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VID Pulsare 2唱头放大(下) [复制链接]

1#






聆听印象


Mas先生强调他们的器材以低频见长,希望达到有份量却不夸张的质感厚度,而且兼有晶体机的控制力与高级管机的温润轻松感。换句话说,他要的是能与任何价位的唱放一较长短的表现。现在市场上超高价的唱放比比皆是,以PulsareII的价位想达到这样的目标,显见是有高度的企图心。

将Pulsare II接到我的参考系统,所表现出的中性无音色是我第一个印象,但它的中性又与我用了许多年的参考机Tom Evans Groove+ SRX II有所不同。以过去两年多我用的主要参考唱头Lyra Kleos为参考基准,Pulsare II可以说是较「传统英国式」的中性,TE则是现代化的,极快速利落的中性。


以钢琴声来说,Pulsare II的表现,特别是低音键,比较有厚度。而TE则瞬时格外快速灵巧,在琶音的部分特别令人留下印象。弦乐方面,以摄影做比方,Pulsare II稍微暗一点,TE 的明度会比较高。瞬时反应、速度感与安静度是TE的强项, 少有其它唱放可以跟得上。这些项目Pulsare II还没到完全可与TE并驾齐驱的地步,但已经非常接近。而它的强大电源部分,可以由大音量与动态爆发时,特别有血肉的厚度且稳定不乱的音场层次看出其实力。不但干净低失真,且在各种音量都维持平顺一致的从容感,音乐表情的起伏没有感觉受到丝毫限制。在这方面,的确是展现出类似高级真空管机的个性。乐团总奏的**,例如RCA录音的「皇家芭蕾」里的「睡美人」,虽然不是我喜欢的音乐,但在此却能以其音响效果撼动肺腑,一听难忘。







由于Pulsare II无明显的本身音色个性,不同唱头与讯号线的个性,可以非常明显地分辨出来。以Lyra Dorian/Technics组合播放时,比起 Lyra Kleos/Air Force III组合就少了些细致,但在热闹的爵士乐则格外讨好。换上LondonReference这个出名难伺候的Decca系列唱头,光是处理哼声问题,就足使许多人打退堂鼓。


在 Technics SL-1200G唱盘加上日本仓敷化工的e-stable主动减震平台。然后最重要的是, 要以Pulsare II上输入选择的RCA非平衡(另外的RCA(b) 那档是平衡)设定。当我接上测试仪器,竟然完全看不到任何哼声的迹象,还以为有哪里的线接错了。在用其它唱放与Decca 系列唱头搭配时,我未曾见过如此低的交流声比例! 再用AnalogMagik将VTA/SRA调到IMD失真数值最低,这组合发出的声音超级细致干净/安静,那种毫不费力的动态起伏,给人似乎在聆听盘式母带的感觉。自然清甜而拟真度超高的弦乐,使其它唱头都显得生硬了。


还有管风琴的低频, 本来就是London Reference的强项之一,再加上Pulsare II的加持,从 Quad ESL-63静电音箱不加超低音,竟然可以达到深沈紧实,且兼具空气感、色彩及音准(pitch)的呈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像是 Proprius那张「Hahan Hagegard」,俗称「巨肺」,A面第一首与B面第三首,管风琴探底的极低频音符,在此有令人一听难忘的魅力。而B面第一首里,如丝绸般的大提琴声,也格外引人入胜。在此要强烈建议,有Decca系列唱头的人士,一定要尝试搭配Pulsare II试听看看, 在一个完全无交流哼声(及伴随而来的其它噪声干扰)的环境下,这唱头的真正实力为何。


由于Grado Statement 2这个MI唱头的低输出电压(不到1mV)与高输入阻抗(47k)需求,许多唱放都难以与之搭配,我多半是用 PS Audio 的 NuWave 唱放来担当任务。Pulsare II的价位当然是高很多,而音质上的确也胜出一段距离。在乐器质感方面,Pulsare II明显地少了晶体机的电子/机械感,多了类似管机的泛音和谐性。空间呈现也比较立体,特别是音场深远处的乐器与其周遭环境,会显得更清晰有实体感。


Mercury录音,杜拉第指挥的「展览会之画」, 几乎没有任何堂音的美化,比较Grado Statement 2在两部唱放的表现,很明确地将前面所说的几个关键差异处呈现出来。特别是铜管乐器,Pulsare II表达出饱满又有穿透力的能量感,而且音像所在处深远稳定,与位于稍前面位置的低音提琴之间保持了该有的距离。







结语

AVID Pulsare II是一台在设计与执行等各方面,构思严谨而考虑周详的器材。对之深入了解后就会体认到,它肯定属于对黑胶播放的基础科学理论,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都经过深入思考与通盘规划之后的产物。在音质方面,并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花招,而是实实在在地,以高度传真忠实地呈现原有讯号的内容为最高优先。其低失真与安静程度,从容面对巨大动态的稳定感,以及有厚度/温度的整体质感与空间描绘能力,在长久聆听后仍找不出任何明显的音质缺失。而其不夸大且力度极其到位的低频表现,可以列为当今最佳典范之一。同时,它可以说是一部接近「全能」的唱放,不论用高/低输出MC、MM,或MI唱头,用家都不必担心会找不到合适的增益大小或负载值来搭配,也因此很容易将唱头的性能完整发挥出来。如果有人像我一样,需要一台高性能,又可以应付各种不同发电方式唱头的参考唱放,Pulsare  II会是一个非常接近完美的选择。



作者:蔡炳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