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00元的全套PCHIFI系统也发烧!(含PC主机、功放、喇叭) [复制链接]

1#
十年前当美之声名声鹊起之时,入手了一套在当年性比很高的HIFI系统,马兰士CD67SE、永真80ASE功放、
与美之声监听一号超值版,当时感觉效果很不错。但是很多有名的发烧CD碟在本地并不好买,而且成本高
昂,以至于兴趣点被计算机与互联网所吸引,从此再未动过升级的念头。时过境迁,一晃十年过去,突然
发现网上存在大量的APE无损光碟资源,很多垂涎已久的发烧碟,轻轻点击鼠标就能收入囊中。于是乎,
又动了制作PCHIFI系统的邪念。

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比较与筛,达成以下整套配件:长城300WATX电源
技嘉GA-6OXET 主板 512MB内存 1.2G CPU 80G硬盘 飞利浦PSC705声卡 雷声T430数字功放 睿韵声学T3音箱。
这样配置的主要原因是机箱电源和硬盘都是我的闲置设备,技嘉6OXET是当年的超频极品,电路设计优秀,
且留有大量直径1CM的电容空位,正好补焊大容量固态电容,且主板与内存CPU与带S端子输出显卡150元搞定。
PSC705只要30元,高品质的四层PCB版设计,使用大面积铜箔屏蔽,很多声卡的PCB版电烙铁烫的时间稍长,
焊点的铜箔就很可能脱落,可是PSC705改造过程中铜箔始终非常稳定,用料级别很高,让我对电路设计充
满信心!原厂卡开声素质就很棒,只是供电有些吝啬,声音定位有些糊。T430是新一代数字功放,功率比
TA2024大,发热量反而减少,各项指标都较早期TA2024提升不少。只是这些原厂的东西,厂家为了节约成
本,本着够用就好的原则,很少在电源滤波上做的尽善尽美,所以必须要打磨。打磨方法其实不难,大量
更换高品质的电容器。


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容量电容器的制造仍是整个电子技术的瓶颈。我们常用的电解电容的容量是随频
率而下降,一个标称值1000uF的电解电容,在1KHZ下的容量通常只剩下一半不到,10KHZ下面容量仅剩百
分十几。电解电容的非线性问题,正是各种音响设备音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在近几年出现的固态电容
,由液体导电介质过度到固体导电介质,将电容的性能整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液态电解中的极品性能在固
态电容中只能垫底,固态电容来做推动级的滤波,一定有不俗表现,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很想尝试的事,可惜
大容量固态电容很少有高耐压的品种,所以始终与大功率功放无缘。

目前的大容量固态电容耐压上限在16V,好在T430的极限工作电压是15V,在这个电压下,能够给T3以8W的不失真功
率。T3由于灵敏度低,通常要大功率甲乙类功放才有好声。而数字功放较传统甲乙类功放的优点之一就是天生
就有极低的内阻,小功率数字功放就能获得与功率大几倍的甲乙类功放同样的喇叭控制力,因此固态电容与
T430与T3真是天生的一家!


很多人担心固态电容的声音硬,固态电容的声音,根据我的体会其实是无色无味的,像纯净水。喜欢通过通过
电容来调音色的话,完全可以在耦合电容上做文章。
至此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开干!电容替换是从长城300WATX电源开始的,为什么要从这里开始?因为木桶原理
告诉我,音质决定于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替换顺序依次是长城300WATX电源,技嘉主板 PSC705声卡,
T430数字功放电源,T430数字功放。具体替内容见下图:


长城300WATX电源电容替换:
C1C2替换为 日本化工 KMH 560uf 250V
C7C10替换为 日本化工 KZG 1000uf 6.3V
C9替换为 日本化工 KZG 1500uf 6.3V
C11替换为 三洋 绿皮 1800uf 16V
C12替换为 日本化工 LXV 100uf 16V
C13C14C15替换为 红宝石 MBZ 3300uf 6.3V
C16C17替换为 红宝石 YXG 470uf 16V
C18替换为 日本化工 KMG 47uf 50V
其余10uf及以下电容替换为同等容量的日本化工的棕壳电容
技嘉GA-6OXET电容替换:
C1C2C3C4C17C18C29替换为红宝石 MBZ 2200uf 6.3V  
C5C19C24C25替换为富士通 固态 680uf 6.3V  
C7C9C14C16替换为 红宝石 MBZ 3300uf 6.3V
C8C10替换为 日本化工 固态PSC 1000uf 2.5V
C15C13替换为 日本化工 固态PSC 820uf 4V
C15C13替换为 日本化工 固态PSC 820uf 4V
C6C11C12C28C23C26C27替换为 三洋 固态 SP 820uf 4V
PSC705声卡电容替换:
C7C8替换为富士通 固态 1200uf 4V  
C3C6替换为 日本化工 KZG 680uf 10V  
C2C4C5替换为 日本化工 KMG 220uf 16V  
C1替换为 红宝石 YXG 470uf 16V  
C9C10C11C12C13C14替换为 松下 黑壳银字 10uf 50V(如只用来听双声道CD可仅更换C9C10)
T430功放电容替换:
C1C2C3C4替换为 elna silmicII  10uf 50V
C5替换为 日本化工 LXV 100uf 25V
C6C7替换为 日本化工 KMY 2.2uf 50V
C8替换为 松下FC 22uf 63V 该电容对音质影响很大,使用松下电容很厚声耐听,使用nichicon FW 系列电容中高频可获提升。
C13替换为 WIMA 1uf 50V 仙丹
C9C10C11C12替换为 日本化工 固态 PSC 470uf 16V
电路板上印刷电容编号C148C149电容拆除,并将引脚短路。
电路板上印刷电容编号C188电容拆除

从软件到硬件耗时一天时间工程完毕。
软件配置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
PSC705驱动V1.87版
Xonar Essence ST驱动5.12.8.1765
播放器foobar2000 V1.1.5 + Monkey's Audio Decoder 2.1.5
试音文件
Lex.Vandyke.-.[latin.Sound.Of.Love.Story].专辑.(APE)
蔡琴.-.[试音.蔡琴].专辑.(APE)
试音碟.-.[安桥试音碟II].专辑.(ape)
民族音乐发烧碟.-.[竹吟].专辑.(APE)
接下来上演轮番PK

第一轮PSC705 PK 马兰士67SE
其他配置:永真80ASE合并功放 与美之声监听一号超值版
马兰士CD67SE是当年颇有人气的一款高性价比发烧CD机,售价三千多元,时至今日二手货仍然在2000元上下,
而PSC705是一块30元的二手卡。PK结果如何?令人出乎意料CD67SE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高频:CD67SE比较模糊缺乏解析力,但镲片声又比较突出,可能有些频段有意做的比较突出;PSC705经改造
后,声音清晰平衡,解析力十足,好似一下子从大雾天变成了雨后的晴天!
中频:CD67SE感觉声音很厚,但后的发糊缺乏分析力,声场基本为平面的,且大乐器的定位尚可分辨,小乐器
的定位则比较模糊;PSC705声音厚度比CD67SE薄一些,但分析力很好,容易听清细节并感受到监听一号中频特
有的磁性,且声音纵深感比CD67SE大幅度提升,声场一下子从平面,跃升为立体的,小乐曲的定位都非常准确,
前后左右纹丝不乱,二者感受差异之大,令聆听者感到十分震撼!
低频:CD67SE低频下潜与量感都比较充足,但声音发软弹性不足;PSC705则即有下潜,速度适中富有弹性。
总体来说,CD67SE音色温暖,但高中低频都缺乏分析力,乐器定位能力很一般,只有大件乐器能听清定位。
PSC705是一种柔且高解析力三段平衡的声音,音色厚实且定位非常准确,忠实反映了CD原音。


第二轮PSC705 PK 华硕Xonar Essence ST PCI
其他配置:永真80ASE合并功放 与美之声监听一号超值版
PSC705优秀的表现,让我颇有兴趣借来一块当今顶尖的HIFI声卡华硕Xonar Essence ST PCI来一较高低。
PK结果,总体Xonar略胜。
高频:Xonar分析力高,显得细腻,PSC705泛音少分析力中等。
中频:Xonar与PSC705在分析力方面半斤八两,但PSC705声音明显要厚要耐听,这可能与采用NE5532运放关系
密切。低频:PSC705低频量感略大于Xonar,但Xonar弹性略好于PSC705。两个声卡的音色取向上是类似的,
就是柔和而富有韵味的再现CD原音。Xonar胜在分析力,而PSC705更有胆机的韵味,上述描述只是为了说明
差别所在,用放大镜对细小差别进行了放大,实际二者听感区别不大。30元与1250元的声卡比较,差别能小
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让我佩服PSC705的设计实力,不愧是飞利浦的作品,充分发挥了自家NE5532电路的性能,
以至于我再没动过更换运放的念头。有人说打TI标的NE5532很垃圾,可我觉得并没这么差!估计是TI的
NE5532比大S的NE5532在中频上亮,可能很多人觉得不耐听。其实,中频比较亮的同时也增加了解析力,
同时还保留了音色的胆味,也是以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使用了大容量固态电容分别为DSP芯片与DAC滤波
PSC705信噪比95分贝 Xonar信噪比120分贝,但听感上PSC705声音的背景更干净,信噪比更高,看来一个
好电容,胜过一堆的稳压电路。注意PSC705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不支持915和915以后的主板,反正我
是没有试成功过。


第三轮T3 PK 美之声监听一号超值版
其他配置:永真80ASE合并功放 PSC705
PK无论是结构还是价位都差距巨大的音箱有无公平可言?但音箱总归都是发声设备,抛开客观差异单纯就音
质进行比较,相信是大家很感兴趣,所以不妨比比看。就整体感觉而言,两款音箱的声音都很平直,趋向监
听风格,对声音的表现三频段平衡自然,声音的真实感非常棒。不过,二者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差别。
高频:监听一号的高频泛音要多一些,富有透明感,声场比T3深,但带来的缺点就是感觉背
静不够宁静,有点儿燥热。T3的高频比较中性,有着适中的分析力和平衡的听感,泛音少,透明感略逊于监听
一号,但背静较为宁静,声音耐听且不易产生疲劳。
中频:监听一号声音要厚且富磁性,但分析力逊色于T3,小音量下感觉中频有些模糊,随音量开大中频清晰度
提升。T3中频要比监听一号薄,但在音箱中依然属于比较厚的一类,同时难得的是中频分析力比监听一号高不
少,无需开太大的音量就能获得较好的清晰度。
低频:监听一号与T3的低频下潜程度差不多,这一点令人意外。三寸与六寸半喇叭比低频下潜,竟然打个平手,
不能不佩服厂家的技术实力!T3的低频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皇帝位上量感
充足,但偏离皇帝位一点,量感下降很多,三寸喇叭的能量到底还是无六村喇叭比的,但在皇帝位上,T3的低
频有如此气势,已经非常难得。而低频的弹性,监听一号略好于T3。相比监听一号T3最大的弱
点恐怕是大动态音乐容易产生过载失真,但这毕竟对一直全频三寸喇叭有些强人所难。


第四轮 永真80ASE PK T430数字功放
其他配置:T3 与PSC705
一个香烟盒大小体重200克,使用插在墙上开关电源的功放,与一个25KG体重的纯甲类功放作比较,相信大家
同样有兴趣。
永真80ASE是2001年广州国际音响大展上的获奖产品,仿日本金嗓子名机A100无反馈末端推动电路,采用500W
环牛,8万微法水塘,每声道八只日立大功率场效应管,输出纯甲类80W功率。机内大量使用发烧电容电阻。当年
入手监听一号后,发现一般的功放根本推不好,才下决心把80ASE弄回来,为的就是降服监听一号。

高频:二者都能清晰而准确的表现乐器的高音,差别体现在80ASE高频比T430泛音要丰富,声音富有朝气,但缺
点是有些躁动感。T430可能是由于输出端有去除高频信号的LC陷波电路,泛音要弱很多,但高音圆润,声音耐听。
中频:T430中频要比80ASE略厚,没错是数字功放的中频比甲类功放厚,而80ASE中频的细节比T430要丰富,但有
轻微颗粒感。T430中频很圆润,无颗粒感,但缺点是分析力确实还是略逊一筹。看来说数字功放有胆味还是有一
定道理的。
低频:T430低频下潜要比80ASE深,感觉T430把喇叭控制的很稳,该深就深该浅就浅,而且低频丝毫模糊,富有
质感。而80ASE感觉走的有点儿急,好似一浪低频还未吧喇叭推到位就收回去了,但感觉上弹性比T430好。坐在
皇帝位上听T430播放[竹吟]专辑的【瑶族舞曲】,超低频滚滚而来,甚至有些震耳。我的客厅在60到70HZ之间,
有驻波,估计是T3声音以下潜到这个频率段,引发驻波导致震耳,而80ASE同样情况下的驻波就没那么明显。
总体上80ASE声音比较透明而活跃好比少女,T430声音细腻而沉稳好比熟女,T430低频略胜,80ASE高频略胜,
中频各有特点,就造价而言T430连80ASE的零头都不到,可谓超值!


整套PCHIFI的成本一千元左右,谁说HIFI一定烧钱?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低成本的选择,这才是
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11S.JPG (, 下载次数:0)

全家福(2011/4/16 22:50:56 上传)

11S.JPG

02S.JPG (, 下载次数:0)

电源(2011/4/16 22:50:56 上传)

02S.JPG

03S.JPG (, 下载次数:0)

主板(2011/4/16 22:50:56 上传)

03S.JPG

09S.JPG (, 下载次数:0)

功放(2011/4/16 22:50:56 上传)

09S.JPG

04S.JPG (, 下载次数:0)

主板(2011/4/16 22:55:08 上传)

04S.JPG

05S.JPG (, 下载次数:0)

主板(2011/4/16 22:55:08 上传)

05S.JPG

最后编辑hhl_samuel 最后编辑于 2011-04-17 20:46:25
分享 转发
TOP
2#

1000元???
TOP
3#

整套PCHIFI的成本一千元左右,谁说HIFI一定烧钱?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低成本的选择,这才是

顶这句话!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4#

很专业的玩家,很认真负责的长篇评论。支持实践,支持节约发烧
毋意、毋比、毋固、毋我。
TOP
5#

顶!!
TOP
6#

支持原创,一顶!

更顶这句: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低成本的选择,这才是
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另建议楼主能把字放大一点,分段会更好,看到很累。呵呵!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7#

DIY同好!顶!我觉得玩电脑音响玩法和玩发烧音响一样,每一环节都很重要.要有真正的音乐味DAC部份很重要,在用料方面一定要搭配好!就目前很多朋友都选用固体电容这一点对音乐味影响很大,HIFI性上去了音乐味没有了!电源我介绍个二手台达代工NMB400W的音乐电源,用料、电路都不错再稍摩一下就很好,网上找的图
A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7 13:20:30 上传)

A3.jpg

A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7 13:20:30 上传)

A4.jpg

A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7 13:20:30 上传)

A1.jpg

A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7 13:20:30 上传)

A2.jpg

TOP
8#

看了这篇文章我感觉自己亏大了,1k1买了一张专业声卡带外置盒独立供电,自己感觉声音只是比普通独立声卡好一点点而已,和cd机仍是没法比。
《常见疾病治病解说》最实用的家庭医生
http://daniel115.taobao.com
TOP
9#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4-17 13:21:00 发表
DIY同好!顶!我觉得玩电脑音响玩法和玩发烧音响一样,每一环节都很重要.要有真正的音乐味DAC部份很重要,在用料方面一定要搭配好!就目前很多朋友都选用固体电容这一点对音乐味影响很大,HIFI性上去了音乐味没有了!电源我介绍个二手台达代工NMB400W的音乐电源,用料、电路都不错再稍摩一下就很好,网上找的图

你这电源不用摩就非常好了!
TOP
10#

原帖由 daniel115 于 2011-4-17 13:51:00 发表
看了这篇文章我感觉自己亏大了,1k1买了一张专业声卡带外置盒独立供电,自己感觉声音只是比普通独立声卡好一点点而已,和cd机仍是没法比。

专业声卡声音标准是准确而不是好声,很多录音室用的监听扬声器,未必大家都会觉得好听,因为专业追求的东西未必是烧友想要的。
最后编辑hhl_samuel 最后编辑于 2011-04-17 22:37:18
TOP
11#

是啊,这个电源一回来开声就很通透,只是高频有点点毛,去掉或换掉0.1U的小电容就更好了,价格在一百元多些,很超值!
TOP
12#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4-17 13:21:00 发表
DIY同好!顶!我觉得玩电脑音响玩法和玩发烧音响一样,每一环节都很重要.要有真正的音乐味DAC部份很重要,在用料方面一定要搭配好!就目前很多朋友都选用固体电容这一点对音乐味影响很大,HIFI性上去了音乐味没有了!电源我介绍个二手台达代工NMB400W的音乐电源,用料、电路都不错再稍摩一下就很好,网上找的图
【选用固体电容这一点对音乐味影响很大,HIFI性上去了音乐味没有了!】这句话值得商榷,所谓音乐味指的液体电容音染。固体电容本身基本无音染,所有也没有味道,像清水。但是固体电容带来的安静声底,极其清晰的定位是液体电容无发比的。想要两全其美也不难,电源滤波用固态,耦合使用液态电容保持音染即可。 不必排斥固态电容,君不见乐之邦 MD30 比MD11售价提高一倍多,内部区别之一是MD30开始使用固态电容了。
最后编辑hhl_samuel 最后编辑于 2011-04-17 22:10:12
TOP
13#

楼主想把音源的优缺点一起放大。。
TOP
14#

原帖由 白云蓝天 于 2011-4-17 6:35:00 发表
1000元???
电脑250 + 声卡30 +T430 140 + T3 550= 970元 + 摩机成本 = 差不多1000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