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软件
NEWS INFORMATION
-
每位音乐家梦寐以求的卡内基音乐厅舞台,他19岁就登上了
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对于很多音乐家而言标志着漫长艺术道路上锦绣前程的开始,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惊人的钢琴天才”的基辛19岁就已登上卡内基音乐厅,并完成了他的钢琴音乐会首演。 提及基辛,他的音乐生涯与很多钢琴家并无不同,但有一点很特别的是,放眼现今乐坛,几乎每一位中青代钢琴家都是靠着参加钢琴大赛吸引世界乐坛的目光,或是由 -
四手联弹德沃夏克!陈学元、陈美玲《“自新大陆”交响曲&斯拉夫舞曲》数字专辑&实体CD现已上线!
安东·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1841—1904年)是19世纪欧洲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16首斯拉夫舞曲》《e小调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与歌剧《水仙女》等。 -
DECCA独门秘方“ADRM”模拟转数码技术巨制 | 迪图瓦《骷髅之舞》
法国作曲家圣桑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但真正出名的并不多,当中这部管弦乐交响诗《骷髅之舞》是他尤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乐曲有着不可回避的优美旋律以及邪恶而又让人惊艳的音乐力量,是一首听完能让你热血沸腾的曲子。 《骷髅之舞》 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曲调,生动地描绘了死神在墓地里为一群骷髅拉小 -
《大砧板》XRCD2 | 为什么这张唱片敢自称“畅销古典榜首”?
这张唱片被出版方自行定名为《畅销古典榜首》(Bestseller Classic No.1),听起来似乎有些狂妄。但一看专辑内容,就会明白,这个名字并不是针对唱片,而是针对当中选取的这些,称得上家喻户晓的古典小品。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小步舞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肖邦的《圆舞曲》,舒伯特《小夜曲》、舒曼《梦幻曲》…& -
《音乐圣经》力荐首选版本,占据《日本唱片艺术》“名曲300首” 头榜席位
卡尔·李希特于上世纪60年代指挥慕尼黑巴赫乐团灌录的《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一直都是最受乐迷赞誉的录音版本之一,曾被《音乐圣经》杂志评选为《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首选版本,且占据了《日本唱片艺术》“名曲300首” 的头榜席位。同时它还因专辑封面而被亲切的附上“大茶杯”之称号。   -
圆号界的“国人之光”,这两位中国圆号演奏家无论如何都要认识!
圆号又称为“法国号”,是铜管乐器组中最富诗意的乐器,音色柔和、丰满,它既能吹奏出铜管乐器嘹亮的音色(如英雄史诗主题),又能模仿出木管乐器的柔美音质(如天鹅绒般温润的抒情段落),这种“铜木双栖”的特性使其成为交响乐队中唯一能与木管五重奏融合的铜管乐器。 在舞台上,圆号的辨识度极高,金 -
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披风” | 郑京和于DECCA发行的最后录音《小提琴名曲集》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琴坛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女小提琴家,其中包括前苏联的贝琳娜,美国的卡罗尔·格林,英国的伊达·亨德尔,罗马尼亚的玛尔廷等,尤为引人注目的两位女演奏家是来自韩国的郑京和与来自德国的安妮·索菲·穆特。 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讲,她们都以压倒群芳的绝对优势傲立于国际小提琴乐坛。 &n -
温慧明&杨滨齐与你重温经典,再现巴洛克时期典型音乐美学 | 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
巴洛克时期有这样一位作曲家——“叛逆”的他,总是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练习钢琴;执着的他,为追求自由创作而冲破了现实的束缚;顽强的他,没有因为中风而放弃创作,甚至还完成了一部伟大的清唱剧作品。 他便是足以与“西方音乐之父”巴赫比肩的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