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林唱片越出越差...... [复制链接]

1#
自从听过《聆极物语1》后,觉得国内唱片制作能有这个水平,还可以接受,以后雨林唱片逢出必买,也算是对国内音乐的支持。几天前买了《心曲》,放进CD机一听,觉得录音和制作很差,人声齿音过重、尖,音染极大......好像香港的流行歌唱片公司的出品,以后也不敢再买雨林唱片。
分享 转发
TOP
2#

见人见智啦!
TOP
3#

全几天买了张“乐海留声”,确实比以前差远了。
TOP
4#

你要看看ABC那一套碟多便宜才行,将就一下啦!
TOP
5#

很多所谓的发烧天碟,其实是重HIFI,轻音乐,录音夸张,缺少音乐味,不耐听,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是很少听那些发烧碟的!当然,有些演录具佳的靓碟,商家为了商业目的也打上发烧碟的牌子,这些才是好碟哦!
TOP
6#

EMI也一样。
TOP
7#

还有什么ABC的,都是给那个什么电台的XX炒的,很差,我买了一套ABC的歌剧,盘压得跟盗版一样
TOP
8#

这是我在隔壁发的一个帖子:这些天忙着试音听了一堆自己珍藏多年的发烧碟,作为重新发烧的初哥,经不住诱惑又新近买了一些目前十分当红的发烧碟。加上本人的森海HD600耳机经过长达半月,每天10多小时的无情摧残,基本上己经历了风雨。已好拿它来见见彩虹。就这样一会音箱,一会耳机的听了几天,有了一点小心得,就像书名说的那样《有了快感你就喊出来》,所以没有快惑只有听感的我就不喊了,写出来见笑于大方之家。
听了近来当红的一些人声天碟发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器乐与人声的大小比例不一。首先我也不知道什么比例是正确、恰当的。从我的听感上认为老一代的发烧碟如《篮雨衣》人声、器乐的大小比例为1:1人声与器乐间互为平衡,相得益障。新一代发烧碟中《初次尝到寂寞》也大概是这样一种比例。《机遇》中蔡琴的比例稍大,《聆极物语》系列人声比例一个比一个大,同样柏菲的古璇也是这样,个人认为这种人声比器乐比例大的碟,在初听一下时很容易给人好感,就像有人在您耳边唱歌,但不耐听。而人声器乐比例一致的碟,初听不容易挑动你,但听久了却能感动你,让你一听、再听回味深长。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有个笑话说的是两个人讲相声讲得不好听,就下场直接挠听众的痒痒。迎得了满堂的笑声,不知道听众们是否满意这种相声艺术呢?
从前的发烧天碟是不经意间产生,注意:不是无意间,许多古典发烧碟往往在录制时首先关注的音乐性。经过大浪淘沙始被奉为天碟,这类碟可以历久弥新因为它有价值(音乐性、珍贵性,和古典美)。还有一类碟是些为打响牌子,式制作原创专辑而精心制作的大碟,多见于欧、美6、7、8十年代的流行乐碟。现如今的发烧碟很明确我就是要把它做成发烧碟,目前发烧界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反正有数码技术撑腰,想听口水声是吗?我扰让口水变成江水、海水淹死你,想听喉底声是吗?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是来自北方的狼。想听齿音是吗?我就让你半夜作梦都听见我磨牙的声音。一些发烧碟没有原创,只有翻唱;没有艺术深入的再加工;只听见所谓科班出身的歌手在里边矫揉造作、拿腔拿调的模仿所谓的专业唱法,举一例子某公司新近录制的号称2003年第一张顶级女声天碟里歌手唱的一首《秋水伊人》与李谷一《秋水伊人》的唱功相比较,我只有四个字:贻笑大方、贴笑大方。
一些肤浅认识写出来也是同样四个字:贻笑大方
今年我去了一趟欧州,我在参观梵帝冈圣彼得大教堂的时候刚好碰列教堂举行和平弥撒,唱诗班的合唱配合古老教堂的残响真是仙乐飘飘,我想这也许就是发烧友喜欢教堂录音的缘故吧!就象好的音响也要配合好的播放声学条件一样。我除了刚开始发烧时爱买发烧碟而且买了太多,当然包括《黑教堂》(当年音响世界还有好几篇文章介绍此碟,记忆最深的是一个新加坡人写的文章)同时,托朋友(卖音响的)的福,也把当时的天碟听了个七七八八。后来到一定阶段后才后悔自己把钱投太多去买所谓的发烧碟了。近一段时间想换套音响试音时又经不住瞬间的诱惑(唉!还是太年青了)突然又买了一大堆,国内新近出版的发烧碟。猛听了几天后有点后悔,所以有感而发。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8k镀金的一眼看去金光灿灿,时间会告诉你什么是好东西。
最后编辑dcm
TOP
9#

同感!该公司的录音水平越来越差。名牌哥星没一个。
TOP
10#

便宜能有好货吗!
TOP
11#

要出新招了,不然无希望了。听得多张学友都想听下张国荣。唱来唱去个几味,真系咩鬼都被区闷死
TOP
12#

偶亦有同感,感觉越来越没味道了,唉!想支持国产z版都难啊!
TOP
13#

只买了一张——八只眼。
TOP
14#

早知道你喜欢的话,不用买了,我送给你,免得看着眼冤。
TOP
15#

炒冷饭,反复地炒,不停地炒
TOP
16#

雨林的冷饭是这样炒出来的:

《同一首歌》——八只眼演唱——青燕子演唱——许乐加青燕子演唱——陈洁丽演唱——张毅小提琴独奏——琵琶独奏——(以下为推测)口琴独奏——华夏第一鼓独奏——低音大提琴独奏——色士风独奏——树叶独奏——京剧改编的经典名目——相声——东北二人转——千人大合唱——阿龙独唱精选——阿龙太太演唱会现场——阿龙儿子精典唱段——

期待中——
最后编辑阿龙
TOP
17#

又出了一张男女合唱,xxxx(第二辑)毫无突破。对了,不能说没有,配乐的乐器有了变化,监制,录音有了变化。只是冷饭照旧抄。专辑的推出也许不为经济利益,而是粉碎陈洁丽离开该司的谣言。(个人猜测)如果这样真没意思。
TOP
18#

       呵呵,陈健同志自己“录音”、“制作”兼“老板”一把抓,典型的一个家庭作坊,你还奢望能有什么好东西?
TOP
19#

我现在对着那堆雨林都不知怎么办好。早期那几张青燕子还不错(我女儿就很喜欢),八只眼也可以,后期的听又听不下,放又占地方,扔又舍不得(毕竟花了银子买回来的)。真不知雨林是不是不想玩了。回想刚见到时心里还对国内原创碟有点希望,结果又是一场空。
不过话又说回来,拿来当背景音乐放还是可以的,起码不吵耳,有时候还可以拿来哄哄LP大人。
TOP
20#

阿龙 在 2003-4-9 12:59:26 发表的内容
雨林的冷饭是这样炒出来的:

《同一首歌》——八只眼演唱——青燕子演唱——许乐加青燕子演唱——陈洁丽演唱——张毅小提琴独奏——琵琶独奏——(以下为推测)口琴独奏——华夏第一鼓独奏——低音大提琴独奏——色士风独奏——树叶独奏——京剧改编的经典名目——相声——东北二人转——千人大合唱——陈健独唱精选——陈健太太演唱会现场——陈健儿子精典唱段——

期待中——




不知道好不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