Stevenson 方法相同
redsox 发表于 2017/11/7 0:22:49



我能把你的数据用我的红线方法完美地画出来,并在你的结论出来之前作出了正确的评价,是代表可以理解了你拿出来的公式,请记着你歉168三百元。
由于暂时无法上到你的公式,无法掌握那三个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他们的因素,否则早就可以揭穿你在数据上玩猫腻的卑鄙手段。
所以你尽管忽悠,反正我已截图,你无法抵赖,大家肯定会再看到你被自己吊打!
但你对我的红线是完全不懂,就连你自己的公式,都只是盯着数据,对实际上的误差变化都没弄懂。
请问你有什么资格可以按我的逻辑???
凭什么用你的那些烂图来强加给我并企图抹黑我???
TOP
60#

对于228.6.这个有效长度,我会用自己的一贯思路来画出超距图给大家参考、评论。
证实了在数据上优于他那些烂图的话,就证实了他是用强盗逻辑来故意抹黑我。
那么就请redsox公开认错,大家帮忙监督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