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奖活动(2):自从我爱上发烧..... [复制链接]

21#

爱上发烧?
记得有一位版主解释过发烧的定义:
发烧——用最少的钱玩出最好的效果!
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最好的效果用最少的钱。因为可以不必重复“交学费”。换器材、升级、换用线材……等是交高昂学费的过程。
换句话说,用目前最顶班的器材搭配起来的效果未必好声!而入门级器材如搭配和调教得当,同样可以享受得到相对全面的音乐欣赏要求。再者,由于普通居室听音环境的限制,是升级器材的最大瓶颈,顶班器材是一种浪费,即便是超前消费,更换环境后又是另外一种声音,远离了发烧的本义,除非你有专用的听音室。

发烧分为:音乐发烧、器材发烧、土炮(摩机焊机,也指动手能力、器材和环境调校功夫)发烧。

发烧途径:1、爱乐→土炮→爱材;2、土炮→爱乐→爱材; 3、土炮→爱材→爱乐;4、爱乐→爱材 →校声;5、爱材→爱乐→校声。以1、2收效最快捷最经济。

资深烧友具备因素:
爱乐——判别正确的音声(乐在其中)。
校声——训练听力,调校器材和环境(费神费劲,自得其乐)。
爱材——了解和熟悉器材,热忠玩器材出效果(一步未必可以到位,劳神伤财)。

发烧魅力:发烧无止境,就象音乐一样。不同时间、环境、心态,相同的器材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这就是发烧的无穷魅力。

本人的发烧启蒙是在孩提时代,解剖我父亲红灯牌AM收音机开始的,当时还没有FM广播。我很佩服我的神通广大,竟然把播音员弄得无话可说。

真正接触发烧是在95年,朋友的一句“发烧友”开始的。开始寻求“发烧友”的含义,发烧为什么还带“友”?后从朋友那里借得《发烧用语》,《无线电与电视》(93、94合订本)等细细研读起来,当时并未发现一些滥竽充数的文章。
之后,买音响杂志,收听各电台的音响音乐节目,包括周兄、谭生的《〈音响大观园〉、〈音响世界〉》,赵毅敏的《古典纵横》,《老梁谈音乐》,《老易谈雨果》及中央台的《古典殿堂》等影响最深。参加一年一度的各大音响器材展,高级音响器材演示会,见证星海音乐厅落成。
星海音乐厅的落成对我来说是悲不是喜,从此CD在我眼中是塑料不再是音乐载体!不知道4~5斤的塑料在收购站能卖多少价呢?
LP——从收购站重拾的发烧利器,与CD构成滑稽写照,Sacd,dvd—audio的普及,CD的命运将以斤论价!
无奈LP片源少,录音精品更少,发烧从此纸上谈兵……
何以发烧?以何发烧?
做四分频音箱!挑战发烧的巔峰!四分频箱是令喇叭厂汗颜的音箱,国内二分频箱都做不好就甭说三分频四分频了。以我对音乐敏感度和分频器相位失真的调校能力,我想够我连摩带烧一两年……



====================================
游峡


Edited by - 游峡 重新编辑於 2001-10-21  10:53:55
TOP
22#

虽然我的“烧龄”并不很长,但看了这么多朋友的贴之后,忽然有感而发,也来说说我的发烧(不知算不算呢!)“辛酸史”吧!
        对于刚刚接触“发烧”这个名词,应该是初中时期的事了,而且还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次我看到几个同学在“研究”着一本很多彩图的书本,于是我也随便拿起来翻翻,里面的内容全是什么“发烧线”“发烧级”之类的名词,但我却一窍不通。而听他们却谈得津津乐道,口沫四射。我却忽然感到自己非常窝囊,非常落后。从此以后我每天都抽出大部分的时间(也包括课堂时间吧!注意:未经家长同意切勿效仿^_^)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更难得的就是周围有一些“高手”(当时嘛!)指点,使我对音响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那时除了书本上说的,还真的没见一件像样的器材,更不知hi-fi、hi-end为何物。但我们都是动手派,经常几个人一起玩到通宵,甚至有时睡到半夜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也会立即爬起来………现在回想起来真的玩得很疯呀!但生活上的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了;首先是经济问题,虽然我们不是玩几万、几十万的器材,但有时一只发烧元件对于像我这样的“穷书生”来说是天文数字呀!再次到学习上,本来我的成绩是不错的,但由于太过于分心,也由“前矛”跌到底线!(真系好惨呀!)
       在“外界”的压力下,再加上父母对我的“经济制裁”。没办法只得“忍痛害爱”暂时降温了。但我却对音响的热爱却丝毫不减,高中毕业后选择音响专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可以说我真正算得上发烧也是进校之后,在学校里有专业的老师为我们上课,更好地巩固理论基础,同时更难得的就是能在很多同学以及朋友哪学到了很多课堂里没有的知识。也接触到一些比较顶班的器材。工作以后接触音响方面的机会就更多了,同时认识玩音响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也让我越来越感觉到音响的无穷魅力。
         说实话,因为音响,从校园走向社会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过一个女朋友,因为我没有钱(被“烧”掉了)没有时间(也是“烧”掉的),但我从不会觉得寂寞,因为我有音乐相伴。最起码不会像flamen兄甘“惨”啦!(引用flamen:接触了自己见过最高价位的一套系统:音乐传真的油桶CD加功放推REVEL F30,当时放的是一张民乐,那笛声是那么的悠扬,清脆,自然,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是由于是陪女朋友去的,不可能呆很久,不然我会泡在那一天,真是可惜可惜!)呵呵!!“横眉冷对美媚秋波,俯首甘为音响奴隶”是不是很羡慕我呢?!(自我解嘲)。最后就让我们的音响永远“烧”下去吧!!  \^o^/
TOP
23#

我小时候用的是红灯牌子的AM收音机,在我十多岁的时候就被我拆坏了好几台的收音机。出来社会工作后,买回来的机器都不会长命!我有天生拆机症,后来干脆去学无线电技术四年,读完之后还是一见到机器就想拆,到今时今日更离普,我看到好一些的线材(音箱、信号线)都要拿一把介刀将其切开一探究竞!
因为拆机比较多的原因,每次有新机试听时总是在想,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拆开看看的想法。而我每次都很成或地要将机主说服让我操刀将上盖拆开看看到底不同在那?
现在我家的音响器材是自己做的功放,每声道8对铁壳摩托罗拉管制做的粗机,两声道合起有150多公斤的外形令到它无容身之所(客厅面积有限和家人强烈的反对),而被我收藏在房间里配一对书架箱。唉。。。。。。。对音响热爱多一分、受的苦就多一点!如果可以的话,我情愿忘记什么是音乐。算了吧,明天还要去帮朋友摩机呢。
TOP
24#

我与音响有不解之缘,应该追随到小时候了,做直流电机,绕线圈,找磁铁,忙的不一乐呋,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现在想起来看应该是换向器的问题,直到现在还耿耿于怀。但是从此就喜欢上无线电了。在音响这个领域,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看了许多书,也动手做了许多作品。自认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领悟力。梦想中的KRILL.MARK L.... 乐林....只有用自己的手来制造。许多年过去了,终究没有放弃,看样子我这一生中都离不开这些机器以及由她们歌唱出来的声音。多么美啊!我要实现一个梦想就是在桃花源的一个地方享受HI-FI.以及自由地生存在中国........
TOP
25#

爱上发烧,也就引出了一些“苦恼”:
1、一天怎么只有24小时?不够用啊!下班回家后,吃完饭洗完碗,看看每天几十个版的报纸,打打电话,翻翻杂志,看看电视新闻(连续剧不敢追),上上网……已经11点了,音响再听下去,LP(老婆,不是黑胶!)的声音肯定比音箱大!还有,人总要有点其他爱好吧?拨弄一下手中的康太时或者徕卡,给阳台那几盘兰花又或树仔头淋些水,饰柜里的仿劳力士“阿爷”纪念表也应该上上链了,港版的《少林足球》DVD好像效果不错,要不要看看……你说,时间够吗?
2、越高烧越麻木。面对器材,就一味挑剔“三围”不够劲,高音“标”,中音朦,低音弱。系统不匹配,不超值,对不起这个售价……其实,卡拉扬的严谨、破瓦落地的中气、帕尔曼的“肉紧”都很传神,老柴的《如歌的行板》绝对使你落泪,《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同样令人起立鼓掌。只是,这些都好像听而不见……?
3、住房一换再换,还是不够大!音响放在客厅妨碍交通,LP经常投诉。有了听音室,还是不满足,这讨厌的房子比例不合适,声音靓极有限。装了的天花看来要拆,另一边的落地玻璃太薄不得不换,地板缺一张厚羊毛地毯,又要掏几千大元,买回来却效果不好……
还有,还有,都是愉快的苦恼。
TOP
26#

但是论坛上有位新人自称只花几天时间便将四百多页的帖子悉数看完了。
TOP
27#

哈哈,这些旧贴很有意思,小萝卜请继续翻箱倒柜啊。
TOP
28#

不好意思,我翻箱倒柜看到这个贴子,看完之后,感触很多,忍不住提了上来,并且更加坚定了我将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念:
喜爱音乐的人是真实的,感性的,
喜爱音乐的人是可爱的,善良的,
喜爱音乐的人是细腻的,执着的,
喜爱音乐的人,也是被大家喜爱的!
TOP
29#

eric 在 2003-8-21 23:11:26 发表的内容
哈哈,这些旧贴很有意思,小萝卜请继续翻箱倒柜啊。

遵命!!这个活我最喜欢了!
不过贴子那么多,而且每天都在不断增加,我要一一看下来,估计先得请一个星期休假,买五瓶眼药水儿!哈哈!
TOP
30#

最近工作生活都比较忙,每天只有一到两个小时可以安心上网的!
TOP
3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2#

噢,请大家继续为这个主题说说自己的感受,我想把这个帖子转载在下个月的《新音响》杂志上,截止日期是下个月15号,请畅所欲言。
TOP
33#

JAZZLEE 在 2003-8-21 23:35:43 发表的内容
的确是好帖!
要写自己的发烧历程实在是太长了!不知如何节减?!


挑精华的说吧,谢谢。
TOP
34#

的确是好帖!
要写自己的发烧历程实在是太长了!不知如何节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