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音堂(国际)唱片2011年第一响———暨邓伟标作品《倾国倾城》... [复制链接]

1#
     由08年筹备至今,不短的制作周期背后,是红音堂(国际)唱片秉行对音乐品质的一贯不变态度及对制作人的鼎力支持。在夕阳西下的唱片业里,其逆势而行的姿态却屡出精品。是为众多发烧乐迷拥趸原因之一。今次,在万众期待下,《倾国倾城》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幕,由红音堂执行董事林烁先生二度携手国新世纪音乐代表人物之一邓伟标先生;将于4241850创意产业园举办《倾国倾城》唱片发布会,届时制作公司将与各民乐大师为期待多时的发烧乐迷上演一场国乐盛宴。

主办单位:红音堂(国际)唱片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州壹捌伍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国际华语音乐联盟
深圳雅乐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声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音响提供:深圳雅乐荟国际音响中心
媒体支持:《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城市画报》、《富周刊》、《名牌杂志》、《视听前线》、《影音极品》、《新音响》、《腾讯网》、《HIFI168网》、《广州贵族网》、《汕头音响网》


         在流行歌曲江河日下,在网络音乐喧嚣热闹的时期,无数大牌红星的唱片在市场上惨遭冷遇,整个音乐界、唱片界一片哀鸣。但这些年来却有一股纯净的音乐潜流在市场上悄悄涌动,从德国的英格玛到瑞士的班得瑞,从我国的《阿姐鼓》到《空》到《粉墨是梦》,这股潜流一直在市场上悄悄涌动,在浮躁的时代,在唱片业江河日下的日子里,这些纯净音乐的唱片不但没有随着潮流黯然退去,反而越来越获得更多消费者默默的青睐,它们静静地躺在音像商店的货架上,成为唱片市场上一道美丽风景。而四月,一张名为《倾国倾城》的民族融合音乐专辑终将在千呼万唤中绽放。
  
    这张融合音乐专辑所要描画的是一幅乱世里的爱情风景,以洞萧、中阮、钢琴、二胡等中西乐器为我们展现六章绝世的爱情故事;也以盖世美人为主线,用音乐表述她们的命运。六个乐章都是伤感的,只是伤感的程度各有不同。专辑所创作的音乐旋律动听,那是一种淡淡的美,不是惊世骇俗,而是绵里藏针,不经意地触碰你的灵魂,痛并不剧烈,而是隐隐,渐渐匍伏到记忆。

    传奇的爱情皆是凭遗憾出诗意,个人最欣赏《西施情殇》,以五个音乐片段展现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宏大的音乐背景下泛起点滴精妙的细节,处理得很有格局。那种国家与爱情,大我与小我的价值和挣扎,随着音乐的缕缕悲凉更可让我们思考眼下的爱情,追昔抚今。作者不局限于以往西洋音乐的乐器配置和曲式手法,通过新乐器和音乐元素的恰当运用,向世人展示了新时期音乐创作新的可能性。作者所创作的音乐形象丰富饱满,画面感很强。如在第二乐章“惊变”中,作者就使用了一些海浪声效和敲击乐,使得乐曲更富戏剧性。整张碟最出彩的是二胡协奏曲的主奏者黄江琴,在《西施情殇》序曲管弦乐之后的出场就一下子“抓人”了。在分句的处理上和微妙的情绪表达方面都拿捏得很到位,很多地方都让我联想到中国画里面“形断意连”的神来之笔,抓住了中国艺术的精髓。当然其他的演奏家如伍国忠、谭炎健、谢导秀等也有很不错的上佳表现,展现了他们精湛的功力和高深的艺术素养与修为。其中第六首《梦断霓裳》和第七首《苦守寒窑》,在旋律处理和乐器配置等方面都更加多地使用了西洋音乐的处理手法,而浓浓的中国味道还是氤氲其中。

    邓伟标的这张中国融合音乐专辑《倾国倾城》是他近年来的力作。在这张唱片里,邓伟标保持了他一贯的优势:旋律的可听性,并摆脱了他以前作品的一些局限性。旋律的可听性表现在于,在为听众所熟悉的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旋律音程与织体的架构内,以协奏的音乐形式带出了一种别样的新鲜感。《倾国倾城》再次展现邓伟标的细腻心思,用音乐表达历史,情、景、声,是不容易驾驭的深邃,2011年又添一张好唱片。

现场



深圳雅乐荟为本次活动提供的重量级器材

相关图片: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少明老师分享《倾国倾城》


红音堂(国际)唱片出品人林烁先生现场讲解《倾国倾城》


资深乐评人发烧李老师分享《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制作人邓伟标老师现场回忆当时制作过程


《倾国倾城》音乐制作人邓伟标老师与知名女作家、《花溪》杂志主编黄佟佟老师现场互动


笛子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 、民乐系主任谭炎健老师现场倾情演奏《秋霞》




二胡演奏家、南方歌舞团副团长黄江琴现场倾情演出及精彩的表演








最后来张大合照

最后编辑红音堂唱片 最后编辑于 2011-04-24 17:24:55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正在现场呢。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

关注
TOP
4#

回复 1# 红音堂唱片 的帖子

好活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