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下这张赋格的艺术 [复制链接]

1#

这张赋格的艺术是不是就是DUO里面的那一版?不过如果是的话那作为搭配的音乐的奉献就没了,可惜。顺便问一下,这个PENTATONE的碟子现在多少钱一张,然后这个SACD有没有CD层的?
分享 转发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2#

好好好我喜欢的
...............  无大喜 亦无大厌
TOP
3#

我也是,虽然我有那张DUO但是还是想买这张,这个有没有CD层的啊?我木有SACD机耶。貌似这个牌子有点小贵的吧……这里面没有音乐的奉献,就等于那张DUO不能卖掉买这张了,多郁闷啊~
最后编辑maninov 最后编辑于 2008-12-14 16:28:21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4#

这家公司都有CD层的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5#

这东西四哥也要卖130到140一张,TNND,有木有什么老外网站在打折的啊……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6#

五音的SACD我觉得每张都是上品!
欢迎交流,Blog:http://hi.baidu.com/pipi1003
TOP
7#

原帖由 maninov 于 2008-12-14 16:10:00 发表

这张赋格的艺术是不是就是DUO里面的那一版?不过如果是的话那作为搭配的音乐的奉献就没了,可惜。顺便问一下,这个PENTATONE的碟子现在多少钱一张,然后这个SACD有没有CD层的?
关于版本我不太清楚。我只能准确地告诉你Pentatone和channel classics这两家公司的新录音都是最先进的DSD录音,碟盘都是全兼容的SACD(容量7.5G),有两个信号层,一个是普通CD,一个是5声道的SACD和双声道SACD。他们之所以没有用5.1的原因是,那个".1"是看电影时用的超低频,以营造动态气氛。在播放音乐不用超低频是因为录音时录音师通过麦克风的摆放调出了自然的低音,按现场自身产生的低频自然分配到各个声道里重播出来。听多声道SACD时不应该感觉到音响的存在,主声道出来的声音有深度(犹如摄影的景深一样),其它声道重播的是录音时捕捉到的那些更丰富的泛音。你可以试试,在多声道模式下聆听,声音感染里很强,犹如在音乐厅里第五排的中间听,当关闭中置音箱和环绕音箱时,你会觉得声音失去了生动和感染力,就像一个丰满的微笑少女转眼变成了一个目光呆滞干瘦的女孩。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CD模式和SACD双声道的比较也是如此,SACD双声道与多声道的比较也是如此。
为什么很多中国音响发烧友不喜欢很多国外的录音(尤其是在教堂和音乐厅的录音)而外国人又对中国发烧音响爱好者喜欢的声音投以嘲讽。我认为,站在各自一方,自己认可的声音都是对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对声音的感受及审美不一样,外国人从小是在教堂和音乐厅最早接触音乐的,他们印象中音乐的演奏(演唱)就应该是那样的音响效果(有丰富的自然泛音),他们是从在教堂和音乐厅里听音乐走到听唱片的,所以在听唱片时总希望听到如在音乐厅和教堂里听到的那种音响。而中国音乐爱好者(尤其是在大城市之外长大的)很多是从听唱片培养出对音乐的喜爱,从听唱片走进音乐厅听现场,他们在听音乐会时总要去把现场的音响和在家听唱片对比,希望在音乐厅里听到唱片里的声音。这种差异是文化差异和习惯差异,不能说谁对谁错。在市场上衡量声音好坏标准是:好卖的声音就是好声音,不好卖的声音就是不好的声音。我认为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之间交流是很有意思的,我就从这样的交流中学到好多东西;但是没有必要非把自己听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的观点加于他人,不能如愿就因此争吵,那就更没必要了。这类争吵最终只能是盲人摸象,各执己见。以上观点属于个人愚见,意在抛砖引玉,有错误之处,请各位大哥指点,我还是个高中生。
最后编辑古典音乐爱好者 最后编辑于 2008-12-14 21:23:50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8#

Pentatone的都是HybridCD,也就是可以在普通CD上播放。

LZ请注意看这个系列的唱片右下角,RQR,--Remastered Quadro Recording,也就是重制四相位录音。据说飞利浦在70年代就认识到了多声道的优势,有一批不多的LP录音采用了四相位录音,也就是现在的多声道,但是在当时是商业上的失败,马上就停止了,所以采用这种录音的作品很少。但是在SACD多声道的时代,这些经典录音又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考虑到录音时代,这张的内容基本上就是Duo里面一样的录音。

Pentatone自己的新录音全部采用DSD,多声道,SACD格式。对于这些尘封30多年的母带,他们也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小心翼翼转到DSD格式,然后制作成多声道SACD。

我有两张这个系列的,海廷克马勒第八,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I MUSIC乐团),录音效果确实比较出众,国内Pentatone的价格一般在140左右,国外的价格还比国内略贵,更不要说算上邮费了。据说香港目前在打折,但是似乎相差也不是很大。
TOP
9#

此系列还有一些格鲁米欧的经典录音,是我下一步的目标。
TOP
10#

原帖由 古典音乐爱好者 于 2008-12-14 21:19:00 发表
原帖由 maninov 于 2008-12-14 16:10:00 发表

这张赋格的艺术是不是就是DUO里面的那一版?不过如果是的话那作为搭配的音乐的奉献就没了,可惜。顺便问一下,这个PENTATONE的碟子现在多少钱一张,然后这个SACD有没有CD层的?
关于版本我不太清楚。我只能准确地告诉你Pentatone和channel classic


你还是一个高中生,我们坛子里面很多头发白白的人都要汗颜了。
也许你对现场音乐的接触,帮助你建立了对音源的较为正确的理解。(接近现场就是正确)
多声道SACD(或者其他的数码格式),必定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很多大虾烧了几十年恐怕都没听过现场音乐会,(他们也未必真的喜欢音乐),这个是最致命的,所以他们永远只是在自己的脑子里面寻求好声音,而没有一个客观的现实参照。
这也许是为什么我国的音响器材发展也无法快速赶上的原因吧。
TOP
11#

看来有必要买一台SACD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香港HMV暑假的时候打过折,75港币一张,不过种类不多
TOP
13#

回复 12# uiojkl1988 的帖子

饿……好老的帖子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4#

回复 13# maninov 的帖子

刚想找一下赋格的艺术的帖子,不小心就顶起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