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是否听黑胶用古董器材要好? [复制链接]

41#

我就是古董派,思奔达35A+杰拉德301黑胶唱盘+2A3全直热交流甲类单端胆机
TOP
42#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4-12-24 17:38:00 发表
用古董器材很难作到绝对 ,首先说唱头哪找去,60年代剩下的全新唱头?当然我也没找过,这个世界有无限的可能性。
从留声机到电唱机都还能找到近全新或以上的东西,就说唱头也有NOS的或可替换的针,唯一可能老化的只有阻尼胶,换换就可以完美表现了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43#

喜欢玩古董器材的原因应该会有很多种,但我觉得大多都不是真正用“耳朵”去听音乐的。如果能认真的去了解一下古董音响器材的制作方式,再对比一下一些现代制作严谨的器材,你就会发现古董器材的制作就像我们大人看小孩子堆积木、玩泥沙一样!
TOP
44#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4-12-28 23:19:00 发表
喜欢玩古董器材的原因应该会有很多种,但我觉得大多都不是真正用“耳朵”去听音乐的。如果能认真的去了解一下古董音响器材的制作方式,再对比一下一些现代制作严谨的器材,你就会发现古董器材的制作就像我们大人看小孩子堆积木、玩泥沙一样!


我在德国遇到过古董器材的玩家。他不是“回到”古董器材,他六十年代听什么,现在还在听什么。音箱不会烧,转盘坏了就在二手市场上找个成色好的换掉。转盘应该是LINN, 唱臂是个十二寸,音箱好像是天郎,大口径的喇叭,就戳在地上,也没个架子支起来。那个声音很迷人,放弦乐很好,但是我的系统也不会比他差,而且肯定更全面,播大场面应该会好。我觉得在国内玩古董应该条件远比不上德国,可选的设备不多,还不如买个新的省心。一定要说古董比当代设备好的,在各个方面都超越的,应该是主观很强的。
TOP
45#

现在这个时代,现代器材和古董器材都是客观存在的,存在就是合理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6#

回复 45# shinelb 的帖子

这种存在其实也需要具体分析,主要还是软件的关系吧。5、60年代的录音正处于单声道、立体声录音的交接期,可说是良莠不齐,而且那个年代发行的唱片至今亦已经有5-60年,状态也是参差不齐,一张录音较差又或状态较差的唱片,以现代高分析力的器材播放无疑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我自己也用一个类似SPU结构的单声道唱头播放一些5、60年代的单声道爵士和古典音乐唱片。但是那个年代也有很多唱片的录音和制作是极其优秀的,像威尔金森、雷顿、李格等制作人的很多唱片堪称经典,与现代的优秀录音相比也毫不逊色,若然还是用那些没有频宽动态的古董器材去播放,无疑是明珠暗投矣。
TOP
47#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4-12-29 15:39:00 发表
这种存在其实也需要具体分析,主要还是软件的关系吧。5、60年代的录音正处于单声道、立体声录音的交接期,可说是良莠不齐,而且那个年代发行的唱片至今亦已经有5-60年,状态也是参差不齐,一张录音较差又或状态较差的唱片,以现代高分析力的器材播放无疑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我自己也用一个类似SPU结构的单声道唱头播放一些5、60年代的单声道爵士和古典音乐唱片。但是那个年代也有很多唱片的录音和制作是极其优秀的,
那么兄台怎么看那些使用西电,Altec的音乐和音响爱好者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8#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4-12-29 16:1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4-12-29 15:39:00 发表
这种存在其实也需要具体分析,主要还是软件的关系吧。5、60年代的录音正处于单声道、立体声录音的交接期,可说是良莠不齐,而且那个年代发行的唱片至今亦已经有5-60年,状态也是参差不齐,一张录音较差又或状态较差的唱片,以现代高分析力的器材播放无疑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我自己也用一个类似SPU结构的单声道唱

他们的耳朵不需要现代高级器材的声音!
科学都说人是高级动物么!有感性、有情感,自然是耳朵选择声音,并非器材决定脑袋……
TOP
49#

回复 48# 时光车间 的帖子

我认识的一位知名人士就是这样,用电脑箱听马勒仍然可以指出这个版本的弦乐弱奏不行、管乐如何如何,我觉得他们应该都是用“心”来听音乐的吧。
TOP
50#

回复 47# shinelb 的帖子

我觉得标兄你作为楼主既然抛了这个题目出来,也得发表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以我的一位朋友所言:玩这些器材的不外乎两种人,奸商和聋民。
TOP
51#

我的观点一直是,技术的进步肯定是旧不如新,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软件指的是录音质量,老旧死忠一是炒作,二是装13
TOP
52#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4-12-29 22:28:00 发表
我觉得标兄你作为楼主既然抛了这个题目出来,也得发表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以我的一位朋友所言:玩这些器材的不外乎两种人,奸商和聋民。

这个帖子是多年前在168论坛发的,其实我也是和大家讨论一下。我的观点就是,音响和音乐吸引人是因为它们的多样性。音响的美是多样的,音响因为无法完全还原现场,所以味道也重要的。音响吸引人是因为它们的个性和风格特色。

音响的风格和审美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但是否是在进步就很难说。音响既是工业产品,而本身也是艺术品。音响的发展,是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沉淀。技术可以说是不断发展的,但艺术不一定是在进步的,艺术上是没有艺术进步这种说法的,艺术是在不断变化的,但不一定是越来越好的,艺术在不同时期都有它的高峰。

现代器材和古董器材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也具有不同的“美”,因此有些朋友欣赏古董器材的“美”,我认为也很正常的。

再说说音乐,音乐就是艺术的一种,老一辈艺术家里有杰出者,新一代音乐家里也有天才的。音乐的发展也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优秀的音乐同样存在的。所以,我们既欣赏巴赫也欣赏勋伯格的,我们既热爱海菲兹,也喜爱沙汉姆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4#

器材追求真实当然是对的,
不过我认为拿器材的真实还原去和现场比是没有太多意义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6#

回复 52# shinelb 的帖子

美是有多样性的,这点我完全同意,每个人眼中、耳中的美都不一样。
但要说“音响既是工业产品,而本身也是艺术品”,这一点我就有不同意见了。音响本来就是一件工业产品而非“艺术品”,它有业界规定的标准,各种各样指标、数据,用途是尽量忠实地还原软件里面的信息。“艺术”只会来源于软件,音响器材的作用是要还原艺术而非创造艺术,若要说它是艺术品我觉得只能说器材本身的制作工艺而已。若录一段街市场里泼妇卖街的声音用有“艺术”的音响器材播放出来,这段声音会成为“艺术”吗?
其实我们是几十年来一直以来都被商家、写手误导,相信音响器材是”艺术品“、能创造出”艺术“。
所以我现在对什么声称“以还原现场为标准”、“对音乐有深刻理解”、“创造声音的艺术”诸如此类的宣传的厂家是绝对的无视!
TOP
57#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4-12-30 13:07:00 发表
美是有多样性的,这点我完全同意,每个人眼中、耳中的美都不一样。
但要说“音响既是工业产品,而本身也是艺术品”,这一点我就有不同意见了。音响本来就是一件工业产品而非“艺术品”,它有业界规定的标准,各种各样指标、数据,用途是尽量忠实地还原软件里面的信息。“艺术”只会来源于软件,音响器材的作用是要还原艺术而非创造艺术,若要说它是艺术品我觉得只能说器材本身的制作工艺而已。若录一段街市场里泼妇卖街的声音用

说音响是艺术品确实有待商榷,这点被老兄抓住了把柄,是对就应该说是对,说错了就承认,这没什么的,哈哈。不过欧美很多音响产品,在外形设计方面确实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说音响是工业品可能更恰当,但音响是与艺术关系很大的工业品。音响是要尽可能忠实还原唱片里的信息当然是对的。但即使是顶级器材,声音风格确实是不一样的。追求真实是基础,但调声当然也是必须的。音响是技术和文化的一种沉淀,这样说应该是合理的。

我们前面谈的是古董器材,我认为有人喜欢古董器材也是正常的,正如你所说:每个人眼中,耳中的美都不一样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9#

回复 57# shinelb 的帖子

我告诉你一件真实的事,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是音响业界名人,也是老烧兼大玩家,可以说阅尽众多名器,但他是偏爱古董器材,几年前他通过据说是对古董器材非常精通的商家购入了一对Altec大号角喇叭,商家据说已是经过4、5年时间,才从几十个单元中找到配对的单元、分音器,朋友初初听的时候还很满意,后来慢慢发现不论怎么摆位,音场都是有一点偏,后来让另一位专业设计安装电影院音响系统的朋友带上很多非常专业的工具去测试,才发现原来那对大号角喇叭的频率响应相差了5db。我们事后讨论这个问题,以这位朋友的江湖地位、人脉资源搞回来的喇叭尚且如此,那一般的玩家会如何?
TOP
60#

玩古旧器材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但也不应该就谈虎色变,不管你大烧还是老烧,听信js在一大堆喇叭中找到配对的喇叭本身就是缺乏知识的表现,像这样的古董喇叭,以前基本要么是电影院淘汰下来的,更多的就是单声道箱子来的,或是收音机单元来的,如果不是一个箱体下来的喇叭要想配对基本就是妄想,就算是碰巧找到同年同月甚至连号的喇叭,只要来源不是一个上家,就基本配不了对,唯一配对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同一箱子里面拆下的单元,作为专门玩古旧喇叭的老烧如果这点常识都不具备的话也就不要自以为是了。
再说回古旧器材,千万不要以为老外就全是发烧友一天到晚都在磨损器材,其实更多的器材也许人家买回去也就开声了几次就闲置了,就像我不发烧的朋友告诉我现在貌似玩黑胶基本成了一种时尚,很多文艺范家里都买有黑胶唱机,但仔细了解下来那些器材在那些人家里基本也就一摆设,没几张唱片,玩啥呀。。。过几十年如果保存的好也就和新的没啥2样。几十年前买器材的老外大多数其实也就是这样,所以经常在易趣买回来的东西基本就和新的没啥2样,我买过的东西新旧情况基本是这样的:黑胶唱机或唱臂最新,大多数就像才出厂个把月的情况,留声机其次之,但要知道那些产品可是上世纪2、30年代的产品,按品相少说也有8成以上,收音机再次之,但保存得好的外观品相也在9成以上,只是由于电器元件太多比较复杂,实际使用或许会有些小瑕疵。至于喇叭情况就比较复杂,但只要把握原则,一般问题也不大,但要相信,越是古旧的喇叭就算外观很好,也难免线圈脱胶散圈的问题,所以买古董喇叭是最难把握的事情。
从以上看来,其实越是人们容易操作玩的东西,要想找到好的不太容易,但比较难玩的东西,像黑胶盘这些,很容易就买到非常新的东西了,至于和现代产品的比较么,就看自己的感受了。。。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