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要给音箱加超低频和超高频 [复制链接]

21#

玩糊涂了楼主既是一个乐团的小提琴演奏者,也是一名酷爱发烧音响的爱好者是一难得的事,因为音乐家通常聆听回放的音响音乐时,多半关注音乐性而不太重视音响性的。假如楼主细读了leslie兄推荐的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34887&ntypeid=10
刘汉盛先生的《低频,好听的重要关键之一》文章(我在这里再声明一次,我虽然批判刘汉盛先生的《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但我从来没有否定过刘汉盛先生在音响方面的贡献)里说:

「我要先为这里的「低频」做个说明。本文中我所谓的低频泛指从40Hz到160Hz之间的频率,也就是包含了低频(40Hz-80Hz)与中低频(80Hz-160Hz)之间的频率。所以,如果要精确的说,我应该写「低频与中低频」才对?不过,就一般人的口语上,如果一套音响系统的低音效果不够好,大家通常会说「低频」不好,而很少人会精确的说「低频」与「中低频」不好。其实,一般人所谓的低频不好,就是在说低频与中低频不好。」

「钢琴独奏倒是很需要40Hz-160Hz这段频率,尤其在钢琴的低音键的规模感、权威性以及向下延伸的自然方面,更不可缺少这段频率。假若这段频率不足,钢琴的规模感就变小了,琴音的丰润感也会不够,声音会变硬。不过,在钢琴担任伴奏的情况下,由于乐曲通常不会强调钢琴的突出,或特别低与强的音阶,所以类似小提琴奏鸣曲或钢琴三重奏之类的曲目,对40Hz-160Hz频率通常没有强烈的需求。」

玩糊涂了楼主说:「还有给我放了几本钢琴的发烧碟,因为本人从来不买这些发烧碟,也不知道这些碟的钢琴声音,只买大师级版本,结果那又犯错误了,他们和我说你听听钢琴的泛音有多好,我竖起耳刀也没有听出来所谓的泛音,我们乐团一台丝摊位也不是那样的声音,没有那么亮,可能是钢琴的档次不够的,我们这台大约150万,估计300万以上才可以出那样的声音吗,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钢琴的泛音我又糊涂了.听过好多次的钢琴演奏会也觉得钢琴的声音没有那么亮,我又犯错误了,估计是演出剧场不够档次,没有把钢琴的声音完全的回放出来,哪位告诉我什么是真正钢琴的声音.还有他们说你听我的高频油汪汪的是什么意思,我总是糊涂无可就要了. 」

我十分认同这种解释,我想补充的是以Steinway钢琴的真正声音与音响发出来的声音比较,是不是理智呢?楼主乐团的那一台「丝摊位」当然不会是那样的声音。Steinway钢琴也没有听出来所谓的泛音, 我认为就见仁见智了,不知道楼主对泛音所下的定义是怎样的?

「还有就是回放小提琴的时候,加了超高频的音箱简直不可以忍受高频刺耳,他们还说这才是小提琴真正的音色,我苦笑不得,这就是所谓的hi-end吗,我玩糊涂了迷失自己了,我连小提琴都不敢拉了,我拉的全部都是错音,因为和他们的音箱差距太大了,可能是我的琴不行吧,要是瓜纳里就好了还可以现场比较一下的. 」

这一点我也有所保留,恐怕楼主聆听到的「加了超高频的音箱」的分频电器μF值用得太高了,因此高频段过于辉了。根据我自的经验,自我在已经设有超高音单元的音箱再附加另一对超高频的音箱后,就没有办法将它们卸下,因为一经卸下聆听起音乐来就如在喝白开水般乏味。再加一句,我有两对超高音单元,都是w元级水准的,朋友们曾经将它们分别接驳上我音响系统中试听比较,发觉它们之间所发放出来的也超高频都有质量的分别。信不信由你,所以我敢说简直不可以忍受高频刺耳」, 只不过是采用的超高频质量上的分别吧了。

「要是纯hi-end 就是还原现场吗,我至今还没有听过还原好现场的音箱,可能是我的水平有限,调校无方」

假如认为hi-end 就是还原现场,是观念上的错误。因为直到今天的hi-end 音响器材,就是还原不了现场。何况现场的声音就必然很好吗?要你抱着这样观点来玩hifi,你的理想将永远无法实现。我倒愿意聆听一美化了、并非是现场一样的声音,聆听音乐的目的只不过是欣赏声音的美妙怡情,还要要求些甚么?

「超低频和超高频是那些黩驴技穷的人,搞的自欺欺人的东西」这句话值得商榷,假如说这话的先生能虚心地去聆听一下、真正连接上匹配的超低频和超高频系统回放出来声音时,再不会这样想当然地说了。

我说了一大套无非想澄一些观念的问题,有得之处请谅!
TOP
22#

其实,大家要了解
现场和音响不是同一回事情啊

不是说,玩音响要多听现场吗?
TOP
23#

在各位音响大老正确的指引下,我对于音响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就是音响永远不等同于现场,感谢个位音响爱好者给我的解释,感谢168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我还有好多问题都要在这里提出来,慢慢再说吧,在一次感谢大家:  )
TOP
24#

还有电源的问题,我发现电源线比信号线和喇叭线来的明显,有一次在这里这里各位音响大老的正确指引下换了几根电源线,低频马上就出来声场变宽,而且电源线比我的原来电源线便宜好多的,细节增加声场变宽,小提琴重播也柔顺多了,玩音响真的好有意思.
TOP
25#

玩糊涂了 在 2005-1-28 15:10:47 发表的内容
我是一个乐团的小提琴演奏者,也是一名酷爱发烧音响的爱好者,有个问题至今不太明白,10月份去北京看音乐会听了几套50万以上的高级音响,有的人家大部分加了超低频声音听起来烘烘的她们说这是临场感,我天天在现场怎么没有感觉到阿,人的耳音上限16下限40,太多的超高超低几乎听不到的,尤其在现场,所以一般的大型落地音响都可以满足的,但是我听了加了超低以后感觉是低频的重复和泛滥,并没有感觉太多的低频,有哪位玩音响大老高级音响爱好者出来帮我解答一下这个困扰了我好几年的问题?

不同的听音位子或方向反应在听感都是不一样的.再拿录音来讲,不同的麦克风摆位也直接影响到录音效果.
TOP
26#

过去,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于一些东西要“批判地接受”,一些观点,你就笑一笑算了,千万不要当真,因为,现在讲神话的人还是不少的。
TOP
27#

  玩糊涂了兄,看看这贴或会有帮助。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3157&ntypeid=10
其实,完兄的感觉不无道理,真实未必等于靓声,玩音响的终极追求可能因人而异,但不少人都会力求以达到二者间的最佳平衡点为追求的目的。话虽如此,但事实上这就足令发烧友穷其一生,这过程也充满着发烧的苦与乐。
  另外,玩兄听过的"50万器材"虽然价值不菲,但未必是调教得最合理,能否发挥"50万器材"的作用与其听音环境、音乐修养、调教水平等诸因素有关。对玩兄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判断能力我毫不怀疑,加了超高、超低,调教不好,破坏了平衡度,必然出现高音尖、刺耳,低音浑浊。当然,根据系统需要,使用高质素的超高、超低,加上调教得好,确能更上一层楼,但事实上由于达不到上述要求,常常成功者少,画蛇添足者更多。
TOP
28#

问题是在众多的广告词,推销员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越高级的器材,越是接近现场”,“我的器材是多么多么的接近现场”等等,令到很多人都认为听音乐就是还原现场的观念。这不是我们的错,而是广告迷惑了我们。我想其实应该是还原碟片才对。很多人都经历过不同器材放同一张碟片,却有不同的表现,这是因为不同器材还原碟片的能力不同而已。
加超高或超低应该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在录制时就加到碟上了,一种是回放时加强超高或超低频段的能力。
TOP
29#

该登场的总会出来
TOP
30#

有钱就超。。。。。。。。。。反正是烧!
有人收音机也觉得音乐很美妙!
TOP
31#

我觉得有一个最简单的判断像不像现场的方法,如果你一听就知道是音响放的而不是现场演奏,那就失真!好像我还没听到过让我判断错误的音响,即使是数十万的器材!顶级器材无非是气势大些,两端延伸好些,声音细腻些,分析力高些等等,真正能让你误以为是乐队在演奏几乎不可能(电声音乐除外)!
TOP
32#

潜水太久,终于憋不住了!
强烈建议大家多听些"糊涂"兄的说法!!!我们有太多人都是当局者迷,真正又听音响又去音乐厅的人能有几个呢?多去真实现场聆听是对理智发烧最佳指导,有哪个音响系统可以在大音压下保证声音不冲?现场就是这样的.哪怕在第一排听也毫无疲劳感,我没说错吧?糊涂兄.

看了糊涂兄的帖子真的很令我心生敬佩与感动,作为最有发言权的乐队演奏者/家,对于发烧友很多可笑的误区没有象很多人一样嘲笑鄙视.也请糊涂兄坚持以自己现场感受为标准.
不知有谁看过广州一位发烧大家写的<音响发烧手记>(好象叫这个名字)没有?那上面贴了张芭蕾舞的图片:这就是真正的现场感,哪怕是数百万的音响也不可能吧现场搬回家.再者,有个数据说:现今最高级的音响系统充其量也只能还原现场的40%.
TOP
33#

楼上老兄也是位明智的音响发烧友,我本人也是位很一般乐团得一份子,有可能聆听标准远远不如这里大部分音响爱好者,但是我最近在这里和各位音响大老学习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场和音响是两回事,尤其是唱片录制的时候受好多因素的影响,你的音响在好但是唱片录制一般重播也不会好的,但是我最近找到了自己的听音标准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会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就像前几天和我们团一位首席大提琴去买音响听过几款之后马上找到了大提琴的声音,说这就是大提琴的声音,我都感到奇怪,没有玩过音响很快的就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有自己大提琴的标准,所以很容易找到重播自己喜欢的声音的音响,可见建立一个正确
的听音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TOP
34#

"和我们团一位首席大提琴去买音响听过几款之后马上找到了大提琴的声音,说这就是大提琴的声音""他有自己大提琴的标准,所以很容易找到重播自己喜欢的声音的音响"

真羡慕你们整天和真实乐器打交道的人啊,呵呵.
说句不好听的,论坛上到底有几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标准的声音呢?至少,我就不知道
TOP
35#

玩糊涂了 在 2005-1-30 12:33:23 发表的内容
还有电源的问题,我发现电源线比信号线和喇叭线来的明显,有一次在这里这里各位音响大老的正确指引下换了几根电源线,低频马上就出来声场变宽,而且电源线比我的原来电源线便宜好多的,细节增加声场变宽,小提琴重播也柔顺多了,玩音响真的好有意思.



完全同意,就是个"玩"字,我发烧,我开心.
TOP
36#

最近在各位音响大老正确指引下,迷途知返了,不在折腾了,3年来频繁的换机换线到头来玩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做什么事都要对症下药,玩音响也是,这里有好多科学的道理,需要大家去发现理解,玩好音响不是一天俩天的事,需要常年的学习多听多看多问,慢慢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的声音,这样才是真正的音响发烧友走自己的发烧路线.
TOP
37#

哦,,原来这里还真有人敢站出来说“皇帝没穿衣服!”。 玩兄你惨了,那些裁缝非收拾你不可。。。。。。
TOP
38#

非常認同大大的這句
"没有玩过音响很快的就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有自己大提琴的标准,所以很容易找到重播自己喜欢的声音的音响,可见建立一个正确
的听音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很多人就是沒辦法去找到自己好聲的标准
TOP
39#

音响烧友就是这个样子,什么超高音超低音,全都在放屁
TOP
40#

玩糊涂了 在 2005-1-31 17:54:09 发表的内容
最近在各位音响大老正确指引下,迷途知返了,不在折腾了,3年来频繁的换机换线到头来玩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做什么事都要对症下药,玩音响也是,这里有好多科学的道理,需要大家去发现理解,玩好音响不是一天俩天的事,需要常年的学习多听多看多问,慢慢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的声音,这样才是真正的音响发烧友走自己的发烧路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