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流行 电影原声 爵士 SACD 民乐
超值世纪典藏 | 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发布平台:非常发烧网HiFi168 浏览量:6404
发烧软件

NEWS INFORMATION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超值世纪典藏 | 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
浏览量:6404 发布平台:非常发烧网HiFi168

 

 

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是否具备充分的默契、专业的音乐素养,从他们奏出的第一个和弦便能知晓,如果他们一开始的演奏就像是充分排练过一样,完全不需要热身,那绝对是一个素质精良且默契良好的出色弦乐四重奏组合。
而我们今天要提到的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就是这样一个乐团,曾被誉为“奥地利文化指标”的他们不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所演绎的乐曲,永远都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和精神,永远不受场地、精神状态和观众素质的影响,且独树一帜!
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这个名字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曾经叱咤乐坛、与勋伯格、韦伯恩齐名的奥地利新维也纳派著名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虽然于1971年乐团成立时,阿尔班·贝尔格本尊已去世将近40载,但这二者之间,确实有着一段故事。
1969年,彼时担任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教授的格特·皮席勒、哈德·舒尔茨、托马斯·卡斯库卡、瓦伦狄·厄尔本4人正于维也纳音乐会上聆听拉萨叶弦乐四重奏乐团所演奏的勋伯格作品。
默契协调的配合与精湛绝伦的演绎,令教授们深深着迷,他们不约而同地萌生出想要组建一个独立弦乐四重奏团、并在以阿尔班·贝尔格、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领域上有所作为的愿望。
想做就做!4个年轻人倒是一点儿也没含糊!组团后立即动身前往辛辛那提向拉萨叶弦乐四重奏取经。1971年“学成归国”后,他们在维也纳音乐厅举办首演,并特地邀请了阿尔班·贝尔格的遗孀作为特殊嘉宾,以示致敬。贝尔格遗孀在听罢四人的演奏后,十分感动,当即同意以阿尔班·贝尔格的名字为乐团赐名。
由此,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乐团应运而生,这也是维也纳首个以专职四重奏形式组成的团体。
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乐团四位成员自身的技艺本就非常优秀、职业经历同样闪闪发光:格特早年经指挥大师卡拉扬推荐,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而瓦伦狄则曾摘取慕尼黑国际大提琴比赛的金奖......对于他们而言,默契均衡的合奏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反,他们演奏时极佳的平衡感和凝聚度是促成其在世界室内乐团领域登顶的最重要因素。
40多年来,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乐团的足迹遍及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音乐厅,演绎曲目涵盖广泛,从古典时期到当代作曲家的乐曲都包含在内,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发扬新维也纳乐派的初衷——早期以演绎贝尔格的《抒情组曲》建立起声誉,之后“每场至少包括一部当代作品”更成为了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约定俗成的必行守则。
除了演绎曲目,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乐团的“从一而终”更体现在成员之间的深厚情谊上。2005年,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痛失中提琴手托马斯·卡斯库卡,在临终前,卡斯库卡推荐了自己的学生依莎贝尔·卡芮休斯接替他的位置。虽然有人续弦,但伤痛终究没有被时间冲淡,时隔三年,大提琴瓦伦狄·厄尔本忆起卡斯库卡,依然难抑伤感,最终也决定解散乐团。
2008年7月16日,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乐团于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奏响解散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就此落幕。
这种可类比“桃园三结义”的情谊,或许亦是造就他们如同浑然天成一般完美合奏的必备因素。那种心灵相通的共鸣,即便技艺再高也无法达成,共鸣缺失,共演便失去了继续的意义,唯有留下的作品,还能将这伟大而珍贵的世间绝响继续传唱。
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以他们历来灌录的唱片(其中他们对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演绎最具代表性)赢得超过30座以上的唱片奖,尤其是1993年由国际古典音乐奖所颁发的最佳室内乐团大奖。
他们一共灌录有两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分别是1978~1983年的录音室版本以及1989年在维也纳音乐会的全集实况演出录音,这两部皆属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乐团最受人推崇的杰出录音。

 

其中第一份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的录制耗费5年之久,准备充分,表现力十足,在古典端正、严谨细腻的大前题下,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以丰富的细节、不强调夸张的情感表达,还有清晰的轮廓与惊人的活力诠释这些作品,并将他们成军时希望能发扬音乐的精确性和前卫诉求,带进贝多芬的古典风范中,开创出诠释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全新典范!
由华纳古典重新推出的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第一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录音效果更显圆润浑厚,且更具临场感,外加物美价廉,保证物超所值。
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曾这样评价道:“阿尔班·贝尔格弦乐四重奏无疑是我们这时代最伟大的弦乐四重奏乐团,他们对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所采用的诠释美学,是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美学标准。既有灵感又讲求完美、既发挥想象力同时又忠实于原谱,风格臻于伟大而且品味良好,也可说是该有的都有了。”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
图片

后世学者习惯把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分成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的特色以吸收和消化传统的素材为主,以海顿、莫扎特为学习的对象,是非常传统的古典风格;中期之后,贝多芬已经逐渐摸索出个人风格,并且一心想要追求所谓的“英雄式”风格;到了晚年,由于失聪的打击,这时候贝多芬只能凭内心的感觉与想法来创作。

 

在音乐史上,这种无法亲耳听到作品效果,只能用心揣摩体会的创作方式可说是绝无仅有。

 

而单从弦乐四重奏这一种曲式来看,贝多芬一直朝着加重乐曲整体分量的方向行进,一共创作有16首永垂不朽的弦乐四重奏名作。

 

他把壮阔如一部交响曲的构思放在只有四把乐器的弦乐四重奏上,因此晚期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才被听众接受与理解。 舒曼就曾经表示,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已经“达到人类艺术想象力的极限”。

 

 

【原装进口】
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组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 
7CD
扫码珍藏

 

联系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明月一路明月阁6楼K座

联系电话 :020-8358157

传真号码 :020-8358385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广州市非常意念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粤ICP备1909648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