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蓝光版的Naxos,有人会买账吗? [复制链接]

21#

chrisspher兄,EMI当年是东芝阵营的,出过不少DVD-A,我买过几枚,比如拉特儿BPO的马勒十,这就是它不出SACD的原因,东芝和SONY对着干。

对于音频格式,SACD已算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从商业上来说也比较成功,虽然尚不能完全取代CD,但无论在软件领域还是播放器的硬件领域,都成为了仅次于CD的格式。很多Hi-End厂家的CD机都是兼容SACD的。

蓝光纯音频的前景我不太看好,一来容量太大对于唱片公司比较头痛,放得内容太少要被人骂,放得多了又太亏。而超过24/192规格的就是数码母带了,不会有哪家大的唱片公司肯让自家的数码母带轻易流出。而且搭载在蓝光BD这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平台,保密技术早已被破解。

但蓝光视频碟的前景一片光明,可以逐渐取代目前古典音乐DVD市场,大量的歌剧、音乐会现场,1080P的视频,同时伴随最高可达24/192的7声道音频,可以稳固地在纯音频碟之外占据固定的市场份额。
TOP
22#

顶一下,scfan兄的分析比较贴近现实。
TOP
23#

原帖由 scfan 于 2011-2-15 9:51:00 发表
chrisspher兄,EMI当年是东芝阵营的,出过不少DVD-A,我买过几枚,比如拉特儿BPO的马勒十,这就是它不出SACD的原因,东芝和SONY对着干。

对于音频格式,SACD已算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从商业上来说也比较成功,虽然尚不能完全取代CD,但无论在软件领域还是播放器的硬件领域,都成为了仅次于CD的格式。很多Hi-End厂家的CD机都是兼容SACD的。

蓝光纯音频的前景我不太

赞同SCFAN兄的观点!分析的有道理!
TOP
24#

原帖由 zelenka 于 2011-2-14 15:25:00 发表
有一问题:蓝光是大容量,但会被装满吗?显然不会!会弄成蓝光和普通的播放时值是一样的。就像是大街上的美女中看不中用,也只过把眼瘾,偶尔理疗一下心理病。说白了就是一心理医生,最终还要解决设备问题——再投钱!!!
从技术创新的的角度上讲的确的好事,但它能否被普也是一个问题。看看HDCD吧,现在基本死翘翘了。还有SHM-CD、HQCD、AQCD的出路在那?就像当的VCD、DVD技术一样围死中国,后来新科


VCD、DVD技术一样围死中国?!

需要来围死吗?好象是别人出标准在前,中国厂商后来也想制定自己的标准结果搞出来一个不伦不类跟屁虫没人要的东西。
TOP
25#

我发现这个讨论越来越偏离主题了好像,大家还是来说说Naxos这几张吧,有人买过了吗?听过音效觉得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