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醉心于模拟的魅力,Clearaudio Innovation 黑胶唱盘 [复制链接]

1#

黑胶模拟在近年的兴起,绝对是不争的事实!而就在这段时间与靓声黑胶唱盘的结缘中,笔者对德国的Clearaudio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旗下的黑胶唱盘不但在细节上尽显德系精细金工之能事,磁悬浮和正切臂的巅峰造诣,更是模拟领域在德国技术上的巅峰体验,好声音的表现绝对是瞠目结舌到让人惊呆!而关于Clearaudio的介绍和评测,往期笔者都从入门产品一直向高阶专业级产品迈进,务求让黑胶迷和模拟爱好者由浅入深和慢慢品鉴一个出众的模拟品牌。继往期已向大家介绍了Concept和Performance后,本期笔者继续向模拟巅峰迈进,再次试听Clearaudio旗下的“老三”Innovation,直接跳过对“老四”Innovation Compact的测评!先不说声音表现,只从这几款产品级别上,Innovation精细和复杂的做工已经展现出专业和高精度的特性。



模拟王国

在往期Concept和Performance的介绍中,笔者对Clearaudio的背景已经有所交代,不过创办人Peter Suchy先生在2014年就退休幕后,把这个有着家族式运营的企业由儿子Robert与Patrick进行操作。得益于家族式的运营,企业的发展相当稳定,最为重要的是工艺得到了保留和承传,很多模拟和黑胶唱盘的核心技术都得到了保护和不外流。在两儿子的经营下,Clearaudio焕发出生气和光彩,把质控和推广做得更加好和有口碑。


在对Clearaudio的研究和了解中,笔者倍感惊奇的是旗下黑胶唱盘的种类和数目并不繁多,打开官网一个页面即可看全!这就让笔者感到奇怪,历史这么悠久的公司和品牌,研发和设计出的产品就这么少?难道都把重心和精力花费到了每一款产品之上?继续研究发现Clearaudio每一款产品的“核心权重”都相当高,也就是说产品的精细度和级别都很明确,定位清晰而从不花俏。“老三”Innovation更高阶的产品就剩下Master Innovation和旗舰Statement了!当然,除了黑胶唱盘,Clearaudio的心力更可以在唱头、唱臂等附件上体验,其中MC唱头就有很多可说的话题。Clearaudio对MC唱头有着独立研发的能力,PeterSuchy早年更结合了Shibata(柴田)钻石针和Ortofon的椭圆形针尖的优点,综合设计了Paroc针尖,这款针尖能实现与黑胶沟槽接触的面积最大化。可以说,Clearaudio在模拟领域的每一个细节都早有建树,不但MC唱头,更包括TT系列的正切臂,这些都足以令该品牌成为“模拟王国”!



技术参数

●结构:防弹木与铝合金面板组成防谐振机身

●转速:转速选择键(33 1/3、45、78 rpm)

●驱动:高扭力DC马达,电子光学转速控制,

实时红外线传感器

●承盘:以高密度POM制作的70mm厚主承盘

●转速精确度:±0.05%

●重量:25kg

●尺寸(WDH):479×485×225mm

●唱臂:Clearaudio Universal唱臂

●唱头:Clearaudio da Vinci V2 MC唱头


向完美逼近

本次近距离接触和试听的是Clearaudio“老三”的Innovation,其在地位上是承前启后的。除了旗舰Statement外,Innovation更是厂家在技术上的原型。但要拥有Statement者,绝对需要一定财力,更需要地方来伺候。早在“老二”Master Innovation还未现身之时,旗舰Statement之下就只有Reference或Master Reference型号产品,显然有所断层。Master Innovation推出很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但从外观上可以发现结构犹如两台Innovation叠加,下面转盘通过DC驱动通过磁抗作用,以无接触方式带动浮在上面的承盘,达到极为宁静的被动驱动力,也可见今天介绍的Innovation有着技术原型的重要性。




Innovation工艺精致简洁,结构上采用精美防弹木和铝金属底座叠加而成,这些防弹木表层经过高精度计算机切割制作,与铝金属底座组成起到很好的防谐振效果。在转速上,控制键位于马达轴承的支柱上,分别有33 1/3、45、78 rpm三档控速,当中具有红外线传感器与光学转速控制系统(Optical SpeedControl)的配合,可确保出色的速度稳定水平,因而满足得到最佳聆听体验的先决条件。Innovation的DC马达是厂家专为其设计的高扭力作品,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使厚达70mm厚的高密度POM(Polyoxymethylene)材料承盘(该种材料在抑制谐振等稳定性上比传统的亚克力效果更好)轻松旋转。Innovation之所以能轻松做到此,更得益于“核心部件”磁悬浮陶瓷轴承(Ceramic MagneticBearing),这个机构的加工要求精度极高,需要非常熟练的匠人手工作业,这种结构,让唱盘仿佛是乘着飞碟气垫一样浮在空中,保持悬浮的状态。得益于这个结构,厂家表示能“消除”转动时的摩擦,能平均承托15mm厚度的不锈钢底盘。这是世界最高级的设计,具有压倒性的顺滑转动与精准无比的转速,是新的世界标准,也是德国Clearaudio享誉世界的核心技术。



另外,Innovation由于“三点式”接地,因此铝金属底座的三个支承柱中的两支(其中一个是驱动马达和调速)可以安装唱臂,实现双唱臂玩法。本次在升和试音室聆听的Innovation早已设定好,采用Clearaudio Universal直臂,也可以搭配TT3正切臂。Universal直臂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三段式碳纤维臂管,外加独家磁力抗滑设计。厂家表示多段式的隔离能令谐振在管子的传播打断。

展现的模拟魅力让人心醉

播放Eva Cassidy《Songbird》,在Innovation和黑胶版本的演绎下,声音所还原出的女声跟日常聆听的数字音乐明显不同,在模拟味道上稠感更足,声音的密度和人声的磁**更强。在音场方面,女声的嗓音没有表现过分大的口型,整体像真而真实,口型的高度自然如人之高度,再现出女歌手该有的轮廓感和形象。接着播放“靓声歌王”Nat King Cole专辑《The King of Sound》,一开声慢慢的模拟味不禁让笔者怀念流金岁月的经典金曲和醉心的歌声。在Innovation模拟效果的还原下,Nat King Cole的声音展现出非常饱满和富有磁性的效果,声线迷人。在整套系统的表现下,尽管录音比较久远,但所还原的人声和背景音乐都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和层次感,再现出“黄金**”的一派美好画面。在久听Innovation演绎时,笔者有感发声点就如同真人在现场演唱,凝聚感和结像都十分清晰,不论口型大小、高度和与听者的距离,都有着很强的现场感。接着再度播放流行一点的老鹰乐队《加州旅馆》, Innovation所演绎的效果更具现场感和投入感,如同把整个录音现场再度搬到试音室内,不但展现出该有的包围感和空间感,舞台的深度和宁静度在Innovation和搭配系统下都是再现一流,还原真实。最后再度聆听的是《John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萨克斯和人声的深情演绎,在整个系统中舒适而惬意流露,萨克斯的音色减少以往所聆听的“颗粒”感,线条流畅自然,倍感真实,在johnny hartman发声时,厚实和饱满的男声再现于器材之前。


作为Clearaudio“老三”排名的Innovation,本次的聆听令笔者有一种醉心模拟的感觉,黑胶模拟经Innovation再现极强的“杀伤力”,毒性惊人,只要你认真聆听便难以自拔。相比以往聆听的入门级和进阶级产品,Innovation的表现力是再度跨越一个新高度。可以说,模拟世界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航程,全心投入了也很难再度回头。

文章转载自:FIPLAY订阅号
分享 转发
TOP
2#

谢谢分享
TOP
3#

Eva Cassidy和Nat King Cole都演唱过《秋叶》。
这原来是一首法国香颂,后来传到美国,大为流行。电影《廊桥遗梦》,采用了Nat King Cole的版本。
另外,还有很多名人演唱或演奏过《秋叶》,象比尔埃文斯、迈尔斯戴维斯、加略特、查特贝克等人都演绎过《秋叶》。
Eva Cassidy演唱的版本也非常有名,她还翻唱过很多名曲。
象阿姆斯特朗的《多么美妙的世界》,保罗西蒙的《忧郁河上的金桥》,列侬的《imagine》等等。
可惜的是,Eva Cassidy英年早逝,死于癌症。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这几年德国器材慢慢多起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