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器材推荐|ATC SCM100 ASL让刘总编一用20年不换的理由 [复制链接]

1#
不好驱动的ATC喇叭

       先前评论过的SCM11是一对传统的被动式书架型喇叭,它有著扎实无比的箱体作工(单支喇叭净重11公斤)与ATC多年以来引以为傲的自制单体。论音质音色,SCM11也完全达到此价位带有应有的水准;当越级搭配时,此对喇叭更有跨级别的高水准演出,音质潜力深如大海,这对喇叭唯一难搞的地方,就是它不好驱动,采用密闭式箱体设计的SCM11,灵敏度谨有85dB;这连官网上的扩大机最小建议功率明确写著75瓦,可见要讲这ATC喇叭推得好,要花点心思,当时我就在想:若能在最少的预算中,解决ATC喇叭较难驱动的问题;他们家的喇叭,论音质论作工,都足以是【听过世】的音响系统,这次评论ATC最新的SCM100 ASL,可说完全解开了ATC喇叭的枷锁,释放出该品牌深厚的声音潜力。



主动式设计的SCM100 ASL

        其实,本刊总编从20年前就已经使用SCM100 ASL作为监听,而且是二对叠起来,多次教育训练时早就领教它的威力。不过,现在新推出的SCM100 ASL所使用的高音单体与总编那个**的不同,已经改为自家制造,加上已经隔了那么久的时间,SCM100 ASL已经更精进,所以这次接手评论这对喇叭,老实说笔者也相当兴奋。




来看看这次的SCM100 ASL,它的型号不好记,花了点时间研究,才发现取名有迹可寻,SCM100的(100),代表的是箱内容积100公升,因此同系列中,除了SCM100之外,还有SCM40、SCM50,以及更大的SCM150、200、300等;其中的数字,就是代表的箱体容积的不同,用家可针对聆听空间的大小来挑选喇叭。ASL的(A),代表的是Active的意思,也就是主动式设计。同款喇叭,原厂还推出了SCM100 PSL,也就是被动式喇叭。如果您对自己的参考扩大机很有信心,想接受ATC喇叭的挑战,这对喇叭就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型号最后的(SL),讲的则是ATC知名的Super Lincar超线性技术之简称,关于这点,我们后面再以内文做详细说明。

       第一眼看到SCM100 ASL,它身上散发著浓厚得监听喇叭味道。端正的木纹箱体,搭配加厚的黑色前面板;将网罩卸下,可见到ATC完全自制的单体,其中也包括相当经典的凸盘中音单体,也就是音响迷俗称的馒头中音,由于此对喇叭箱体尺寸不小,同时又内建有扩大机,因此单支喇叭达67公斤的重量,当时还请代理商动用了两位员工,才顺利将喇叭摆至定位。值得一提的是,SCM100 ASL的三颗单体配置,并不是处在一个纵线上;高音与中音单体,是稍微往箱体侧边靠拢,低音单体则是刚好置中,由于原厂没有特别说明单体应该往内摆好,还是往外?初步判定,应该是依据空间条件的调性去做调整。但根据代理商的建议,他们在店内选择单体向外侧摆放,而透过实际聆听,我发现这样的摆位并没不妥,音场内层次与定位清晰准确,因此确定好喇叭之后,就没再另外更动。




采用自制ATC单体

       SCM系列喇叭在历史上经过不少次的改款,但外观设计都长得差不多,改良重点,多数放在单体制程的优化,与主动式喇叭内扩大机的零件品质挑选上,以这次ATC SCM100 ASL为例,它采用一只最新的25mm的丝质振膜高音单体,单体选料和制造都已经过改良,在测试数据中,具有线性的频率曲线,中音单体则采用一只75mm凸盘振膜,负责380Hz——3.5KHz的频率响应,从频率响应的分布,我们可以这颗中音单体是这对喇叭的灵魂,几乎把所以可以发声的主要乐器都涵盖在内,当初访问ATC现任总经理William Wooman(ATC创办人Billy Woodman的儿子)时,就有当面询问他为何多年来坚持采用凸盘振膜?他告诉我,采用凸盘振膜的优势,在于这样的设计可让他们在单体后方,沿着单体周围配置更大尺寸的音圈,而更大的音圈,代表着更强悍的声音动态,更好的单体控制力,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散热恒温设计。印象中,每回聆听ATC喇叭,那饱满清晰的温暖中频,向来是他们家的招牌,难道真的采用凸盘中音单体所致?




最后来看这对喇叭的低音单体,采用一只314mm的振膜制成。在单体后方,原厂配置了独家的超线性磁力系统(Super Linear Magnet),使得单体在进行活塞运动时,可保持超线性的低失真状态,而这也是为何喇叭型号上会有【SL】的原因,即代表【超线性】的意思,那么这个超线性磁力系统的好处在哪呢?简单来说,就是ATC当初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超线性磁性物质(Super Linear Magnetic ,S.L.M.M)用来取代原本配置于喇叭单体前极片与音圈之间的钢铁部分。经过实际测试,在使用这全新材料之后,可让喇叭在100Hz——3kHz之间,降低三次谐波失真达10——15dB,让单体取得高导磁、高磁炮和以及低导电特性。这项技术最早由ATC发表于1998年,随后便凭着杰出的音质改善能力让ATC一直沿用至今,是旗下相当重要的核心技术。




在SCM100 ASL内部,原厂分别采用不同瓦数来有效驱动单体,包括以50瓦驱动高音、100瓦驱动中音、以及200瓦驱动低音单体,扩大机则是以AB类模式运作。聆听中,喇叭背板的散热片会产生微热,但不至于烫手。同时,个人建议最好等喇叭暖足后才进入试听阶段会相当客观,此时的活生感、细节表现,以及音质的宽松程度才可显露出来。




有它便已足矣

         这次聆听ATC SCM100 ASL,我深刻领悟到这对喇叭在各方面给予高度的听感满足,难怪总编一用就是20年不换。有许多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听感,其实都还没完全写在评论里。例如这对喇叭在诠释女人声时,那种甜润又滑顺的中频质感就跟唱起弦乐一样讨人喜爱。而在诠释一般喇叭难以驾驭的钢琴演奏时,此对喇叭更是少数可以完整显露钢琴两端的极强音乐张力而不失真者,总得来说:这对喇叭是披着朴实外衣的Hi End音响。如果您不说特别要求一定要多精细贵气的作工,而是单纯的想找一对表现能力够全面的音响系统,脱离音响搭配的苦海,静心享受音乐之美,个人真心认为此对喇叭便已足矣。就跟刘总编一样,由这对喇叭陪伴您往后的音乐生涯。
分享 转发
TOP
2#

多点技术介绍的文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