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 [复制链接]

161#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这些是没调整之前拍的,因为功放和CD还未到位, 到时还得升级,所以信号线用的机线,  图中的白的茶几也拿掉了,地方大了不少
最后编辑diashuai85 最后编辑于 2007-11-07 09:15:02
TOP
162#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4 15:5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iashuai85 于 2007-11-4 10:57:00 发表
另外还有地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的房间是复合地板,可能是时间长了,地板有点撬起来了,正好是其中一只箱子摆放的地方,导致脚采下地板箱子会......



掀了比较影响美观,开孔的想法到是不错,但是一但开了孔,以后要调整摆位的话就。。。。
TOP
163#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6 17:24:00 发表
原帖由 lry3676000 于 2007-11-6 17:11:00 发表
提个建议,你忘记一个音响的基础啦,说说电源啦,否则,电源搞不好,你谈的一切都是枉然的呀,这是好帖子,DD!



提醒的是,就是惭愧在......



赞成!!
TOP
164#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穷得用网线的人飘过
IMG_7922_HVFACBtTTxhF.jpg (, 下载次数:221)

jpg(2007/11/7 11:10:49 上传)

IMG_7922_HVFACBtTTxhF.jpg

IMG_7945_zdd79wjZxi54.jpg (, 下载次数:218)

jpg(2007/11/7 11:10:49 上传)

IMG_7945_zdd79wjZxi54.jpg

IMG_8089.jpg (, 下载次数:211)

jpg(2007/11/7 11:10:49 上传)

IMG_8089.jpg

TOP
165#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diashuai85 于 2007-11-7 8:33:00 发表
确实如sprs兄所说,之前低频会有些轰,中高频有压迫感,而且声音一到9点之后高频就有些次耳。听了sprs兄的指点,昨天把箱子前移了20CM(离后墙1M),侧墙和两箱之间的距离没变,一听,声音改变太大了。。。声场大了一圈,音场宽松了,压迫感全无,声音鲜活了许多,貌似功放推力也大了,体会到被包围饿感觉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感觉箱子离我人太近了,因为沙发的靠垫比较厚,所以我头离后墙也有30CM ,这样箱子离我大概只有1M7 。。。有些不太习惯。。。、但是总体改善效果真的令我非常满意,真的是非常感谢sprs兄,让小弟的老婆变漂亮了 另外因为箱子前移 ,现在第一反射点无任何处理,但是高频也不觉得次耳,还需处理吗?原先用的是两块50X50的坐垫感觉效果还行,后来买了两块名庄良兄的扩散+吸收的扩散板,朋友来听了后感觉高频吸的有点过了,就把两块版给卸了,一直放在箱子的侧墙来改善柱波,我上些前段日子照的图吧,请兄再一一指点哈


哈哈,我这点经验能给你一些提示,特别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真的是很欣慰了。只有能够帮助更多的烧友,我投入的这些精力才更加值得。

其实现在的摆位第一反射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还是按照扩散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少吸收,不处理很好。
你墙角那个吸音柱可不可以再处理下,把外面那个直角给整圆喽,高度也可以再提高,可能会有帮助。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1-07 13:02:14
TOP
166#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小龙 于 2007-11-7 11:11:00 发表
穷得用网线的人飘过


网线效果很好呀,你有没有看过Chris那篇用网线编织喇叭线的帖子,做好之后效果不输于原版的8TC。


我已经翻译到中文,帖子在这里: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10038-1.aspx#top
3楼就是。建议你按照文中方法编织一下,效果会大不同。

不过你的网线很怪异呀,里面很多股的
TOP
167#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7 11:53:00 发表
原帖由 .小龙 于 2007-11-7 11:11:00 发表
穷得用网线的人飘过


网线效果很好呀,你有没有看过Chris那篇用网线编织喇叭线的帖子,做好之后效果不输于原版的8TC。
[img]http://bbs.hifi1......

多心网线也有很多种,我可是试了数十种网线,才用到现再这一种多心的.8T的线可能适合ATC7,但肯定不适合19,因为19的高频太明亮,用8T后会更亮.

我用了8条网线并起来感觉才够推我的箱.线心太多,编起来不是太方便,正想办法把它整理一下呢,现再用它自我感觉良好,
最后编辑.小龙 最后编辑于 2007-11-07 11:59:38
TOP
168#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diashuai85 于 2007-11-7 8:44:00 发表





这些是没调整之前拍的,因为功放和CD还未到位, 到时还得升级,所以信号线用的机线,  图中的白的茶几也拿掉了,地......


原来你的是PMC,这样监听的箱子最适合近距离摆放了,换成hifi箱子就很容易会有点不舒服。现在用的什么功放呀?
TOP
169#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小龙 于 2007-11-7 11:56:00 发表
多心网线也有很多种,我可是试了数十种网线,才用到现再这一种多心的.8T的线可能适合ATC7,但肯定不适合19,因为19的高频太明亮,用8T后会更亮.


19太现代了,应该说8TC适合传统风格的ATC。

对了你的网线什么牌子,什么型号,内绝缘是氯乙烯的么,是6类还是5类,我也想搞一些玩玩,网线的声音很有特色的。
TOP
170#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呵呵,我也是SCM7用家,4年余。

》》记忆所及,以前似乎和LZ在另一个BBS简单聊过2A3SE推SCM7。自己由2A3,6C4C到2A3C,最后DIY的机器送人,现在是仿M9的EL34双推挽70W MONOBLOCK。

》》倾向维持自己以前的看法,充分利用SCM7的双线分音。可简单进行实验(或没有更多预算购买同档次喇叭线),利用原线的两路分别走高音和低音,负端用两组普通的喇叭线相连。以我聆听单、双接法的切身感受,双线分音诠释管弦时,于音场内不容易找到在偷懒的声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接法的聆听经验全部基于若干台胆后级,从未在石机上试验。
TOP
171#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LMaRK 于 2007-11-7 14:33:00 发表
》》呵呵,我也是SCM7用家,4年余。

》》记忆所及,以前似乎和LZ在另一个BBS简单聊过2A3SE推SCM7。自己由2A3,6C4C到2A3C,最后DIY的机器送人,现在是仿M9的EL34双推挽70W MONOBLOCK。

》》倾向维持自己以前的......


要全面2A3的确还不够,主要是音量开不大,低频也不够快。

我试过两条8TC,双线分音推一只箱子,的确好,只能单声道了。再买一条吧,又不想再花钱。
TOP
172#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虽然说法不一,不过LZ认为扩散为主,甚为赞同。
TOP
173#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面包 于 2007-11-7 15:21:00 发表
虽然说法不一,不过LZ认为扩散为主,甚为赞同。


哈哈,多谢。

或许我写得有些不够全面,引来坛子里诸多讨论,争取再全面的来看待吸收的问题:
□ 这个可能还是看不同的听音喜好了。喜欢现场活泼声音的就适合少吸收,喜欢干净精制声音的就适合多吸收。
□ 同样可能还是和系统的不同风格了。清淡风格的监听系统就适合少吸收,韵味风格的发烧系统就适合多吸收。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1-07 15:48:17
TOP
174#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LZ这样试嘛。利用【原线】的两路分别走高音和低音的正端,负端用两组 【普通】的喇叭线相连。
》》呵呵!
TOP
175#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原帖由 LMaRK 于 2007-11-7 15:56:00 发表
》》LZ这样试嘛。利用【原线】的两路分别走高音和低音的正端,负端用两组 【普通】的喇叭线相连。
》》呵呵!



好,回去找条线试一下,哈哈。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1-07 16:35:29
TOP
176#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继续.
TOP
177#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楼主执著!佩服!线材为何5试下用点高班D线呢,如NBS.银彩等换线如换机呀
TOP
178#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讲到线材的问题也是比较麻烦的,市面上好的成品线(DIY线价钱便宜,但试的不多)价钱都不便宜呀,但如果没好的线材,多好的器材也是白搭,但要在线材投资多少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器材应有的实力?
我在线材上的投入现在同器材的价值是1:1,我觉得音场在大气的同时还是缺少一点稳重,究竞我的器材有多大的潜力?有无必要再加大在线材上的投入去挖掘潜力?因为再线材再投入下去,就会大幅度超过器材的价值,这好象有违一般音响的搭配原则。
我听过朋友一套单端分体后级推B*W704,他在线材上的投入跟器材上的投入也是1:1,出来的效果是相当的理想,喇叭线1.5W,CD至前级信号线1W,CD电源线1W,还有,再加上电源音响专线、插座、西门子漏保等的投入,这样音响配件的投入远大于器材自身的投入。
朋友说,不理三七二十一,效果出彩,就是正确!
但我认这,这样的投入比例,正确吗?有没有其它能达到同样效果,但减少在线材和配件方面投入的方法?
TOP
179#

回复: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如果曾经做过超频发烧友的人都会理解,因为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口号,“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是的,我们追求的是性价比,我们为了性价比而超频,我们为了性价比而DIY,用小钱办大事,并再这个过程当中部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赛扬300A的时代,如果有冤大头花大价钱去买赛扬450,那么他不是什么都不懂就是笨到没有能力去懂。

我不提倡,动不动就是几万几万的抛出去,同样任何人也不能否定花小钱得到好声音的可能性。办最大的事,到底多大的事,就是恰好不会成为系统瓶颈就可以了;花最少的钱,花多少呀,买最便宜但很有潜力的能部分达到你要求但是存在不足而恰恰通过我们努力可以改进这个不足或者有些不足是可以被接受的。
TOP
180#

回复: 闭关两年,呕心沥血,誓把ATC SCM7推烂熟--第四章:线材

抱歉,讲到这里应该上图片了,可是这两天有点忙,昨天匆匆忙忙做好了一张

这是我的跳线,纯银扁片,高频自然。当然我的金工很差了,有个开口剪大了,为了节省成本,我截取的很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