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手起家,整整三年;唱片、器材,双双搞定。 [复制链接]

41#

McIntosh MC-225,麦景图第2款立体声胆后级,每通道输出功率25瓦,单声道输出功率50瓦,重量15.4公斤,使用以下电子管:4-7591 输出,12AX7,2-12AU7,2-12BH7 固态整流器。1961-1967年在售,最后零售价198.50美元。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2#

大烧是早就移民美帝了吧?润出去的生活,事业和经济双丰收!果然比国内精彩太多,只能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TOP
43#

大烧是早就移民美帝了吧?润出去的生活,事业和经济双丰收!果然比国内精彩太多,只能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yangbingdz 发表于 2023/9/18 23:03:52
换一种生活方式,过得马马虎虎吧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4#

天朗  红12(1958-1967年),序列号:042545 / 042615(橙帽),美式兰开斯特箱体。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5#

天朗  金15(1967-1974年),序列号:059792(早期),JBL C37箱体。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6#

天朗  金15(1967-1974年),序列号:063491 / 063515(早期),英式兰开斯特箱体。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7#

天朗  金10(1967-1974年),序列号:105432 / 116173,天朗全向箱体。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8#

厅里的另外一套两声道立体声系统,作为日常随便听听之用,配置如下:

磁带  TEAC A-2300S (1973年-) / JVC KD-V6(1983年-)

黑胶  Pioneer PL-71 (1974年-)

碟机  Pioneer DV-09 (1997-)

功放  McIntosh MA 230 (1963年-)

音箱  Pioneer AS-305A  DIY箱体 (1968年-)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9#

这对先锋套件DIY音箱,箱体为实木,是我所有的音箱里箱体木材最高档的。不听时把门关上,不知道的话会以为是上面红12的底座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0#

厅里的另外一套两声道立体声系统,作为日常随便听听之用,配置如下:

磁带  TEAC A-2300S (1973年-) / JVC KD-V6(1983年-)

黑胶  Pioneer PL-71 (1974年-)

碟机  Pioneer DV-09 (1997-)

功放  McIntos......
亚河 发表于 2023/9/19 10:43:55
在欧美日,就是这点舒服,老古董器材白菜价随便捡
TOP
51#

在欧美日,就是这点舒服,老古董器材白菜价随便捡
yangbingdz 发表于 2023/9/19 11:03:02

二手唱片、器材的天堂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2#

Marantz AV8801,具有11.2通道单声道分离结构前级放大、减少时钟抖动的电路设计(Hybrid PLL Jitter Reducer)、Audyssey MultEQ XT32、Analog Audio Out、高清视频处理、数播等功能。这些,是受年代限制的古董器材所不可能具备的。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越来越认识到:如果没有AV8801的分配立体声音频信号、调整各声道音量(电平)大小(±12dB)、设定各声道分频点等相应功能,多声道立体声(HIFI多声道)肯定无法实现;如果整个多声道系统调整不当,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所以,没有AV8801(或相应功能的其他前级),多声道立体声就无从谈起,其信号分配、音量大小、分频点高低等项的调整只能是空中楼阁;另外,没有AV8801的 Audyssey房间声学自动校正(或相应功能),多声道立体声系统的各项参数也不可能相对准确地设定,其播放的效果就不会很理想,两者相辅相成。由此可见,AV8801(或相应功能的其他前级)是整个多声道立体声(HIFI多声道)系统控制的中枢,处于核心的地位。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3#

于是,就有了1台2010后马兰士晶体管前级,统帅5台1950后、60后麦景图胆后级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4#

大家都知道,空间处理是好声的基础。但囿于条件,不少人(含本小烧的俩家)都是客厅党,不得以只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妥协。而AV8801自带的 Audyssey MultEQ XT32 则正好能够适当地管控驻波、反射音等,对其进行科学的自动校正,弥补一些房间物理方面的天然缺陷。而这方面,恰恰是以音质见长的HIFI双声道前级(功放)所欠缺的。

通过实践,本小烧认为在一个普通厅室的格局、装潢、摆设以及HIFI双声道或HIFI多声道系统已定的情况下,经过 Audyssey(或其他相应软件)的房间声学自动校正,是进一步明显提升音质的一个简便易行、事半功倍的必要途径。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5#

本小烧的实践证明,专门听古典音乐的HIFI多声道系统,只要搭配合适、调整(比较麻烦)得当,实际聆听效果明显好于同价位或更高价位的HIFI双声道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双声道再HIFI,其声音也是二维的,而HIFI多声道的声音则是三维的,是实实在在的立体声,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声道立体声系统的那种活生生、鲜灵灵、弹性颇足的三维空间感、厅堂感以及微动态等,二维的双声道望尘莫及。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6#

多声道立体声,还是立体声,播放的还是原始的双声道信号(或多声道信号),与家庭影院的那种虚拟多声道,大相径庭。多声道立体声(Multi CH Stereo)模式,不是把双声道信号  转换  为多声道信号,而是把双声道信号  分配  到N个音箱。如果不明白这个机制,就不可能入多声道立体声的门。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7#

如,七声道立体声,左前、左环绕、左后环绕出双声道的左音轨信号,右前、右环绕、右后环绕出双声道的右音轨信号,中置出左右音轨混合的信号,即用多个音箱播放双声道信号。

七声道立体声,并不是听到的音乐来自七个方向,前置音箱还是原来的双声道,中置、环绕、后环绕音箱不是来增加另外五个声道的,它们增加的是更多的音乐信息、空间氛围等,类似于现场的反射音、辐射音、厅堂空间感、等等,但你根本就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却与坐在音乐厅听交响乐的感觉更为接近。调整好的、专门听音乐的多声道立体声,是不会直接听到中置、环绕、后环绕等音箱的声音的,声音还是来自前方,听音习惯、发声方向等与双声道系统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声音从双声道的二维变成多声道的三维,音场更宽厚,氛围更鲜活,细节更丰富,层次更明晰,等等,听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三维立体声。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8#

关于多声道,去年还有篇文章:

不该错过的SACD5.1,HIEND系统的降维打击
古典音乐Daily 2022-10-01 19:52 发表于上海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9#

摘录上文中的几句:

“一开声,震惊四座,来试听过的烧友,都感叹,这绝对是高维度的降维打击!”

“这是一种极具现场感的声音,持续声压可以达到100db,铜管的密度,能量,气流,栩栩如生。乐队的规模,也是一字排开,清晰可见。”

“中置发声后,最大的优势就是,独奏乐器的定位,非常清晰。如果说两声道系统,只有特别精心摆位才能出现清晰的聚焦,那么真正以5.1录音的唱片,简单摆一摆,定位就清晰可见!当然,精心调试后,更是不得了!”

“好友瘦胖子听到不忍离席,他是这样描述听感的:可以清晰听到舞台上的角色,和乐池中乐队的等比例距离,这种感受,在以往两声道系统中,体验不到。”

“多声道才是唱片录音的全貌,大多数顶级发烧友错过了,真的很可惜!”

“当他熟悉的声音,从系统出来的时候,我听到了很多陌生的感受,唱片录制的空间完美呈现出来了,用手机聆听,你似乎感受到的是我们这个空间的混响,实际不是,而是唱片中所包含的环境声。”

“通过机器人5.1系统还原出的声音,几乎把我们的这个声音艺术空间,变成了教堂!和空间里摆放的一些旧物件,形成跨越时空的幻觉。

这是我以往两声道超级系统中,没有听到的声音,比如——

这对喇叭PLATINUM AIR PULSE 3.1高1.8米,宽0.8米,深度1.2米。单只重量400公斤;而MRA单声道功放,重量也是惊人,一个310公斤。

这是一套近几年听大编制最爽的系统,管风琴的重播,至今让我不能忘怀。如今,在5.1 SACD重播的高文机器人系统这里,解毒了!

高文5.1系统重播所包含的信息量,会大大超出两声道系统。这,已经超出语言表述的极限,只能请您现场感受了。。。

在音响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降维打击!”

“要是用高文新旗舰盖亚,搭建一套5.1 SACD系统,又会是怎样的体验呢?据了解,国内已经有大烧蠢蠢欲动中。。。”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0#

该文作者多声道立体声系统的理念和实践,与本小烧的不尽相同,所用器材的价格也更为昂贵,但与其双声道系统相比的播放效果、实际听感等却是大同小异,可谓殊途同归吧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