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免费的德累斯顿大餐】 [复制链接]

1#
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能够听到世界著名指挥大师与一流交响乐团的排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迄今为止,我只有这么两回体验——去年的杨松斯与巴伐利亚交响乐团以及近在眼前的这次,郑明勋指挥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两相对比,杨松斯和他麾下的乐手们所作的或许仅仅是熟悉一下音乐厅环境,并作一些热身运动;而前天早上郑明勋与乐团在东艺的排练却极具分量,令我和同去的几位朋友都大为满足。与今年夏天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公开排练时,一刻钟就匆匆送客的情形相比,这回真是要感谢主办方的努力争取以及郑大师的慷慨应允了。

上海是此番德团亚洲巡演的第一站,所以东艺的朋友告诉我,早上进行的将是总排,要从十点持续到一点,或许还将包括其他站的演出曲目。可实际上,郑明勋和乐团只是排练了当晚演出的三部作品和一首加演曲目,但时间也长达了两个多小时。与去年拉特尔与柏林爱乐访沪时的公开排练有所不同,这次没有任何一支本地艺术团体前来观摩,入场者大多是普通乐迷和音乐爱好者,包括少数记者。东艺送出的免费入场券显然是有限额的,所有观众都被集中在离舞台最远的I区。有趣的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女学生占据相当数量,从她们的神情和表现看,似乎更像是偶像追星族。

排练曲目也是按晚上演出顺序来进行的,从《魔蛋射手序曲》到《布拉姆斯第四》,略作休息后再排《命运》以及安可曲《匈牙利舞曲第一号》。上半段,郑明勋让乐团先把每个曲子整体过一遍,然后揪出一些他认为存在问题的段落细排,但过程里并不会在某个段落牺牲过多的时间;偶尔也会分声部,但不是很多。偶尔大师也会停下来给乐师讲理论、说故事,可惜我们什么都听不清楚。排得最细的是开场序曲,这不难理解,因为是乐团临时答应主办方加演的,在此之前指挥与乐团在这个作品上并无太多默契。紧接着的《布拉姆斯第四》则最为令人满足,全部四个乐章都完整演了一遍,听得出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合作。不过,四个乐章并不连续,一个乐章过后郑明勋就开始“抓虫”。虽然如此,依然谈不上是美中不足,因为事先我压根就没指望能听到完整且流畅的乐章。

中间休息时,郑明勋捧着乐谱走到观众席间独自小坐,不知在思索些什么。而当我们打断他的思路,要求合影留念时,大师显得非常和蔼,很愉快地答应了要求。近距离看他,似乎比印象中更苍老些,脸上密布的皱纹、头上的根根银丝清晰可见,毕竟也是五十开外的人了。短暂休息后排练继续,观众却已经走得差不多,看来真正的铁杆乐迷毕竟是少数。下半场的排练要简单的多,《命运交响曲》并没有被完整演奏,郑明勋只是选了其中一些比较关键的段落作了强调;《匈牙利舞曲》也几乎一遍就过。或许对乐团来说,早已烂熟于心,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

听完排练后,我们几个不约而同都有放弃晚上演出的想法;而对没票的我来说,更加坚定了信心。刚才这两个多钟头,已经让人完全领略了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实力,满足之余自然不想再费力斗黄牛、花钱听演出了。不过我觉得这其中还有更具体的原因——德团的声音表现似乎并没有让我产生再度聆听的冲动;假如存在这种极度冲动,自己肯定还是会不惜血本在晚上加入斗牛大军的;听完BBC之后,这种再度聆听的冲动是那么鲜明,而德团则没有让我产生这种感觉,当然演出曲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能够听到世界著名指挥大师与一流交响乐团的排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迄今为止,我只有这么两回体验——去年的杨松斯与巴伐利亚交响乐团以及近在眼前的这次,郑明勋指挥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两相对比,杨松斯和他麾下的乐手们所作的或许仅仅是熟悉一下音乐厅环境,并作一些热身运动;而前天早上郑明勋与乐团在东艺的排练却极具分量,令我和同去的几位朋友都大为满足。与今年夏天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公开排练时,一刻钟就匆匆送客的情形相比,这回真是要感谢主办方的努力争取以及郑大师的慷慨应允了。

上海是此番德团亚洲巡演的第一站,所以东艺的朋友告诉我,早上进行的将是总排,要从十点持续到一点,或许还将包括其他站的演出曲目。可实际上,郑明勋和乐团只是排练了当晚演出的三部作品和一首加演曲目,但时间也长达了两个多小时。与去年拉特尔与柏林爱乐访沪时的公开排练有所不同,这次没有任何一支本地艺术团体前来观摩,入场者大多是普通乐迷和音乐爱好者,包括少数记者。东艺送出的免费入场券显然是有限额的,所有观众都被集中在离舞台最远的I区。有趣的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女学生占据相当数量,从她们的神情和表现看,似乎更像是偶像追星族。

排练曲目也是按晚上演出顺序来进行的,从《魔蛋射手序曲》到《布拉姆斯第四》,略作休息后再排《命运》以及安可曲《匈牙利舞曲第一号》。上半段,郑明勋让乐团先把每个曲子整体过一遍,然后揪出一些他认为存在问题的段落细排,但过程里并不会在某个段落牺牲过多的时间;偶尔也会分声部,但不是很多。偶尔大师也会停下来给乐师讲理论、说故事,可惜我们什么都听不清楚。排得最细的是开场序曲,这不难理解,因为是乐团临时答应主办方加演的,在此之前指挥与乐团在这个作品上并无太多默契。紧接着的《布拉姆斯第四》则最为令人满足,全部四个乐章都完整演了一遍,听得出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合作。不过,四个乐章并不连续,一个乐章过后郑明勋就开始“抓虫”。虽然如此,依然谈不上是美中不足,因为事先我压根就没指望能听到完整且流畅的乐章。

中间休息时,郑明勋捧着乐谱走到观众席间独自小坐,不知在思索些什么。而当我们打断他的思路,要求合影留念时,大师显得非常和蔼,很愉快地答应了要求。近距离看他,似乎比印象中更苍老些,脸上密布的皱纹、头上的根根银丝清晰可见,毕竟也是五十开外的人了。短暂休息后排练继续,观众却已经走得差不多,看来真正的铁杆乐迷毕竟是少数。下半场的排练要简单的多,《命运交响曲》并没有被完整演奏,郑明勋只是选了其中一些比较关键的段落作了强调;《匈牙利舞曲》也几乎一遍就过。或许对乐团来说,早已烂熟于心,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

听完排练后,我们几个不约而同都有放弃晚上演出的想法;而对没票的我来说,更加坚定了信心。刚才这两个多钟头,已经让人完全领略了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实力,满足之余自然不想再费力斗黄牛、花钱听演出了。不过我觉得这其中还有更具体的原因——德团的声音表现似乎并没有让我产生再度聆听的冲动;假如存在这种极度冲动,自己肯定还是会不惜血本在晚上加入斗牛大军的;听完BBC之后,这种再度聆听的冲动是那么鲜明,而德团则没有让我产生这种感觉,当然演出曲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体而言,德累斯顿的声音就如他们的悠久历史那样,充满着传说中的德奥传统韵味,声音非常温暖、饱满,但整体音响上不免有一些浑浊。上半段坐在I区时感觉十分明显,休息后我们换到A区的VIP座,虽然有所改善,但依然谈不上清澈,由此缺乏鲜明的层次感。我觉得,德团的声音和巴伐利亚广播风格相近,但却没有BRSO那种异常浓烈而厚重的低频;同时,郑明勋对两部大作品的诠释风格又显得相对收敛,没有杨松斯棒下那种剧烈、狂放甚至有点过分的爆发力。因此,德累斯顿给我的感觉显得过于四平八稳、温文尔雅。这样的声音,加之郑明勋试图传达的个人风格,使排练中的《勃四》及《贝五》听来略感缺乏戏剧性与震撼力,无论是声音还是演奏,德团都显得传统而保守。这固然并没有什么不好,却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声音,多少显得平庸而缺乏一些个性。相比之下,前不久刚走的BBC交响则要现代的多——鲜活、生动而层次分明,个人觉得这类声音更能弥补东艺在声学环境上的某些局限。当然这两支乐团所带来的曲目风格迥异,谁都无法猜测英国人演德奥传统作品将会怎样,也无法预言这支德国老团演奏现代作品是否会体现出另外一片风景;只是发现自己还是更偏好现代感略强的交响乐团,当然有几位朋友与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审美情趣毕竟因人而异。

晚上的演出据说一票难求,黄牛市场也异常坚挺。显而易见,上海听众对于这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管弦乐团表现出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BBC交响乐团的关注。我当时就想,假如正式演出的水准和排练相比并无太大飞跃的话,或许会让某些热心听众感到失望,事实如何也只有听过的朋友才有资格评论。对我而言,已经无法不感到极大的幸运——非但享受到了免费的德累斯顿大餐,还拍了一组珍贵的照片并得到了一张宣传和主办方赠送的CD,是郑明勋在2004年11月指挥该团的一个现场录音,曲目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唱片拿回来一放,似乎比在排练现场听到了更多传统意蕴。

http://audio100.spaces.live.com

晚上的演出据说一票难求,黄牛市场也异常坚挺。显而易见,上海听众对于这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管弦乐团表现出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BBC交响乐团的关注。我当时就想,假如正式演出的水准和排练相比并无太大飞跃的话,或许会让某些热心听众感到失望,事实如何也只有听过的朋友才有资格评论。对我而言,已经无法不感到极大的幸运——非但享受到了免费的德累斯顿大餐,还拍了一组珍贵的照片并得到了一张宣传和主办方赠送的CD,是郑明勋在2004年11月指挥该团的一个现场录音,曲目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唱片拿回来一放,似乎比在排练现场听到了更多传统意蕴。

http://audio100.spaces.live.com





最后编辑liuenhui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