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索多聲道世界/192 [复制链接]

1#
為什麼要討論多聲道重播? 楊德宜

  打從DVD這個名詞問世後,音響迷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一點壓力:多聲道的時代是不是快來臨了?不管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市場上的現狀確實在告訴我們:純音響的市場已經大不如前,經銷商如果不做AV的生意一定會很難過日子。無論從音響店、代理商或是國外原廠處,論壇都接收到了同樣的訊息,就是在這個不景氣的關頭,業界無不希望多聲道成為一計強心針,趁著即將到來的純音響多聲道規格確定,順勢將過去幾年的陰霾一掃而盡。
從前兩年開始的DVD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奇怪的現象:AV迷急著要否定立體聲的好處,甚至想要立刻忽略它仍是播放音樂主流的事實;音響迷則極力排斥多聲道,希望這種不入流的東西永遠都不要污染音響界。這些現象當然不代表所有的人,只是當我們發現前者中不乏出身純音響迷的角色,卻成天高喊「什麼時代了還在用兩隻喇叭聽音樂」,而後者當中許多人早已經有家庭劇院設備,卻對AV器材大行其道嗤之以鼻,這些現象就格外令人感到沈重。

多聲道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嗎?立體聲會被淘汰嗎?硬體設備會有多大的改變?說實話,這些都是未定之數,而且我們認為在短時間之內情況還不會明朗化。利用「探索多聲道世界」話題,我們將這段時間以來的多聲道發展做一簡單整理,往後將會逐漸將業界的最新發展消息,新器材與軟體的介紹,還有理論於實際調整操作進行有系統的介紹。在純音響多聲道世界中,凡事尚在未定之數,請先撇開成見敞開心胸,和論壇一起吸收新知,這樣在下一個世紀才能繼續當領導潮流的音響人。

回125期目錄

讓聲音環繞起來

認識Dolby Digital與dts 康年

圖一:杜比系統一直就是環繞聲的標準與代表,它的目的在於提供具有環繞效果的聲音重播媒體。
  新的科技可以造福人類,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反對這一句話,不過萬一科技進步得太快,或是混入了太多的商業色彩,可能就會發生價值混淆的情況。家庭電影院的發展似乎就有這麼些味道。LD、VCD、DVD、THX、Dolby Surround、Dolby Digital、dts、SDDS如雨後春筍的冒出,對消費者而言可說是目不暇接。剛添購了Dolby Digital解碼器,馬上又來了dts,最重要的是往往還搞不清楚其中的差異,廠商又推出了新的規格。本文的目的不是要直接了當的告訴大家Dolby Digital與dts孰優孰劣,而是希望大家能對環繞音響的處理模式有一個最基本概略的體認。

想要把電影院的影音效果搬回家來,除了必須擁有夠水準的器材以及豐富的校調經驗之外,夠水準的軟體也是家庭電影院的必要條件之一。別忘了,「電影院」與「家庭電影院」的關係也和「音樂廳」與「家用音響聆聽室」一般,成比例的空間差異。還好,由於現代聲光十足的電影效果,與絕大部分純音響講究原音重現的觀念不盡相同,這樣看起來,想把電影院搬回家來則要容易得多。事實上,一套稍具水準的家庭電影院系統,想要營造出比電影院更理想的視聽環境並不是那麼困難,雖然效果還是有優劣等級之分,並不能以偏蓋全,但大致來說,想在聲音效果上超越電影院,對於稍有經驗的AV玩家來說,並不是很嚴苛的挑戰。

為什麼玩家庭電影院可以很快速的達到一定的水準呢?我認為這和軟體的演進有關係,為了在電影院重現各種可能的模擬現場音效,兩個聲道早就不夠用,必須利用多聲道的觀念錄製電影配樂,也因此正式揭櫫了環繞音效時代的來臨。

在AV並未盛行之前,音響玩家大都已經對杜比實驗室不陌生了,還記得卡式錄音座上面的Dolby抑噪系統嗎,它就是杜比實驗室的傑作。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其實是一家英國公司,但它是在1965年由美國工程師Ray Dolby在倫敦創立。為什麼說在AV的發展史當中杜比實驗室功不可沒呢,因為在最早的電影工業要求更佳的環繞音效時,杜比公司即致力於開發及研究制式的規格與標準。在1976年,杜比實驗室發展出35mm Dolby Stereo多聲道系統,採用成本較低的光學音軌技術,為電影工業帶來革新的進展,今日我們所熟知的Dobly Surround,即是Dolby Stereo的家用版本。

圖二:杜比發展的AC-3是全數位化的環繞模式,由於勢力龐大,因此每一部DVD唱盤與新式環繞處理器,皆把AC-3解碼功能列為標準配備。部份高檔器材則相容於兩種環繞模式,同時具有Dolby Digital以及dts的功能,並且利用Motorola生產的DSP 56009作為解碼的晶片。

Dolby Digital進入全數位時代的環繞音效

1992年,杜比實驗室發展出多聲道系統的新格式Dolby Stereo Digital,它採用了革新的多聲道感覺編碼技術Dolby AC-3,在電影的規格稱之為Dolby Stereo AC-3,當然,家用版本則稱之為Dolby Surround AC-3,後來杜比實驗室將Dolby Surround AC-3改稱為Dolby Digital。

在Dolby Digital的規格中,左聲道、右聲道、中間聲道、環繞左聲道、環繞右聲道、超低音均是完全獨立的訊號,一般AV玩家亦簡稱為5.1聲道,它是利用數位訊號來記錄的,因此和類比訊號的Dolby Surround具有不可同日而語的差異。

異軍突起的dts

在電影工業當中,杜比實驗室的多聲道系統規格並不是唯一的,比方說SONY的SDDS以及最近紅遍半邊天的dts,都是電影工業常採用的多聲道標準。事實上,一部電影在製作錄音時,就可能同時製作了各種不同標準的多聲道模式,倒不是為了音質或效果的差異,這是因為全世界各地的電影院不見得都擁有各種多聲道的播放設備。當然,以杜比實驗室多年的努力經營,絕大部分的電影院都具有Dolby Stereo的設備了。

dts是Digital Theater System的縮寫,它是一家公司的名字,也是一種多聲道系統。顧名思義,dts也是採用數位記錄方式的一種電影多聲道系統標準,在電影院系統當中,dts系統的播放方式和Dolby Stereo Digital有著很大的差異,Dolby Stereo Digital仍然把訊號放在光學膠片上,亦即數位光學音軌,但dts則不然,dts在膠片上僅放置了同步訊號,而把所有的聲音訊號另外放置在電腦CD-ROM當中。

事實上,dts也有應用到所謂的感覺編碼技術,只是,dts為了要求較佳的音質及效果,壓縮的比例比較少,我想我還事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感覺標碼好了。

以MD、DAT為例子好了,假設我們同時使用一部MD、一部DAT來錄音,同樣選擇48KHz取樣、16位元的量子數,MD錄出來的數位資料長短就會比DAT少上一些,但聽起來的差異又不大,這就是感覺編碼了。無論MD也罷!dts也罷!Dolby AC-3也罷!感覺編碼基本是就是一種破懷性的數位壓縮技術,應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將「認為」人耳應該聽不見的訊號給刪除,這樣一來,可以大幅減儲存媒體的容量。

由於Dolby Stereo Digital的成本及設備均較dts簡單許多,加上杜比實驗室多年紮根,也難怪Dolby Stereo Digital的市場佔有率遠高於dts了。在家用市場呢?AV玩家不可能為了想聽家用版的dts去買部外接CD-ROM吧!而Dolby Stereo Digital的光學音軌更不可能在家中重播,因此,藉由現成的數位器材來重現多聲道音效,便成為家庭電影院數位多聲道系統的不二法則。

壓縮比不同造成dts、Dolby Digital音質上稍有差異

玩家們最關心的是到底還是音質,坦白說,dts的壓縮比例較Dolby Digital少了約三倍,因此音質比Dolby Digital要好是理所當然的。當然,對於一般只想看電影的朋友而言,這種差異並沒有什麼意義,可是只要器材擁有一點水準,dts與Dolby Digital本質上的差異一定聽的出來,就好像CD與MD一般,規格就是如此,沒有什麼好爭議的。但影響多聲道環繞系統最終效果的因素很多,譬如錄音、碟片製作品質、環繞處理器電路的差異等,都可能造成Dolby Digital與dts不相上下甚至勝出的情況。

到底玩家們該如何選擇

很簡單,如果您是想以玩音響的心態玩AV且預算夠的話,還是建議朋友一次把Dolby Digital與dts購齊,Dolby Digital儼然成為現代家庭劇院多聲道系統的標準規格,dts效果雖然比較好,但片源較Dolby Digital少上許多,一般環繞處理器、環繞擴大機不見得都擁有dts解碼電路。

對於精打細算的玩家而言,您可以先建立Dolby Digital的完整架構,再選配外接式的dts解碼器達到雙系統的境界,如果您只是想讓家庭添增一套屬於大家的家庭電影院,甚至可以把dts給完全忽略,因為一部熱門的電影不太可能僅有dts版本而沒有Dolby Digital

圖三:異軍突起的dts系統,雖然仗著較好的規格引起注目,但若沒有軟體的配合也是枉然,這場競爭還得持續下去。 

回125期目錄
面對多聲道規格

多聲道入門者該如何看待THX 康年

  對於「音響論壇」的忠心讀者來說,應該存在著不少同時對「家庭電影院」系統有興趣的讀者朋友。當然,一直有不少純音響派玩家對「家庭電影院」抱持著嗤之以鼻的態度,認為可以沉澱心靈的音樂不需要五光十色的影像來輔助。前陣子打開「台北愛樂」就可以聽到的卡拉揚這位熱門人物,在古典音樂家當中,他可是AV派的開山大師。有時想想,即使到音樂廳聽音樂時,又有那位聽眾可以不為演出者的表情或可以「看見」的技巧所吸引呢!當然,本文不是要討論「純音響」與「家庭電影院」的唯心差異,而是想讓大家對「THX」這個既唯心又唯物的名詞有個基本的認識。
圖1:面對眾多新鮮名詞,可別搞混了它們的意義:dts、AC-3是環繞模式規格,而THX則是盧卡斯的認證,與環繞模式規格沒有關係。雖然THX的認證與「錢」大有關係,但有資格貼上THX認證的器材,就表示具有合於規範以上的水準。

可以把Home THX想像成一種品質認證

當我們在DIY或是購買有品牌的電腦時,選擇電源供應器時常會要求選購擁有「安規」的產品,其實不僅電腦如此,請您先回想或仔細看看您所使用的音響器材與家電設備,在靠近電源插座的部份可能會看到印著「UL」的標誌。當然,安規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標準,先進國家通常會希望銷售到當地的電器產品能通過此項檢定,因此,有些電器設備會同時具有多種安規也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在AV器材當中,許多廠牌會強調我的喇叭是「Home THX」認證喇叭,某某擴大機是「Home THX」擴大機,甚至某某線材是「Home THX」認證的喇叭線……,我想歸納出下列幾種思考方向:

一、Home THX是盧卡斯電影公司的專利,通過Home THX認證打上Home THX字樣的器材是要付錢給盧卡斯公司的。

二、想通過Home THX認證並不困難,有些沒有取得認證的廠商其心態是不想把認證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三、有些同廠牌不同型號的AV器材其實根本是完全一樣的東西,差別僅是盧卡斯的權利金以及Home THX商標而已。

四、一般AV玩家所講的THX應該是Home THX,THX是對電影院的認證,而Home THX才是對家庭電影院的認證。

五、打上Home THX字樣的器材僅代表性能、規格達到盧卡斯公司的規範,並不代表音質以及畫質的保證。

六、Home THX的認證除了器材、軟體之外,只要花錢並上課受訓,連經銷商都可以取得授權認證。

七、除了環繞處理器(或是具有環繞音效解碼功能的AV擴大機)以及環繞喇叭之外,Home THX對規格的要求與一般通用的規格要求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八、如了器材之外,Home THX還有針對家用視聽室的規範標準可以參考,除非能取得原始資料,一般而言要請求Home THX認證經銷商的幫忙。

九、Home THX還有測試碟片供測試調整效果之用,不過這是不對外公開販售的,它屬於THX經銷商的專利。

圖2:THX意味著較高品質的肯定,但有些大廠的高級產品則以實力創造口碑,尤其是日本高檔位的產品。

難道THX真的僅是一種圖騰嗎

前段整理了一些Home THX的唯心思考方向,不免讓大家對THX有不好的印象,事實上我還是要說:「盧卡斯雖然很會賺錢,但是THX確實是相當嚴謹」。尤其在家庭劇院的發展上,Home THX規範可以讓初入門的AV玩家按部就班建立起具有相當水準的系統。我還是要用條列的方式舉出Home THX的先見之明,這些規範對經驗不多的朋友確實受益匪淺。

一、Home THX規範明確建立起環繞喇叭要用Bipolar的觀念。什麼是Bipolar,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一個喇叭有兩個發聲面(單體數目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因為低音的方向性比較不明顯),而這不同兩面的發聲體所發出聲音的相位完全相反,因為受限於一般家庭視聽環境的限制,環繞喇叭通常是要擺在牆邊,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壁掛在視聽室後面的牆上;這樣一來,方向相反的訊號在經過牆壁的反射之後就變成了正相訊號,易於營造所謂的「包圍感」,再來,也不容易聽得出後面還有一對喇叭(註)。

二、THX對於不同的軟體規格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比方說在家用Dolby Digital(Dolby AC-3)尚未問市前,針對Dolby Surround(即一般泛稱的杜比環繞音效)的THX 4.5,以及Dolby Digital的THX 5.1,可以想見不管是dts甚至於SDDS,只要有錢賺,盧卡斯不會錯過的。

三、在環繞處理器的部分,未通過THX認證的器材無法享受到所謂的THX味精:「解關聯」、「再等化」、「再強調」……。當然,並不是所有AV玩家都喜歡THX味精的口味,不過一般的環繞處理器都可以選擇要不要THX味精。

四、在打上Home THX字樣的LD碟片或是DVD碟片當中,盧卡斯公司並沒有為它們加料。不過,擁有Home THX字樣的軟體,清一色都是效果非常好的發燒名片。

最新賺錢術「Home THX Select」與「Home THX Ultra」

前面曾經提到,要通過Home THX的認證並不困難,因為Home THX所重視的幾乎都是器材的規格。不過,中低價位的AV器材幾乎鮮有通過Home THX認證。舉例來說好了,要通過Home THX認證的擴大機,至少要有一定份量的輸出功率吧!哇!許多中低價位但音質不錯的器材可能就無法通過認證了。

有鑒於此,盧卡斯公司前陣子才剛公佈了最新的Home THX認證標準,那就是把Home THX的認證分為兩種等級,一是Home THX Select,另一是Home THX Ultra。

怎麼區分這兩種認證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Money!Money!

盧卡斯以產品定價1,000美金作為這兩種認證的分水嶺,這樣一來,即使是平價的優秀器材,也有機會蒙受Home THX的恩寵了。

按照盧卡斯的說法,這樣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Home THX認證器材的魅力,不再僅限於定價在1,000美金以上的中高價位器材,你也可以解釋成,這是盧卡斯大小通吃的最新賺錢術

儘信Home THX不如不信Home THX

我想,這是我給各位多聲道入門者的真摯建議,選擇器材千萬不可有非Home THX認證器材不買的觀念,要不,您絕對會錯過許多優秀的選擇。就拿日本AV器材為例,前幾年幾乎僅有ONKYO加入認證的行列,後來才有廠商陸續的加入,堅持不加入認證行列的優秀銘器不勝枚舉。

當然,您也千萬不可有討厭Home THX的銅臭味而抵死不買Home THX認證器材的心態。畢竟,Home THX規範的出現,對AV市場的蓬勃有著絕對性的關聯,所以我認為,Home THX是一種既唯心又唯物的東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它與家庭電影院之間將繼續擁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

註:除了Bipolar喇叭之外,Dipolar喇叭也常為AV玩家所使用,Dipolar喇叭和Bipolar的構造很類似,唯一不同的是,Dipolar喇叭兩個發聲面的訊號完全相同,在不同聆聽環境下,Bipolar與Dipolar有不同的應用,有些喇叭甚至可以直接切換Dipolar或Bipolar

各種thx認證標誌  1234


回125期目錄
多聲道系統何去何從 楊德宜

  在這個月的多聲道企劃中,我原本打算以一整套系統的實際規劃與試用來作介紹,不料體驗過多種軟體的效果之後,卻發現這樣的報導可能會誤導讀者的方向 - 效果與我預期當中仍有一段距離。由於純音響多聲道的規格尚未公佈,系統未來的出路與方向仍是眾人矚目之焦點,所以我決定先依照現行5.1聲道的規格在家中規劃一套完整系統,選出最適合我原有音響器材的搭配方式,往後再隨時補進最新的訊息與器材介紹。換句話說,您還不用急著花錢作實驗,讓我先來冒險前進吧!<圖1>
這裡所選定的器材不是目前最貴的,但絕對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產品。我無意為這些器材作宣傳,只是希望您能夠瞭解我對多聲道器材未來發展的看法,以及為什麼這些產品會被我選中成為5.1聲道的先期報導系統。另外,原有兩聲道產品的去留也是一個大問題。萬一多聲道時代真的來臨了,我手中有哪些會被淘汰,還有哪些器材能夠繼續適用?即使多聲道規格尚未完全明朗,我們還是可以從已知的條件中,探查初一些蛛絲馬跡來。

Pioneer DV-S9 DVD光碟機

Pioneer DV-S9是目前市面上最熱門的DVD機種,也是工作最穩定的機型,從沈重的機身結構看來,它擁有非常嚴謹的設計與製造品質,重重鍍銅隔板將高頻數位訊號徹底隔離,以避免複雜的線路相互干擾,有效增加訊噪比。由於DV-S9是Pioneer的最高級機型,自然用上了所有最新最好的電路技術,例如畫面修正、各式不同功能的設定與數位濾波器等。DV-S9使用Pioneer自行開發的讀取機構,承盤以花俏的雙層面板裝飾,可以讀取AC-3以及dts的DVD光碟片,10Bit影像轉換晶片,讓DV-S9成為目前畫質最佳的DVD光碟機,短時間之內難有器材超越DV-S9的畫質表現。Pioneer DV-S9的聲音部份也不容忽視,它是最早推出的24Bit/96KHz高級機型,打開機箱後可以發現聲音線路佔了極大的比例,加強設計的穩壓電路與類比放大,不論拿來當作DVD光碟機或當成CD唱盤,都有傑出的表現,換算它的實售價格,實在相當划算。總代理:先鋒。<圖2>

數位訊源

目前家庭劇院的主力訊源是DVD,由於價格相當平易近人,所以AV迷都能拋開先前擔心片源不足、租借不易的問題,儘可能在最新、最眩的機種中搶先嘗鮮。第一代DVD最具代表性的機種首推SONY DVP-S7000,第二代則是以目前最熱門的Pioneer DV-S9為重點,第三代機剛剛在日本出現沒多久,預計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搶攻本地市場。

由於Dolby Digital被DVD列為標準配備,所以無論價位高低或是新舊機種,DVD一律都能支援以AC-3編碼/解碼的多聲道系統。不過,近幾個月來市場上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原本不被AV界看好的dts忽然熱門了起來,即使附有dts編碼的軟體仍然寥寥無幾,但是消費者卻鎖定dts對應機種才願意買;換句話說,現在市場上只要是沒有支援dts的DVD光碟機,就很難得到AV迷的青睞。這個現象和音響界的慣例大不相同(記得HDCD嗎?),音響迷總是擔心器材變化太新、太快,最好廠家推出一部前級或一對喇叭可以二十年不改款,如此一來我可以玩得很久,二來器材脫手價格也可以高一些。不過對於求新求變的AV領域來說,器材改朝換代速度之快已經讓消費者變成驚弓之鳥,只要一聽說哪部器材可能會停產,或是某種形態的器材未來會被淘汰,甚至於「據說」明年某機型會降價百分之二十,都會讓任何一種當紅器材在一夜之間變成銷售瓶頸。

幸好,身為音響迷的您暫時不必擔心這些問題,DVD-Audio目前還沒有任何機型正式量產,而且可以肯定的是DVD-Audio絕對和現行DVD器材不同(未來可能會出現兼容機)。至於另一種可能成為主流的SACD,何時會推出上市也還是未定之數;換句話說,目前您若是想要先感受一下多聲道系統的味道,只有兩個方向 - DVD-Video光碟機,或是以原有的CD唱盤播放dts-CD。雖然後者在市場上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不過一般DVD-Video光碟機也可以播放這種dts-CD,所以我就先在系統中準備一部,來進行多聲道播放的先期試驗。

EAD Theater Master環繞處理器

目前市面上高級的處理器品牌並不多,日製器材雖然仗著價格合理、功能多的優勢,但音質卻難以逃脫生硬的表情。若要搭配高級音響與揚聲器,則必須使用效果與音質並重的高級處理器,EAD Theater Master就是其中的代表。由於功能多寡,分成三個等級,Encore是一般級,Ovation為進階級,Signature就是功能完善的最高級了。高級器材最怕改款落伍,EAD Theater Master可以藉由升級的動作,逐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EAD原本由高級音響起家,近年來全力發展高級環繞處理器,由於功能強大加上操作界面易於使用,因此成為了目前市面上最熱門的高級處理器。Thetaer Master具有相當精美的外觀造型,所有的操控必須仰賴遙控器進行,內部具有六顆Burr-Brown PCM1702 K級數類轉換晶片,提供20Bit數類轉換動作。Theater Master相對應於AC-3以及dts系統,也適用於HDCD編碼,換句話說EAD是一部可以融合新舊系統於一身,同時又可以取代數類轉換器的產品,對於音響玩家升級至多聲道系統,EAD Theater Master無疑是最好的橋樑。總代理:歐美。<圖3>

環繞處理器

多聲道軟體與系統無論如何變化,編碼與解碼的動作始終免不了,否則您用再多隻喇叭也只能得到兩個聲道的訊號。由於截至目前為止,環繞處理器仍是為家庭劇院所設計,所以內容自然圍繞在Dolby Digital、dts、甚至老一代的Dolby Pro Logic等話題。與DVD光碟機遇上了同樣的命運,即使目前支援dts的軟體少得可憐,消費者還是鎖定dts對應機種才願意掏腰包,其他機種就乏人問津了。<圖4>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是:環繞處理器通常是比較高價的產品,在中低價為的市場當中,幾乎清一色為包含環繞解碼效果的AV擴大機。目前也有一些廠家生產環繞解碼前級,這是我們認為可能成為Hi-End主流的設計方式,畢竟環繞處理器原本就應該加入各聲道的音量控制功能,所以未來在中價位的產品當中,前級與數類解碼器都會被省略,與環繞處理器融為一體。

數類轉換器

在DVD-Audio規格尚未制定之前,眾多廠商無不在現有的16bit/44.1KHz與可能出現的24bit/96KHz之間掙扎,升級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現有的數類轉換器用家,以及希望斥資購進高價數類轉換器的音響迷。現在情況明朗了,DVD-Audio的最高規格將會是24bit/192KHz,原有的24bit/96KHz機種要不是為用家提供升級服務,不然就是等著讓器材成為DVD-Video專用的兩聲道解碼器。在未來,獨立一部數類轉換器很可能會成為高價產品的專利,中價位的市場將會與環繞處理器、前級合併在一個機箱裡;至於低價位的市場,就完全是AV擴大機的天下了。

兩聲道的數類轉換器還會繼續流行嗎?如果多聲道時代真的來臨,廠家當然得轉向開發多聲道處理的數類轉換器(很可能就會成為環繞處理器),不過這也不代表您手中的器材從此無用武之地。如果數位規格相同,也就是說符合24bit/192KHz的規格,您還是可以將轉盤傳送來的兩聲道數位訊號(如果新訊源還提供這種端子)送進數類轉換器,經由前級當作前置訊號處理,多聲道數位訊號就送進環繞處理器當中,另外處理後置聲道、中央聲道等部份。這種作法會在調整上比較麻煩,不過也很可能是聲音效果最好的方式,許多Hi-End音響兼AV系統玩家便是如此處理。

dts CD

就目前的聆聽經驗告訴我,dts CD所呈現的多聲道效果應該最能為音響迷所接受 - 音色、音質基本上改變不大,音場也不會因為後置聲道的加入而變得混亂。就以這張JMR唱片公司發行的「Reverie/Romantic Music for Quiet Times」來說,堂音效果幾乎完全出現在後置聲道喇叭上,如臨現場的感覺相當逼真,這也是純音響多聲道最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圖5>

前級

如同前面所說的,中價位將會是環繞處理前級的世界,而低價位會被AV擴大機所佔據,現有的兩聲道前級出路如同數類轉換器一般,仍然可以融合在多聲道系統當中。不過有一個趨勢是可以預知的:未來一定會出現多聲道前級。先前Jeff Rowland來台灣時曾經表示,日本代理商希望他設計一款多聲道前級,每一個聲道的音量能夠獨立控制,而且前置聲道之間、後置聲道之間還要能夠連動控制。換句話說,這樣的前級將會類似於錄音用的Mixer,只是不需要等化線路與其他複雜的功能罷了。至於現有的前級能否升級為多聲道版本?我認為機會微乎其微,除非您使用的是Accuphase DC-300之類的數位前級,否則光是面板上要多挖孔安裝音量旋鈕,就已經是夠頭大的工程了。

Bryston 9BST五聲道擴大機

由加拿大錄音室器材專業廠商所製造,設計重點在於擁有極佳的驅動能力,以及安定的工作穩定性。9BST內部相當紮實,打開頂蓋之後可以發現竟是由五組獨立的擴大機所組成,以模組化設計,每塊模組上具有獨立的環型電源變壓器、大容量濾波電容以及完整的放大電路等,不但電源獨立、放大電路獨立,連散熱器也獨立使用。換句話說,9BST是由五部獨立的擴大機所組成,共同裝在同一個機箱內。Bryston 9BST通過THX認證,每聲道皆可以用專業麥克風插頭、XLR平衡插頭或RCA輸入,運用範圍極廣,頻率響應由0Hz-100KHz,輸出功率每聲道為120瓦/8歐姆(200瓦/4歐姆)。Bryston擴大機具有聲底厚、驅動力強的特點,搭配多聲道用途,更能顯出絕佳好處。多聲道經常需要放大音量聆聽,而厚實的聲音可以讓聽感達到平衡的要求;觀看影片時也經常出現衝擊性強的聲音效果,此時運用9BST十足的驅動力,也能享受到不壓縮的動態。Bryston對於自己的產品相當有信心,旗下產品則提供了20年保固的服務,消費者對於這樣的品質保証更有信心了吧!總代理:方純。<圖6><圖7>

後級

別擔心,後級一定是可以繼續沿用的產品。雖然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多聲道後級,不過就設計的基本面上來看,後級好聲的道理 - 強大的電源供應、堅固無比的機箱等仍然不會變,所以您手中的高價後級仍是最佳聲音保證。目前有一些Hi-End廠商如Gryphon、Madrigal等已經察覺到了這個現象,所以紛紛推出三聲道後級,用來專門驅動中央聲道與後置聲道產品。由此您便可以知道,還是放心買進心目中理想的好後級吧!

前置聲道 - ATC SCM-100Psl

ATC SCM-100在本地頗受歡迎,我就是標準愛用者之一,買了六年至今還捨不得換掉。去年新版SCM-100Psl推出上市,外型與內部設計變化不大,不過低音反射導管有了變化,單體磁鐵也作了一些改良。這款喇叭目前正在評論中,預計下一期會與大家見面。選中它作為前置聲道的理由很簡單:聲音表現可圈可點,承受功率足以應付任何大場面,中低頻衝擊性遇上再麻煩的電影或音樂片段也不會捉襟見肘。另外,ATC SCM-100Psl也可以當作一般Hi-End家用喇叭的代表,藉此嘗試不同廠牌的後置、中央與超低音喇叭加入後,系統融合能夠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楊德宜)

喇叭

立體聲時代用兩隻喇叭,多聲道時代一定就用很多隻喇叭,這時大家都懂的道理。問題是,到底要多少隻?是以5.1聲道當中的兩隻前置聲道,兩隻後置聲道,一隻中央聲道再加一隻超低音嗎?坦白講,目前還很難說。DVD-Audio日前才將多聲道規格制定完成,現在能夠知道的最新消息就是「六聲道」 - 到底是相同於AV系統中的5.1聲道,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六隻喇叭,那就不得而知了。<圖8>

以往我們在擴充音響系統為家庭劇院時,通常會保留原有的兩隻喇叭,另外再加上中央聲道、後置聲道與超低音喇叭等。不過到了純音響多聲道的世界裡,音響迷們可要有心裡準備:以這個業界過去的作法來說,肯定會有一句口號喊出來:「六隻喇叭都要配對」,所以您很可能得把原有的喇叭換掉,買進一整套配對過的六聲道系統喇叭。目前業界致力於這種理論的廠家已經出現了,就是Madrigal旗下的Revel(總編下一期將會有完整評論),他們標榜所生產的喇叭系統就是針對多聲道重播而設計。

不過話雖如此,在未來幾年的轉型期當中,音響迷還是會遇到許多盲點。例如廠家所謂的「配對」到底可信度有多高?如果他們把原有的型號產品勉強湊起來,硬是宣稱當初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六隻喇叭之間的整體搭配問題,那麼消費者到底應不應該相信他們?還有,可能會有一些廠家(高價位產品的廠家最有可能)為了穩住原有的用家,乾脆提供配對服務 - 您只要把先前購買的機型與出場編號告訴原廠,他們就為您配好剩下的四隻喇叭。以上舉例只是我目前想得到的一小部份,其中某些可能會發生,某些也可能會成為一種可行的作法,某些更可能會成為廠家惡性競爭的方式。

Genesis 700環繞聲道/900超低音

Genesis負責人兼設計師Arnie Nudell成功開發的EMIT高音單體,運用在Infinity IRSⅤ身上,進入Genesis時代之後,Arnie Nudell則將EMIT進行改良,推出圓形鋁箔震膜高音單體,並且運用在價值12萬美金的Genesis Ⅰ身上。Arnie Nudell大發慈悲,決定讓平價器材消費者也能享受到這款高音單體的魅力,在G700身上,每聲道一前一後共用了兩顆,以反相方式發聲,藉由喇叭後方高音單體的反射,增加堂音的效果。位於後方的高音單體量感連續可調,反射量的不同可以決定堂音空氣感的多寡。G700前方的兩顆中低音單體,則是運用在GⅤ以及APM-1上的中音單體,鋁質震膜橡皮懸邊,具有長衝程以及高剛性的優點。不過為了增加中低頻量感,將喇叭設計成低音反射式,稍稍降低了透明度卻大大的增加了厚度。搭配使用的G900超低音也是延伸於GⅠ上的設計,全新開發的15吋鋁質震膜超低音單體,可以營造20Hz的極低頻,單體內暗藏一顆壓電麥克風,藉由迴授電路與輸入訊號比較,即時修正擴大機的輸出,這就是著名的Servo控制。為了驅動15吋的大單體,G900使用的擴大機經過特別設計,以PWM方式工作,可以發出500瓦的強大功率,配合主動式分音器,營造震撼的低頻當然不落人後。G900還具有遙控調整,利用特製的電子分音器,可以調整相位、量感、高通頻率以及低通頻率等四項參數,不僅僅搭配G700時效果佳,一般喇叭也容易搭配。<圖9><圖10>

超低音喇叭

在5.1聲道(AC-3與dts)當中,超低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為它肩負著使影片重現震撼效果的重責大任。如果未來DVD-Audio或是SACD的多聲道規格仍然謹守5.1的立場,那麼超低音仍然是免不了的基本配備之一,否則您就得將它視為專屬於AV系統的產品 - 如同DVD-Video一般。

不過要請您特別注意的是,即使超低音喇叭真的被納入純音響多聲道系統當中,調整方式、用途也會與AV領域有所不同。由於家庭電影院系統中超低音的最主要工作是再生震撼效果,所以廠商在設計之初通常會把80-120Hz之間的頻率加強,使得影片中的爆炸聲、撞擊聲特別清楚且震撼人心。不過對於純音響領域的使用來說,這種作法幾乎是背道而馳的 - 誰會願意買一個頻率不平直的超低音喇叭來聽音樂啊!話雖如此,我還是很懷疑廠家是否會誠實說明設計方向,絕大多數的廠家應該還是會宣稱「我們的產品可以適用於AV與純音響領域」。未來,除了論壇將為您把關之外,請記得在自己家中實際聽過之後再作決定。

多聲道器材評論將開始出現

無論如何,在一切尚未成形之前,我就先以最簡單的方法 - 為原有的兩隻喇叭加上後置、中央聲道與超低音,構成一整組標準的5.1聲道系統。從下一期開始,本刊將會陸續介紹現行多聲道的產品,首先登場的就是總編評論Revel全套系統 - 本期「年度風雲器材」得主之一。多聲道重播將會對我們產生衝擊嗎?立體聲會成為歷史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圖11>


回125期目錄
DVD能為您做什麼? 楊德宜

原廠公佈規格:訊號雜音比110dB,動態範圍100dB,總諧波失真0.005%,輸出電壓2Vrms,輸出阻抗<50歐姆,消耗功率30瓦。外觀尺寸43×13×39公分(寬×高×深),重量9Kg。
  毋庸置疑,DVD是近來音響圈裡最熱門的話題,即使DVD-Audio的專用規格才剛剛定案,Philips/SONY極力炒作的SACD又環伺在側,DVD-Video已成功打入影音市場卻是不爭的事實。讀者中應該有不少人已經買了DVD-Video光碟機,仍在觀望的人可能更多,不過我相信絕大多數的音響迷仍將它視為影像掛帥的產品 - 換句話說,只是把它當作LD的替代品罷了。到底在這個不確定的當頭,讀者們應該把目前市售DVD當作看影片的器材使用,或是該提前作好心裡準備,開始尋找一款足以換下系統中CD唱盤(或轉盤)的新標準呢?<圖1>

不如換一種新的玩法

就「音響論壇」的立場來說,現在談這個問題實在有點尷尬。鼓勵音響迷把CD唱盤換掉?沒啥道理,因為DVD-Video的聲音表現如何至今仍眾說紛紜,日後能夠進步的空間有多大也不得而知。況且,就算拿同價位的DVD與CD唱盤來作比較,到底應該以播放CD唱片的表現來比,還是讓已有的24bit/96KHz DVD和CD唱片來一較高下?我最近正好將參考系統擴展為多聲道家庭電影院,所以特別注意目前市售的DVD-Video唱盤機種,送到雜誌社裡待評的California Audio Labs CL-20就順理成章把被我帶回家試用一番。從幾個月前開始,CL-20就已經被納入我的評論參考系統中,因為服役多年的TEAC VRDS-20聲音表現已經不足以當作評論標準,而我又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花大錢買High-End轉盤。但是為何遲遲不見這款產品的評論?理由很簡單,除非您的音響系統原本就包含影像部份,否則花近十萬元的預算買下它當作純轉盤使用,浪費DVD光碟的影像播放功能實在很可惜。最後我找到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把CL-20拿到書房中使用,配合耳機與監視器成為一套小型的聲光組合,一方面可以享受它播放CD唱片的音質表現,另一方面又可以不受干擾的觀賞影片,遂成為一種新的玩法。

為DVD加上耳機與電視不稀奇,不過我的組合方式有點不一樣,效果也頗令我滿意。一般CD或DVD唱盤的耳機輸出大多乏善可陳,這款CL-20甚至沒有耳機輸出功能,所以我理當放棄原本就不太喜愛的動圈式耳機,將使用多年的STAX Lambda Signature與SRM-T1靜電耳機組合派上陣。書房的空間不到五坪,自然不適合擺設太大的電視機,而且傳統電視的造型也不適合放在看書的地方,所以我選了一部14吋的專業用監視器,放在座椅旁一公尺處的矮櫃上。這款PVM-14N2E是SONY前一代的機種,500條水平掃描線對於DVD的規格來說算是剛好,比起一般電視機更是好太多了。您可能會感到懷疑,非得在書房中用上這種專業用的監視器嗎?當然不見得,我當初只是貪圖它停產價格便宜,就好像STAX Lambda Signature與SRM-T1組合是我原本就有的器材(總編將它與STAX新旗艦比較過後,甚至還叫我趕快賣掉),您理當可以去選擇更好或是預算更符合自己理想範圍的產品。

<圖2>
California Audio Labs CL-20 DVD唱盤,擁有AES/EBU與同軸數位輸出,S端子與同軸影像各一組。售價:119,000元。總代理:方純(02-25114855)

CD、VCD、HDCD、DVD一手包辦

目前的DVD唱盤到底能為您做什麼?先從第一個好處說起,它能夠同時播放CD、VCD與DVD-Video,CL-20甚至連HDCD都能相容。耳機有不會干擾別人的優點(同時也不易被別人干擾),所以夜深人靜時聽音樂不怕吵醒家人,配合監視器還可以用DVD光碟來放縱心情一番(至於VCD就不用多說了,去過光華商場的人應該都知道它的最大用處是……)。以前常聽人說DVD唱盤會挑CD片,不過CAL CL-20可從沒發生過這類情形,原廠還附上了一套Audioquest出版的「Doug MacLeod/You Can't Take My Blues」(編號CLR-001)CD唱片,讓您在一般版本與HDCD版本中作比較。不過要請您注意的是,如果您打算使用CD-R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我知道許多年輕朋友捨不得花錢買原版VCD,再加上目前CD-R拷貝機價格相當便宜,所以乾脆到光華商場買空白片燒錄,反正效果也差不到哪裡去(或許應該說VCD的效果本來就不怎麼高明,實在沒有保存的價值)。但是在我試用的過程中,卻發現CL-20根本無法讀取CD-R的片子,一放進去就自動退了出來。我請教過一些AV器材的高手,他們說這是因為CL-20使用了Panasonic第一代傳動機構,遇上CD-R較淺的反射層會無法辨識。不過後來在Pioneer DV-S9的身上,我發現同樣的問題還是存在,用上原版VCD就一切正常了。如果您手中有大量拷貝的VCD或CD唱片,這個問題不可不察。

24bit/96KHz解碼器何去何從

<圖3>
以CAL CL-20 DVD唱盤加上Sigma Ⅱ作為訊源,便可完整重播24bit/96KHz的軟體,這時候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為它們配上一款夠高級的耳機,充分享受高解析度、高頻寬的數位音源。當然,如果能再加上一部監視器(電視),還可以讓DVD的功能完全發揮。

CL-20背板上有一組RCA類比輸出,同軸影像與S端子各一組,數位輸出則包括Dolby Digital(AC-3)與96KHz訊號的同軸與AES/EBU。雖說DVD-Audio已經註定與DVD-Video分家,而前者的取樣頻率也確定為192KHz,但是24bit/96KHz的規格仍是後者的最高標準。CL-20面板上標示著24bit/96KHz,不過據我向代理商詢問的結果,這部DVD唱盤的解碼線路目前只能處理至20bit,日後CAL會提供升級套件進行換裝。所以為了讓它能夠展現出純正24bit/96KHz的能力,我又找來了一部同廠的Sigma Ⅱ數類轉換器。這部平價24bit/96KHz轉換器在本期有正式評論,細部設計方面就不再多作介紹了,我僅針對24bit/96KHz軟體實際播放的效果差異談起,還有市售DVD影像所能帶給您的好處來稍作探討。

<圖4>SONY PVM-14N2E專業監視器,雖然是已經停產的上一代機種,不過視覺效果仍然相當出色,應付DVD的影像水準綽綽有餘。

您或許會覺得奇怪,即然DVD-Audio的規格將會是24bit/192KHz,那麼試聽24bit/96KHz軟體與硬體的意義何在呢?沒錯,DVD-Audio的軟硬體至少要到今年四月以後才會出現,而目前能夠取得的DVD音樂軟體,其實都是以DVD-Video的24bit/96KHz規格進行錄製,數量更是少得可憐。以前Pioneer曾經發行過幾張就告夭折,目前我們能夠取得也僅限於Chesky的8張(本期許詠翔評論的Phoenix DAC-03內文中另行介紹),這種「沒有影像的DVD-Video軟體」肯定不會流行起來,所以讀者們不必太過注意。不過就眼前的狀況來說,從24bit/96KHz規格的實際體驗中,還是可以讓我們瞭解高解析度、高取樣頻率數位訊源的好處。另外一個思考的方向來自於24bit/96KHz硬體的前景。由於DVD-Audio的規格捕風捉影了許久才宣告定案,先前許多業者(甚至包括本刊在內)都以為它將會沿用DVD-Video的規格,所以搶先推出了不少24bit/96KHz的解碼器 - 例如本期評論的CAL Sigma Ⅱ與Phoenix DAC-03便是。除非廠家們日後推出192KHz取樣頻率的升級方案,否則這些器材的唯一出路就是當作DVD-Video唱盤的解碼器。換句話說,讀者們未來還得面臨一個問題:是否有必要為DVD-Video唱盤加裝解碼器?效果能有多明顯的提升呢?我們也順便來談談這些問題。

DVD-Video - LD所無法比擬的強大功能

先來說說DVD-Video的好處吧!眾所皆知,DVD之所以被稱為「第二代影音光碟」,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的提升:規格提升、儲存容量增大與功能大幅擴張。規格的部份先前已經談過太多了,DVD無論比較起LD、CD、DAT或MD都確實好得太多;儲存容量主要拜數位壓縮技術所賜,即使連歌劇都可以用一張DVD光碟搞定;至於功能的部份,可就要多作點說明了。由於容量不成問題,所以DVD在後期製作時可以加入多種語言與字幕,各式各樣的說明簡介,快速選播搜尋功能,甚至還有多種觀賞角度與劇情選擇(說實話,我認為這二項是針對A片設計的)等等強大功能不勝枚舉。為了讓從未接觸過DVD的讀者們能夠有進一步瞭解,我選了三張音樂類DVD-Video光碟片來看圖說故事:歌威爾第「阿依達」(馬捷爾/帕華洛帝/契拉)、歌劇「杜蘭朵公主」(郎尼克斯/瑪頓/卡拉富)、鋼琴與大提琴 - 阿格麗希/麥斯基。不過要請您注意,這裡所舉例的功能並不見得在每張軟體上都找得到,主要還是得看軟體公司在後製作時決定加入哪些功能。

24bit/96KHz確實效果全面提升

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一般人最常提及的問題:到底需不需要為DVD-Video唱盤加裝D/A轉換器?還有,如果買一部DVD-Video唱盤當作CD轉盤使用,聲音效果夠水準嗎?

就CAL這套系統播放Chesky的24bit/96KHz軟體而言,加裝Sigma Ⅱ D/A轉換器之後的效果確實有明顯提升,尤其是聲音的精確程度與解析力都增進了不少。但有趣的是,如果播放同樣內容的CD版本,經過Sigma Ⅱ解碼前後的聲音就相去不遠;也就是說,CL-20播放16bit/44.1KHz軟體時,本身的聲音精確度、解析力表現與Sigma Ⅱ非常接近。我相信這其中關係到幾個關鍵:首先,DVD唱盤與D/A轉換器皆來自同一品牌,所以在解碼線路的設計上差異有限也是理所當然,或許CAL原廠根本沒打算建議CL-20用家再買一部Sigma Ⅱ搭配使用,日後自然會有24bit/96KHz的升級方案。其次,CL-20改裝自Panasonic第一代的DVD機種,在高解析度的表現上理當不如針對24bit設計的Sigma Ⅱ,所以播放Chesky的24bit/96KHz軟體時效果會有明顯差距,而播放一般CD唱片時自然又感覺不出什麼分別了。最後,不管用哪一種軟體進行播放,聽感上的分別僅在於解析度與聲音精確性二項,音色與其他個性上的分別幾乎感覺不出來;這也是二部器材出自同一廠家所致。當我後來拿其他品牌的CD唱盤一起來作比較,就發現個性會有明顯不同 - 無論就轉盤或解碼線路部份皆是如此。

不同的選擇各有好處

很複雜,是嗎?說實話,連我自己在歸納結果時也搞得有點混亂,原本還找了幾部同價位的DVD唱盤和CD唱盤來進行相互驗證,不過實在是愈比愈混亂,最後還是打消念頭,避免在這個敏感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當頭妄下斷語,誤導了讀者們的選擇。所以,我還是以最不會有爭議的方式來告訴您:

如果以純聽CD的方向來考量,我還是會選擇CD唱盤系統,畢竟這種行之有年的訊源發展相當成熟;就聲音表現來說,它的走向也比較合我的口味。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大約是五萬元以下),用DVD唱盤來當作CD唱盤或轉盤亦是很好的主意,尤其是考慮到DVD同時能夠提供強大的資料庫與功能,實在找不出排斥它的理由。

24bit/96KHz轉換器是否要加裝,完全依您個人的狀況而定。未來24bit/96KHz的光碟片(包括電影)肯定會愈來愈多,所以買一部中低價位的解碼器未嘗不是壞事。不過,未來也會有更多具備24bit/96KHz解碼能力的DVD唱盤,所以眼前是否該直接投資就看您自己了。

總之,找個機會去實際試用看看吧!敞開心胸來看待這種新一代的訊源,或許您會從中發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樂趣。


圖a:這三張DVD軟體都是由本地唱片公司製作,所以在目錄首頁就可以讓您選擇中文或英文操作 模式,這對於想看中文介紹的人來說相當方便。

圖b、c:DVD-Video的強大功能可藉此一探究竟。您可以直接選擇樂曲欣賞,或是在唱片公司製作的文字與圖片解說當中逐一檢閱,這對於無暇蒐集背景資料的人來說相當受用。從二張軟體的不同內容安排下,您可以瞭解這些功能依照軟體不同而會有所差異。
圖d:有了影像的輔助,您再也不用拿著包裝盒進行選曲,甚至不必盯著器材上的小顯示幕進行確認。

圖e、f:「阿依達」與「杜蘭朵公主」的劇情大意,針對每一幕分開加以說明;當然,您可以隨時選擇目錄(Menu)回過頭來觀看。

圖g、h:「故事背景」其實就是原曲創作過程與出處,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當年首演的一些背景資料。

圖i、j、k、l:「人物介紹」對古典音樂光碟來說亦是相當重要的功能,觀賞者可以從中瞭解音樂家的個人生平與相關背景資料。可以預見的是,DVD-Video將不再需要如LD或CD的印刷文字說明,買回家拆開可能只會看見一份宣傳目錄而已。

圖q:DVD還可以直接在螢幕上進行PCM錄音與杜比AC-3之間的播放模式切換。


回125期目錄
器材總動員

多聲道器材大觀園 江俊德

  許多只玩兩聲道的朋友很難逃脫一種既有的想法,他們認為搞多聲道比較簡單,而兩聲道才困難;兩聲道比多聲道Hi-End得多……。其實若以「Hi-End」的眼光來看,多聲道加上影像的系統,整體協調的難度要比兩聲道複雜許多,影像並不是畫面出來就算數的,對比、層次以及色彩等,都是調整的重點;聲音也不是會隨著畫面跑就可以,它要像現場一樣栩栩如生。說來簡單,光是像「現場」兩個字就很難了。至於多難調,以及調到如何程度才叫做調好?標準就在個人的要求而定。
面對蓬勃發展的AV器材,對於只接觸音響的人來說可能很難理得清,這一篇介紹就當作是個Overview,提供給您選擇器材時的參考。

訊源器材

<圖1>目前最熱門的DVD唱盤之一:Pioneer DV-S9。

目前影音的訊源變得相當單純,拜有線電視普及之賜,除了少部份有特殊需求的用家之外,現在已經很少人使用大小耳朵了。錄影帶也因為解析度不足以及多聲道要求的限制,而與LD一樣被DVD所取代,因此目前最普遍使用的訊源軟體就是DVD。不論AC-3或dts規格,都必須透過DVD儲存,播放DVD軟體的器材就叫做DVD Player。DVD唱盤的研發必須仰賴大量的技術背景支援,目前這方面的產品清一色是日本廠商的天下,Pioneer、Sony是其中的龍頭老大,由於財力雄厚,加上擁有大量技術人才做後盾,因此負起了開發新產品以及引導市場的作用。Pioneer的DVD唱盤最大特色在於價格合理、功能超強,一方面兼顧到了高級用家對品質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平價器材愛用者的選擇。Pioneer DV-S9是普及率最高的高級機種,具有10Bit色彩解析力,立體聲輸出部份也是最新的24Bit/96KHz,是目前旗艦級的DVD唱盤。Pioneer DVD唱盤的另一個特色是,能夠與傳統的光碟系統相容,DVL-919具有dts/AC-3兩種環繞解碼模式,也具有10Bit色彩解析度,聲音也是24Bit/96KHz,還可以讀取LD至DVD的各種光碟,而且還具有自動換面的功能。是目前功能最強的DVD唱盤之一。

Sony當然也勢均力敵,當DVP-7000問市之後,馬上就造成市場轟動,雙層面板以及大型遙控器,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是第一代的機種,但聲音以及影像表現仍然是高標準。而第二代推出的升級型DVP-7700,則幾乎達到了目前業界的最高標準,融合最新科技於一身的DVP-7700很貴吧?放心啦,隨便一條喇叭線都比它貴!

Yamaha在AV界也佔有一席不小的市場,雖然它們在環繞處理器方面的技術勝過DVD唱盤,但Yamaha DVD-C900 多片裝DVD唱盤則有別人無法取代的特點。DVD-C900具有香檳色的鋁質面板,兩側也加上了烤漆木邊,承盤能夠同時擺放五片DVD光碟,自動讀取自動換片,而且規格也是一等一的好,包括影像10Bit以及聲音24Bit/96KHz的解析度,這款DVD唱盤對於必須連續播放的場合而言,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Victor腳跨硬體與軟體兩界,自從CD時代開始,Victor就注意到Jitter的問題,尤其是DVD唱盤問市之後,因為DVD的Jitter問題簡直大到離譜。Victor發展了一套抑制Jitter的方法,整套矯正系統就叫做K2界面。K2的作法是這樣的,在解碼器的地方,使用一顆高精密度的石英震盪器,製造穩定且精密的時脈,然後利用比較器將讀取機構送過來的訊號與時脈比較,藉此糾正以及校正數位資料,然後才將校正過後的數位資料送到後面的數類轉換器。藉由K2界面,DVD的Jitter問題將可獲得大幅度的改善。

<圖2>Yamaha致身於DSP環繞擴大機的研發,選擇時不妨多加留意。

DVD的發展就是要大眾化,DVD絕對不是昂貴的器材,Sharp推出的DV-880具有雙層盤設計,主要目的在於附屬的卡拉OK功能,同時擺入兩張DVD伴唱片,至少200首的歌曲就在光碟機中,不必來回頻繁換片。而內建的麥克風混音器也可以省下伴唱機的預算,是一部全家都可以享用的唱盤,定價才25,800元,實在太迷人了。

Kenwood首創以大型液晶遙控器設計,方便用家在黑暗中操作,而新推出的DVF-9010 DVD唱盤則同時具備dts以及AC-3的讀取功能。與日本器材慣用的香檳色面板相較,Kenwood的新系列確實相當與眾不同,銀色面板搭配鍍鉻按鍵、三色顯示幕等,都是新風格的顯現。面對DVD具有多媒體的互動特質,Kenwood使用的遙控器具有「搖桿」設計,就像操作電視遊樂器一般,夠新鮮吧!

歐美大廠在這方面顯然吃了悶虧,Philips雖然身為研發廠商之一,但動作畢竟快不如人。從推出的器材來看,Philips並沒有推出旗艦級產品的打算,而是往大眾化的路線發展,雙雷射頭的DVD 840融合了DVD與卡拉OK的功能,除了基本的DVD功能之外,應用DVD高解析度的特性,DVD 840可以將局部畫面放大四倍,讓您看得更清楚了。

至目前為止,歐美廠商推出DVD唱盤的很少,Theta、Faroudja與Micromega可算是代表。Theta過去以數類解碼器技術聞名於世,長期以來Theta與Pioneer的合作關係密切,因此Theta推出的CD轉盤或DVD轉盤,皆以Pioneer的機身進行改裝的動作,進而推出品質更佳的DVD轉盤。Theta DaViD是Theta的第一部DVD轉盤,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DVD轉盤,換句話說,您必須搭配解碼器才能使用。

若您需要最好的影像倍頻器,Faroudja可說是第一選擇,Faroudja也推出了第一部DVD唱盤DV-1000,作法與Theta類似,修改自日製唱盤,改用較佳的零件以及修正部份線路之後,換個更高級的機箱上市。在DV-1000身上,設計師考慮了挑剔音響迷的需求,除了具有色差影像輸出之外,加入了Faroudja專利的ASIC線路,聲音部份則由EAD操刀,使用專利Acculinear線路,同時,DV-1000也是極少數同時具有同軸、光纖,AES/EBU以及XLR不同輸出入端子的高級DVD唱盤。

日前決定使用的DVD-Audio壓縮規格,是採用Meridian的MLP技術,我們樂於見到Meridian也推出自己的DVD-Audio唱盤,讓我們盡早享受到高品質的聲音。而法國的Micromega則搶先一步推出Premium DVD唱盤,承襲以往Micromega Stage系列CD唱盤的外觀設計與做工,不過機箱卻轉眼變成了銀白色,適合雅士們使用。

<圖3>Revel是新一代喇叭的代表作,Ultima系列紮實的做工讓人心動不已。

綜觀而論,歐美品牌仍然停留在改機的階段,並非全機自行研發設計的產品。DVD的目標是讓產品普及,平價化的DVD唱盤也陸續出現市場,光捷代理的Mighty以不到兩萬元的售價進軍市場,也是注目焦點,這部低價位的DVD唱盤具有超值的配備,內建的卡拉OK伴唱功能,也附贈了5.1聲道解碼輸出功能,六個畫面影碟片段選擇功能,可以快速選擇想要觀看的片段。另一部值得推介的低價器材就是大同的「鑑賞家」,與Mighty一樣具備所有超值功能,而且面板以及螢幕皆是中文說明,隨機還可免費觀賞DVD影片100片,全家都可使用。

解碼器

解碼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將DVD唱盤讀取的數位PCM訊號,利用解碼晶片,配合不同的環繞模式設定,解出5.1聲道的類比訊號,此訊號可以直接輸入擴大機以驅動喇叭,也可以直接進入超低音。由於解碼器的設定必須依照使用環境進行調整,因此數值的設定以及器材解碼的效果與品質攸關整體聽感,是個不容忽視的產品。與DVD唱盤一般,高級與平價的解碼器價格相差並不大,而且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幾乎每隔半年就有新的環繞理論出現……。

很不巧的,這方面幾乎也是日本廠商的天下,Yamaha投入此行以久,每一次推出新產品時,總能引起爆炸性的話題與創意。相較於其他日本廠商,Yamaha的作風就比較保守,但也比較成熟,總會在深思熟慮之後才推出天王級的產品,換句話說使用Yamaha的解碼器,汰換的速度可以持久一些。Yamaha上一代旗艦為3090,現在已被A1所取代,Yamaha最引以為傲的莫過於自行研發的DSP晶片,它提供了杜比定向邏輯和Cinema DSP,Cinema DSP可以結合前後聲道的發聲組合,在相同的環境中創造不同的聆聽音場,可以變成音樂廳,也可以變成演唱會、運動場等。DSP-A1是目前功能最強的解碼器之一,42種環繞模式只怕您聽得搞混了,由於設定功能太多,因此調整界面上分成進階功能以及簡便功能,方面快速調整與操作。值得一提的是,Yamaha致力於七聲道的環繞模式,據說能夠提供比杜比5.1聲道更逼真的包圍感,值得仔細研究。

Sony仗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在這方面也不是省油的燈,最近推出了音場魔術師,利用數位計算的方式,模擬出利用兩聲道產生環繞聲道的效果,試聽之後效果相當令人稱奇。如果您不想一下子讓好幾支環繞喇叭進入試聽室,可以先嘗試使用Sony的環繞擴大機,利用此模式接觸多聲道的魅力。

<圖4>超低音是不可或缺的「AV元件」之一,有了威力強猛的超低音,爆炸場面才的以發揮威力。

Kenwood利用大型液晶遙控器,以雙向溝通方式讓用家不會覺得AV器材總是冷冰冰的沒有人性,KRF-V8881D除了AC-3與dts解碼之外,以內藏5聲道各130瓦的擴大機,同時也有調諧器的功能。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Kenwood高級環繞擴大機,已經開始使用新式TRAIT晶體,這是將溫度補償晶體植於功率晶體的晶片上,以達到更快速、精準的溫度補償迴路,對於長期工作的穩定性大為提升。

Teac專注於專業錄音器材的研發,在AV流行的趨勢下也推出了自己的環繞解碼器材。 AG-D9100的外觀與傳統環繞擴大機沒啥不同,複雜的按鍵把面板充實得滿滿的,AG-D9100支援AC-3系統,也有七種環繞模式,130瓦主聲道擴大機,它是一部大雜燴,同時把AM/FM調諧器、解碼器、前後級通通收納在一起,要組裝AV系統,買一部就大小通吃了。

推出解碼器的歐美廠商大多仰賴本身的數位技術背景,畢竟這是一門專精的工作,EAD的「劇院大師」使用第二代dts以及AC-3解碼器,搭配Jeff Rowland的擴大機,外觀看起來自成一派風格,據說它是目前市面上最搶手的高檔解碼器。

Madrigal集團的Proceed,原本打算成為Mark Levinson的音響副廠牌,沒想到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一門堂堂正正的AV大牌了。成為AV產品的專業廠商,它們有一整套風格劃一的解碼器以及擴大機等,以Mark Levinson的名聲以及相同的製造品質,創造出了別於日本貨的特色。PAV是結合Audio與Video的相容前級,AMP 2與AMP3則是專為AV設計的後級擴大機,它們都有THX認證,體型適中而且造型頗具現代風格。

Theta Casablanca以旗艦的姿態站穩市場,它是少數能夠同時處理dts以及AC-3兩種規格的高檔處理器,使用模組設計可以因應規格而隨時更改模組,體型龐大而氣勢十足,是高級玩家的必備解碼器。Theta也把精神延續給中價位器材,Casa Nova就是一例,乍看之下它就是體型縮小的Casablanca,功能相近價格卻親切許多,值得音響迷升級使用。

<圖5>通常雙面發聲的喇叭能夠製造包圍效果較好音場,但擺位上則要多加嘗試,圖為Energy APS 5+2喇叭。

Hi-End大廠Krell也不落人後,多年前推出的KAV(Krell Audio Video)就像黑武士一般,體積及重量都是怪獸級的,因應日新月異的技術,KAV早已採用插卡設計,永遠不怕落伍,機箱上體型碩大的總音量旋鈕,轉起來卻相當輕盈,原來它採用數位式音量控制。Krell的擴大機也隨著時代而修改設計,過去純A類的大傢伙已經轉變成體型較小的持續動態偏壓擴大機,同樣是純A類設計,卻不再發高燒,如此試聽室才擺得下好幾部大功率後級。

重量級的產品讓您喘不過氣嗎?1981年創立的B & K就平宜多了,附帶所有功能於一身,再加上高級材料,它其實是中價位的Hi-End產品。B & K Reference 20使用Motorola與Dolby合作開發的DSP晶片DSP 56009做為高速數位解碼之用,簡潔的圓弧面板讓器材顯出溫暖的氣息,遙控器上備有液晶顯示,它還有RS-232電腦界面,可做最完整的功能設定與調整。不喜歡日本器材預算卻有限的發燒友,B & K就是最佳選擇。

有活力的老廠也會跟上腳步,McIntosh的MX 132 AV前級就是一例,它將MX 132設計成一部Audio與Video系統的控制中心,所有的器材只要連接上MX132,就可以透過遙控器控制整套系統的運作。您絕對想像不到外觀樸實的面板下,竟然是一部充滿新技術的解碼器,是不是很意外?

Sherwood的外觀是百分百的日本派,價格卻保証讓您滿意,AVP-9080是頂級的全功能環繞收音擴大機,相容於dts與AC-3,也使用DSP 56009做解碼運算,功能比美日製頂級器材。而RV-4050R則適合預算非常有限的入門者使用,含杜比定向邏輯+三聲道立體環場模式,適合搭配影碟機使用。

擴大機

AV的發展,受惠最大的可能是生產擴大機以及製造喇叭的廠商,兩聲道一下子變成五聲道,兩支喇叭一下子變成五聲道,而且還外加一個超低音, 銷售量頓時增加不少。擴大機一直是歐美廠商拿手的絕活,主要原因為他們生產擴大機的經驗老道,其次是他們對於聲音的品味比較合於我們的需求。由於AV擴大機的要求並不與Hi-End理念違背,因此大多數的擴大機廠商都能夠推出因應的多聲道產品,在此也僅列代表性的產品。

<圖6>多聲道移植在後級擴大機身上,真的就變成了「多聲道擴大機」。圖為Krell KAV500五聲道後級,由五塊相同獨立的電路板構成。

加拿大Classe Audio是音響老廠,多年來一直走著高貴簡潔的路線,CAV-150以及CAV-75是專為AV用途而設計的「可規劃多聲道擴大機」,從三聲道到六聲道都可以自行設定使用,輸出功率也會隨著組合的不同而改變。以CAV-150來說,規劃成六聲道使用時,每聲道為150瓦,若規劃成三聲道使用時,每聲道則變成300瓦,功率完全不會浪費,可以依照使用情形自由調配。

McIntosh MC7205面板上有三個大型指針功率表,看起來像極了儀器,它們皆有THX認證,也保持著傳統的機箱外觀設計,並且改以電晶體線路,以確保工作時的穩定性。至目前為止McIntosh除了DVD唱盤之外,已經推出了多套多聲道組合,老McIntosh迷這次沒有理由不升級了吧!

Krell是生產怪獸級擴大機的專業廠商,KAV 500則以模組化設計,機箱內共有五塊獨立的電路板,每塊電路板都是獨立的擴大機模組,由於每塊電路板規格相同,因此可以保証每個聲道的效果一致。整部擴大機共用一顆大型變壓器及兩顆濾波電容,這是目前最流行的作法。

加拿大Bryston公司專門為錄音室量身訂製擴大機,9B則是一部道地的五聲道擴大機,它與Krell一樣也採用插卡設計,只不過把每聲道「徹底分家」。在每塊獨立的電路板上擁有獨立使用的電源變壓器、濾波電容、放大電路以及散熱器等,儼然就是五部單聲道擴大機的結合。Krell KAV 500與Bryston 9B皆可使用平衡與單端輸入,方便用家使用。

發展中的Theta多聲道擴大機,傳聞將與Ayre合作推出旗艦級的產品,讓我們拭目以待。LINN也進軍AV世界了,AV 51System具有整體規劃,從處理器到喇叭、超低音等,已經包含了所有您想要的。雖然全世界的環繞處理器功能大同小異,但LINN的器材看起來就是風度翩翩氣質好很多,這就是民族設計風格的問題了。

各種價位層次的產品皆有,AMC的產品太有特色了,價格便宜到底、面板一律是黑寶寶、設計合理物美價廉,連學生也買得起。2N100-5是五聲道後級,也採用獨立電路板設計,搭配同廠AV81HTC-DD環繞前級時,還可以利用內建的麥克風修正器,自動對環境進行設定與調整,這種價位這種功能絕無僅有。

Acurus A125(五聲道)以及Aragon 8008(三聲道)後級,都是傳統廠商進軍AV市場的典型代表,Aragon的產品一直有Krell的影子,用料做工都達到了Hi-End的水準,今日推出多聲道擴大機,效果絕非俗品。

多聲道喇叭

AV大發展,最高興的是喇叭工廠,它們可以說是搭上便車的受惠廠家,幾乎只要會做喇叭的工廠,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研發工作,就可以順勢推出自己的環繞聲道產品。目前流行的5.1聲道包括:兩支主聲道、兩支後環繞聲道、一支中間聲道以及至少一支的超低音等。

視聽空間大、需要大氣勢的,可以選擇體型碩大的Genesis 300當作主聲道,後聲道及中央聲道則搭配G700,外加兩支G900超低音,使用時請注意隔音工程,不然鄰居會與您同樂。

<圖7>舊瓶裝新酒,對於進入多聲道時代的McIntosh而言,更能顯出意義。

Revel是後起之秀,在今年CES大展上,Revel讓全世界的消費者瞪大了眼睛。整體設計的Ultima使用相同的設計理念,包括使用的單體統一,外觀設計風格統一,因此不論前後喇叭發出來的音色,具有相當的一致性。Revel具有濃厚的前衛色彩,喇叭兩側竟然直接使用厚鋁板做側板,高剛性材料以及嚴謹設計,是目前最高標準的環繞喇叭,效果沒話說,就看您如何把它搬回家了。

日本喇叭一向很難進軍國際市場,其實如果排除「民族因素」,日本倒有許多做工精美的好喇叭。Diaton使用原木做材料,外觀打磨得發亮,搭配復合材料製成的單體,價格卻會讓您笑不攏嘴,這樣吸引人的好東西您能錯過嗎?

Clements過去您可能不熟悉,但現在它們則具有多系列的環繞喇叭與超低音,它們主攻中低價位帶,不論您的聆聽空間多大,必有一款合您使用。RBH是一家研發能力強的公司,從書架型喇叭到落地喇叭都有,再搭配自家的超低音,環繞聲道就輕鬆構成了。德國Hi-Fi喇叭Heco大家都不陌生,與Eleo一樣,它們的產品規格太齊全了,它們屬於少數不需調整就可獲得滿意效果的喇叭,您有多少預算?您有多大空間?只要告訴Heco與Eleo,就可以獲得滿意的答案。

英國鑑聽喇叭PMC也加入了環繞喇叭的行列?說來一點也沒錯,其實以鑑聽喇叭能夠承受大功率以及高音收斂的個性,當作環繞喇叭最適合不過。體型比ATC 100稍大一些的PMC MB-1正推出全套環繞組合,中央聲道特別移動高音單體的位置,以適合將喇叭橫擺使用。剩下的就是找部夠力的擴大機來推就行了。

美國發展Linfield技術的Boston公司,在市場上已經行銷多年,近年來它們發現將Linfield單體擺在環繞喇叭上,也有令人滿意的效果,有空您也去聽聽看吧。使用傳統號角的Klipsch大概收穫最大了,事實上Klipsch是最早提出多聲道概念的廠商,利用號角單體高效率的優點,要製造大音壓的臨場感受並不困難。

其餘如歷久彌新的JBL、法國名牌JM Lab、德國MB Quart、Magnat、雙面發聲的Mirage、俊秀的Energy,Factor超低音,威力驚人的Velodyne、Paradigm……,哇,喇叭廠牌實在太多了,如果全部寫出來可能就變成專刊了。

AV的新發展似乎為業界開創了一條新路,面對太多的型號與品牌,您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器材?這個問題就得好好研究了。


回125期目錄
分享 转发
TOP
2#

多聲道系統的實際體驗

志興音響 楊德宜

    志興音響二樓的大聆聽室我先前來過一次,目睹本地首見的Tannoy Kingdom旗艦喇叭,當時我記得店家在後牆上架好了後置喇叭,一旁也擺設了不少AV器材。這回要介紹多聲道重播系統的展示空間,我第一個就想到了志興這個聆聽室,主要當然還是著眼於店家在這方面的調整經驗與豐富設備。
走進聆聽室,他們早已將一整套多聲道系統準備好了。不過令我驚訝的是,接線開聲的器材並不是隨處可見的Cello、Jadis、Goldmund與Boulder旗艦產品,而是以Class'e和Westlake中價位器材為主的系統,只不過前置聲道礙於擺位調整不易,就直接以Cello大型系統上陣。DVD光碟機不用說,一定是Pioneer當紅的頂級機種DV-S9,以Dolby Digital AC-3訊號輸出至Class'e數位環繞解碼前級SSP-50,再分別以Class'e Ten驅動後置聲道、CA-100驅動中央聲道、CA-400驅動前置聲道等。<圖1>

在多聲道系統中,由於中央聲道只使用一隻喇叭,而且擺設在聆聽位置前方的正中央,所以向來設計成模擬同軸的發聲形式。這當然並非絕對要求,不過印象中只有PMC的中央聲道將高音單體偏向一邊,就算是我在家中使用的Genesis 700喇叭,即使高音與中低音單體沒有完全在同一軸線上,橫向擺設時高音單體仍然會在正中央。從這個方向來看,店家選用Westlake BBSM系列的產品作為中央聲道是頗有道理的。先前Westlake總裁Glenn Phoenix來台灣時,就曾經表示在Westlake全力發展家用市場喇叭的策略中,BBSM系列將會用於配合中央聲道的需求,而其中最小的BBSM-4更是後置聲道最佳選擇。由於志興的聆聽室空間不小,座位距離後牆又相當遠,所以理所當然用上更大一款的BBSM-5。超低音喇叭呢?這是一件平價的驚喜,店家竟然只用了JBL HT PS-300,它的價格甚至比Pioneer DV-S9還低,看來他們並不打算以太過昂貴的器材的吸引人。

<圖2>Westlake BBSM系列的單體排列方式與模擬同軸相去不遠,非常適合當作中央聲道喇叭使用。

店家一開始先播放了幾段dts測試影片暖身,其中無論是「鐵達尼號」的沈船場面,或是「阿波羅13號」的火箭升空,震撼效果都相當不錯。在「老鷹合唱團」現場演唱會當中,我試著請店家關掉影像與其他聲道的部份,僅以前置聲道聆聽一般立體聲的效果,發現音色、音質表現亦是可圈可點,完全無愧於Hi-End音響應有的表現水準。

至於多聲道播放音樂的部份,也就是這次前來聆聽的主要重點,我從二個方向著手進行。首先同樣是「老鷹合唱團」現場演唱會的光碟片,以Dolby AC-3的模式進行多聲道播放,藉以瞭解家庭劇院系統聆聽多聲道音樂所得到的效果為何。其次是使用「dts CD」,也就是目前最理想的多聲道純音響軟體,在5.1聲道系統中進行模擬現場重播。這二種聆聽方式的播放條件其實完全相同,因為Pioneer DV-S9與Class'e SSP-50都有dts對應功能,所以我也可以藉此瞭解同樣在dts環境底下時,DVD與dts CD(其實就是CD)的聲音水準有何差異。

在老鷹合唱團當中,很明顯可以聽出絕大多數的樂器仍在二隻前置喇叭間發聲,音場位置相當完整,只是鍵盤樂器的聲音完全移至後置聲道。說實話,這樣的整體音場感覺起來很奇怪,像是樂團被分割為兩個部份,而聆聽位置則正好處在其中;論過癮程度是夠了,真實性則不若二隻來得好。觀眾鼓掌時的臨場感就完全浮現出來,像是原本位在樂團中央的部份移回了觀眾席;這種感覺很難形容,您自己來體驗一次就曉得了。

<圖3>對於絕大多數的聆聽空間來說,BBSM-5作為後置聲道可能稍嫌太大,不過請別忘了,dts要求後置聲道必須是全音域發聲,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dts CD非常罕見,不過卻是我認為眼前最適合音響迷使用的多聲道軟體,只要以CD唱盤播放,直接送訊號進相對應的環繞處理器就行了。我們使用同樣的器材設備,播放JMR唱片公司發行的「Reverie/Romantic Music for Quiet Times」,而此時所獲得的效果也令我最滿意。音場基本上仍然呈現在主聲道中央,定位、形體感表現得相當好,堂音自然流暢的程度令人動容。這時候您會開始懷疑:其他聲道有在發聲嗎?耳朵湊近去聽,確實有聲音,與前置聲道的訊號非常接近,但是並不會使整個音場發生混亂現象;超低音也有作用,不過這是一張室內樂作品,極低頻的部份原本就不多;中央聲道完全沒聲音,這倒是讓全場的人傻了眼。至於到底是因為這張軟體的編碼因素,或是系統的問題而使得中央聲道沒有訊號,這點連店家人員都不敢肯定,看來得多收集幾張這種dts CD交互驗證才能知道答案。

<圖4>Class'e近年來旗下器材改頭換面,不但外觀造型更符合時代潮流,設計方向也頗著重多聲道重播設備。

我試著在立體聲與多聲道之間進行切換,藉以瞭解二者在播放dts CD時的差異,發現多聲道重播的堂音比較多,感覺上環境的殘響表現較為完整,立體聲播放時聲音則乾了許多。就音質、音色而言,二者的水準不相上下,看來dts CD並不會因為多聲道編碼就犧牲了這些基本表現。

多聲道的系統仍在發展,尤其對純音響的領域更是如此。無論從dts CD、DVD光碟的音樂播放、甚至Dolby Pro Logic的老軟體而言,我們還沒有真正瞭解它們在純音響系統的能力究竟為何。如果您沒有接觸過多聲道系統,建議您找個機會到條件適合的店家處體驗一番,相信其中任何一種播放模式都能讓您切身感受,也順便準備好進入下一個世紀的多聲道

<圖5>加上後置聲道喇叭之後,聆聽座位與背牆的距離就顯得格外重要,否則後方聲音的自然程度會大受影響。


回125期目錄
TOP
3#

多聲道系統的實際體驗

非常音響 許詠翔

  非常音響展售多聲道系統的地點,就在原店面的對面,空間約為六、七坪大。由於這兒的老闆一開始就將這個展售空間作定位 ?Hi-End級多聲道暨家庭劇院展示場,所以使用的器材都極盡發燒之能事。<圖1>
一進入這兒,就看見Genesis APM-1被擺在這兒充當主聲道;既然喇叭這麼高級,其他搭配器材自然也不會太差了。作為訊源的DVD光碟機是目前最熱門的機種 ?Pioneer DVS-9,擴大機部份則是全套Proceed的產品,分別是AVP多聲道解碼前級,HPA 2及HPA 3多聲道後級。另外,頭上還裝置一部高價的Barco倍頻投影機。當然,除了這些「好看頭」的器材外,這兒也擺了些實用級的產品。例如Kenwood的AV擴大機8881,Rotel多聲道後級RA991、RA993,作為主聲道喇叭的是AR 310HO,中置聲道也是AR的產品,型號是CS25HO,側聲道則使用B&W的產品DS6。

<圖2>主聲道喇叭Genesis APM-1,這對喇叭在設計時就已經先考慮到了多聲道系統的相容性問題。

雖然作為主聲道的APM-1低音實力已十分驚人,但蘇老闆還是加了超低音,而且還是提供不只一種機型給消費者作選擇:除了名滿天下的Genesis G-900外,另外還有一只B&W ASW1000。

根據蘇老闆表示,會特別開設這個展示空間,雖然有部份考量是為了目前AV家庭劇院系統的盛行,但主要因素還是看好未來純音響多聲道系統的市場,所以他一開始就決定擺設Hi-Fi音響迷較能認同的品牌型號。

這裡的器材還有另一個特色,展示的器材皆為最新型號。舉例而言,所有的DVD光碟機與解碼器全部都能相容於dts規格,而擴大機及喇叭也都是原廠新開發的型號。

<圖3 4>中置聲道和環繞聲道分別是AR及B&W的產品。

先讓我們看看較高價的這一套系統。主聲道喇叭Genisis APM-1在剛進入本地市場的時候,此間代理商所主打的廣告詞就是「AV時代新霸主」。換句話說,這原本就是一對針對家庭劇院系統所設計的喇叭。搭配的超低音為同廠的G900,其實力早為音響迷所肯定。Pioneer DV-S9 DVD光碟機可謂目前同型機種的霸主,除了各種視訊端子齊全外,也具備dts及24bit/96KHz PCM數位訊號輸出功能。更重要的是這款機型的電源供應部份,是用傳統的變壓器構成,而非一般DVD光碟機通用的Switching Power。加上日製機種少見,電源線可換的設計,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Hi-End玩家改用它作為系統中的參考轉盤。

還記得121期劉總編製作的「國外Hi-End廠商音響十問」嗎?當時Madrigal總裁Mark Glazier推薦的經典器材名單中,就赫然有Proceed的多聲道擴大機,包括AVP多功能解碼前級,以及AMP 5多聲道後級。目前非常音響展售的Proceed AVP解碼前級,正是Mark Glazier所推薦PAV的次一等級機種。這款前級擁有THX認證標誌,可以解dts、Dolby AC-3等多種多聲道數位聲音訊號,對普通的立體聲PCM聲訊,最高可解到20bit的精度。

至於多聲道後級,非常音響所使用的HPA 2及HPA 3是級數遠高於AMP 5的機種。Proceed原來舊有的多聲道後級系列機種型號是AMP,有AMP 2雙聲道後級、APM 3三聲道、以及AMP 5五聲道三個機種。而非常這裡用的HPA 2和HPA 3就是AMP 2和AMP 3的後繼升級機種,這兩款後級的輸出功率都是每聲道250瓦,這讓我想起江俊德兄用來推AMP-1的Bryston 4B也是250瓦輸出的AB類後級。

後置聲道和中置聲道非常使用的是較為平價的機種,B&W以及AR的產品,而這個部份是和平價的那一套系統共用的。不過蘇老闆也告訴我,他正在物色更好的環繞聲道喇叭,以便讓這裡的聲音能夠更上一層樓。

更讓我注意的是較平價的這套系統,無論是AR、Rotel還是Kenwood,都是過去在Hi-Fi音響界相當著名的廠商。現在他們也開始推出多聲道系統的器材,能有怎樣的表現是非常令人好奇的。

正因為這裡展示了各種不同價位帶的器材,我想大家都可以在這裡聽到自己所需要的產品。看完這期的特別企劃,您可以來這裡實際感受一下多聲道系統的聲音。

<圖5>非常音響展示的各種多聲道音響器材,包括Pioneer DV-S9 DVD光碟機、Kenwood DVF-K9010 DVD光碟機、 Kenwood 8881 AV擴大機,以及Proceed AVP多聲道解碼前級。

回125期目錄
TOP
4#

未來可以買到的多聲道軟體 許詠翔

DVD-Audio
其實DVD儲存的和CD都一樣是0和1構成的數位訊號,只是DVD光碟片容量更大,可以容納的資料更多。所以理論上只要用相同的解碼晶片解讀訊號,CD也可以放出和DVD-Video相等畫質的影片。不過因為容量的關係,相同訊號量的數位影片,可以放進一片DVD中,卻可能得用好幾片CD才能裝進去,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就是,看DVD影片不用換片,看CD播放的影片卻必須不斷換片,即使可以播放,卻也沒有實際的實用價值。

基本上,DVD-Audio用來儲存訊號的光碟片構造和DVD-Video的是完全一樣。聰明的您一定知道,DVD-Video的機器將可以直接用來拾取DVD-Audio的資料。這樣的猜測雖不中,亦不遠以。問題是目前發表的DVD-Audio,裡面存的是一種名為MLP的數碼資料規格,目前所謂的PCM、dts、Dolby AC-3規格的數類解碼器,都將無法解讀這種訊號(除非以後他們將這項功能加入)。所以將這種DVD-Audio的片子放進DVD-Video的光碟機中播放的話,結果應該會像把Video-CD放進一般CD唱盤一樣,發出無意義的雜音。

基本上MLP是一種從1bit系統到24bit系統都能用;也可以處理從44.1KHz到192KHz的不同取樣的數碼規格。雖然存放的資料也經過壓縮,但它的壓縮形態是非破壞性壓縮,所以音響效果可能比破壞性壓縮的Dolby Digital或DTS都要來得好。利用這種規格,音樂製作公司也可以自由調配各聲道的錄音取樣及編碼規格,使用上相當便利。

SACD

SACD是制定CD規格的雙雄 ?SONY與Philips再度聯手合作發展的新一代數位音響規格。與DVD-Audio所不同的是,SACD改變了過去CD採用的PCM數位編碼方式,而改用一種稱之為DSD的錄音編碼/解碼技術,關於這種編碼新技術的工作方式,本期劉總編在CES的特別報導中,已做了詳盡的介紹,讀者朋友可以翻過去看看。值得關注的是SACD的碟片構造和DVD並不相同,除非未來有廠家推出可改變雷射讀取頭波長的機器,否則這兩種系統應該是完全不能相容的。

SACD最多可容納高解析力二聲道與六聲道的DSD規格數位訊號,由於這種新一代的數位編碼技術,已經跨越過去位元編碼的方式,所以所有SACD中錄製的DSD數碼音訊,都不再分為所謂的16Bit、20Bit等規格,而全部都是單位元轉換。換句話說,SACD每個聲道都可以使用相同素質的規格訊號。


回125期目錄
現在有哪些多聲道軟體 許詠翔

具Dolby Surround訊號的 CD
具有這種規格訊號的CD,目前其實不多。除了少數電影配樂外,最常見到它的蹤影大概是在由Telarc出版,康澤爾指揮的一些管弦樂唱片。這種訊號其實還是一般的PCM訊號,所以即使放到沒有Dolby Logic解碼功能的CD唱盤中,依然可以用一般模式聽音樂。但在加裝一部具有Dolby Logic解碼功能的解碼器之後,它就可以播放出多聲道的音樂訊號。值得注意的是,Dolby Logic的規格並非現在的5.1聲道,所以也不是以五支喇叭發聲。而早期也有接受類比訊號輸入的Dolby Logic解碼器,但新近的機種已經都改為接收數位訊號了。

dts-CD

dts-CD,顧名思義,這是在一般的CD中存入dts的多聲道數碼訊號。所謂的CD其實是一種儲存數碼信號的媒介(您可以將它視作是電腦磁片或硬碟機那樣的儲存媒介),而存在CD中的音樂是一種稱之為PCM規格的數位訊號。dts-CD是將目前CD中的PCM訊號換成dts規格的多聲道聲音訊號,聰明的讀者一定想到,Video-CD其實就是同樣作法的產品,只是其中儲存的是MPEG 1規格的數位影像訊號。您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不小心把Video CD放到一般CD唱盤中播放,結果得到的是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噪音,那是因為CD唱盤中的數位解碼晶片是專為解讀PCM訊號設計的,用解讀PCM數碼訊號的模式解讀Video-CD中的MPEG 1訊號,結果自然是一陣陣的噪音。

假如您將dts-CD放到一般CD唱機中播放,結果也會是同樣的,因為目前CD唱機尚無解讀dts數碼訊號的能力。所以您需要購買一部具有dts訊號解碼功能的數位前級(解碼器),用CD唱(轉)盤的數位輸出端子(就是連接數位轉換器的那個端子)和它連接,就可以享受dts-CD中的多聲道音樂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dts-CD就是利用一般CD唱片存入dts數位訊號,您只要用一般的CD唱(轉)盤就可以拾取到它的訊號了,而不一定得用DVD光碟機。也就是說您手上那些數萬乃至於數十萬的Hi-End CD唱(轉)盤,只要有數位輸出功能,加一部具dts解碼功能的解碼器,都可以用來聽dts-CD。二、dts-CD是純音樂媒體,而且是只有存放dts數位訊號的媒體,所以它沒有影像,也沒存放一般CD中的兩聲道PCM音源規格。

想買一片dts-CD來嘗鮮嗎?可惜目前台灣似乎只有網路可以購買得到,不懂如何上網的讀者,可以到一些有進口平行輸入品的唱片行,請他們代您定購,或許是另一個方法。

LD及DVD-Video

LD及DVD-Video其實都不是針對純音響設計,它們都是屬於影音的媒體。早期的LD唱機因為設計上的一些缺失,聲音品質一直不能被純音響迷接受。倒是DVD-Video因為可以存放更高位元的PCM音源,因而也受到一些音響迷的期待。但是如過要談到多聲道軟體,就不得不將兩者放在一起討論。原因是目前DVD-Video中存放的多聲道數位音訊規格如Dolby AC-3或dts,都是從LD時代就開始發展了。正因為當時發展的多聲道系統是純粹為影像服務,追求的是影片中附帶的音效臨場感,如從後方被槍擊的感覺、或飛機從上空飛越的效果,而非音響迷重視優美的音質音色享受。以致於很少有音響迷會認可,這種設計用來做為家庭劇院的多聲道規格,可以當成純音響用途純粹用來聽音樂。而早期的多聲道軟體(尤其是LD時代),所發行的種類也幾乎都集中在電影上。少數的音樂LD,幾乎都只用到兩聲道PCM的音源規格。

至於DVD-Video在聲音的表現會受到特別的注意,也並非它可以播放多聲道聲訊規格的能力,而是如前面所提,它能存放更高位元數的PCM音源。不過也正因為家庭劇院系統及DVD-Video普及率日益增加,使競爭日益激烈,讓各廠商不得不更加重視系統在音質音色上的表現,使得人們有更進一步認可多聲道純音響系統的可能性。

DVD-Video另一個魅力在於它可以儲存遠大於CD(其實應該寫作DVD-ROM這種光碟片容量遠大於CD-ROM那種光碟片),一片DVD-ROM就可以將全套的指環存放進去(只使用和CD相同,16位元的PCM規格的數碼資料)。一部帶影像的杜蘭朵公主,一樣用一張DVD就可以存進去。

目前DVD-Video上面儲存的多聲道訊號,大多數是屬於Dolby公司制訂的一種名為AC-3規格,而只有少部分的片子,使用另一種較佳的數位訊號規格dts。無論是Dolby AC-3或是dts,都是一種不同於PCM的數位訊號,它們都必須用專用的解碼器才能解讀。而這兩種規格的數位訊號,也都經過不等比例的數位壓縮,而且是破壞性的壓縮。

雖然dts和Dolby AC-3可能都不會是未來多聲道純音響的主流規格,但它們卻提供目前想搶先享受多聲道音響樂趣的音響迷一種選擇,而存有這些規格訊號的DVD-Video,也成為接觸的途徑了。

下面介紹的這些DVD-Video,是目前您可以在市面上買到的純音樂影片,它們的音訊大部分都是Dobly AC-3規格,少部分有24Bit規格的兩聲道PCM訊號。除了這些較容易買到的片子,網路上另有一些DVD-Video音樂片,您可以自行以信用卡郵購。但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些由Chesky製作發行的純音樂無影像的DVD-Video,標榜內存的訊號是24Bit/96KHz規格的PCM音源。這些片子並沒有存放多聲道的音源,雖然可以經由它們享受更高位元的數位音源,卻是無法體會多聲道音響的樂趣!



(1)Decca DVD-9001/福茂/威爾第:阿依達/帕華落帝,賈絡夫演唱;馬捷爾指揮史卡拉劇院合唱團與管絃樂團

(2)Decca DVD-9002/福茂/浦契尼:杜蘭朵公主/Donald Runnicles指揮舊金山歌劇院合唱團與管絃樂團

(3)Decca DVD-9003/福茂/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庫特.馬舒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合唱團與管絃樂團

(4)Decca DVD-9004/福茂/歌劇女神卡拉絲
(5)Decca DVD-9014/福茂/馬勒:第四號交響曲/海汀克指揮音樂會堂管絃樂團

(6)Decca DVD-3005/福茂/帕華落帝 ?30週年慶祝演唱會

(7)Decca DVD-9007/福茂/卡那娃美聲見證音樂會精選/威靈頓音樂會:John Hopkins指揮紐西蘭交響樂團/格林尼治音樂會:Stephen Barlow指揮皇家歌劇院管絃樂團


回125期目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