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美著名喇叭厂家之旅:EgglestonWorks [复制链接]

21#

使用丹拿T330D顶级高音
TOP
22#

不知芳婷以后会不会用634呢
TOP
23#

向EgglestonWorks 致敬!
TOP
24#

模仿威信的一牌子
TOP
25#

我觉得威信跟EgglestonWorks比就是一垃圾
TOP
26#

原帖由 mackiel 于 2010-9-19 12:08:00 发表
模仿威信的一牌子


发现这只熊猫只会踩人..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27#

未必吧!熊猫一般脾气还不错,只是偶尔踩人!!!!
TOP
28#

/器材评论/刘汉盛

Eggleston三世的祭坛喇叭

声音特色:快狠猛准,高音甜美、中音饱满、低音沈潜,能够承受大功率。
宜:功率大(至少二、三百瓦)、速度快的晶体后级。
忌:真空管后级。
试听搭配器材:Vimak DT-1000+Vimak DS-2000,MBL 6010前级、Mark Levinson No.333XL后级。
◎30万元以上◎音响二十要表现:★★★★★。价格价值比:★★★★。制造质量★★★★★

(图)规格:三音路五单体低音反射式。Dynaudio T330D软凸盆高音一个,Morel MW166六吋直径中音二个,Dynaudio 30W100十二吋直径低音二个。分频点未记载,频率响应24Hz-24000Hz,效率87dB,阻抗8奥姆。重量:净重210磅一支。体积:37.5X15.25X18.25吋。代理商:艺声。售价:连脚架488,000元。

Eggleston是什么意思?一种装蛋的容器?或是一种蛋制品?还是石蛋?别瞎猜了,这个字您在字典里是查不到的。告诉您,这是一个人的姓。这个人开了一家公司叫Eggleston Works,生产了一对造型特殊,作工极尽最高标准要求的喇叭。这对喇叭的新名字叫Altar(以前叫Andra)。Altar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祭坛的意思。

八十四年一月,当我在WCES第一次看到这对喇叭时,我直接的感觉是它像一座中国的墓碑,没想到它的新名字就叫祭坛。为什么要改名呢?或许是因为祭坛这个名字比较符合它的形象与实力吧!当时,我的印象是这对喇叭所发出来的音压与动态大得吓死人,管风琴的沈潜能力也让人目瞪口呆。可惜当时William Eggleston Ⅲ不在场,所以我只是拍了照片回来而已。没想到事隔一年,台湾倒是有勇士将它进口。为什么我说进口者是勇士?这种造型、那么贵的售价(14,500美金),台湾音响迷的要求大家都知道,要又大要好看。像Altar这样,您说有多少人会买?

说到William Eggleston Ⅲ,我从未与他照过面,不过从照片上看来,他是挺年轻的。为什么他会叫做三世呢?我们都知道,老外如果有个叫三世的儿子,通常他的老爸(二世)与祖父在某方面是相当有成就的。为了希望犬子能成龙,所以将老子的名字赐给他,希望他能光宗耀祖。我们的William Eggleston Ⅲ就是如此,他的祖父不知道哪方面出名,不过他的老爸是个有名的摄影师。在1976年,他是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第一个展出彩色照片个展的摄影师。在此之前,馆方是把彩色摄影当作商业广告作品看待的。而这个摄影师的老爸对我们三世的影响并不在摄影,而是喇叭的制造。在三世八岁时,我们的二世就教他自己装喇叭,而且告诉他一个铁律:「你听听家里的钢琴,然后听听自己装的喇叭。」这个铁律我们的三世一直坚持到今天。没错,如果自己做的喇叭能够把钢琴的所有精髓都再生出来,那么这对喇叭保证就成功了,因为钢琴的音域在乐器中仅输管风琴一点,是第二宽广的。而钢琴的各种表现又与「音响二十要」的所有要求都有关。当然,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您府上的钢琴最好是演奏用钢琴;还有,您的弹奏技巧要有起码的水平。在父亲的影响下,William Eggleston Ⅲ1992年在田纳西州孟斐斯建立了自己的喇叭工厂,开始了一番志业。到底William Eggleston Ⅲ在设计Altar喇叭上有什么惊人之举呢?以下请听我慢慢道来,国内有志做喇叭的人不妨偷师。

首先我们来说箱体形状。不要有四方形箱体,以便降低箱身本身内部的驻波,以及打散墙面反射到喇叭箱体的声音。这是造型设计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箱体边缘也不要有九十度的直角,以降低声波的绕射影响。再者,也考虑到各单体的时间相位,所以将面板设计成斜面。就这样,您所看到的Altar箱体就成了这副模样。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上面大下面小?这还要问吗?上面装的是高音与中音单体,它们的箱室容积需求小;而下面装的是低音单体,箱室容积需求大,所以才会作成上小下大的造型。

再来,我们说到箱体材料。每一个人都想要让箱体坚固,不要产生多余的共震,Eggleston当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它比别人下更猛的料。别人顶多只用一吋厚的MDF板,而他却用二片5/8吋的板子压合,变成1 1/4吋厚。然后在MDF板之外再贴类似黑色压克力的板子,使得整个厚度成为1 3/8吋。为什么不贴木皮而用压克力材料呢?Altar说这样对箱体的阻尼性会更好。

刚才说的还只是箱体的下半部而已,上半部的作法更特别,它是在二侧贴上黑色的意大利花岗石,使得上半部的总厚度达到2 1/2吋。二吋半的箱壁有多厚,那是六公分多!难怪Altar每支净重210磅,用手敲起来就像敲石头般。当Altar在唱爆棚音乐时,我用手摸箱壁,上半部一点震动的感觉都没有,下半部则有一点震动。

再来说到喇叭单体的选择。高音单体用的是Dynaudio的T330D,采用它的原因是它有大口径、布振膜、大磁极。它既可以发出甜美的声音、又可以承受大功率。中音单体用了二个Morel的MW166。它的直径有16公分,线圈直径有三吋大,而且是双磁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很平顺的低频衰减曲线特性。同样的,这也是可以承受大功率不失真的单体。本来,这个单体在二音路设计上是当作低音单体的,但是Eggleston却拿它来当作中音单体,我认为这是了不起的决定。为什么?因为William Eggleston Ⅲ真正了解到中音单体必须涵盖到男中音、大提琴等乐器的音域。换句话说,中音单体最好必须有下至100,上到二、三千Hz的再生能力。这样,中频的量才会饱满。同时因为振膜口径还不算大,反应也能够灵敏。更妙的是,William Eggleston Ⅲ不是只用一个,它一口气用了二个。这样一来,中频想不饱满也难。中频饱满是音响好声的基本要件,这种设计的优点在我试听Altar时尽显无遗。

低音单体呢?William Eggleston Ⅲ用了Dynaudio的30W100。这个有名的低音单体振膜口径有12吋,更强的是音圈有4吋大。它的音圈虽然大,但是音圈重量才35.2克而已,这使得它既能承受大功率,又保持反应灵活的特点。从外面看,您会以为Altar只用一个30W100,一般来说一个也就很够了。但是William Eggleston Ⅲ嫌不够,它一次用了二个。另一个就藏在前面那个的背后,二个低音单体同方向同相位演出。就这样,Altar一共享了一个高音单体,二个中音单体与二个低音单体,够强悍了吧!

除了单体用得多之外,William Eggleston Ⅲ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箱体要尽量的死,但是喇叭单体要让它尽量的活。要让喇叭单体活的方法就是让它开口,所以在背后您可以看到二个中音单体各有自己的开口,低音也有二个低音反射孔。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开口呢?如果您拆开单体,就可以看到Altar的每个单体都有它自己独立的箱室,箱室里面塞满吸音棉,而箱壁也贴上一种吸音材料。这种既塞满吸音棉又要让单体开口的设计可说是既阻尼又自由。我想这大概是William Eggleston Ⅲ用钢琴作参考所得到的密技吧!

箱体、单体以及设计原理都说过了,就还剩分音器没说。Altar的分音器采用的也是猛料,例如MIT的电容,Vishay电阻,Transparent的线材。老天!这三种猛料都放在分音器里的喇叭我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很奇怪,这些数据Eggleston都说明得很清楚,就是独缺分频点。只知道它的频宽为24Hz-24000Hz,效率约87dB,阻抗8奥姆。

这对喇叭好吗?老实说,像这样作法的喇叭想不好也难,难是难在消费者的荷包。听到好东西,但是却买不起,只能干过瘾,这真是太不人道了。为什么厂方要定价14,500美元呢?在台湾折算之后连脚架也要定价488,000元台币。我的意思是:像这么好的喇叭,最好是卖十万台币以内,让大部分的人都买得起。透过它,音响迷就很容易了解什么叫饱满的中频,什么是够低的低频与极低频,以及什么是具有甜味的高频。当然,透过Altar,音响迷也很容易了解「音响二十要」的精义。可惜呀可惜,大部分的音响迷只能去买中频不够饱满的喇叭,只能去买小提琴吱吱叫的喇叭,只能去买气势不够雄伟的喇叭。如果这对喇叭只要十万元,我半夜都排队去买!

好了,该发泄的已经发泄过了,现在谈正经的。Altar的特异功能在哪里?第一、在于它能承受很大的功率,而声音仍不撕裂。第二、在于它既能爆,声音又甜美,可说允文允武。第三、在于它的高频清楚又不刺耳。第四、在于它的中频既饱满又结实。第五、在于它的低频控制力佳,而且向下延伸能力强。第六、在于它的声音非常活,反应快、强弱对比清楚。咦?照我这么说,Altar岂不是一对完美的喇叭?我想,除了四件头喇叭在高、中、低频的能量上胜过它之外,一般喇叭中与它比肩的应该有,但是要全面胜过的恐怕已经不多。以我听四件头喇叭的经验,它们在弦乐群的量感、厚度,中频的饱满以及低频的沈潜能力绝对不是二件式喇叭可以比得上的。幸好,四件头喇叭目前还没有低于一百万台币以下的,所以许多昂贵的二件式喇叭还有生存的空间。

(图)这位就是Eggleeston的老板William EgglestonⅡ。看他站在工厂里手扶二支Altar的神态,颇有少年得志的模样。

到底Altar是怎么个爆法?这么说好了,我拿丹麦音响杂志第八张测试片的第四首双鼓竞奏去试,然后把音量越开越大。大到我的耳朵实在有点受不了了,而它还是没有撕裂的声音。接着,我又试了Decca那套「杜兰多公主」,同样也是把音量加大。平常我用其它的喇叭时,音量太大就无法安心听了,因为会有很多地方的声音尖锐撕裂得受不了。而用Altar听时,由于它的中频实在太强了,所以这种受不了的感觉大为降低。既然它能爆,我就再祭出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第六号交响曲。结果呢?这是我第一次在二件式喇叭上听到表现得这么好的马勒第六。它既生猛又弹跳,而且弦乐群与铜管的美感与质感都能显现出来。当我一口气把整首曲子听完时,整个人感觉都要瘫痪了,因为被音乐轰得太过瘾了。老实说,这比我在柏林爱乐厅听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现场演奏还来得过瘾。在这里,我不是提倡暴力式的爆棚。而是要告诉读者,喇叭能爆是听音乐的要素之一。否则,当您遇上像贝多芬第九、马勒交响曲或史特拉汶斯基、萧士塔高维契的作品时要怎么办?

有时候,能爆的喇叭不一定好听,因为可能会不够细致,细节不多,或声音太粗。而Altar就没有这个毛病,听希伯莱遗产与阿卡多拉的「魔鬼的声音」时,就可以知道它的小提琴有甜味。而从小提琴细微的擦弦质感以及琴板振动中,也可以知道Altar的细节很多。尤其听Chesky那张「士兵的故事」时,弦乐的质感以及甜美味道真是棒极了。

Dynaudio的T330D是一支公认的杰出高音单体,它的音质具有甜美的味道,而且,声音线条不至于太细,配起饱满的中频就不会有失衡的感觉。反之,有些高音单体的线条太细了,让人老是感觉与中频、低频的声音线条或量感搭不起来。在Altar的高频表现方面,声音线条与甜味都没有问题。不过,我认为在高频自然的量感上与四件头喇叭还是有一段差距。人家是厚厚的一片,而Altar却是薄薄的一片。不过这也难怪,它只有一个高音单体而已,而人家四件头是「一列」高音单体。也因为如此,所以我不会太苛责Altar的高频没有厚厚的一片。其实,如果您听听Altar所再生的钹,就会知道它已经非常不错的了。

Altar的中频是我最中意的,它用了二个16公分直径的低音单体当作中音单体,这种设计简直就是射中了我的心坎。各位要知道,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有百分之八十是来自中频,所以中频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一般的喇叭只有一个中低音单体,或是只有一个小口径的中音单体,这么小的振膜面积怎么能够将从160Hz到2560Hz的五个八度频宽表现得好呢?这也难怪年轻一辈的音响迷根本就不了解中频饱满的真谛在哪里,因为他们所接触的喇叭就是中频薄薄的。而中频薄薄的声音绝对是很难听的。Altar就是用了二个中音单体,所以唱起歌剧来中气特别饱满,不会撕裂或失真;唱起RR那几张Turtle Creek二百人大合唱,它的规模感也比平常要大。我时常告诉读者,如果您听到歌剧男、女高音的声音薄薄瘦瘦的那就一定不对,因为那种声音不可能会让他成为世界顶尖的歌手。人家的嗓音是很圆润浑厚有劲的,都是自己的喇叭把人家丑化了。其实,我很希望二个中音的设计成为喇叭设计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能够听到比较正常的中频了。

Altar的规格上标明低频能够下到24Hz。我想这应该是负3dB的条件之下吧!饶是如此,它的低频沈潜能力也是够吓人的。不是吗?二个十二吋大的低音单体是应该有这个能力的!依时下的喇叭来看,能够用到十吋低音单体者已经不多,更不要说一口气用了二个十二吋低音单体。通常,读者很容易误解说低频够低就是捶心肝的力量够猛,其实那只是中低频而已。真正低频与极低频够低的感觉是好像音乐底下铺了一层软软有弹性的垫子般;或是感觉音乐最底层有很美的低频阴影。这种感觉在管风琴的曲子中最容易听出来。如果低频与极低频不够,您就会感觉低频好像下不去,整个声音变硬了。如果沈潜能力够好,低频与极低频就好像空气的波动包围着您的身体,这是一种很美的感受。RR那张「Pomp & Pipes」以及一般圣桑的「管风琴协奏曲」请您拿出来试,如果您感受不到我说的感觉,那就错了。而Altar就能够让我听到这些。

通常,能够爆得起来的喇叭速度都不会慢,反应都很灵敏,而强弱与动态对比幅度也会很大。这些特质加在一起,就让人感觉整个声音都活生生的,这也是一对好喇叭应该具有的特质。Altar的活生感在听爵士乐时会特别清楚,像我听三盲鼠那张阿兰费斯协奏曲时,那种活生到进入狂暴程度的感觉特别强烈。而听拉普人之歌时,整张的低频表现好像都加了弹簧般,不仅活生,而且有弹跳力。或许我应该这么说:Altar的身上充满精力与爆发力,就像豹一般,浑身肌肉都蕴藏着力量。

在说过Altar的一些优点后,我们也该来说说它的缺点了。Altar有什么缺点呢?Altar的说明书说它的效率为87dB,但是我觉得它并不是很好推。我用的后级是每边300瓦的Mark Levinson No.333XL,推起Altar来前级的音量仍然要开到十二点钟位置才够。如果用真空管后级来推,那么低频的沈潜与控制力就会差很多。所以,我建议您一定要用大功率的晶体后级来推Altar,这样才能真正显出Altar的实力。再者,如果您想获得较多的低频量感,我建议Altar不要离墙太远。以「三一七比例法」来摆Altar时,在我的空间中低频的量感还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此外,Altar的造型在我看来很有科技感,感觉就像是二十一世纪太空产物般。不过一般人可能会把它看成中国的「祭坛」。对于心中有忌讳、或是喜欢木质温暖感的人而言,它的造型并不讨好。当然,如果它一对卖十万元,我想就没有人会苛求了。最后,Altar的脚架是另外加上去的,因此,如果您要移动喇叭摆位时,要非常小心。否则将很不好移动。我建议您在脚架下铺一块小地毯,要移动喇叭时拉地毯就可以了。

您的预算够,但空间不大,摆不下四件头喇叭,可是又想要一对全频宽、全方位表现的喇叭吗?Altar绝对是首选之一。■

回到上一页
TOP
29#

在用egg andralll,整体表现不错。
TOP
30#

顶 EgglestonWorks
TOP
31#

我的落地箱梦想,呵呵,艾格思通,不知道中频有ATC毒吗?我的ATC现在听起不错,但是就是低频量感不行,我听了ATC落地箱,低频也不完美,反正升级落地箱我还是喜欢12寸以上的,呵呵!
TOP
32#

原帖由 大头文 于 2010-9-9 9:43:00 发表
不知芳婷以后会不会用634呢

-----------------------------------------
已经出来了,330高音,双634中低音,定价8000美元左右,是我准备升级的型号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33#

原帖由 cqdy 于 2011-5-26 17:12:00 发表
我的落地箱梦想,呵呵,艾格思通,不知道中频有ATC毒吗?我的ATC现在听起不错,但是就是低频量感不行,我听了ATC落地箱,低频也不完美,反正升级落地箱我还是喜欢12寸以上的,呵呵!

---------------------------
新款使用魔雷634中音的EGG,中频绝对不必ATC差,听过andralll的表现,中频不输给ATC 100,高低频就完胜了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