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昕樂Audio Art ST300BS 單管擴大機 [复制链接]

1#


              

 摘錄自音響論壇82期 page 277-280

享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

昕樂Audio Art ST300BS 單管擴大機

l         廖斐森

  在正式開始本文之前,有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要先告訴讀者知曉,否則絕對會造成很大的誤會。原來是本文主角昕樂公司產品的英文商標正好與本刊相同,再加上他們的這款300B主要是以供應套件為主,如果不說明清楚的話,讀者見到本文肯定會誤認這是本刊藉媒體之利行商業炒作之實。在這裡,筆者必須鄭重聲明:昕樂公司與本刊絕無任何商業上的牽連,Audio Art之名只是該公司王老板命名時的巧合罷了。  王先生本身不僅是個資深的音響迷,也有多年自己裝的經驗,為什麼這款300B後級要以套件型態為主來作銷售呢?主要是他認為目前國內聲美質佳的音響器材不是沒有,但是售價實在都太高了,在一般人負擔得起的價位內文不得不因成本因素而作出一些妥協,在這種狀況下,能夠減低製作成本的套件就成為兩全其美的方式了。冉加上王先生以前所從事的原本就是電子零件進口貿易的相關行業,因此有管道取得品質佳且價格廉宜的零件,對於套件成本的降低自然有很大的好處。當然,折樂另外還有211及845等產品,這些高壓的產品自然是不適合發行套件的,事實上,王先生以300B後級作為套件的第一步也是考慮到零件數量少,線路架構簡單適宜初學者來使用。  說起300B後級,首先浮上你腦海的會是什麼印象?中高頻音質音色迷人、推力有限、低頻表現不佳……似乎說起來300B後級的主要好處都集中在中頻以上,低頻部份完全不值得一聽。關於以上的種種說法,王先生有他個人不一樣的看法:以一般人﹒聆聽的環境大小使用中等效率(約87dB)的喇叭,只要五、六瓦的功率輸出就足以讓喇叭發出100分貝以上的強烈音壓了!為何此時音量雖然令人想要掩耳而逃,但仍然覺得力道不足呢?他認為會造成以上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擴大機在一、二瓦的低功率時可以讓整個頻率範圍內有平坦的輸出,但一旦以lKHz為準,當擴大機輸出達到五、六瓦時,高頻及低頻兩端的輸出功率則多半大減,如此一來,自然傳入耳朵的是充滿失真而低頻力道不足的聲音了。  會造成以上缺失的原因也很簡單,首先有可能是線路設計不良,因此推動能力不足而提早造成失真,其次有可能是電源部份供電能力有限,無法提供低頻所需的較強電能,另外問題也有可能出現在輸出變壓器上面,由於其容量規格過小或非EI型架構,導致低頻磁飽和過快,自然就影響到低頻的頻率響應了。那麼,王先生如何突破以上的幾點缺失呢?他所作的第一件事是加強輸入級的推動能力,從一般單管300B的常用的一支65N7或6SL7雙三極管設計改成兩支6SN7,它們有能力推動kT88達到三十瓦以上的輸出,用來推動單支300B當然就更不成問題了。第二當然是充份加強電源的供應,以求滿足所有元件的需求。第三個要點則是徹底減少輸出變壓器磁飽和的問題,除了採用EI架構輸出變壓器之外,還將其容量特別加大至30瓦,以確保在功率管九瓦全功率輸出時還能保有全頻段平坦的輸出特性。  我第一次見到ST3OOBS的機箱還以為是最常見的鍍  銘  處理,後來仔細一看才發覺是由不鏽鋼所構成的。王先生手邊一部古董管機的鍍鉛機殼在濕氣的侵蝕下有突起剝落的現象發生,他可不願意同樣的情況出現在牠的機器上,剛好又有機會取得不鏽鋼製的機殼,就這樣不惜成本定案下來了。在內部王先生以美國Cetron300B做輸出管,採單端、直熱式純A類設計,以兩支Mullard6SN7GTY作推動管,一支MullardCV378做整流,機箱內部則是滿佈AB碳精電阻及軍用鉅質旁路電容等少見的零件,電源與輸出變壓器更是特別在美國訂製的。  其實能夠用比較廉宜的價格取得,又可以在組裝的過程中得到不少樂趣,對自己動手組裝套件有興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是什麼因素讓他們  跨曙  不前呢?王先生對於其原因非常清楚:有興趣組裝套件者絕對不會是電子方面的高手(高手自己設計線路都不成問題,為什麼要依造妳的線路組裝),說得誇張一點,其中可能還有許多人連烙鐵都未曾拿過,要他們組裝一部「要插電」的東西當然不免心生畏懼一零件接反了怎麼辦、電容會不會爆炸、會不會因漏電而觸電、插上電會不會燒起來…。有關於這方面的經驗過來人當然是心知肚明,王先生告訴我們他將在組裝的說明上多加強,務求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十安全地將這部擴大機組裝完畢,因為這個套件原本就是針對自己裝的生手而開發的。既然昕樂300B設計者已經考慮到初學者的各項需要,理論上組裝者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問題,事實上,王先生也表示到目前為止他所有的客戶都很順利地完成組裝,成功率可說是百分之百。好了,在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完成這部擴大機之後,你可以得到怎樣的聲音呢?既然設計者自信滿滿地表示牠的3008後級在低頻方而有過人的表現,大家的注意力自然會集中在這裡,我必須這樣說:「在喇叭搭配適當的情況下,折樂這部3008低頻表現的確比一般的300B後級來得強,量感與控制力都出乎意料之外。」  至於什麼樣的喇叭才是合適的搭配呢?像王先生店裡面用來示範的ATC SCM-10當然是過份了點,.以找在試聽過程中所得到

的經驗而言,效率高並非唯一的重點,ST3O0BS推動效率9ldB的Symphonic LineRG5時就沒有89dB的Martin-Logan Aerius來得好,低頻顯然有點收不住,我想這是Symphonic Line密閉式的音箱幾乎為Aerius而此低音音箱兩倍體積的緣故,它必須藉助更大的電流方可以把低音單體的運動控制得更好。不過,300B畢竟是300B,低頻再怎麼強悍也總有一定的限度,除了喇叭效率不要太低之外,真正需要大功率、大電流伺候的喇叭還是無法盡興,我想,所有對300B有興趣者應該著眼於中高頻美處的應該會多過低頻才對;想要力拔山河的滾滾低頻,更符合你需要的當然是大力士型的晶體後級,找300B恐怕是弄錯對象了。  讓我再強調一次:在喇叭搭配合宜的前提下,ST300BS可以有不錯的低頻控制力(評斷管機低頻的表現應該不能以量感為準,那只要透過零件調配很容易就可以辦到了),播放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的旋律很明顯可以突顯出來,而琴身的共鳴形體邊緣線條也勾勒得很清楚。不過當我換上比較需要大電流的喇叭時,琴弓在琴弦上運行的抑揚頓挫就變得較不明顯,樂器邊緣形體線條也跟著模糊起來,雖然還不見得有任何明顯的失真,但以最嚴格的標準來看,再繼續「壓榨」下去300B恐怕就力有未殆了。 ﹒雖然王先生在St300Bs低頻方面的表現費了不少苦心,而它在這方面的表現在單管300B後級之中確貿突出;不過,我仍然要說300B之所以迷人究其根本仍然是由於它中高頻的美妙音色,就好比欣賞梵谷的油畫你不可能不留意到那些油彩被刮刀牽扯而產生的有力線條,見到林布蘭特的畫作妳不可能對他描繪光影變化的神奇能力沒有印象,看到米開朗基羅的人物雕刻你也絕對會對其肌肉力道雕鑿之深刻驚訝得合不攏嘴一只因為這些正是他們作品精華之所在。基本上越簡單的線路設計,訊號經過途徑上的零件越少,就越能展現出300B的絕美音色,昕樂的ST300BS用料不多,自然也能夠把300B的好處給展露出來。  或許是電源供應充分與輸出變壓器餘裕夠大的關係,ST300BS很能夠把音樂中細微的旋律起伏描繪得很清楚,另一方面,剛才提到在喇叭不是太難推的時候,樂器的形體線條也很容易可以表現出來,在音場中羅列的前後層次相當分明。在我播放殷巴爾所指揮的馬勒第五時,那一"整片的弦樂組也顯現出ST3O0BS蘊含有充足的能量感。許多唱片中的細節透過ST3O0BS也很清楚可以再生出來,嚴格說起來,這套擴大機的速度並非快捷如飛的類型,動態也略有壓縮,不過我不認為這兩項不足之處會對你領略300B聲音之美有任何的阻礙。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你在此機之前加上另一部前級,300B原本的面貌就會受到一些影響,這也是王先生在ST300BS面板上加裝音量旋鈕的原因之一。基於這個原則,除非您能夠找到搭配適切又不會減損300B原味的前級,否則我個人還是推薦把ST300BS當成含被動式前級的綜合擴大機來使用。  假如您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使用昕樂的這款ST3O0BS擴大機,我想以下幾個問題可以幫助您做決定:第一、聆聽空間在六坪以內?第二、擁有或計畫購入效率高、易推動的喇叭?第三、喜歡300B直熱武三極管的迷人音色或想要調配出自己喜歡的聲音?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否對國產音饗製品沒有任何的偏見或排斥的預設立場?第五、平常就喜歡敲敲打打、自己動手做了  基本上。只要前面四項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就是適合使用這部擴大機的人選。至於最後一個問題,假如妳是DIY族又有過拿烙鐵的經驗,王先生保證在他所提供的資料與說明(包括裝機步驟說明、實際配線對照圖、真空管腳位圖、線路架構圖及安全試機步驟等)的輔助之下,只要一支烙鐵、一個三用電表,你絕對能夠順利地完成裝機的工作,享受它所帶給你的歡樂。當然,如果你不願意自己動手或者對烙鐵懷有恐懼症,那麼你也可以將自己喜好的聲音告訴王先生,由他為你調配訂製符合你需要的擴大機。就算你嫌單管300B的推力有限,昕樂還有211及845可以將府上的喇叭推到你面無人色!

附記:廠方所公佈的折樂ST3008S單聲道擴大機規格電路結構:單端純A類綜合擴大機。輸入端子:CD、AUX兩組。輸入阻抗5OK歐姆。輸出阻抗四、八或十六歐姆。輸出功率九瓦(每聲道)。失真率]%。輸入靈敏度0.4V。頻率響應2OHz-2OKHz土IdB.外型尺寸428x228x2l9mm。重量每聲道十五公斤。參考售價:依選用真空管等零件而不同,套件約四萬四干元,成品約五萬四干元左右。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5239352289723.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摘錄自音響論壇116期 page267-272

3OOB 擴大機的絕佳良伴

昕樂真空管前級

江俊德

              五、六O年代,那正是無線廣播與真空管擴大機開始興起的時期,人類第一次不再需要把耳朵靠在號角旁聽愛迪生時代留下來的留聲機音樂,利用簡單的音響器材,播放SP(ShortPlay,最早期的膠質唱片播放時間相當短,後來改良後播放時間增長,便稱為LongPlay ,即LP),人類的生活形式開始轉變。
             當時不論電路設計技術、揚聲器製造品質以及真空管的製造,都還不是很成熟的時代,為了達到大音壓的要求,只好不斷向大功率擴大機以及提昇揚聲器效率兩方面挑戰。於是真空管由三極管發展到了五極管,揚聲器也利用號角的原理,逐步將喇叭效率提昇至l00dB以上。以當時的實用情形而言,以Altec為首的幾家喇叭公司,推出了劇院專用的大型揚聲系統,名字就叫做「劇院之聲」(TheSoundofTheaters),這些留下來的大號角個個效率破百,A5、A7直到現在還被骨董音響玩家當成寶貝看待,而高及天花板的AltecA4,效率更高達114dB/只要輸入一瓦的功率,即可把耳膜震破!

   古早的300B,現在開始流行
              以如此高的揚聲器效率,要在百人大戲院發出夠大的音量並不困難,因此早期擴大機普遍使用的二極功率管如2A3(單端接法約為3瓦)、300B(單端接法約為8瓦)等,搭配上自然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經過了時代的演進,這些輸出功率只有別人零頭的軟腳蝦真空管擴大機,不得不接受淘汰的命運。怪得很,物極必反的原理總是一再發生,當今動不動就可以製造千瓦擴大機的時代,曾幾何時這些老字號的軟腳蝦三極管又重新回到市場,不但製造真空管的工廠重新生產300B,市場上也興起了一陣300B擴大機熱。是現在的喇叭效率又提高了嗎?還是純粹全球性的市場炒作因素導致?
              很可惜音響論壇對於此方面的資訊落後得很,對於300B這葫蘆管從來就沒有過製作專題的念頭,實在有點對不起讀者。要不是我本人就是300B擴大機的用家,否則300B在音響論壇還真熱不起來!
             300B真空管有許多嚴重的先天缺點,功率太小是最大的致命傷,再來它的線性不太理想,實用功率可能在兩瓦以內。使用場合受限,無法以「超線性接法」,偶而還會發出藍光照亮世界,依照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這種不爭氣的真空管早該從世界上淘汰才是。可是就是怪得很,300B不但在全世界風行,連我都買了一套!嗯,確貿難以理解。
            事實上,撇開300B功率不足以及聲音不談(尤其是聲音這部份.,各家的300B聲音特有特色,實在很難替300B的聲音下定論),以300B的葫蘆管造型以及一般製造者設計的器材外觀,確實很討好消費族的眼光。有很大一部份的音響迷購買300B不是為了它具有如何了不得的歷史意義及聲音,只是單純為了它的外觀罷了,說來頗今人洩氣,但300B管機好看好賣,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設計上,.大部分的設計者為了凸顯300B真空管的聲音,因此多不建議使用前級,而將300B擴大機的增益做得比一般的後級大一些,並且加上獨立音量,這樣就可以省略前級成為半部前級與300B後級的綜合擴大機。

     要如何替300B設計一部前級?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簡略的前級設計確買保留了300B的聲音特色,但不可否認的,一般音響器材總要加上前級之後,聲聲音才有全面性的表現,否則人聲虛脫無力、衝擊性受限、低頻軟弱無力甚至聽不到,總是容易發生在沒有前級的音響系統上連帶音量的300B擴大機也不例外。
         要如何替300B設計一部前級?   昕樂目前的產品並不多,除了賣賣上一期介紹的銀軸保險絲以及純銀線外,就只有300B845管機,開發一部真空管前級是考慮已久的計畫,只是沒想到一拖就是好幾年,一直到現在才正式推出。王先生說曾拖延這麼久才上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前級音色的定位很困難,大部分300B的廠家原本就是為了保留300B的聲音,所以不建議用家裝設前級,但缺乏前級的擴大機在某些表現上必定有所妥協,現在要替300B設計一部理想的前級,這部前級要適用於300B擴大機,也要適用於其他的後級,音色的拿捏非常難以決定,要略帶真空管染色還是完全的透明?要渾厚還是要清瘦等等的問題,一直在腦中醞釀。畢竟對於一位資深的設者而言,要讓擴大機發出上述各種音色並不困難,就像一位熟悉技巧的畫家一樣,臨摹作品就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創作自已的風格?而且又能被人接受.
          在不斷的嚐試與修改之下,王先生推出了這部在他口中的孕育多年的嘔心瀝血之作」,比且在第一時間邀請我試聽,搭配我這裡的兩部300B單端並聯後級聽聽。好不容易等到了一部前級,趕緊帶回家中試聽,我先為它搭配Audio Note Kit One300B單端擴大機,以QuadPro-63試聽,"整體表現還不錯,若將Audio Note的音量開到底,則整體增益過大,前級音量開一些些就很大聲了,使用上不太方便,因此必須將Audio Note的音量設定在中央的位置比較合適。

這部前級竟然沒有低頻!
          在QuadPro-63靜電喇叭上的表現不錯,乾脆轉換到大系統聽聽,由於Genesis APM -1的主動低音有兩組訊號輸入,分別是後級的喇叭線或來自而被的訊號線,因此這部前級約兩組輸出則剛好適用。前級約兩組輸出中,一組拉到後級擴大機,另一組則拉到超低音的訊號輸入。開聲之後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中頻凹陷,而且低頻與極低頻的量感大減,聲音走樣,人喇叭完全不能發揮威力。
         我是不願意張眼說瞎話的,沒聽到的好處沒必要瞎辦,因此打電話給昕樂王先生。表示此機的聲音有特色,在小系統聆聽不成問題,在大系統下則達不到我的最低要求,沒有低頻及極低頻的擴大機不合我胃口,請適當的調整修改後再安排試聽,並將擴大機送回去。
         過了幾天之後王先生再度來電,表示他帶著那部我口中低頻很少的前級到音響迷家中試聽,並沒有發生我所謂的低頻不足現象,而且該客戶滿意得很,當場把一部售價十多萬的德國製真空管前級換了下來,並且質疑我對低頻的要求特別與眾不同?反正用電話溝通、用文字形容還不如﹒當場試聽來得清楚,於是邀請王先生到家中體驗我口中的「低頻不足」是怎樣的現象。
          還好是我的雞婆救了一命,   否則我又要誤判這部前級了,王先生一看才發現,原來前級的兩組輸出都用上了,一組連到推中高音的後級,另一組則直接輸入喇叭的伺服擴大機。還沒開始開機試聽。就在我的工作桌上先把前級底板打開,修改了幾顆零件。
          原來,這部前級的輸出有兩組,但兩組輸出是不同作用的(王先生將前級交給我時,並沒有告訴我兩組輸出有何不同,難怪我不知道其中的差異),一組是前級的直接輸出,另一組則是經過兩顆電阻構成的衰減電路,因此輸出較低。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配合現在流行的Bi-Amp。王先生說現在有不少300B的用家,為了享有300B的聲音卻又不願意妥協輸出功率,因此喜歡拿300B推中高音,另外使用一部晶體後級推低音,為了平衡兩者的輸入阻抗不同,因此刻意將前級的兩組輸出稍作調整,以配合這樣的用家。因此,沒有經過衰減的那一組輸出,建議連接到300B擴大機,而經過衰減的那一組則連接到晶體後級,並且利用300B擴大機上的音量旋鈕,做最後平衡音量的微調工作。因此我將衰減過的那一組輸出連接到超低音的伺服擴大機輸入,量感當然少了一半以上!
        經過簡單的修改之後,接受試聽的這部前級兩組輸出已經完全相同,連接線材之後馬上試聽,賓果!這下子就對了,稍做調整之後開始試聽.。

遵循古法製造
       這部前級從外觀看來,並沒有特殊的地方,機箱造型是昕樂一貫的作風,外殼不是鐵板鍍  銘  處理,而是沒有磁性的拋光不銹鋼。無磁機箱對於電路特性有一定的幫助,歐美器材喜歡使用無磁的鋁材做機箱材料,猜得到的前十大擴大機廠牌,幾乎沒有一家例外採用鋁以外的材料製成,為的除了方便金屬加工外,就是避免磁性干擾。注重細節的日本器材也不會忽略這點,他們開使流行採用導電性更佳、也不含磁性的電鍍銅做機箱。不銹綱不會生銹,外觀也亮麗,只不過容易沾染灰塵,建議您不要天天以抹布擦拭機箱,日子久了就會在硬度不高的不銹鋼表面刮出細痕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保養,第一是不管它,偶爾用嘴巴對它吹吹氣,不然到油漆行買支白色的羊毛刷,輕輕刷去灰塵即可。
        折樂自家代理Argentech線,當然採用銀線做機內配線,銀線不能小弧度折彎,因此為了方便配線,將輸入選擇開關設計在靠近背板的機箱頂蓋上,一方面方便配線,另二方面也縮短了傳輸路徑一舉兩得,變壓器在機箱正中央後方,採用GECCV4005作管整流,並且以兩個扼流圈及美國製的「UCC」電容做穩壓。UCC電容不是UCC咖啡的姊妹產品,而是日本Chemicon公司買下美國Sprague電容公司後,將名稱改為United Chemicon,並在美國繼續生產 Sprague 電容,「UCC」就是現在之Sprague電容,仍然是標準的美國製品,外表包裝仍然以淺藍色塑膠套膜包裝。
          全機所有的電阻仍然與昕樂的擴大機一樣,全數採用碳精電阻不過音量開關已經更換為Alps沁藍色包裝的100K音量可變電阻,並且設置在訊號輸出的位置,以降低真空管的熱雜音。訊號輸入之後以兩支l2AU7(CV4003)做放大,最後再經過一支12AU7(CV4003)以陰極隨偶器方式做電流增益,以適應輸入阻抗較低的晶體後級使用。輸出的交連電容是所有設計者喜歡拿來表現調音技巧的地方,在這部前級上王先生每聲道各使用一顆3.3uF的 Rel-CapPPT 電容併上一顆O.1-uF的 Jensen 油質電容,Jensen電容就是人 Audio Note委託Jensen生產的油質電容,Audio Note 自家擴大機即大量採用此種電容做交連,品質不用懷疑,價格不太便宜也是不用爭的事實。

全機使用銀線銀錫,聲音卻不緊繃
        過去我使用的 QuadPro-63 喇叭高頻延伸不足,使用銀線確實有好處,但大系統對於銀線則能省就省,以免失去豐潤的中低頻。在昕樂真空管前級上,我又發現了一件怪事,這部前級的機內配線不是鍍銀線就是單蕊純銀線,看不見一條銅線,而且完全用 Siltec 銀銲錫以手工搭棚方式銲接,原本以為聲音應該會很緊、中低頻量感偏少。結果它的聲音與波穩特的DAC-Basic一樣,讓我徹底跌破了眼鏡,昕樂前級的聲音溫暖得很,低頻與極低頻的量感一點地不少,而且一點也聞不到「緊」、「繃」、「放不開」的感覺,您說怪不怪!可見事情沒有一定,經驗法則也有出錯的可能。
         這部折樂前級的售價只有兩萬五,我該用怎樣的標準﹒來衡量它呢?我手上有Sonic Frontiers Line3前級,也有一部 Audio Research LS-15前級,再不然上一期介紹的Mark Levinson No.380Sxl與 McIntosh Cl00兩部旗艦也還沒有歸還,隨時可以用最嚴苛的角度來比試高下。不過我認為這樣比既不客觀也不公平,我還是以實際在 Genesis APM-l 上聽到的,向大家報告,與Hi-End前級比較並沒有實質意義,因為它們的市場定位並不相同。
          器材搭配如下:Mark Levinson.No.39XL CD唱盤,以NBS數位線連接到Point DAC-Basic數類轉換器,再以Prophecy Xpender訊號線連接到昕樂前級。後級是Accuphase P450,電源線三條NBS Statement/Pro(沒錯,是Statment的最新改良型)三條OBL.喇叭線則是Power Station。
         熱機之後,昕樂前級在系統上呈現出溫暖的愉悅音色,傾向不是高解析度的清澈,而是略帶甜美黏稠的音色。音色上,昕樂前級呈現了適中的色彩,沒有特殊強烈的個性,小提琴音色的擦弦聲沒有刺耳或生硬的表情,鋼琴顆粒也圓潤適中,略帶黏稠的中頻部份,添增了一些音樂上的飽滿程度,也增加了一些甜味,這方面王先生拿捏得相當好,是相當討好人的音色。
         音質上,昕樂前級也有著濃密的聲音密度,嚴格說來稍微略帶一些輕微的染色,這是真空管固有的特色,不過請您放心好了,染色的程度並不高,甚至低於QuadPro-63喇叭的音染程度(大家不是公認QuadPro-63很透明嗎?那麼昕樂前級應該也可以稱之透明),對於一般喇叭而言,這些微的染色是不容易察覺的。小提琴獨奏最容易判斷音質好壞,一點也不意外的,昕樂前級的音質已經具有Hi-End前級應有的水準,細緻而不清瘦,滑順而不擁腫模糊,即使相互比較於Audio Research LS-15,它們兩者的音質則差別在昕樂較為收斂秀氣,而LS-15具有豪邁的氣勢,兩者個性不同,但音質好的程度則在伯仲之間。

又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國產前級
         以全頻段的表現來講,昕樂前級表現得保守收斂,這是為了降低本身的個性以配合300B原有的特色,以免搶走了鋒頭。高頻段輕鬆延伸,質感細膩而量感稍稍收斂,搭配之下還潤飾了Accuphase P450的高頻段,原本就略為清瘦乾淨的Accuphase,在此則添增了一些暗金黃色的光澤。交響樂的小提琴部齊奏時,整片如同金黃色成熟麥田般,隨風前呼後擁,昕樂前級連接在大系統上聽起來也是「一大片」、「一藥片」的,機箱雖小,氣勢絲毫不小家子氣。平價前級不是沒有好東西,還得看您有沒有仔細尋找而已!
         昕樂前級全然是優點嗎?我認為在中型以下的系統上聽起來可能找不到像樣的缺點,因為這些缺點極有可能會被喇叭所蒙蔽。前面所說的當然都是昕樂前級值得稱讚的優點,因為這樣價位的產品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不是件簡單的事了,光是如此,我就願意為它背書做最佳推薦。使用中型系統以下(大約 B&W801、PMCMB-1或 SpendorG1000以下的系統),或者300B用家正在尋找管前級者,皆可放心的搭配昕樂真空管前級,這件產品稱得上物超所值,就聲音的表現上來說值得大力推薦。既然在中、小型系統上聽不到值得一提的缺點,我是不是還,要說些我認為美中不足的缺點呢?業者可能不希望我提,但讀者可能很想知道。沒關係,反正萬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反正您也許沒有大喇叭讓您聽出這些缺點,說說無妨,以免您認為我兒會說好話而不會批評缺點。
          缺點之一是我認為人聲還不夠厚。當然,要多厚才夠,標準因人而異,若以售價十多萬元的 Audio Research  LU-15做標準,人聲確實還不夠豐滿厚實,但實際比較,昕樂前級已經比一般的晶體前級要厚上許多了,人聲聽起來絕對不是空靈清瘦的那種感覺。唉,這不算是實質酌缺點吧?
         缺點之二是它的極低頻解析度還有加強的空間。要多低的頻率才是我說的極低頻呢?在Genesis大型喇叭上可以輕易的聽到極低頻,要再生APM-l所營造的極低頻,最起碼要用300瓦以上的後級推B&W801或300瓦以上的後級推PMC MB-l才聽得到(APM-1每聲道使用一支15吋低音,並以500瓦主動擴大機驅動,低頻能量在801與MB-1之上), SpendorG1000應該還發不出如此頻率夠低、量感又充足的極低頻。若您不是這樣的用家,坦白講您恐怕無法發現昕樂前級的第二項缺點。怎麼辦,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仍然是一件不提也罷的缺點。

 

附注:針對江俊德以上所言的兩個缺點,本公司從善如流,馬上在線路上做了修正,並在一位客戶的系統上得到了驗證,同樣由江俊德先生做了專訪,且發表了文章於音響論談118期P317~P318,文中提到厚度已可跟Audio Research  LU-15平起平坐,低頻的解析力已在超低音上(Geiness900)一覽無遺。(此時的機種尚未配備本公司最新開發的〝純真空管穩壓電源供應迴路〞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