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复制链接]

1#


我有第一张正版CD的时候是1995年(那时我只是个初中生,父亲买给我的),那个时候正版的东西对于我父母的收入来讲可不是说买就能买的。转眼间13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也是穷得买不起新CD,所以只好买二手的。美国这边没有盗版一说,倒是网上有非法的ape下载。我尝试过去下,但发现电脑所耗的电费还倒不如去买张便宜的二手CD划算,只能作罢。这几天回想一下,我现在有的CD里大部分是EMI的。看来我对EMI的录音情有独钟,不过我也说不上因为什么。

人潦倒得到我这种程度就不会太追求音效了,再加上我觉得EMI老的正价版的封面相对于再版来讲更加好看一些,二手货价钱也便宜,所以多年来成为我搜刮的主要对象。音质嘛,让我自己满意就行(其实我心里暗暗说“这些才是普通听众可以一睹母带风采的唯一机会”,不过这不是此贴主题所以不再多说了)。说到底了,音乐这样东西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让人心里开心嘛,所以我目前也就知足了。

这几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敝帚自珍的一些EMI的收藏。其中有一些在很久之前的帖子里已经介绍过,但那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相当一部分我因为懒得拍照,还有就是懒得写听后感导致压在箱底好久了也没拿上来介绍过。这回趁有点动力,干脆一次过都评论一下。当然了,懒惰是我不能完全克服的缺点,所以开头的时候我会把以前写过的东西放上来。不过请放心我也不至于100%懒惰:所有文字,就算来源于之前写过的,我全部都会重新看一遍并且做出改进和修正,添加新的信息和资料,删除多余无聊的内容。

我希望这个比较系统的帖子,能够让有兴趣的朋友能够更容易找到想了解的EMI录音和唱片。需要打声招呼的是由于我个人兴趣爱好,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作品我都爱听。不爱听的或者不常听的唱片我是不会买的(没办法啊谁叫我穷),比如说一些室内乐、宗教作品之类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很经典的EMI录音我将不会介绍。这点就只能请大家见谅了,将就一下。

从现在开始我有空就写一些,质量也不一定能保持一致,这也请各位多多包涵了。
分享 转发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2#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1. 卡拉扬跟安德烈合作的小号协奏曲集



卡拉扬并不是主攻巴洛克或者古典主义时期作品的指挥家。至于这些时期的协奏曲,他指挥的录音更是不多见。74年的时候,他和小号演奏家安德烈在EMI录制了四首小号协奏曲,是大师在这个领域里面留下的珍贵文献。当初此录音一发行就获得一致的好评。

这张CD里面第一首是胡梅尔的协奏曲,也是我认为片中四首小号协奏曲里面最精彩的一首。里面的慢乐章,安德烈以高超的控制力,用小号营造了“夕阳无限美”的醉人氛围。卡拉扬的风格(或者说卡拉扬+柏林爱乐这个组合的风格更加准确一些)以营造整体的“气势”为主,喜欢“室内乐”感觉的朋友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

余下的三首小号协奏曲(L.莫扎特、泰勒曼、维瓦尔第),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远远不够胡梅尔的来得动听。主要是因为后三者风格很相似,听多了有点审美疲劳。可能这也反映了为何在古典主义之后会出现浪漫主义。当一种风格太盛之后,人们便会对它变得兴趣索然,继而要探索新的风格。所以音乐发展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潮流。

这张CD的音质,第一曲胡梅尔的开头十几秒我觉得此CD声音很明显“钝”和“模糊”;但是之后声音却立刻变得相当清晰,细节丰富。不考虑前十几秒的缺陷的话,这张CD可以说是一张保真度很高的录音;尤其是柏林爱乐的长笛,是这个乐团众多录音里面难得一见超级清晰的特例(主要是DG的录音经常抹杀长笛的细节)。

我估计可能是制作这张CD的母带开头部分由于存放的时候接触外界空气导致退化的缘故。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3#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audio大哥,我也想回去国内生活啊。只是现在祖国经济之发达,生活之繁华,物价之昂贵,把我这民工给吓坏了。我回去的话估计只能去睡桥底了。

原帖由 audio 于 2008-10-24 13:26:00 发表
LZ不是在中国大陆生活滴,鉴定完毕。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4#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日版。严格来讲日版的“正价”(早期相对于国际版而在日本国内发行的相同封面的对应版本)是以CC38, CC35跟CC33开头的那些,其余的我就不知道了。

原帖由 SINATRA 于 2008-10-24 13:54:00 发表
请教LZ这张是什么价的版?麻烦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5#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因为我不会同一个录音日版跟国际版都买,所以我不太清楚两者有没有区别。看哪位有心的网友帮忙测一测?用EAC分别抓个轨,然后比较一下两者是不是相同。


原帖由 名级潜水艇 于 2008-10-24 14:18:00 发表
日本正价和国际欧版的声音有木有区别?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6#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2. 朱里尼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马勒第一交



首先说一说作品本身。此交响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部分名叫“青年时代——花丛与荆棘”(Days of Youth – Flowers andThorns),是第一稿的1-3乐章,也就是现在版本的第一、第二乐章。其中第一乐章也有个名字“永远的春天”( Spring withoutEnd);第二乐章的名字叫做“启航”(Full Sail)。

第二部分没有整体的名字,不过每个乐章都有标题。第三乐章“徘徊——葬礼”;第四乐章“从地狱到天堂”。

这首交响曲的旋律是相当动听的,因为其中的所有灵感都是来自马勒早年对奥地利民歌的热爱。第二乐章纳欢快、强有力的舞曲便是一个例子。第三乐章虽然名为葬礼,但是乐曲描写的却是一种幽默滑稽的气氛。这是因为这个乐章作曲家的灵感乃是来自当时德国南部儿童手里流行的一幅漫画,描写的是森林里的许多动物为一个猎人送葬的故事。第四乐章是无比鼓舞人心的旋律,是响彻云霄的辉煌!

这个演录里面,朱里尼对乐队细节上的雕琢很到家,他指挥的“巨人”给我一种特别立体的、活生生的感觉。例如在第一乐章弦乐器刚开始歌唱性旋律的时候,左方那几声清澈晶莹的竖琴,就好像春天里冰雪融化形成涓涓小溪那样,直灌听众心田;小提琴组奏出的春天旋律,它的舒展性真是让人由衷地赞美春天的美好。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录音里面找到类似的很多妙不可言之处的片断。

第二乐章的舞蹈旋律给我的感觉则像骑着马在鲜花遍开的早地里或跑或走,畅快淋漓。朱里尼的长处在于调动乐队的弦乐组,让它和其他声部之间的有绝妙的默契,因此听众听上去会有异常浪漫的感觉;还有别忘了芝加哥乐团的铜管部,在它推动之下弦乐部掀起的惊涛骇浪,使得这首作品的第四乐章在指挥的棒下发出异样的光彩!

总的来说,朱里尼的这个版本营造了一个情感和体型上的巨人,因为它兼具浪漫与厚重的双重感觉。受录音场所的声学环境所限制,音效不属于十分“放得开”的那种类型,但是这个录音一点都不缺少韵味,也并不压抑;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经典的EMI声音。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7#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yilinliulin兄贴的几张LP,据我所知只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张有正价版CD,其它的我只是看到有天使中价版(Studio系列)。yilinliulin兄能否详细说说呢?假如剩下这几张都有正价版的话那就更好了。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8-10-24 23:58:00 发表
这是几张我很喜欢的EMI邮票狗系列(70年代发行)的唱片,在CD的正价天使系列中也有发行,其录音也见仁见智,但其价值正逐渐随着时间的检验而越来越被更多的爱好者发现。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8#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呵呵,说到“毒”翻:

连现场音乐会都毒不翻我,还有啥东西能毒翻我呢?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8-10-25 8:49:00 发表
yilinliulin兄,国内的黑胶好像都是奇货可居的。
有个朋友很精通黑胶,也曾多次劝我用黑胶而弃cd,我想他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选择。只愿意在其他地方花时间,而没有时间再投入黑胶库的积累。而且,cd使用起来至今为止还是很满意很愉悦的。也就是说,这种状态更符合我自己的情况。
很多朋友声称要用黑胶毒翻我,但是往往做不到。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9#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3. 赛尔指挥克里夫兰管弦乐团演奏的德沃夏克第八交



这个录音,是著名指挥大师赛尔生命里的最后一次录音,意义非凡。

塞尔的这版德沃夏克第八交是与瓦尔特(CBS)、克尔蒂斯(Decca)版齐名的名演。打个比方,假如瓦尔特的演绎让人感觉是夏日阳光下的慵懒的话,那么塞尔的演绎是会让你觉得是初秋时的乡间劳作。

德沃夏克的第八交有个名称(但不是正式的)叫做“英格兰”,部分原因是这部作品是伦敦爱乐协会的委约作品。这首作品,可以说是德沃夏克的九首交响曲里面最具有民族色彩的一首。里面很多旋律的素材,一听便能感觉到其灵感来自于波希米亚的民间音乐。这首作品里面很多旋律的衔接具有即兴的色彩,就像一个万花筒那样。正因为这些原因,我听这个第八交的频率是多于第九交的。

塞尔指挥下的克利夫兰乐团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特点:精准。不知这是来自于现场音乐会之后评论家们的意见,还是广大听众从CBS的录音里面得来的感受(或许两者都有)。EMI这个录音跟CBS的风格很不同。通过这个录音,EMI展示了他们的录音理念:只要能让录音尽可能接近现场真实的声音,那么乐团的特点自然而然能得到最正确的反应。

塞尔采用了其他指挥家常用的速度来演绎这首作品。不过他这里有个显著的特点:虽然速度一点都不慢,但是你却可以把整部作品的各个声部的旋律线分辨得一清二楚——或许这就是“精准”的一个反映。

木管乐器在第八交里面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假如有录音不能把木管组录好,那么演绎的艺术魅力就要大打折扣了。通过一流的录音,塞尔这里向我们展示了克利夫兰乐团精彩的木管组。尤其要表扬它的长笛部——单听这个录音里面的长笛部分,就已经能让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了。

这张唱片里面还有两首斯拉夫舞曲。

跟第八交的演绎一样,塞尔采用的速度一点都不快,但我们却能感受到里面蕴含丰富的民族风情。速度不快,但没有丝毫暮气。生命最后三个月里的塞尔,依然把克利夫兰乐团驱策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听着这两首舞曲,我仿佛能够看到乐团里面的艺术家们喜气洋洋的脸孔。

还有一点很肯定:在录制这个录音的时候,无论是第八交还是斯拉夫舞曲,乐手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倾注了100%的感情。为何这里我有如此主观的判定?那是因为每当旋律要断句、或者提琴演奏一弓运完下一弓开始的时候,时不时可以听到乐手很真实的呼吸声——在感情浓郁的乐段里,可以听得出那一下呼吸较沉重;而轻快的乐段,呼吸则很轻。我觉得这是塞尔指挥的魅力和感召力的体现。这些细节对于好录音来讲,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0#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哪里哪里,yilinliulin兄的发言才是这个帖子的精彩之处,请您多多分享宝贵的观点和信息!

我也是觉得用是否是“黄金录音时期”这样世俗的眼光来去评判艺术家的演录是很不公平的,也没有道理。难道一定非要是50年代的录音才具有艺术价值并且好听?音乐艺术不是从属于唱片工业的,唱片工业的发展跟音乐艺术的发展毫不相关(事实上现在大家常听的很多经典作品,很多传说中的演奏大师,出现在没有唱片工业的几百年前)。

不过现在人们(包括一些唱片公司)对离自己生活年份不太久远的演录的忽视,恰恰就造成了这些演录中的一部分唱片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罕有”。现在烧友中盛传的“罕见高价”的唱片,其实不是罕见,而是很多时候人们不愿出或者出不起卖家要的价钱。比如说大家什么时候见过Kogan的SAX或者ASD429之类的缺过货?只要你有个几百dollar,各种网络渠道里肯定至少有一个有“现货”;但又比如说韩德里指挥的苏联作品,只要能找到“现货”那肯定不贵,运气好的话最多就几块钱(因为这个年代没几个人知道他还在EMI里录过这样的作品),但问题是能找到现货吗?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8-10-25 18:08:00 发表
我把Felix兄的好帖搅了。罪过。
我也和Felix兄一样,对EMI录音情有独钟,非EMI有什么重量级录音师和发烧录音,而是EMI犹如故宫深不可测宝藏的录音曲库中实在是珪玉无数。朱里尼在EMI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早期录音、布尔特的英国曲目以外的德奥作品录音,尽管不时地可以在EMI现在的一些廉价系列中见到一、二,但由于这些录音录制的年代往往已经是60年代晚期至7、80年代,在一般音乐玩家眼光中,这些录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1#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4. 贝尔格伦德指挥博恩茅斯交响乐团演奏的肖斯塔柯维奇第七交



这是一个无论演绎或者是音效都让人满意的录音。

生于1929年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指挥家贝尔格伦德,他最擅长演绎本民族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作品。除了在芬兰本国内,60至70年代的时候贝尔格伦德在英国乐界也相当活跃。西贝柳斯中晚期的一些著名作品,芬兰境外的首演都是由贝尔格伦德来指挥的。

博恩茅斯交响乐团并不算得上是英国最顶级的乐团。不过他们在贝尔格伦德的指挥下表现出当仁不让的一流水平出来。EMI这款由著名录音师Eltham(就是那位为Fremaux录下一系列“发烧录音”的仁兄)负责,录于1974年的录音,由于它体现了演绎与音效的完美融合,所以能够名列TAS榜之上。

取名为“列宁格勒”的肖氏第七交,一直都被大家认为是多多少少都带有政治成分的作品。后来肖氏在《见证》一书中,对这首作品的意图却有另外的最新阐释。我觉得肖斯塔柯维奇的交响曲在目前大牌唱片公司的目录里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按理说如此多产交响曲的作曲家,应该值得我们去发掘他的交响曲全集(尽管不是首首都“容易入耳”)。但目前来讲唱片公司发行新录音,肖斯塔柯维奇的交响曲似乎不在名单上面。肖氏的交响曲不像贝多芬的那样具有那么重要的划时代意义,不过作为当时那个大环境下的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仍然是值得我们多去品尝,多揣摩的。

所有的交响曲文献里面,可能就只有肖氏这部作品是在不断有炮弹在附近爆炸,在危险的环境下写成的,并且还在战场附近首演。因此这些因素必定会使得它的风格和音响效果具有特殊的气息。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2#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ART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啊,有的不错有的的确不好。我觉得这个决定因素首先在人,其次才是技术本身。制作的人技术好,经验丰富,那器材不够先进也不成问题;相反没经验又不认真地制作的话,器材再好技术再先进也没用。

再说封面上印着ART,它制作的时候实际上有没有用ART呢?大公司就一定有诚信吗?这可不一定。我买过ART“世纪原音”系列里巴比罗利指挥英国弦乐的CD,打开包装拿出CD翻过来一看,内圈赫然印着当初正价老版的编号。我说EMI要省功夫,旧酒换新瓶那不是不可以,用旧版的混音但骗我们用ART重新混过音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好歹也把模子上的编号改一改,搞得跟包装上一致一些行吗?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8-10-28 15:47:00 发表
呵呵,ART在中国发烧友中差不多臭名昭著了,至于为什么不好?我还真没看到过有说服力的论点,希望 felixcat 兄能谈谈。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3#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5

5. 巴比罗利指挥英国弦乐作品



英国指挥大师巴比罗利(Barbirolli)年轻时候曾经主攻大提琴演奏,在柯文特花园歌剧院乐团、伦敦交响乐团里面担任大提琴演奏。后来他觉得这样干不够过瘾,自己自费组建了一个只有12名成员的乐团。再经过一些年的奋斗,在1927年乐团的水平达到为艾尔加的《为弦乐团而作的序曲与快板》进行了首次录音这样的地位。艾尔加听了他指挥的演奏之后有点吃惊:“I'd never realised it was such a bigwork”。艾尔加这部作于1905年的作品在当初首演的时候并没受到太大的关注,可以说是巴比罗利使得这部本来命运不佳的作品扬名的。


艾尔加的《为弦乐团而作的序曲与快板》,编号47,题献给美国耶鲁大学的Sanford教授,这是我在图书馆里面找到的版权年份为1905年的总谱:



这个EMI的录音正确地反映出弦乐器组成的乐团的真实声音。这部作品里面高中低各声部的分量都是很恰当的,在EMI的优秀录音之下,弦乐器很多细节都明显地反映出来了,比如说下面的红圈部分:



四重奏中的第二小提琴,和弦乐团的小提琴、中提琴拉奏的每个等高音符(也就是谱中的“黑色蝌蚪”),都要求以32分音符的速度“颤奏”(“蝌蚪”尾巴上的三条小杠)——这是一个相当细微的细节:假如录音的时候录音师对回响掌握不当,这个细节很容易就没掉的,导致大家会以为这些每一个都是整体的长音。Decca那个Britten的版本这个细节就比较弱一些,不容易觉察出来。巴比罗利这个版本,任何人一听就能听出这个地方的演奏技巧。

艾尔加这部作品讲究弦乐四重奏与伴奏的弦乐团之间的配合。我们来看看这个录音里面的伦敦小交响乐团(Sinfonia ofLondon)。伦敦小交响乐团创始于1955年。由于英国的艺术家是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所以伦敦各大交响乐团的演奏家或者一些独奏演奏者可以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组织成一个不太固定的乐团。当初的Sinfonia ofLondon就是以这种形式存在。当然它也有固定的团员。这个乐团现在尚健在,但由于目前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萎缩不振,导致该乐团目前主要靠为电影声轨录音来维持生计。他们以前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sinfonia-of-london.com,但现在这个链接好像失效了。

在巴比罗利的安排下,弦乐四重奏声部与弦乐团的融合度相当好,但是同时却又能够让听众感受出四重奏声部的独立地位。

这张唱片接下来的艾尔加的另一部作品《小夜曲》。很精致的一个演录。

这张唱片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沃夫威廉斯的两部作品——《黛利斯主题幻想曲》和大家耳熟能详的《绿袖幻想曲》。假如从旋律的动听性来讲,《黛利斯主题幻想曲》其实更加好听,所以我个人觉得《黛利斯》的艺术成就远远要超过《绿袖》。电影《Master and Commander :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里就用了《黛利斯》的片断作为配乐,在船长为了保护战舰只好忍痛让落水的一位水手牺牲的那一幕出现,音乐配合之下达到相当感人的效果。

这套录音里面除了《黛利斯》之外,其余所有作品的录音地点都是Kingsway大厅,录音师是Davidson和Parker,这里可见虽然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好的录音场所也同等重要。在TempleChurch录制的《黛利斯》——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来录音,完全是按照巴比罗利的特殊要求,而并非是因为Kingsway大厅排不上期。在《黛利斯》里面有一段是描绘类似“远方回音”的乐段,巴比罗利认为在混响时间稍长一些的TempleChurch会有更加好的录制效果。结果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对的。

最后不得不提一提《绿袖》,因为巴比罗利有大提琴演奏背景,所以他在这部作品里面特别突出了大提琴的分量,而稍微压制其余弦乐器的音量,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有个性的演绎,再众多演奏方式单一的版本里,巴比罗利的这种演绎无疑是一个亮点。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4#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6. 兰赫贝里指挥爱乐乐团演奏的科特尔比管弦乐集



科特尔比,英国作曲家。他11岁时曾经创作过一首钢琴奏鸣曲,让大作曲家艾尔加大加赞赏。在进入伦敦的“三位一体”音乐学院学习之后,科特尔比展现出独特的音乐天份,他甚至在奖学金申请时胜过了霍尔斯特(Holst)。

科特尔比创作过一些正统的严肃的古典作品,但后来他转向于创作轻古典作品,主要用于为当时的无声电影作为伴奏,或者作为下午舞会、沙龙时的背景音乐。正因为创作取向贴近百姓、贴近商业,所以尽管没有被确证,但科特尔比的确在民间有“英国第一位百万富翁作曲家”的称号。

凯特尔比的作品经常取材于东方或者异国情调的素材,包括欧、亚、非。这些民族风情浓厚的曲子,科特尔比附以色彩斑斓的管弦乐配器,在众多管弦乐作品文献当中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目前关于Ketelbey作品集的比较全的录音市面上常见的并不多,大部分只是录了一首《波斯市场》而已。而这套EMI的录音,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科特尔比的代表作。指挥兰赫贝里被称为“芭蕾圣手”,他擅长指挥轻松、富有戏剧效果的管弦乐作品。这个录音的音效是典型的EMI风格,温暖、湿润,整体效果相当和谐,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动态,很好地展示了庞大的爱乐乐团和合唱团的完美配合跟演绎。
最后编辑felixcat 最后编辑于 2008-10-31 03:03:27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5#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7. 米开朗琪里演奏的拉威尔、拉赫曼尼洛夫的钢协



这套录音里面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都分别是两位作曲家的晚期作品,代表着两位作曲家创作生涯的成熟风格,因此无论从乐曲结构还是旋律构思,都洋溢着大师们不尽的才气。

拉威尔的G大调钢协(他还有另外一首“左手”钢协),我个人感觉:第一、三乐章初次听上去就像在描述一群顽童在耍闹——但是多听几遍就不难发觉其实里面包含有一些讽刺的意味,其中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听上去就真像一部闹剧的收场那样,让人忍俊不禁。第三乐章又短又急促,对钢琴独奏者的技术要求极高,在这个录音里面大家可以欣赏到钢琴怪杰米开朗琪里(Michelangeli)的清脆玲珑的琴声(他的“招牌菜”)和一丝不苟的准确度。

拉威尔的这部钢协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第二乐章——一首小夜曲式的慢板。我自己觉得这个乐章里面的旋律算得上古典音乐里最感人的旋律之一。这个乐章除了无限的凄美之外,还带有“冥想”的意境。有些钢琴家弹奏都在“冥想”上表达得不是很够,但米开朗琪里在这里就表现得异常出色。Gracis指挥下的爱乐乐团和钢琴独奏的默契配合也为这一乐章的意境表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帮助。在录音的那一年(57年3月)Gracis对于当时老一辈的一些指挥大师来讲还属于“新一代”的层次,但从录音里面可以看出他对乐队的控制力还是很称职的。

这张CD里另外的拉氏第四钢协,乐队部分有相当多的抒情乐段——这些乐段的节奏是相当自由的,可以任由演奏者自行发挥。钢琴怪杰米开朗琪里的怪除了脾气怪之外,节奏的掌握也是具有病态的严格。所以假如他和一些个性强烈的指挥合作的话,很有可能双方因为意见分歧而导致互相削弱——其实就算是比较“温和的”演奏家来说,拉氏的钢协在一些极度抒情的乐段之中,乐队与钢琴的配合也不容易做得好(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就是追求这样的自由节奏),比如说Katchen的(Decca)、Richter的(DG),都有配合“不当的”地方(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了)。但在这里米开朗琪里和指挥格拉斯(Gracis)的配合却宛如天衣无缝那样,一遍听下来,让人意犹未尽。我发现有这么一个规律:但凡有唱片能够让你每每听完之后产生强烈的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么这个录音多数都会是公认的名版:因此若要意犹未尽,首先必需演绎得当(所谓艺术魅力),其次客观音效必定要有相当素质(音效不佳,让人的耳朵产生疲劳感觉,何来意犹未尽?)

这个录音录于1957年3月的Abbey Road一号录音室,属于EMI早期立体声录音。在这版CD里听上去,母带的背景嘶声有点明显,但是各种细节、弦乐的甜美度却是很有特点。很明显除了钢琴之外,录音里面的弦乐器等的真实声音肯定不会像这个录音里面那样子——现实中并不存在声音那么甜腻的小提琴,也不会存在动态这么狭窄的管弦乐团。不过这没影响我们听这个录音时的享受的心情。我们很肯定当年录音现场的声音肯定没有很好地(我这里“好”的定义是“忠实记录”)被模拟母带记录下来,不过既然这个演出已经属于过去时,并且人去不能复返,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从这个带有“美丽失真”的录音中,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跟“想象”去缅怀大师昔日的光彩。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6#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Kelvin兄不要着急,我这个是连载,迟早会说到“新录音”(这个“新”的定义,我指的是80年代或者之后的数码录音)。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EMI制作新录音似乎比较顾虑到市场销量了。您所说的Rattle, Jansons,温格洛夫这些大师尚健在,我有机会去听他们的现场,因此主观上来讲我就不太愿意去重复购买他们的唱片了(有现场听还听什么唱片呢?)。这绝对不是说谁好谁不好,我绝无此意,我只是想用有限的预算去听尽可能多不同艺术家的演奏而已。其实现场是最好的:音效是最终极的,还有最关键是现场音乐会他们会演一些新奇少见的作品,这些是当今的唱片公司绝对不会投资去专门出唱片的了。

实话实说目前市场上EMI的CD最罕见最抢手的,恰恰就是它80年代录的一些著名指挥家演录不常见作品的数码录音。其中有的属于“你若没见过还真就不知道原来这个指挥曾经录过某某曲目”的这种。


原帖由 Kelvinwu 于 2008-10-31 12:44:00 发表
为什么坛子里的那么多人喜欢评论老版本呢?为什么很少有人评论新录音呢?新的录音才是我们所最需要了解的,对买碟也是个指导。

如今的新录音,拿EMI来说John Freaser制作的,Mike Clement录制的东西非常好啊, 演绎有Simon Rattle, Jansons,温格洛夫,提薄地那些大腕。这些录音才更接近现场。现代的录音才更能反应出演奏细节。

当然,老的录音不是不好,至少老大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7#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Studio系列就是EMI在80年代的中价系列。但是也有个别录音一开始出版了正价版,但后来也出了Studio中价版,这种情况很个别,但的确有。


原帖由 allen1225 于 2008-10-31 22:09:00 发表
中价studio系列也谈一谈吧,这里面好东西也非常多啊。
另外这个系列也都是首次CD化吧?我好像没见过studio系列的正价版。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8#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8. 李帕蒂演奏钢琴作品曲集



我觉得不应该用“钢琴家弹钢琴”的方式去看李帕蒂,因为实际上在之前一些评论者的文章就指出过:李帕蒂是以作曲家的眼光去理解并演奏钢琴作品的。事实上,李帕蒂在法国深造的时候除了跟科尔托学习钢琴演奏之外,还跟杜卡斯(Dukas)学习作曲,还有跟明希学习指挥。并且在李帕蒂成长过程中的教师有不少都是有作曲家身份的:比如说李帕蒂的教父伊纳斯库(GeorgesEnescu)本身就是罗马尼亚杰出的民族作曲家和小提琴家。李帕蒂有自己的作曲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属于新古典主义,有浓厚的罗马尼亚民族风格。比如他1941年的作品《奏鸣曲》,就是取材于罗马尼亚民歌的三乐章作品。法国作曲家Poulenc评价李帕蒂为:“一位有非凡灵性的艺术家”。

有人还指出,假如李帕蒂没有得上白血病的话,他将会发展成一位作曲家。不管此说是否有充分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白血病中断了李帕蒂的作曲生涯。但是假如要找出为何李帕蒂的演奏能让如此多的大师都折服的话,那他的作曲家的眼光来解析作品的演奏风格肯定是原因之一——也正是这一点,就足以使得李帕蒂在众多的钢琴家中独树一帜了。

在我眼中李帕蒂是幸运的,但同时也是不幸运的。导致这句话的原因相信大家都不难猜到:艺术成就与命运的巨大反差。

李帕蒂绝对没有朗朗、李云迪幸运。首先尽管当时他的唱片很热销,但在公众所知范围内他自己不显得有太多的收入;就算他有丰厚的收入,他也没机会从中享受这给他带来的便利;他要把钱用在挽救自己生命之上,要用来治病;他不能像李云迪那样,花300万港币买一辆跑车来玩(这里并无评论李云迪之意);更不幸的是李帕蒂自己没有能力负担治病的沉重花费,以致一度准备要靠巡回演出来赚钱治病;甚至在他生命最后一年多里,稍微能缓解他病情和疼痛的新药物cortisone(可的松),他都没办法自己完全负担(的确当时这种新药价格很贵,幸亏梅纽因、明希、斯特拉文斯基等好友帮忙垫了一笔钱)。

最终夺取李帕蒂生命的直接凶手不是白血病,而是他的肺部感染(或者说,白血病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因为它几乎摧毁了李帕蒂正常的免疫力)。我并不知道确切的详情,但这个是事实:李帕蒂在40年代末的时候,体内只有一边的肺是能工作的,因此肺部感染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

但李帕蒂却又是幸运的,他演奏的独特风格和气质,据记载连音乐界各位大师们都佩服。例如科尔托对他的评价是:“不管是莫扎特或是巴赫,贝多芬还是肖邦,他都能超越单纯的音符,表现出作品精神意味的正确理解力。”还有卡拉扬、托斯卡尼尼等人的赞誉这里就不提了。

现在从李帕蒂留下来的录音里,我们未必能完全感受到他演奏的真正魅力。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录音水平不足以100%传递钢琴的音色。甚至我觉得假如来一个盲听测试,也未必人人能够分辨得出哪一个是李帕蒂的录音,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他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录音里面一窥他的风采。

李帕蒂演奏的巴赫《降B大调第一键盘组曲BWV 825》,是作曲家的《六首键盘组曲》中的第一首。这首作品的音乐纯朴并富有诗韵和意大利式的吟咏,因而虽然把此作品的音符弹出来不算难,但是弹出韵味则是颇考钢琴家的功力和修养的。第二段的阿勒曼德舞曲,李帕蒂对左手和右手的旋律节奏的巧妙控制让两个旋律产生了某种“平衡”,我们或许可以特地分别留意一下他的左手旋律和右手的旋律,然后再比较一下两者合成的效果,便可感受到李帕蒂对他们的巧妙结合。这首组曲有六段,每段的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让人感受到这是李帕蒂对这首作品演绎的千锤百炼的结果。第三段库兰特舞曲里左右手的复调旋律的处理让人无比沉醉;第四段萨拉班舞曲充满了古典式的优雅和深邃的思索。

李帕蒂录了几次这首作品(比如说他在最后的音乐会里也演奏了这首作品),这里分析的是他1950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电台二号录音室里的录音。这次录音是制作人李格专门赶来日内瓦,并且EMI把自家整套新式的录音设备(这个时候EMI采用的应该是开盘式磁带录音机了)专程运送到日内瓦。50年7月的这次录音是李帕蒂最后一次走进录音室进行录音了,到7月中旬这次录音(包括巴赫、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完成之后,由于他身体状况又开始恶化,所以这使得李帕蒂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面,只再有两次主要的现场演出:一次是8月份和卡拉扬合作的莫扎特21钢协;剩下一次便是著名的最后的音乐会。

说回50年7月的这个最后的录音室录音,在录音之前有两部钢琴供李帕蒂挑选:一部是斯坦威的音乐会用三角钢琴(ConcertGrand,这应该是斯坦威最巨型的三角钢琴型号了);另一部是缩短型的中型三角钢琴。李帕蒂当时觉得后者(中型的那部)比较合他心意;但制作人李格则喜欢斯坦威的大三角琴低音声部那独有的温暖(而中型琴则缺乏这个特征)。

由于录音地点是日内瓦电台的2号录音室,空间大小肯定比不上音乐厅,所以最后录制出来的钢琴的声音听上去让人觉得这是一架中型的钢琴的声音。还有,制作人李格在备忘录上写着录音用的琴就是那架中型琴,因此坊间就流传着这种说法:李帕蒂录音时用的是那架缩短型的中型三角钢琴。

但事实并非是这样的:在那次录音里,李帕蒂的学生BelaSiki和JacquesChapuis等人都在现场(可能是观摩,或者是照料老师吧),他们亲眼所见并且确认:在录音的时候,李帕蒂演奏的是那架斯坦威的ConcertGrand音乐会用大三角钢琴,而非那架中型钢琴。因此,李格的健忘(或者也是故意的)又差点误导了听众。

最后八卦一下他的“最后的音乐会”。还真没见过有这么拼命的艺术家的:他在贝桑松举行最后的音乐会,是在不顾医生警告前提下使出极顽强地意志去完成的(其实没有完成,在演奏完节目单上倒数第二首肖邦的圆舞曲之后就因极度疼痛和虚弱当场晕倒,因此还剩一首肖邦的圆舞曲没能演出,不过休息苏醒过后作为一个补偿,李帕蒂改演了一首体力需求稍小的巴赫“Jesu Bleibet meineFreude”作为结束)。当时演出的时候观众都看到了李帕蒂脸上痛楚的表情,但他的演奏听上去却仍然那么富有魅力。那场音乐会录音里他演奏的舒伯特的两首《即兴曲》,是唯一让我听得惊心动魄的一个钢琴录音——我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听我心里都是不由自主的紧张。

那场最后的音乐会中,中场休息之前最后的曲目正是这两首舒伯特的作品。在演完这两曲之后,由于李帕蒂觉得异常疼痛,因此在后台休息的时候让医生补充打了一针止痛药,可惜这一针止痛药不足以维持他演完下半场的肖邦14首圆舞曲。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9#

回复: EMI天使正价版连载点评

EMI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亚洲的顾客的确对老大师们有着宗教式的崇拜,不过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市场可以说忽略不计;日本又自己有东芝EMI(的确在80年代的时候,那些老大师们的经典模拟录音,很多都有日本版的正价版)。但是对于当时的西方国际市场,很多老外并不是这样来看老大师的录音的。要知道当时西方的顾客刚从几十年的LP时代走过来,那些老大师的录音,一开始有正价版LP,后来又有中价版,最后还有数都数不过来廉价版LP;CD刚推出市场,假如又重新发一遍正价版(要知道那时候CD的价钱对于当时消费水平算是比较贵的),顾客们会买吗?EMI那时候认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是恒定的,每个年代都有杰出的艺术家出现,所以当时的正价版CD就理所当然主要发行新录音了。再说那个时候的人们,有一些还真去听过我们现在觉得是“老大师”的那些大师的现场演奏,甚至住在当地的还能经常去听。所以他们对于“老大师”,一点都没有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神秘感”。这就好比那时的人看舒雷克特、莱因斯多夫、肯培这些“老大师”,就像现在我们看拉特尔、杨颂斯一样。

所以EMI在80年代的时候把很多老大师们的录音,放在中价或者廉价版CD上发行。

假如80年代的时候中国古典音乐市场能有现在这样繁荣,占这么重要的比重的话,肯定那时候EMI发行正价版的策略就会大大地改变。

哦对了,米尔斯坦的录音有EMI天使正价版发行的,不过仅有一张单张,德沃夏克小协。我后面会介绍。


原帖由 beijingyulu 于 2008-11-6 11:27:00 发表
俺对天使高价有这样一个认识:

这个系列对老大师都比较吝啬~

有些可能真是在EMI的录音少~比如lz刚介绍的lippati、szell,可能还包括Ormandy~有些在EMI的录音不少,但高价确实很少(当然是相对的)~指挥家比如klemperer、beecham、Barbirolli、Stokowski等~前两位的高价算多的了~但是估计一双手也能数的过来~后面的我见过的高价貌似也就是一个手就能数过来~比起后来的Marriner、拉特尔等人的正价片,似乎太吝啬了~

对些独奏家也有类似的现象~小提琴大师oistrakh、milstein这种级别的人物,在EMI的出版中,我印象里没有一张是正价的~倒是后来的perlman正价一堆一堆的~杜梅、齐摩尔曼(小提琴家)、肯尼迪的正价碟都比两位老大师的多~钢琴家算是待遇好的,richter和gilels都有正价出版~可惜再往前推的大师们都只能有个中价待遇了~

这当然是EMI的营销策略,可惜给我的印象就是对老大师们的“吝啬”~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