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十二钗》―――我的作业 [复制链接]

1#
[upload=jpg]Upload/20066271644434714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62716445761682.jpg[/upload]

刚拿到这本《红楼十二钗》,第一感觉就象童年时候到书店买到了一本新出版的连环画。这本“书”设计得不错。怀着新奇的感觉,一页页一口气看下去,好大的一部《红楼梦》就浓缩在这本小小的连环画里面了,我是看过了《红楼梦》这部书的,在这《红楼十二钗》里又仿佛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脸孔迎面而来,不知道那些没有看过《红楼梦》这部书的朋友,见了这本小小的连环画会不会如坠烟雾之中弄的一头雾水不知南北西东。
我国曾在1981年11月20日发行过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十二钗即十二个贵族女子,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著名画家刘旦宅作画,邮票由潘可明设计,分二次发行共十二枚,同时发行1枚小型张。其中“黛玉葬花”、“元春省亲”、“探春结社”、“湘云拾麟”、“凤姐设局”、“可卿春困”和小型张“双玉读曲”,为1981年11月20日发行;“宝钗扑蝶”、“迎春诵经”、“惜春构图”、“李纨课子”、“巧姐避祸”、“妙玉奉茶”为1982年4月24日发行。
重新演绎红楼十二钗琵琶大师缪晓铮一人分饰十二角,唱片共有12段,每一段音乐描述一位《红楼梦》的女主角。为便于更好理解这张《红楼十二钗》CD,与邮票设计的主题对比了一下:
01.悲情宝钗 ―――宝钗扑蝶
02.湘云醉卧 ―――湘云拾麟
03.叹息的元春―――元春省亲
04.水边的李纨―――李纨课子
05.惜春作画 ―――惜春构图
06.女豪王熙凤―――凤姐设局
07.烟愁可卿 ―――可卿春困
08.妙玉独行 ―――妙玉奉茶
09.探春远行 ―――探春结社
10.飘落的迎春―――迎春诵经
11.乡间的巧姐―――巧姐避祸
12.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
《红楼十二钗》的第一首是悲情宝钗,与宝钗扑蝶意境不同,用现代的话来说,宝钗这个第三者的角色真可悲。乐曲把宝钗那悲凉的际遇表现的淋漓尽致,可听后心头闷闷的。要是用了宝钗扑蝶,眼前可能会一片春光明媚,忘却那个悲伤的故事。
第二首是湘云醉卧,曲子优美,象以前听《一意孤行》那电子乐,走出了第一首的沉闷阴影,古有一醉解千愁的说法,湘云醉卧当然会让人觉得湘云很幸福。特别后半段的琵琶演奏鼓掌中……。
第三首叹息的元春,用现今的说法是元春嫁了一户好人家,怎么还要叹息?很让人熟悉的宫廷乐味。仿佛看到宫女在跳舞,我是听不出有谁在叹息,那合唱团很象昭君在出塞。
第四首水边的李纨,溪流鸟语就在身旁,抒情烂熳的演奏,凸现出琵琶如此精妙。
第五首惜春作画,十分抒情的旋律,与邮票设计的主题惜春构图可是英雄所见略同。建议电视节目中有画画表演用此做背景音乐。
第六首女豪王熙凤,大锣大鼓的,是不是很有女王武则天的气派?与二胡群奏刚柔相济,我认为是全曲最优美动听之处,但大鼓与琵琶不是很相匹配,好似有一群男生在打鼓,而一群女生则在唱歌,觉得是一种不融洽的场面。
第七首烟愁可卿,说是可卿春困也是对题的。有点淡淡的哀愁。也算是切合人物吧。
第八首妙玉独行,与妙玉奉茶应是不同的情景吧。又是一首忧伤伤情的乐曲,法国号与双簧管的在这里的点缀得恰当很动人。听到这个时候,逐渐进入到了《红楼十二钗》美妙的世界,觉得越来越有味了。
第九首探春远行,伤愁离别的情绪,小提琴在挥泪,大提琴在低泣。大提琴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凄美,不仅触动到你心灵深处,更让琵琶欲罢不能。
第十首飘落的迎春,与迎春诵经似乎有一点相通。几分失落,几分无奈,连节奏都带有诵经的感觉。还是哀伤的调子。
第十一首乡间的巧姐,记不清楚是不是巧姐来乡间避祸,与忧伤相比听似是一首比较活跃的曲子,配合大提琴若隐若现如一股股暗流,给人一种不安的警示。
第十二首黛玉葬花,这是唯一一首与邮票的主题完全相同的演奏,可以说其经典性非同一般。按理说这本来应是在《红楼十二钗》中最为伤感的曲目。但给我的感觉是柔美的,可能是缪晓铮那不紧不慢的琵琶与黄江琴那把如泣如诉的二胡两情相悦的效果吧。让我觉得黛玉不是在葬花而是在种花。
我第一次听这张碟使用胆机,还没有觉得很好听,因为要交一篇听后感的作业,所以放到电脑用耳机边听边写,用心听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美,是百听不厌的好作品。缪晓铮一人分饰十二角很成功。要说到不足就是作品的用力过以均衡,四大文学巨著改编的电视剧有《枉凝眉》《敢问路在何方》《历史的天空》《风风火火闯九州》朗朗上口广为传唱深入人心不愧经典,《红楼十二钗》好像没有一钗能得如此。第六首女豪王熙凤演奏中大鼓与琵琶不是很相配,还有在插入人声的独白表现比较逊色。在此要感谢雨林唱片公司,E版和HIFI168,祝愿原创音乐精益求精,创造经典。
最后编辑无忌2008
分享 转发
TOP
2#

非常细致的描写,谢谢无忌2008 兄,100分+。
TOP
3#

谢谢E版
TOP
4#

相当不错,支持!
TOP
5#

昨晚与今早又用胆机听了一遍,与用电脑用耳机听是有不同感受的。用电脑耳机听比较清楚,用胆机音箱听比较有声场气势和层次
最后编辑无忌2008
TOP
6#

黛玉葬花

这一段也是我个人认为《红楼梦》原著中最精彩的一段

黛玉葬花是黛玉性情的描写,这一段也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美丽如花,清洁自爱的形象。黛玉借花喻人,惜花伤己,也深切的表达了人生无常,转瞬即逝的虚无感受。委婉的表达了红楼:“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命运。

因为喜欢原著中的这一段,对《红楼十二钗》中的这一段乐曲就特别关注了,放在最后一曲,本以为是能担这一重头戏的最精彩力作

和楼主的感觉差不多,很遗憾,这曲子少了一分凄凉的美

喜欢的东西总是希望更好,难免挑剔,呵呵

邓伟标是我认为当前最具人文意识的作曲家之一。当前的乐坛随着商业化需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音乐逐渐变得浮躁和肤浅,感谢邓伟标的《红楼十二钗》给现在早已不再是音乐可以饱含感情与思想的年代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最后编辑冰点
TOP
7#

这张碟哀伤的成分多一点
TOP
8#

想请教一下无忌2008 DX
你认为 邓伟标在这个唱片里,真的是在按书描述那一群女子吗?
TOP
9#

补充一点

我认为音乐中的人物和1981年11月20日发行过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关系不大,呵呵
TOP
10#

大概是象做高考作文那样,先出题目后做作文那样吧?
TOP
11#

101℃ 在 2006-7-9 2:09:08 发表的内容
想请教一下无忌2008 DX
你认为 邓伟标在这个唱片里,真的是在按书描述那一群女子吗?


不是按书描述,那曲子名字怎么还都用书里的12个女子的名字啊

为什么不把 《悲情宝钗 》换名字叫《黛玉葬花》,把《妙玉独行》换成《探春远行》呢?

如果不是根据《红楼梦》里的人物来描述,那为什么不叫《黄楼十二钗》,或者《绿楼十二钗》啊?

当然,音乐有自己的创新表达方式,改编无罪,关键在度

我相信邓伟标也不会想把这12个女子改编到完全不是书中的形象吧
TOP
12#

我也像考生一样,老师出题,我就尽力而为
TOP
13#

但我不认为邓伟标会照数书中人物,这好像不适合他的创作习惯,如果你细心听过他之前的《千江汇流》、《古城今昔》可能会明白我的想法。
至于你认为的“那曲子名字怎么还都用书里的12个女子的名字”,我觉得这一点不奇怪,请问有看过“大话西游”以及“情癫大圣”吗?区别只在于邓伟标的手法是直接的悲剧而非喜剧而已。
TOP
14#

邓伟标在这个唱片里,真的是不是在按书描述那一群女子,应该是有用书做蓝本,但就象《水浒》后传那样,不可能手法一样,
TOP
15#

引用101℃的话‘请问有看过“大话西游”以及“情癫大圣”吗?”

我的天,请不要把邓伟标的音乐和这2个片子联系起来说好不好,那种改编实在是太恶心了!
TOP
16#

冰点 在 2006-7-12 0:00:20 发表的内容
我的天,请不要把邓伟标的音乐和这2个片子联系起来说好不好,那种改编实在是太恶心了!


抱歉,我完全没有攻击邓伟标的意思,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举例不恰当还请原谅。我的本意只是想说明,邓伟标在他的音乐中,只是借用了某个主题来表达自己的主观理念而已。比如他写宝钗,或许他并不是在描述书中的宝钗,而是自己心中的某个“宝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