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161#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5-8 19:59:00 发表
我的设想也是筷子臂模式,两支臂管并行的长度不需要太多。
针尖运行在切点弧线,没有补偿角、没有侧滑力。
利用两个支点的角度变化,控制着推杆,使唱臂有效长度动态增加。


1,这个臂的针压会变化。
2,除常规臂中带来的侧滑外 ,还要加上中间支点的角度变化对侧滑力的影响。侧滑是绝对存在的。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2#

阿杰的这个概念的图中,要么是他没考虑到,要么是画的不准确。准确的应如下。图中的A1B1和A2B2的距离是变化的,故这个臂应是能伸缩的。见黑色带箭头的线。考虑到这个伸缩动作的复杂性,及针压变动机构的复杂性。我对这个概念基本持否定态度。



这里我上阿杰原图以作为留存。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10 02:46:02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3#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5-9 22:36:00 发表
什么你都加一腿,就爱钻牛角尖。
这本来就是个设计草图,所以什么数据都没标。
你所说的本来就很容易解决,但对于没有平面几何知识的你来说,的确是感到相当难的。
关于针压的问题,我前面早就说过加多一个节点来解决。
全世界都懂就你不会,哈哈哈哈。


我说画的不准确,并说这臂应该是可以伸缩的,我都是给你个台阶下。可你还不领情。还要贫嘴。如果你要这样,我也不谦让了。


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想到这个距离是变化的。这个设计概念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再回头来看看这个概念和你前面那红线的概念。这里压根没有联系。在前面那红线至少得交于那两个零点,给人一种具有某种变化规侓的假象。


从侧滑力来说,你仍然认为在零距上没侧滑。这完全是错误的。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4#

这里我本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可以告诉阿杰,思路基本正确,下去再纠正纠正再拿上来。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5#

这么多天过去了,阿杰仍不能纠正他的错误的构想。我看他也没这能力来完成这个构思。他不但这方面的能力差,其电学知识更差。看看他的那些言论。错误百出。

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用示波器检测左右声道其正弦波输出信号,调整抗侧滑力是使正弦波信号不出现失真并且相位一致。


测试唱片的作用,只是提供了一个单一频率信号在唱片外圈的测试信号,能否真正全面调好,还需要考虑与侧滑力有关系的方方面面以及整个黑胶系统的质素和搭配是否合理。


例如我们的抗侧滑装置调好了外圈之后,到了内圈还是否符还合要求呢,这跟对声音的追求以及所听音乐的类型有关。
还有315Hz只是一个中低频信号,单纯增加针压,也可以满足测试唱片的调整,但对实际上的听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在这个帖中也反映出玩LP的中间的误区之多。也反映出了那些玩LP老手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低下。

我让阿杰去纠正他不正确的构思,这么多天过去了,仍不见动静。坦白说,我就知道他是没有这能力的。这里我在极品公布了正确的构思。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92&extra=page%3D1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6#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5-21 16:43:00 发表
你连大部分唱臂上抗侧滑装置的抗侧滑力是动态发生改变的都不知道,更证明了你毫无机械常识,那么你凭什么可以信口雌黄呢?


你只是嘴皮硬。你和那原始画这线的人一样,基本概念都没有。都是没有基本训练的人。自以已为高明,更不要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都是闭门在那里瞎胡闹。基本概念都没,还要DlY臂。

看了我的构思了吧,这里我又教了你一把。如你偷去要DlY臂,我不会感到惊奇的。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21 23:06:43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7#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4-5-21 23:42:00 发表
本来这家伙就来是找抽的。

最年轻的讲师......

30厘米为半波长的1/4谐振管,其谐振频率是多少啊讲师。


我看你才是无赖至极!你不相信我的计算,你可以去算算人家的。我前面都提供给你了。首先要懂怎么计算,然后算了人家的来和我的对比。答案就自然有了。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8#

好,你们要算!我让你算算看。这下面的图是你拿来说事的。

这是Wisdom的,其低频下限很清楚。厂商额定20Hz。




这是人家的。我要你算出其箱体设计的低频下限是多少?






这是我的,我也要你算出这箱体设计的低频下限是多少?





再算算这个,尺寸都在了,其箱体设计的低频下限是多少?






你喜欢算,我再给一个Wisdom的SCS来算。外部尺寸都有了,內部构造也有。它的额定下限是20Hz。你把內部具体尺寸填上。填得出吗?








算得出,好好算给我看,算不出,就闭嘴!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22 11:06:41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69#

原帖由 3l 于 2014-5-22 11:44:00 发表
好大的口气,丫的比奥巴马还NB.



这不是口气的问题。这是fs在那里拿这个图说事。我不知道他讲什么30厘米是什么。上面我那个图的箱体高度就152cm了,不知道哪里来的30cm。但他说我在别处发的图不对,那我要他算算看不对在哪里。我也告诉他了,这里我们没在谈这些东西。如果你要参与这个侧滑讨论。我想看看你能说些什么。什么好笑之类不是建设性的讨论。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5-22 12:26:26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0#



阿杰 发表于 2017/10/5 18:46:14

因为该圆弧上所有的点都是轴距对应的圆周角,并且都等于90减补偿角,加上补偿角的话对转轴心构成了90度直角。

也就是说只要针尖落在红线圆弧上,针杆都处于切线,而且寻迹角度变化为零。


怎么这么蠢呢!还好意思把这帖翻出来。


我先不管你什么加或减补偿角。在你那红线上只有在两个零点上,才满足对转轴心构成了90度直角。其他地方都不是。看图中全部的蓝线。这是因为你的轴距小于那红线圆的直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对转轴心构成了90度直角。也就是说只要针尖落在红线圆弧上,针杆都处于切线。看图中的绿线。AC必须等于这个红线圆的直径,那么角AB1C为90度直角。同样,角AB2C也为90度直角。这就是泰勒斯定理!看出区别了没有?






泰勒斯定理


AC必须是圆的直径,故圆周角ABC总是直角。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7-10-06 04:26:05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1#

哈哈哈哈………………
之所以说你只是认同了泰勒斯定理(因为有名气,你只是崇拜!),就是知道你没有完全弄懂。
给你个提示。
当AC不是直径时,角B虽然不是90度,但在圆弧上移动,其角度仍然相等。
上图的角B,就是以67.6度画出的。
中文是圆周角的定义,英文嘛就麻烦你自己去查,这是你的强项。
阿杰 发表于 2017/10/6 6:15:52

都是废话!


其它角度对我们都没有意义。我当然只是认同泰勒斯定理,怎么可能认同你那些歪理。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2#

没道理了,就耍无赖。这是阿杰必有的反应。我跟你说,你的水平真是太差。在你作的图中的错误之明显就反映了你的水平。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3#

这条所谓的红色的圆圈就是阿杰所谓CAD高手作出的。这个圆圈什么都不是。以前阿杰要拿这来调节超距,现在又拿这个来和泰勒斯定理说事。完全是无知导致的胡搅蛮缠!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4#

这是阿杰在前面讲的


因为该圆弧上所有的点都是轴距对应的圆周角,并且都等于90减补偿角,加上补偿角的话对转轴心构成了90度直角。

也就是说只要针尖落在红线圆弧上,针杆都处于切线,而且寻迹角度变化为零。




这是阿杰现在讲的。


AC不是直径时,角B虽然不是90度,但在圆弧上移动,其角度仍然相等。

上图的角B,就是以67.6度画出的。




现在你也知道在你那莫名其妙的红圈上不成90度了。知道错了就好。不要耍无赖!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5#

明白了90度减补偿角这条红线之后,实际操作时该怎么运用呢?以下图为例,红线是90减补偿角的弧线,蓝线是唱针寻迹线,最完美的就是让这两条线重合。
但从物理上来看,两条不同直径的弧线是无法完全重合的。
退而求次,就是要在唱片信息记录范围内,使这两条圆弧尽量接近,自然也明白了两条弧线的两个交叉点就是经常使用的外零点和内零点。
细心的朋友马上就会发现,内零点之后已经没有信息坑纹,再准确都已毫无意义了,还徒增了最外圈的误差失真。
直观就是这条红线的伟大之处!!!
要使内零点外移,手段有两个。
1.减少轴距增加超距。(有效长度等于轴距加超距)
超距太大的话,侧滑力就会增加,会带来负面效应。
超距一般在13至15毫米范围内较理想。
2.改变补偿角度。
唱臂补偿角可以改变的话,这个是最理想的方法了。
阿杰 发表于 2017/10/5 19:56:13


我跟你说,这一段里也错误百出。我懒得跟你讲。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6#

我让阿杰去纠正他不正确的构思,这么多天过去了,仍不见动静。坦白说,我就知道他是没有这能力的。这里我在极品公布了正确的构思。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1  

这是我以前发的。连这样明显的东西他也做不到,更不用说什么泰勒斯定理在臂上的运用。现在好,更弄出个连直角也不能做到的鬼东西。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7-10-06 12:25:00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7#

怎么这么笨呢说你笨还真是够笨。


如果按你的图话,在这轨迹上是不可能达到直角的。他只是676度。这是因为它没有包括了补偿角的作用。英语为inscribed angle




假如包括补偿角的作用,见图。这还是泰勒斯定埋。图中绿线。我不管是不是加䃼偿角,或者你要把臂中间打一百个弯,只要是它和面对的圆直径的圆周角为直角,那都是泰勒斯定理。没有人能超越这个定律。





看到我的正确的包括了补偿角的图。你那个CAD高手太差劲了。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7-10-07 02:32:33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8#

恭喜你终于认同了圆周角定义。
不过你是不懂汉字还是不懂其中文含义?
怎能歪曲我的原意?
用你现在的知识再看看你原来的歪论,可笑不?
阿杰 发表于 2017/10/6 23:18:07

你自己作什么图,完全是错误的。你那个轨迹上绝对达不到直角的。你自己都明白地放在哪里,676度。怎么还会硬争说是直角。就算按我正确的修改过的图,加䃼偿角也完全没有必要。补偿角加了会引起侧滑。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7-10-06 23:40:20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79#

再来看他的那些胡说八道。



要使内零点外移,手段有两个。

1.减少轴距增加超距。(有效长度等于轴距加超距)

超距太大的话,侧滑力就会增加,会带来负面效应。

超距一般在1315毫米范围内较理想。


什么叫使内零点外移?完全是胡说八道。如果减少轴距或增加超距,这就打破了泰勒斯定理,那么就不能做到循轨误差为零。他问人家泰勒斯臂有没有超距,这表明了他根本不理解其原理,在那里胡说一通。




2.改变补偿角度。

唱臂补偿角可以改变的话,这个是最理想的方法了。



这又在胡说了!在他设想的构造中,那唱针轨迹要沿着那红圈。䃼偿角是无法变动的。看来这里真是个宝地,活宝层出不穷。你们就这个水平。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7-10-07 02:30:34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80#

回复 1337楼redsox的帖子

你要先回答我什么叫90度减补偿角?
对于这条红线我一直这......
阿杰 发表于 2017/10/6 23:40:31

我说你还要不要脸,明明自己的图是这样画却硬说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怎么不说,你明明是这样讲的,但你不是那意思。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7-10-07 03:42:41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