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BMC DAC1 Pre数位前级,音乐讯号没有遗漏的空间 [复制链接]

1#

普洛影音网2011-04-25


德国BMC推出的DAC1 Pre是一部很特别的数类转换器,因为它还是一部数位前级。 除了提供一般常见的传输介面外(如AES/EBU、SPDIF等),还采用了原厂专属的「Superlink」传输方式,以四条BNC线连接自家纯CD转盘,分别传输左右声道时钟、位元时钟以及CD上的数位讯号进行个别处理,让录音的细节以最低的损失传递至内建的前级A类推挽放大电路中。 所以严格说来它是一部附有前级功能(62阶数位音控)的超强数位类比转换器。


背板左边就是前级模组,有一组XLR与二组RCA输入,而输出则有一组XLR。 DAC的类比输出有XLR与RCA各一组。 至于数位输入则有上文谈过的Superlink一组(四个BNC端子)、AES/EBU一组、Toslink一组、USB一组、同轴RCA与BNC各一组,另外有一组DIGM(digital intelligent gain management)连接,专门连结自家后级作增益衰减控制的音量调整。


DAC1内建支援24/192的高规格Burr-Brown PCM1792晶片,有「Low」(32fs)与「High」(128fs)两种升频模式可选,前者的表现有两好的动态与细节表现,而后者则有叫柔软滑顺的表现。


电源供应上使用一个R型变压器,配合Current Injection回路与全平衡I/V转换器,让DAC1没有负回授问题。

规格:
推出时间:2010年。 最高支援24bit/192KHz,频率响应:20Hz-20kHz DF Flat(+0/-0.25dB),20Hz-20kHz DF Pulse(+0/-1.75dB),输出阻抗:50Ω。 外观尺寸(WHD):435x78x320mm,重量:8.5公斤。


BMC原厂网址: www.bmc-audio.de
代理商:音韵(02-29188788)






分享 转发
TOP
2#


[新品]Naim Ovator S-600落地型喇叭,三年淬炼的杰作

普洛影音网2010-11-23


什么样的喇叭必须酝酿达三年的时间才问世? Naim 最新推出的Ovator S-600落地式喇叭就是这样的产品。



Ovator S-600也确实格外与众不同,因为它两音路就使用了三个单体,中高频仅用上了一只独特的BMR蜂巢状平面振膜单体,负责380Hz至35kHz的超宽频段,配合封闭式铝合金圆筒的独立腔室产生平直的频率响应,十分特别。 而380Hz以下的频段则是交给两只纸盆振膜单体负责,最低也可延伸至28Hz,音箱设计同样采用密闭式音箱设计,同时独立分开,使低频反应达到干净快速。 从这样的数据看来,将严重威胁同价位带喇叭的生存空间。



另外,Naim也特地为Ovator S-600设计一款专属的金属底座,不仅巩固喇叭的稳定性,同时设有一横向不锈钢弹簧片,负责吸收音箱的振动,四支脚锥中有两支还可从底座上方直接调整,非常方便。






TOP
3#


Naim新品大曝光! 专访亚洲区业务总监David Amey

陶忠豪2009-08-31


Naim数位流硬碟播放器HDX的真正优势? 中频以上无分音器的Ovator S-600喇叭单体曝光! Naim首部DAC规格公开! 从不盲目随市场起舞的英国Hi End硬汉Naim一口气推出多样新产品,亚洲区业务总监David Amey带来最新消息!


先介绍前不久才在音响展曝光的Naim最新数位流讯源HDX。 它内建两颗400G硬碟,一颗储存音乐,一颗即时备份,彻底保障你的音乐档案收藏,不因为硬碟故障而瞬间消失。 此外HDX当然也支援24/192高解析档案播放。不过HDX的真正优势,在于Naim特别开发的CD音轨读取与转档程式,可以多次读取CD资讯,确保转档后的音乐档案完整无缺,内建的CD转盘品质也与Naim的CD唱盘一致,一举解决了音响迷对数位流讯源的一大质疑。 令人惊讶的是,HDX的转档程式与触控萤幕操作介面,完全都是自家开发的! 一般Hi End厂通常没有这种技术,独立开发成本极高,而且耗时费力,不过一向不喜欢套用现成规格的Naim还是这么做了,原来他们重金礼聘了两位程式设计高手,David特别强调「重金」,可见付给这两位软体高手的薪水一定非常可观!

再看到Naim有史以来第一款单体式数类转换器Naim DAC。 这是一部锁定Hi End市场,凝聚Naim研发CD唱盘多年技术精华的顶级产品,预计九月底推出。 此外,它还是史上第一部Apple官方正式授权,能接收iPod数位讯号的DAC(Wadia前阵子推出的170iTransportor也行,但是他们并没有Apple的公开认可)。

这部DAC的线路继承Naim旗舰CD555技术,输出入介面非常齐全,绝对是一部可以让发烧友眼睛一亮的产品。Naim官网上虽然尚未公开设计细节,但是相关资料​​已有管道流出,本站将另文介绍。

最后与David谈到的是Naim新开发的Ovator S-600喇叭,设计上最特别之处,在于独特的BMR(Balanced Mode Radiator)中高音单体设计。

背板那个圆形装置,是BMR中高音单体独立悬浮腔室的悬吊系统。

再看剖面图,S-600采密闭式设计,分音器位于金属铸造的底座内,箱体与底座之间设有悬吊系统,可以化解12Hz以上共振。


BMR单体图,图片拍摄自David带来的型录。 BMR的振膜是平面式的,模样颇像NXT单体,不过David强调两者绝不相同,光靠这个单体就可重播350Hz到35kHz的中高频段,超优异的性能,代表着高音到中音这段人耳听觉最敏锐的频段,可以完全不受分音线路的损耗干扰。


最后看到BMR单体的内部图,BMR单体腔室由一个厚达12.7mm的铝合金圆筒构成,结构之强固不在话下,透过悬吊系统支撑,这个腔室可以完全独立于主喇叭箱体之外,完全不受箱体共振干扰。 图中最下方的就是单体腔室的悬吊系统,其实以前Naim的喇叭就用过类似的悬浮技术了,可说是Naim喇叭一直以来的特色之一。


也看看低音单体,采用纸盆振膜,天然橡胶悬边,S-600的低频响应可达28Hz。

最后请看S-600的电脑动画影片,可以感受Naim对于这款喇叭的重视。 David还告诉我,未来Ovator系列将有四款喇叭,S-600还不是最高阶的产品! 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TOP
4#


Audio Research DAC8数类转换器,再生电脑音乐最高规格

普洛影音网2011-04-22


面对数位流的狂潮,USB DAC的角色越来越吃重。 DAC8是美国Audio Research最新推出的数位类比转换器。不同于以往的USB​​ DAC时常采用USB 2.0 FS(Full Speed​​ 12mbps),最高只支援24/96,DAC8采用目前最高规格的USB 2.0 HS(High Speed​​ 480Mbps),最高再生可达24/192,由于传输速度更快,所以具有更低的时基误差。 因为PC或Mac的取样频率输出最高只支援96kHz,所以Audio Research特别写了ASIO的驱动程式「DAC8 HD Audio Device」,让电脑的音乐档案维持BIT PERFECT与低时基误差的状况传输至DAC8。


DAC8全部用了4个24-bit DAC,每声道分别使用2个作单声道处理,以降低噪音并增加动态范围。 除此之外,为了更进一步消除时基误差的问题,采用Dual Master Oscillators技术,一个Master Oscillators用于44.1、88.2或176.4kHz的取样频率,另一个则是用于48、96与192kHz的取样频率,由DAC8自动选择正确的Master Oscillators作处理。


背板数位输入有RCA、BNC、Toslink与AES/EBU各一,然后就是主打的USB 2.0 HS。 类比输出则有XLR与RCA各一。

规格:
推出时间:2010年。 频率响应:0.5Hz-90kHz(+0/-3dB),20Hz-20kHz(+0/-.15dB),讯噪比:>114dB,总谐波失真:0.015%。 外观尺寸(WHD):480x134x254mm,重量:5.2公斤。






TOP
5#


[新品]Musical Fidelity M1 DAC数类转换器,数位老手再出招

普洛影音网2010-11-22


您知道吗? 以生产扩大机闻名的Musical Fidelity是全世界最早生产数类转换​​器的公司之一,在数位讯号处理的领域拥有长达20多年的历史。 M1 DAC正是他们累积多年经历所推出的最新力作。


这款拥有四组数位输入端子(同轴、光纤、平衡端子及USB端子)的机种,可针对电脑硬碟储存的音乐讯号,锁定32kHz、44.1kHz、48kHz、88kHz、96kHz及192kHz的取样频率,并在面板上的灯号显示取样频率,既简单又明了,同时将讯号提升至24bit/192kHz的高规格。 除了失真率可低于0.005﹪外,更有平坦的频率响应和极低的时基误差,在抑制杂讯方面表现的相当优秀。 另外,在电源输入端更搭配了扼流圈进行滤波,拥有极高品质的电源供应,大大提升M1 DAC的性能。



Musical Fidelity原厂网址: www.musicalfidelity.com






TOP
6#


[新品]Morel Octave Signature书架型喇叭,承袭Fat Lady理念的小喇叭

普洛影音网2010-11-22


最近Hi End市场出现一个很特别名字:来自以色列的Morel。 其实大约十五年前Morel就曾经进入过台湾市场,但是直到进音坊再度取得代理权,这个特别的名字才再度出现在台湾。
这次新推出Octave Signature系列,外观显然与自家旗舰Fat Lady的设计有很大的区隔,相较于前者,Octave Signature系列显得传统,目的是希望用家在搭配上能获得更大的弹性空间。

但其设计理念却依旧承袭了Fat Lady。 Octave Signature的箱体没用上任何吸音的阻尼物质,以追求更为要求的单体品质。 这点对生产单体起家的Morel完全不是问题,一如他们30年来的坚持,每声道各用上了一只的28mm软半球高音与一只130mm的PP振膜中低音单体,都是原厂精心设计的特制品。 中音单体除了采用独家的「Hexatech」技术,还用上了External Voice Coil(EVC)的外部音圈设计,使单体发音更精确与平衡,在声音表现上​​绝对有其独特性。 更多详细的介绍可参考音响论坛265期的器材评论。

Morel原厂网址: www.morelhifi.com






TOP
7#


[新品]Orpheus Synfonia PPA唱头放大器,瑞士钟表级精品

普洛影音网2010-11-23


Orpheus公司推出的Synfonia PPA是一款展现顶尖工艺的唱头放大器。 由于在瑞士当地生产,加上由一整块铝切销而成的精致外壳,还没听到声音,Synfonia PPA就已经用外表宣告了它的不凡。 当Synfonia PPA启动时,前方发出蓝光的Orpheus商标使整体的质感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款唱头放大器可不是好看而已,除了内建零件对还原RIAA曲线的误差很小,可以有出色的声音表现之外,使用弹性也大,对于重度类比玩家而言,市面上大部分的MM与MC唱头都能够透过背板的拨杆简单的调整对应无碍。 背板左方的三个拨杆,由左至右分别是40dB(MM)、60dB(MC)增益切换、输入阻抗​​切换与RCA/XLR输出端子切换。






TOP
8#


[开箱]Hans Audio Bravo Empire Tube真空管前级扩大机

黄有瑒(编辑:陶忠豪) 2010-12-23


Hans Audio的Bravo Empire Tube前级扩大机采用电源分离两件式设计,明明只是前级,但是重量却重到令人傻眼,光是主机的重量就有17公斤,没想到电源箱更重! 为什么前级会这么重呢?


原来Bravo Empire Tube的机壳采用2mm的铁板构成本体,再锁上前、后面板与上盖,其中上盖厚度更增加为3mm,面板则是以超厚的不锈钢加上镜面抛光制成,看起来非常光滑平整。 光是机箱就份量十足。


面板上的两个旋钮则是以纯铜车制而成,左边用来选择输入讯源,右边则是控制音量。 开启机器之后,面板上的蓝灯会亮起,代表真空管正在预热状态,等到红灯亮了以后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背板上除了输出入端子以外,还有两个连接分离电源箱的专用插座,用家接线的时候务必插到底并且旋紧外盖。


与独立电源箱连接的接线端子有两个,显然是左、右声道独立供电。



原厂附赠的电源接线份量十足,看来绝非俗品。



电源箱背板上的蓝色AC座也十分与众不同,采用IeGO的纯银AC座。



主机箱的底部没有任何螺丝,内部零件要怎么固定呢?



原来它采用双层底板,需要锁螺丝固定的都在第二层底板上面。



讯号放大的部分每声道使用一支12AX7与12AU7,电源稳压部分每声道一支5U4G整流管、6L6功率管与Ef86负责误差讯号放大,所以两声道共计十支真空管。
看到放大电路的12AX7与12AU7就让我想到前级的经典线路「Marantz 7c」,它也是采用这两个型号的真空管,对于电路稍有研究的朋友就知道,很多真空管前级的设计都是衍生于此一电路。 杨董大方地表示Bravo Empire Tube讯号放大部分采用日本人「和田茂」氏的电路,比「Marantz 7c」多使用一支12AU7。



原本「Marantz 7c」电路最后一级只使用共屏极放大,但是「和田茂」氏电路在最后一级使用与SRPP类似的SRPP阴极随耦电路,它没有电压增益,只放大电流,可以降低输出阻抗。 频宽更宽、高频细节更多、声音的暂态反应、动态与电路整体的讯噪比都会提升许多。 最重要的是,因为前两级放大的设计类似,所以「Marantz 7c」电路柔美动听的音色依然保留下来。



电源的部分使用管整流与管稳压,而不使用二极体与电晶体稳压电路,应该是为了声音的考量。 夸张的是,每一个声道都有一组独立的真空管整流、真空管稳压,甚至连变压器也是左右声道独立的,连灯丝也采用单独一颗变压器,真是毫无成本限制的作法。



而稳压电路的旁边,我还见到M-Cap与Jensen的塑料电容,用料非常发烧。



Bravo Empire Tube在灯丝的部分采用「交流点灯」的方式,而不是一般常用的直流电。
杨董认为「交流点灯」的声音比较有活生感,比用直流好听许多。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真空管机器不用呢? 因为容易产生哼声的关系。 Bravo Empire Tube机箱采用双层设计,所有传送交流电的电线都走底层,跟传递讯号的电线隔离开来,就算使用「交流点灯」也不会有哼声跑出来。 当然,制作的经验也很重要,杨董做过太多部管机,所以很清楚要如何布线才能避免哼声干扰。



音量控制使用级进式音量控制器,并且车制一个大型铜罩将它整个包覆起来,杜绝任何干扰窜入。



机箱底部有四个大型脚垫,顶部还可以在锁上一个小角锥,做为调音之用。 杨董表示大型脚垫与双层机箱搭配,形成三重避震的效果。



四支讯号管都加上可以抑制麦克风效应的铁氟龙套环,进一步提升声音的纯净度。



到底这个重到吓人的独立电源箱里藏了什么东西? 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六个变压器,每个变压器再分别以一层外壳包起来,彻底隔离变压器漏磁与抑制震动的影响,难怪Hans Audio的负责人杨先生在网路上那么出名,依照他的说法,Hans Audio入门级的前级扩大机在网路上只凭着口碑相传的方式,就卖出了八百多台,对音响市场来说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听感方面,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背景很黑,声音听起来很干净。 等真空管热了以后,我听到非常纯的音质,而韵味也很浓厚,声音有很棒的感染力,中频听起来特别有感情。 为什么要用「浓厚」来形容呢? 因为Bravo Empire Tube的声音听起来比晶体机稍慢一些、和缓一些,声底很厚、音像很饱满。 这厚度不是只有高频,而是从高频、中频到低频都有厚的感觉,透过Bravo Empire Tube发出来的音符都是具有厚度的,所以才用「浓厚」来形容此一韵味。 不过Bravo Empire Tube的声音并不肥慢,事实上,Bravo Empire Tube的声音相当有劲道,播放爵士鼓一类的中小型鼓,鼓皮显得有弹性,低频具有良好的冲击力,不像老式管机的低频那么温吞。

本机的另一个特点是音场撑得很开,声音毫无压迫感,空间感非常好。 还有,Bravo Empire Tube对声音有非常好的控制力,即使遇到动态突然加大的乐曲,音乐也不会失控,有一种十分稳定的感觉,听不到任何令人紧张的声音。



我认为坚持理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以营利为主的私人企业。 很开心在这个不景气的年代,依然能见到如此坚持理念的音响厂商,坚持以重量级的机壳、夸张过头的电源供应、纯真空管结构与纯手工搭棚等方式制造前级扩大机,可以说是为挑战真空管极限而诞生的前级,也是Hans Audio充满豪气与自信心的表现。



规格:
全真空管前级扩大机。 推出时间:2010年一月。 使用真空管12AX7 × 2、12AU7 × 2、5U4G × 2、6L6 × 2、Ef84 × 2。 输出输入端子:RCA输入× 4,RCA输出× 2,重量主机17公斤、电源箱30公斤。 建议售价:135,000元,进口总代理:采乔(0916-311601)。






TOP
9#


[开箱]oBravo AI-25P微型喇叭系统+AIS-100超低音喇叭

陶忠豪2010-12-24


随着数位流普及,越来越多人想要在书桌上设置一套可以搭配电脑播放的优质喇叭系统,许多Hi End大厂也的确注意到了这块市场,纷纷推出等级较高的桌上喇叭系统。 由国产品牌oBravo推出的AI-25P微型喇叭系统+AIS-100超低音喇叭就是其中之一,制作发烧程度甚至更胜欧美制品。 不相信吗? 请看以下开箱报告。


先从喇叭看起,它所配备的SSIT高音单体是货真价实的气动式折叠振膜设计,高频可以平顺的直上40kHz,不但完全克服一般多媒体喇叭高频延伸不足的窘境,性能甚至比许多同价位纯音响喇叭都要优异。


要配合气动式高音单体灵敏、快速的特性,中低音单体绝对不能太差。 AI-25P使用的中音单体配备强​​力钕磁铁,振膜上有补强刚性的沟槽,橡胶悬边特别的柔软,这些设计应该都有助于提升单体效率。 更特别的是,单体前方的X形支架并不只是好看的装饰,而是在中央内侧设有专利锥形导波器,具备调音的效果。


再看到音箱设计,AI-25P喇叭的箱体由全铝合金构成,金属加工质感非常精致,而且结构极其坚固,顶板、底板与主箱体的接合处还设有气密垫片彻底密封,可见制作之讲究。


接着研究AI-25P的扩大机,它的功能十分单纯,前面板只有一个音量旋钮,背板则有RCA类比输出、输入端子各一组。 它的主要用途虽是搭配电脑讯源使用,但是却没有USB输入端子,必须外接选购的AD-I USB数类转换器,才能接收来自电脑的数位讯号。 使用上虽然有些麻烦,不过却是排除数位杂讯干扰类比放大线路的治本之道。
除此之外,这部扩大机还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可以外接选购的AB-25电池电源供应器,以求取最纯净的电源品质。


这部扩大机的线路十分简洁,而且用料十分讲究,采用了Dale碳精电阻、Nichicon电解电容、以及RIFA金属皮膜电容等高档元件。
功率晶体部分使用了许多DIY迷推崇的LM1785T,具备低失真特性,静态电流达100mA,最高可以输出30瓦功率,不过AI-25P的规格标示输出功率却只有8瓦(4欧姆),设计虽然保守,却也确保了工作的余裕度。


AI-25P的喇叭与扩大机虽然是成套销售,但其实这两部份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所以试听时我作了一个实验。 先把扩大机换成试听室中其他几款入门综合扩大机,原本我预期驱动力应该会更好,甚至还担心输出功率太大,可能超过这对迷你喇叭的负荷。 结果没想到如此搭配时,细节、透明度、活生感都明显变差,一点也讨不到便宜。 唯一表现更好的组合,是当我把扩大机换成T+A的PA 1260R时,音质更细腻、密度更高、定位层次也更好。 这组搭配虽然价格差距过于悬殊,但是却也让我听到了AI-25P喇叭的深厚潜力。


接着我又作了另一个实验,把喇叭换为Mordaunt Short的Alumni 2迷你卫星喇叭试听,结果速度变慢,声音变闷难以施展。 显然AI-25P的扩大机驱动力有限,不过与AI-25P喇叭搭配却一拍即合,显然oBravo在喇叭与扩大机的搭配上下了不少功夫,所以整体表现才会特别出色。


试听时,我为AI-25P加上了同厂的AIS-100超低音喇叭,它内建100瓦扩大机,单体采用质轻坚固的蜂巢结构振膜与扁线音圈,不过口径只有六吋大,也就是说,它推动的空气量大概只有一般书架喇叭的一半而已,箱体容积也比一般书架喇叭要小,这样的设计能再生足够低频吗?


没想到大鼓敲击的形体感一点也不「迷你」,与一般书架喇叭相较,不论量感、形体与下潜能力都毫不逊色。 更棒的是,我还听到了非常清晰的低频层次,非常有弹性的质感,与非常明快俐落的速度感。 如果不用AIS-100呢? 低频当然少了一截,但是如果是在书桌上以极近距离聆听,我认为光是使用AI-25P其实也很足够了。 唯一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音量过大,AI-25P的低音单体有可能会拍边失真。 不过另一个发现是,AI-25P的低音单体真的很耐操,略降音量之后,一切运作随即回复正常,完全没有卡圈杂音的后遗症。

AI-25P的中高频表现同样令人惊喜,可以毫不压抑的展现丰富细节与音乐演奏的鲜活感,仿佛像聆听现场演奏一般充满直接感与真实感,可见AI-25P的气动高音单体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人声表现也值得一提,AI-25P所再生的女声不但柔顺绵密,同时也能展现出非常强劲的演唱穿透力,听来丝毫没有微型喇叭能量不足的虚弱感,十足小钢炮架势。 除此之外,AI-25P还能表现出了厚度适中,硬朗扎实的真实铜管质感。 小提琴质地也极为醇美,擦弦质感真实,强奏劲道昂扬,连尾韵延伸都非常清晰。 立足于书桌方寸之间,AI-25P可以展现超乎想像的气势规模,更可以呈现如显微世界般极其丰富的细节。 oBravo这套微型桌上音响系统的表现,绝对超乎你所期待。


规格:
AI-25P
二音路二单体密闭式喇叭。 单体:20mm SSIT气动式高音单体×1,65mm PP振膜钕磁铁中低音单体×1。 频率响应:60Hz – 40kHz(-3dB)、灵敏度:85dB(±3dB),平均阻抗:4Ω,承受功率:8W RMS(峰值16W)。 外观尺寸(WHD):89.5×180×120mm。 重量:1.26公斤。
二声道晶体扩大机。 输出功率:8W(4Ω),频率响应:5Hz – 100kHz(±1.5dB)、总谐波失真≦0.05%,讯噪比≧120dB,输入灵敏度:100mV,分离度≧105dB。 外观尺寸(WHD):89.5×180×120mm。 重量:1.84公斤。 参考售价:49,800元(喇叭+扩大机)。

AIS-100
密闭式超低音喇叭。 单体:6吋蜂巢式振膜低音单体×1,频率响应:40Hz – 150Hz(-3dB),内建扩大机功率:100W RMS(4Ω)。 外观尺寸(WHD):180×95×120mm。 重量:7公斤。 参考售价:13,500元。制造商︰金钛极(02-3319998)。






TOP
10#


[开箱]Lindemann USB-DAC 24/192 USB数类转换器,轻松拥抱母带之声

书世豪(编辑:陶忠豪) 2010-12-17


如同Lindemann这部数类转换器的名称所宣示,这是一部取样频率可高达192kHz的USB DAC。 在市面上大多产品还是在96kHz、甚至48kHz水准的现今,USB-DAC 24/192的出现确实非常引人注意,尤其又是以数位技术闻名的Lindemann之力作。

Lindemann可能是最早注意到数位流市场的Hi End音响厂商,他们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第一代的USB-DAC,方便用家透过USB连接电脑与自家的SACD唱盘(Lindemann的SACD唱盘都可当作DAC使用),轻松享受到数位串流播放的方便性。

目前USB的传输分为「同步」、「非同步」及「自适应」三种模式,如果采用「同步」与「自适应」的模式,则是以电脑的时脉为主,声音效果当然不理想,所以目前高阶的USB DAC都是采用「非同步」的传输方式,当然USB-DAC 24/192也不例外。 但是,如果采用「非同步」的传输方式,厂商就必须另外撰写驱动程式,不过还好USB-DAC 24/192在这部份的设定非常简单,读者应该都可以自己搞定,这里就不多说了。


先来看看这部机器的包装吧。


简洁了当的包装,一派德国务实作风。 内容物包括USB-DAC 24/192一部,外接电源变压器一个、USB线一条,此外还有驱动光碟一张。


这张光碟就是跳过Window的AC97 Codec限制,直接传输24/192讯号的关键,安装方式非常简单,如果没安装,电脑可是不认你的USB-DAC 24/192的喔。


对Hi End用家而言,这个电源变压器可能阳春了点,不过定作个高档的外接电源并不难,建议用家不妨尝试看看。


数位输入端子共有USB、Toslink光纤与RCA同轴三种,除了接电脑之外,也可连接CD转盘,很够用了。


面板上的灯号会随着取样频率不同变化不同的颜色。 整部机器只有前、后面板各两颗螺丝,该怎么拆呢?


先从前面板下手。


原来整块线路板是直接插进一体成形的铝合金机箱内的。


直接从背板抽出线路板,可以看到除了负责USB讯号转换的电路板之外,旁边还有负责取样频率转换的SRC4190晶片,关键的数类转换晶片采用的是Wolfson针对Hi End市场而设计的WM8742晶片,另外还有独立的时脉讯号产生器。


局部放大线路板,看到上面的SRC4190取样频率转换晶片及Wolfson WM8742数类转换晶片了吗?


以往不论是类比或是数位母带,在作成成品到消费者手上时,都必需要经过许多繁复的手续,使得声音的传真度大大的降低。 不过,这个音响迷长久以来的梦想终于变成可能,只要您有一部类似USB-DAC 24/192这样的USB DAC,加上像是RR唱片的HRx、Jeff Chang的「It's Not What You Think」或「爵士原音3」这类以数位母带档案与消费者见面的唱片,就会真正明白数位流播放的优势。

到底播放高解析音乐档案的优势何在? 我比较了这3张软体的CD转换成wav档与高解析度的档案,最大的差异在于高频的表现,聆听高解析档案时,高频特别的柔顺,同时整体的细节也更为丰富,音场的表现也更好。

不论听44.1、96、192的档案,USB-DAC 24/192的声底都有着Lindemann一贯的细致质感、高解析力以及适当的甜味,但在听高解析档案时的质感、解析与甜味都更上层楼,简单的说,就是更自然、更直接的声音。 过去,这样的声音只能在顶级数位讯源上听到,如今,有了Lindemann USB-DAC 24/192,您却可以轻易拥有!


规格:
USB数位类比转换器。 推出时间:2010年七月。 数位输入:USB-B×1,Toslink×1,Coax×1。 类比输出:RCA×1。 Toslink/Coax支援取样频率:32 / 44.1 / 48 / 88.2 / 96 / 176.4 / 192 kHz。 USB支援取样频率:44.1 / 48 / 88.2 / 96 / 176.4 / 192 kHz。 输出电平:1.4 V @ 0 dBFS。 输出阻抗:100欧姆。 讯噪比:-108 dB。 总谐波失真< 0.02 % (0 dBFS),<0.001 % (-10 dBFS)。 动态范围:120 dB。 频率响应:1Hz-22kHz (-3dB)。 外接电源供应:5V/500 mA maximum。 外观尺寸(WHD):120x45x133mm,重量:395公克。 参考售价:45,000元。 进口总代理:仩益(02-28265656)。






TOP
11#


[开箱]Vivid Audio V1.5落地喇叭,突破有限的极限之作

林怡宏(编辑:陶忠豪) 2010-12-10


在喇叭设计领域,曾担任B&W首席工程师多年的Laurence Dickie堪称传奇人物,这次介绍的Vivid Audio V1.5落地喇叭,就是其独到设计思维的极佳范例。


先开箱吧,V1.5体积不大,但却采用木箱包装,外箱附上详细的拆箱说明。


不过包装其实简洁的吓人,不​​过保护性到也非常足够了。


从箱子里搬出来,毫不啰唆的包装,似乎也透露着设计者的个性。


V1.5没有喇叭保护网罩,只用一个透明塑胶罩保护单体。


对Laurence而言,要达到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喇叭发声状态,箱体形状不能局限在方正形体,才能彻底避免箱体共振的副作用,以及箱音导致的音染问题。 V1.5整座箱体没有任何平行面或方正锐角,这是经过昂贵先进测试仪器获得之最佳化结果,传统箱体难以避免的高频绕射或箱内固定频率驻波,完全不存在这样的碳纤维填充聚合物箱体上。

3
箱体背板的这个螺丝,在B&W喇叭身上也有。 Laurence把V1.5的箱体背板与单体一起锁固,抵销不必要的作用力,真正达成「无音染」的理想箱体。


V1.5的单体铝合金振膜形状也是最佳化结果,透过有限元素法分析,二只单体在负责频段内表现极其理想。


高音单体同样使用铝合金振膜,但高频延伸却可直上40kHz,性能远远超越一般铝合金高音单体。 灰色外框上有两个小螺丝,不知有何用处。 其实V1.5最神奇的是,它的两个单体都看不到固定螺丝,但是却能固定在这个一体成形箱体中,组装时到底是如何将这两个单体固定在箱体上的?


为什么不用如钻石高音之类延伸更好的单体? 一来Laurence认为喇叭在20kHz内表现尽善尽美,意义远大于拉高喇叭高频响应数字。 二来,Vivid Audio自家性能一流的铝合金高音单体,有着难以取代的先天灵敏度优势。


特殊低音反射孔设计,可以消除风切杂音。 从洞口向内窥视,可以看到里面填有白色吸音棉。


手工制作的分音器置于底座,直接避开强烈单体背波的震动影响。 为了简化分音器设计,Laurence坚持自行设计制造单体,以达到他理想中易于驱动、低相位失真的目标。


扩大机搭配方面,V1.5不需超大功率,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如果想得到最为完整全面的表现,100瓦以上的优质扩大机绝对是值得的投资。 不过奇妙的是,不管搭配哪一套扩大机,V1.5都有种难能可贵的甜美宽松味道。


声音表现上​​,V1.5有以下几点特质:第一,乐器泛音再生特别完整,有真正再现乐器高贵音质音色的能力。 第二,超高声音解析力与丰富自然的细节表现力。 第三,以不大的体型达到宽松的声音气度。 第四,特别干净凝聚的声音线条。 第五,超越体型的饱满乐器能量感。

V1.5的低频延伸虽然有限,也难以营造出管风琴轻柔舒适又宽阔庞大的音场画面。 但以其体型而言,能够再生此曲定音鼓重擂时的明确定位与音场深度,并在整座交响乐团齐奏时,保持宽松质感与乐器层次,已然是难得可贵。
要在有限的体型内,寻找声音堪称宽松大器,能够反映录音水准高低,并再生乐器完整泛音与庞大形体感,还要外型与众不同,能够轻易融入现代居家装潢之中,我想Vivid Audio V1.5肯定是少有对手的首选。 虽然如此定价的喇叭无法给予最佳推荐,不过V1.​​5会是我个人的衷心推荐。


规格:
二音路二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推出时间:2005年。 采用聚合物箱体内有玻璃纤维填充,使用26mm凸盆铝合金振膜高音单体、158mm凸盆铝合金振膜中低音单体,灵敏度:89dB,平均阻抗:8Ω,频率响应:39Hz-33kHz( -6dB)、45Hz-30kHz(±2dB),谐波失真:小于0.5%,分频点:3,000Hz,承受功率150W。 外观尺寸(WDH):255×1130×240 mm,重量:23公斤。 参考售价:420,000元。 进口总代理:胜旗(02-25974321)






TOP
12#


[开箱]Musical Fidelity M6PRX后级

书世豪(编辑:陶忠豪) 2010-12-06

在音响迷的心目中,Musical Fidelity(以下简称MF)的扩大机始终与强劲推力划上等号,最新推出的M6PRX后级当然也不例外,8欧姆负载下可以输出260瓦功率,绝对足以驱动市面上大多数喇叭,不过这次M6PRX除了追求驱动力之外,在抑制失真与噪讯上也下足功夫,以下就让我们看看M6PRX的设计特点。


素净的面板,虽然看似斯文,但其实M6PRX依然是个肌肉型猛男。


与同系列的M6PRE前级一样,M6PRX也配置了MF罕见的平衡输入端子,提升抑制杂讯能力。 另外也有讯号输出的功能,让只有一组输出的前级也可以透过它作「双扩大机疗法」,设想非常周到。


打开机箱,直接印入眼帘的是大型变压器、大量的滤波电容与成排的功率晶体,这就是强大驱动力的来源。


M6PRX继承MF的CR(Choke Regulated)技术,每声道各使用一只独家双绕组扼流圈,以去除高频杂讯,提升整体的讯噪比。 大家可别小看这扼流圈,要做到容量足,品质又好的扼流圈,成本可是很高的!


每声道以四对的Sanken STD03N与STD03P这种附有温度补偿二极体的达灵顿功率晶体输出260瓦的充沛功率。


每声道一共与上6颗容量4,700μF的滤波电容。


与215期评论的A5CR后级比较一番,架构上大致一样,不过M6PRX除了功率晶体不同之外,在电源稳压部分与前端输入级部分都经过再强化,又可看出设计者降低失真与抑制噪讯的意图。


实际试听M6PRE+M6PRX前后级组合的表现,与其他后级相比,M6PRX很明显的在低频的量感与凝聚度上都胜出不少,中频也异常饱满,人声歌唱时口形与胸腔共鸣都非常明显,简单的说,听感上就是非常「雄壮威武」的声音,大编制、大场面的音乐听起来充满魄力。


以往Musical Fidelity的器材常让音响迷在空有力量,细腻度却不够的印象,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因为Antony Michaelson一直致力于打造「中性」的声音,所以才会让人听起来觉得不够甜、不够美。 若是搭配的喇叭质感不佳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人误解了Musical Fidelity的器材。 其实说真话,稍有染色的声音反而比较讨喜,但Musical Fidelity就是不爱作这样的声音。 这套前后级显然也承袭了MF的理念,坚持中性重播,并且以更强驱动力、更低失真、更高稳定度、更好适用性,以及更多样的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最「超值」的产品。


规格:
输出功率:260瓦(8欧姆负载下)。 输入端子。 平衡与单端各一组。 输出电压:46 Vrms(20Hz-20kHz),130V peak to peak。 电流输出:140 A peak to peak。 阻尼因数:210。 THD+N<0.007%(20Hz-20kHz)。 讯噪比>120dB(A加权)。 输入阻抗:50K欧姆。 频率响应:10Hz-100kHz(+0, -1dB)。 最大消耗功率:750瓦,外观尺寸(WHD):440×125×390mm,重量:19.7公斤。 参考售价:160,000元。






TOP
13#

发烧真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