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YG Acoustics 的箱子哪位听过? [复制链接]

1#

书架箱的型号是:Anat Reference Main Module

加一个低音箱就变成上一级型号:Anat Reference Studio

名字好难记,哪位朋友听过这箱子,可否说说听感?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2#

浩龙 在 2007-1-17 0:27:29 发表的内容
在广州音响展听过,搭配Edge的功放,声音出乎意料的好,温暖宽松有弹跳力,完全想不到是金属箱子.应该在音展上是最好声音的房间之一


Edge是力高在做吧?听过几次,感觉它的声音属于hifi性强又不乏温润细腻那种,在hifi性与音乐味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控制力强,当然这种有实力的DD价格也不菲。
最后编辑迷糊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71170251265120.jpg[/upload]

就是这个庞然大物,最上面那层就是Main Module,加上中间那截就成了:Anat Reference Studio,三层加起来就是旗舰型号(具体型号干脆不记了,反正也买不起)。
TOP
4#

展会上听过几次,感觉上比较适合ROCK及流行类音乐(几次示范基本都是用这种类型的软件)

quote]迷糊 在 2007-1-17 0:21:06 发表的内容

书架箱的型号是:Anat Reference Main Module

加一个低音箱就变成上一级型号:Anat Reference Studio

名字好难记,哪位朋友听过这箱子,可否说说听感?谢谢。[/quote]
TOP
5#




Anat Reference Studio
TOP
6#

每年都有炒的火热的"当红炸子鸡".我觉得还是等几年在看看,市场是对商品最好的测试.如果这个牌子几年后还是在一手市场卖的火热,在二手市场价格坚挺,那就说明的确是好了.
最后编辑54888
TOP
7#

自文 在 2007-1-17 2:21:30 发表的内容
展会上听过几次,感觉上比较适合ROCK及流行类音乐(几次示范基本都是用这种类型的软件


自文兄的回复让俺感觉有点意外,它的声音太现代化了?~最近这箱子可是炒得非常火~
TOP
8#

在广州音响展听过,搭配Edge的功放,声音出乎意料的好,温暖宽松有弹跳力,完全想不到是金属箱子.应该在音展上是最好声音的房间之一
TOP
9#

在音响展听过, 信源是黑胶,声音非常好!!!!!!!!!!!
TOP
10#

外观很酷,想自己做
TOP
11#

roc 在 2007-1-17 13:09:31 发表的内容
所以要买古董


纠妄过正也没意思!
TOP
12#

所以要买古董
TOP
13#

迷糊兄客气了.
其实主要还是怪自己没钱,交不起学费.
TOP
14#

54888 在 2007-1-17 13:40:37 发表的内容
roc 在 2007-1-17 13:09:31 发表的内容
所以要买古董


纠妄过正也没意思!

没看懂
TOP
15#

54888 在 2007-1-17 11:19:45 发表的内容
每年都有炒的火热的"当红炸子鸡".我觉得还是等几年在看看,市场是对商品最好的测试.如果这个牌子几年后还是在一手市场卖的火热,在二手市场价格坚挺,那就说明的确是好了.


颇有道理~就比如54888兄在玩的威信~
TOP
16#

CHANG
Y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22 13:13:19 上传)

YG.jpg

TOP
17#

LV
YG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22 13:14:15 上传)

YG1.jpg

TOP
18#


【器材评荐】 关键报告- Nothing But The Truth (一)




影音部落总编 : 廖斐森  


空间不怎么大,但希望能够拥有品质表现最全面的落地小喇叭吗? 请注意本篇采访报导                                




看过、听过YG Acoustics喇叭的人很难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视觉上,它那两截或三截式的造型十分独特,单体前面五角星形或六角形的金属保护杆也很别致,以全航太级铝合金(及钛合金)制作音箱更是音响圈独一无二的作法;在听觉上,创立于2002年、可谓「初生之犊」的YG Acoustics一推出就打着「地球上最佳喇叭」的旗号,这几年来不但未曾被其他Hi-End喇叭厂家举牌抗议,反倒是接连获得全球各知名专业音响媒体的认同(详情请见这篇 「地球上最好的喇叭?YG Acoustics是狂妄自大还是实话实说?」 ),肯定其超级精准传真的重播特质以及忠实演绎录音面貌的能力。 绝大多数音响爱好者都有特定的音色或个性偏好,但如果您所追求的是绝对的传真与绝对的精准,恐怕很难抗拒YG Acoustics喇叭的吸引力,这也是许多音乐家对YG Acoustics「一听钟情」的理由,他们都认为YG Acoustics能通过「将录音以原貌重播」的考验。
YG Acoustics当前的家用产品严格来说就只有旗舰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和小一号的Kipod Studio(虽然两者的Main Module主模组也可单独使用,但仍需加上主动式超低音表现才更全面),在外观上YG Acoustics有着主喇叭+主动式超低音的架构,不同于一般喇叭的金属音箱材质

Kipod Studio(左)可说是旗舰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右)的缩小版,原厂是在后者横扫全球获得一致好评后,才为较小的聆听空间开发Kipod Studio,架构与制作标准都完全向旗舰看齐,YG Acoustics说两者的差别只有最大音压的能耐而已,厂方建议Kipod Studio适用的聆听空间大小在八坪左右或以内。
也让它们更为特立独行,骨子里YG Acoustics所追求的是对音乐的精准重播,关键则在于「同时」达到极为平坦的频率响应与极低的相位差。 你知道吗? 2002年当YG Acoustics成立时,他们最先制作的「产品」不是喇叭,而是开发自己专用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体,原因是他们发现当时市面上绝大多数Hi-End喇叭品牌都使用市面上的可购得的制式套装软体,然而YG Acoustics的老板Yoav Genv发现它们都有所局限,并无法满足YG Acoustics超高且严苛的标准,于是毅然决然耗费巨资开发自己专用的喇叭设计软体,并透过该软体强大的功能以及先进的材料与技术,来达到±0.7dB的超平坦频率响应与全频段相位差不超过5度的惊人成绩!

Kipod Studio的音箱为两截式架构,上方为包括高音与中低音之「主模组」,下方则为内建AB类扩大机的主动式超低音。 主模组为深度颇深的四方体,正面障板宽度则尽量缩小以得到更无遮蔽的音场,高音单体安排在内凹碟状的浅号角底部,让高音与中音的发声相位一致。 主动式低音是上宽下窄的梯型,从侧面看也是底部向前延伸的梯型,因此整个主动式超低音音箱前后左右障板都是不平行的。 照片中铝材原色是YG Acoustics的标准色,但原厂也提供多种色彩的阳极处理,目前台湾总代理更提供黑色阳极处理与铝钛合金原色同价的特惠专案,请见文末之说明。

单体与音箱是影响一对喇叭发声最重要的两个因素,YG Acoustics在这两个部分自然投注了极大的用心。 他家的单体是向丹麦专业名厂Scan-Speak特别订制的,除了极优异的性能之外,每一对YG Acoustics喇叭所使用的单体都经过精密的配对,再以个别调配的分音器线路补偿其误差值,方能达到上述的精准程度。 Yoav Genv特别强调这在他厂的喇叭上是绝对无法办到的,因为透过YG Acoustics自家的设计软体这「优化」过程仅需几个小时,但他厂所使用的套装软体可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那么,倘若其他厂家取得YG Acoustics这套超强的喇叭设计软体,岂不也能迅速得到产品性能上的提升? 不过,其可能性可说微乎其微。 YG Acoustics这套软体不可能外卖,而且是以色列裔的Yoav Genv透过特殊关系,由以色列军方声纳设备相关的科技研发而来,其他厂家无从开发出同等性能的软体。

YG Acoustics所使用的单体皆向丹麦Scan-Speak特别订制,各项性能都十分卓越。 YG Acoustics制作每一对喇叭都先挑选出误差值最低的配对单体,再由总裁兼设计师Yoav Genv亲自针对其特性调整分音器数值,因此可说每一对产品都是全手工精制而成。 分音器上面所使用的被动元件皆为德国名厂Mundorf的制品,内部配线则向Kimber特别订制。

显而易见的,音箱材质也是YG Acoustics喇叭的另一项重要特征。 为何YG Acoustics不采用一般惯用的木材或MDF材料制作音箱? 加工的精准度以及材料本身的共振是最大的两个考量点。 先来说加工的精准度,YG Acoustics原厂设有极高精度的CNC电脑控制机具,Yoav Genv说木材或MDF仅能达到0.5mm的误差精度(即使以他们的精密CNC来加工),但YG Acoustics所选用的航太级铝合金(6061 T651)与铝钛合金则可精细至0.02mm的误差值。 透过如此精密的加工精准度,以及经过精密研磨所得到的坚硬金属表面,构成YG Acoustics喇叭的铝合金板材不需要任何黏着剂,使用德国所制作F1赛车标准规格的螺丝即可得到紧密的结合, YG Acoustics甚至表示如此一来这些铝板已结合为坚固的整体,其强度就有如将完整的大铝块挖空一般。 要知道YG Acoustics所有喇叭都是密闭式设计,对构成音箱材料的气密度当然十分考究。

YG Acoustics厂内有数部大型电脑CNC机具,拿来对航空铝材施作精密的加工。 YG Acoustics喇叭的音箱顶板、底板与侧板在内部锁固,然后在锁上前障板与背板,由于铝板的加工精度极高,采用螺丝锁固即可达到完全气密之紧致结合,结合面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黏着剂。
除了加工精密度的要求外,金属的刚性重量比数值相较于木材与MDF高出一大截,同样体积的音箱要比后者稳重得多,对喇叭的精准发声有正面的好处。 再者,航太级铝合金基于排除金属疲乏的要求,几乎完全不会储存能量,这使得它自身的共振能量相当低,再加上YG Acoustics还用了内外两层铝材来制作音箱(正面障板除外),内外两层的厚度不同(内12mm、外8mm)并施以不同温度的热处理,让两者的机械特性产生略微的差异,更进一步排除特定频率的谐振。 至于安装着高音单体的正面障板部分, YG Acoustics夸张地动用特殊关系以弹道飞弹外壳的铝钛合金来制作,以确保没有丝毫细微的振动影响频率极短高音的发声相位。 YG Acoustics喇叭的音箱有多「安静」? 当它们在大声唱歌的时候,建议您可以用手掌轻抚它的音箱表面,那是很特别的感受。

具体而微的四件式设计是YG Acoustics的另一项特色。 我们知道中高音与低音模组分离的四件式设计,可说是截至目前为止Hi-End喇叭发展的极致。 将负责极低频段的低音模组抽离为主动式设计,不仅可有效降低后级扩大机推动喇叭的负荷,也能让中高音模组的摆放与发声更为精确,最早的Infinity IRS系列、后来的Genesis喇叭,以及近期的Nola Grande Reference与MBL 101 X-treme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代表作。 不过,传统四件式设计喇叭有体积及摆位所需空间过于庞大的缺点,无情地阻挡了想要拥抱四件式喇叭但空间有限的音响迷与爱乐者。 台湾Hi-End音响圈名人蔡克信医师一向鼓吹2.1或2.2声道喇叭配置,过去使用Duntech Prince与Thiel CS5等大型落地喇叭时,仍都加上Entec SW-1主动式超低音来补足极低频的能量与解析力。 目前蔡医师所使用的Nola Grande Reference喇叭「主塔」与「超低音塔」的分频点是40Hz,基本上「主塔」已经是音域相当完整的喇叭,「超低音塔」的作用在于补足最底部的极低频段。 这种设计事实上与YG Acoustics的理念相当一致,无论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或Kipod Studio主模组
Kipod Studio的Studio主动式超低音内建200/CH瓦出力的AB类后级,备有平衡与非平衡输入,背板上的操作调整拨杆与旋钮不少,除了分频点、相位及音量可调之外,还有EQ频率EQ音量的调整,用家可依据聆听空间的特性调整至最合适的设定状态。
的低频都可平直地达到50Hz,已涵盖了绝大多数自然乐器的低频响应,YG Acoustics将主模组交给整体系统的后级推动,低频下段与极低频段则由主动式超低音内建的超大功率后级掌控。透过这独特的设计架构,YG Acoustics不仅让全频段的频率响应与相位差有过人的表现,也让传统四件式喇叭的极致性能凝缩成一对寻常大小的落地式喇叭,特别是想要在八坪以内的聆听空间,得到直逼四件式喇叭般的开阔空间感与庞大气势,除了本文主角Kipod Studio之外恐怕很难找到第二对了。
实际聆听在台湾总代理声儒企业的聆听室进行,前后在蛮长一段时间内造访过几次,先前也在此聆听过 YG Acoustics旗舰喇叭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 在darTZeel前后级推动下的表现。 在这段期间内,声儒许先生于聆听室前方区域的吸音处理有些更动,最大的改变因素是为音响系统向台电申请了容量更大的专用供电,更为纯净丰沛的交流电源,对音响系统声音表现的正面提升十分显著,无论细节刻画、音场层次或音像的密度与实体感,都比专用电源升级前更明确直接。 聆听Kipod Studio喇叭时以 darTZeel CTH-8550 推动,前端讯源搭配为Audio Aero Prestige SACD/CD唱盘,线材则以 Kubala‧Sosna 为主。

左图:有着特殊金黄色面板的就是 darTZeel 扩大机一门三杰,后方音响架上的是NHB-18NS前级,前方左侧是NHB-108 model one后级,右侧则是将两者精华熔于一炉的CTH-8550。
右图 ​​:试听时推动Kipod Studio时使用的darTZeel CTH-8550,有关这部综合扩大机的相关介绍与器材评鉴报导,请点击 这里 查阅。 对了,声儒企业这里所使用的音响架是 Grand Prix Audio 的制品,由碳纤维板与不锈钢脚座所组成的架构质感高贵,抑震效果也十分优异。

YG Acoustics最标榜的就是不偏不倚的中性特质,市场上各品牌的音响器材多少都带有自我的色彩,那是设计者个人声音喜好倾向的投射,但YG Acoustics却强调他家产品的功能就是将输入的电子讯号转换为声波,而且在转换的过程里都不改变声音的内容。 YG Acoustics说他们完全不对自家的喇叭作任何的「调音」,所有设计制作的目标就是纯净且精确的音乐重播而已。……没错,任何人看到以上的字句都会觉得是厂方的宣传辞令;不过,倘若你能亲自聆听任何一对YG Acoustics喇叭,在前端更换不同的讯源与扩大机搭配,详加比较之后就能认同YG Acoustics所说的确是实情,他家的喇叭绝对是市面上自我个性最低的喇叭之一。 搭配同样中性无染的前端器材,很容易轻松分辨不同录音的本质,也经常能获得更为贴近音乐的感受。

以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第二集(Dynamic CDS294)为例,演奏的乐器仅有小提琴与吉他各一把,但Kipod Studio在darTZeel CTH-8550的驱动下,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单调沉闷,反倒清晰刻画了小提琴与吉他的唱和及对话。 以Kipod Studio几乎可称为「纤瘦」的主模组宽度,宽广无遮掩的音场表现是可以预期的,但除非是亲耳聆听,否则你很难想像这对喇叭出乎意料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 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拉奏的绵密质感,以及吉他拨奏时的琴身共鸣,清晰明确地有如近在眼前演奏一般,连小提琴弓弦摩擦的力度与吉他弹拨时琴
弦的振动,强弱起伏的劲道都显得直接而活生。 相较于一些喇叭播放名琴演奏时的华美高贵,Kipod Studio甜润飘逸的滋味没那么浓郁,但厚实的形体与充满能量的内劲则带来更接近真实的体验。 小提琴与吉他都是由琴弦振动透过木头箱身共鸣发声的乐器,Yoav Geva说人们都会觉得透过一般MDF箱体喇叭播放会更有「木头味」,但那其实是「愉悦的音染」 ,MDF音箱的共鸣增添了原始录音里根本不存在的成分,但透过YG Acoustics播放就能还原录音的真貌。 聆听这张CD正好印证了他的说法,极度澄净之背景让乐器演奏的细腻表情历历在目,即便是弓弦的轻拉或琴弦的轻抚,充满弹性与能量的触感也让乐器的面貌更为真实。

拿来播放高爆棚震撼效果的曲目又如何呢? 看到声儒聆听位置前的茶几上放着《卡门芭蕾组曲》,当然不客气地拿来试炼Kipod Studio的能耐。 这张1960年代由Authur Fiedler指挥波士顿大众管弦乐团的录音,是该曲目的经典版本之一。 通常要体型比Kipod Studio大上一倍的大型落地式喇叭,并以大功率后级来驱动,才能尽情释放这张卡门敲击乐的超庞大动态与能量。原本以为这下子恐怕会让Kipod Studio与darTZeel CTH-8550出糗,但整片弦乐拉奏时的真实感却着实出乎我意料之外,那是快速暂态反应与扎实声音密度的紧密结合,擦弦的质感
极为清晰明确。 这种张力十足的韵律有部分出自darTZeel CTH-8550的特质,但主要还是来自Kipod Studio铝块般沉静音箱的魅力。 或许,我应该说两者对此都有贡献,但相乘的作用让这独特的声音面貌更为凸显,极为寂静的音箱排除了遮盖细节的共鸣,澄净的放大电路让单体更能清晰描绘音符的细微律动,透过Kipod Studio与darTZeel CTH-8550所聆听到的,并非仅是五线谱上标注的音符,而是曼妙和谐的丰富乐章。 这套组合灵活暂态的优点在打击乐片段更为迷人,除了电光火石般的俐落反应让各种乐器的质感十分活生,爆棚乐段几无压缩的庞大动态更是惊人。 能静能动、允文允武,高度精确且传真地重现录音本质,就是Kipod Studio的写照。

听人声如何呢? YG Acoustics老板曾经制作了一张展示片,用意自然是彰显YG Acoustics喇叭的特质与优点,这张测试CD是非卖品,但你在声儒绝对听得到。 该CD第一首就是女声的演唱,Kipod Studio能形塑十分明确的形体,饱满的音像清楚凝聚在两支喇叭之间,两侧大鼓敲击的震波极有弹性,同时亦勾勒出音场之庞大,倘若中低频段的能量及控制力不佳,很难有理想的重播演出。 第三首以钢弦吉他演奏为主,明快的弹拨与敲击乐器之清脆,充分传达Kipod Studio中高频的细腻。 紧接着第四首是古典吉他与低音大提琴的合奏,古典吉他拨弦的
质感及音色和前一首钢弦吉他有明显的差异,Kipod Studio当然毫不费力地就展现了出来,至于低音大提琴有几段的频率极低的拉奏,Kipod Studio主动式超低音的优异解析力尽显无遗,将琴身共鸣的质感充分传达,酥麻的震波令人沉醉。 最后一首是网罗电吉他、电贝斯、萨克斯風、敲击乐器与男声演唱的曲目,浑厚粗犷的男声嗓音混合着轻快流畅旋律非常动听,人声与各乐器之间的层次明确,彼此之间又有着和谐的共鸣及呼应,高密度且细节充分的波动让音乐充满生命力。 YG Acoustics这张示范CD全长仅有24分钟,收录曲目的配器都不复杂,或许正是如此更容易关注于乐器人声质感描绘的真实度,以够大的音量聆听这张CD,就能体会YG Acoustics喇叭的高明之处。

YG Acoustics这组Kipod Studio无疑是当前市场上价格/体积比最高的几对喇叭之一,但它可能也是其中声音最为精准、表现最为全面者。 配备几无共振的铝合金音箱,以及内建大功率后级的主动式超低音,Kipod Studio可说是具体 ​​而微的四件式设计。 除了 ​​对于极度无染、高度传真的追求外,兼具小音量时微弱细节的精细描绘,以及大音量时能与大型喇叭系统匹敌的能量与动态,主动式超低音不仅大幅降低了对后级推力的需求,灵活的调整机能也使其与聆听室声学条件的整合更为紧密。 这是一对声音表现大幅超越其视觉印象的小巨人,对于聆听室无法容纳大型四件式喇叭系统,但执意追求如临现场般音乐重播(包含细节、传真与能量)的爱乐者而言,YG Acoustics的Kipod Studio极可能就是地球上最适合也最好的一对喇叭,请务必亲自试听比较之后再作决定,你将会认同Yoav Geva对音乐精准重播的执着与坚持。(附注:2009年10月31日以前,声儒企业提供黑色阳极处理外观版本同一价格优惠,将近总价一成的额外费用由声儒企业全数吸收,详情请参阅 这里

代理商回应:
感谢廖总编在百忙之余多次亲临声儒企业为了将最真实的报导呈现给读者。 将YG Acoustics最难能可贵的价值与差异性给标榜出来。
诚如双扩大机推法的优点,YG Acoustics力推主动式低音伺服器的运用,彻底的让使用者得以仰赖自由意志来分配功率扩大机的灵活选择。 将宝贵的投入资源注入在除了“功率放大”这个古老的魔咒身上。 继而帮助使用者将扩大机选择注意焦点放在甚至比功率放大之外相对重要的播放性能选择议题。 譬如音乐性的感染力,密实的声音密度,恰如真实的反应速度,丰富的声音层次感以及犹如空气般的透明度。
毫无例外,在每一次展示前我们一定向来宾强调 “您目前准备聆听的是这一对小喇叭,它的名字叫Kipod Studio。”
尽管如此,每一位亲临声儒展房的乐友却始终很难置信如此才区区103公分高的Kipod Studio竟然具备播放出大型落地喇叭的声音能量以及制造出那几近现场音场的宽宏规模!

在每一次的聆听阶段,每当来宾忘情着进入音乐所制造出的情境,而误以为声音来自竖立在两旁的YG Acoustics落地旗舰大喇叭-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 时,我知道我们已经达到我们所期盼的共同目的了!
假如您的聆听空间不大,但正寻找犹如大型落地喇叭一样无与伦比的声音表现吗? YG Acoustics Kipod Studio绝对是目前我们所见,价格无论表现最全面性的落地小喇叭!
我们欢迎您前来预约试听,挑战自己过去对重播器材的思考逻辑之外我们更希望藉由音乐帮助您-听见幸福!

您至诚的
声儒企业敬启

左图:Kipod Studio主模组并非直接安置在主动式超低音上,两者之间要用螺栓加以锁定。
右图:放在耶诞树底下的红箱子不是耶诞老人所给的礼物,而是Kipod Studio的铝箱,这是原厂特别制作的专用包装箱,提供喇叭各模组于运输时最安稳的防护。

YG Acoustics Kipod Studio喇叭主要性能规格
  • 两件式、三音路模组化架构落地式喇叭
  • 每声道使用单体:1吋丝质振膜高音一颗、5.25吋纸盆中低音一颗、8吋纸盆/碳纤维混合超低音单体一颗
  • 音箱为总厚度20mm的双层航太级铝合金复合架构,前障板为弹道导弹的铝钛合金制成,彻底排除箱体的共振
  • 频宽范围:20Hz-40kHz
  • 频率响应:20Hz-20kHz, ±0.7dB
  • 两声道配对精准度:±0.2dB
  • 一般阻抗:8欧姆
  • 效率:86dB/2.83V/m
  • 主动式超低音内建后级功率:200瓦(AB类)
  • 尺寸:主模组宽172mm×高400mm×深330mm,主动式超低音底部宽度296mm、深度418mm,两者叠合总高度1030mm
  • 重量:每声道47公斤
  • 美国制造
  • 参考售价:新台币180万元
  • 台湾总代理:声儒企业








TOP
19#


【业界动态】 地球上最好的喇叭? YG Acoustics是自大狂妄还是实话实说?





作者: 廖斐森发表于:2009/3/25

在整套音响系统中,若说喇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会反对的音响迷大概不多。 虽然,持反对意见的厂商应该不少,Linn的Ivor Tiefenbrun会说黑胶唱盘的等级决定一切,Krell的老板Dan D'Agostino会讲没有用Krell的扩大机来推动喇叭,声音都不能称作完美。 不过,在现代化的Hi-End音响系统中,喇叭担任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角色,失真率与前端器材相较高得多的状况,应该是公认客观的事实。 换句话说,这表示喇叭在音响系统中应该是最难做到完美的部分。 但十分吊诡地,喇叭却也是音响系统里品牌及「花样」最多的器材,不同的音箱材质与结构、数量多寡及排列各异的单体,构成了许许多多的喇叭制品。 不明所以的人或许会觉得喇叭就是把几个单体锁上音箱、配上分音器与线材就了事,但其实这样只是能发出声音而已,真正要达到Hi-End音响迷的极致要求,要把相互牵制抵触的几项特性调协至最理想的程度,那可就非得投入极为精确的设计与调整不可。



最新的2009年3月号美国Stereophile杂志以YG Acoustics旗舰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喇叭为封面主角,并罕见地以近似「审判」的字眼落下醒目的标题。
Hi-End音响圈的喇叭品牌不少,各自宣称自己才是完美设计的并不少见;但是,如同YG Acoustics这样始终在广告及展场标语上白纸黑字地写着自己「毫无疑问是地球上最佳喇叭」(The best loudspeaker on the Earth, period.)的,还真是绝无仅有的嚣张举止,尤其以一家成立没多少年、产品没几种的新品牌来说,这情形更是前所未见。 值得玩味的是,几年来YG Acoustics的此一论调,不仅没有受到其他喇叭品牌的围攻,反倒是一一「征服」了全球各知名的专业音响媒体,最新的发展是YG Acoustics的旗舰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登上了美国《Stereophile》杂志三月号的封面(以「接受审判」的角色),结果呢? 它受到资深编辑Wes Philips的大力赞扬,说它鲜明丰富的强弱动态不只让音乐活生,甚至有如音乐家真实在聆听室里演奏音乐的感动(The YGAs were so adept at presenting dynamic details that, instead of simply making the music come alive, they presented living, breathing musicians making music in my living room.)。 结论呢? 透过这对喇叭确实能重播录音的真实原貌,而且很难去质疑其价格过高。 至于「毫无疑问是地球上最佳喇叭」的论调,Wes Philips则下了如果真能做到就不是吹牛(It ain't bragging if you can actually do it)的注解(英文评鉴全文, 请见这里 )。

比价格,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身价固然不低(十万七千美元),但还不是最高的(大约只能排40名左右,请参阅这里),YG Acoustics凭什么如此自傲? 主要在于其规格特性及声音表现之优异确实不俗,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厂方公布的频率响应曲线,将会发现它竟然平直到几乎是一条水平线(20Hz-20kHz, ±0.7dB, 请参阅这里 ),而且YG Acoustics强调左右声道的差异超低(配对精度在±0.2dB以内,由20Hz到20kHz的频率范围内),这相较于绝大多数喇叭的规格简直是「梦幻」甚至是「梦想」,但YG Acoustics却实实在在地办到了! 或许你会质疑量测规格优异并不代表声音同样精准,YG Acoustics老板兼设计师Yoav Geva的看法是假使规格优异但听起来不好听,那就表示量测 ​​有误差、实际上并不够精准,他认为YG Acoustics无疑是世界上量测规格最为精准的喇叭,不仅频率响应超级平直、几乎毫无共振,更是唯一能在频率响应及时间相位同时取得最佳化的制品。

为何Yoav Geva会对自家产品有如此高的自信? 从特制的单体与特殊的音箱材质架构,YG Acoustics都有独特的设计与观点,甚至连喇叭的设计软体都自行开发。 换句话说,YG Acoustics喇叭从无到有,完全都是由Yoav Geva所一手建构出来的,而「精准传真」就是他对喇叭性能的最高要求。为了达成此一目的,YG Acoustics摒弃一般惯用的木材或MDF材料制作音箱,而采用了非常罕见的航太级铝合金(6061 T651)来制作箱体,这种航太级铝合金除了拥有绝佳的刚性重量比(同样重量材料刚性较高)之外,更重要的特性是它几乎不会储存能量(否则岂不是很容易产生金属疲乏酿成飞安意外),使得它在播放音乐时不会加入音箱自身的多余振动。 不只如此,为了让音箱更为寂静,除了正面障板之外YG Acoustics喇叭的音箱是由内外两层铝材复合而成的,内层厚12mm、外层厚8mm,并且各自施以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程序,让两者的机械特性略有差异,排除特定频率的谐振。 至于正面障板呢? YG Acoustics更夸张地用了弹道导弹的铝钛合金制作,以完全排除一丝一毫的共振,这种军事级材料还是身为以色列裔美国人的Yoav Geva动用特别关系才拿到的,如此大费周章为的就是排除喇叭音箱的任何个性或音染。 (关于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旗舰喇叭更详尽的特色, 请参阅这里




左图: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 是三件式、三音路的设计,所有的单体皆为丹麦名厂Scan Speak特别订制品。 最上方的称为Main Module,其低频延伸即可达50Hz,其高音与中低音的分频点为1.75kHz,以四阶斜率(每八度音24dB滚降)分音,远比一般两音路喇叭3-5kHz的分频点要低,目的是避免在人耳最敏感的区段作分音。 中段与下段两个梯形音箱都是配备十吋单体的主动式超低音,如果只加上中段音箱型号为Anat Reference II Studio。
右图 ​​: 除了铝原色,YG Acoustic也提供 黑色阳极处 理与其他颜色的音箱供用家选择。

从世界各国专业音响媒体对YG Acoustics喇叭特性的一致看法,Yoav Geva的努力确实获得了回报与肯定。 以我个人在台湾总经销声儒音响 (注一)聆听室听过几次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的经验,对其快速精准的声音特质、饱满凝聚的音像、既能描绘纤毫细节又能重现磅礡气势的能耐,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种绝对精准的音乐重播可不是寻常喇叭所能办到的。 而以极大音压播放能量强劲的乐曲时,用手掌轻抚其音箱,几乎感受不到振动更是让人惊奇。 任何有志追求极致音乐重播的Hi-End音响爱好者,都不应该错过聆听YG Acoustics喇叭的机会。 至于厂方号称是地球上最好的喇叭,YG Acoustics究竟是自大狂妄还是实话实说? 这个问题的最佳解答应该留给每个人各自评判,Anat Reference II Professional与Kipod这两对YG Acoustics喇叭,此刻正在台湾总代理「声儒企业」开声展示中,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亲身前往体验。







TOP
20#


YG Acoustics隆重推出2010年全新被动式全音域扬声器Carmel




图片来源: 普洛音响网 2010 1月CES YG Acoustics展示会现场请看 这里!


  


Photo posted by Stereophile of CES 2010 coverage. Photo posted of Tokyo HiFi Show 2009 coverage.

YG Acoustics 隆重推出小型被动式全音域扬声器Carmel
自2004年以来,YG Acoustics率先运用航太级铝合金材料于扬声器箱体制造并达到如同尺规般平直的频率响应以及 零相位差 的表现为全球顶级喇叭制造业带来全新的视野,其科技技术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位跃居第一流的领导地位。
过去7年来,以全金属制造的技术累积而来的R&D设计和超凡的制造经验中再次以无懈可击的箱体工艺制造技术结合DualCoherent™ crossover technology 独家声学专利技术 完成的全新-Carme,专为都会区小型聆听空间带来全新设计的独立型号。
Carmel箱体材料采用航太级全铝合金制造,运用最新4-axis加工技术(注)完成0.0008厘米公差值造就出全球扬声器制造史上精准度最高的工艺成就。

Carmel所有技术一脉相承沿自YG Acoustics顶尖的凝缩精华,其 设计轴心完全摒除传统上扬声器设计师通常加上个人对音频的偏好,达到单纯的将录音讯号不增不减的忠实还原。并进一步运用 4- axis的研磨铣床加工技术 更高的技艺水准强化 金属加工技术。
继Anat Reference II旗舰系列,Kipod系列, YG Acoustics 展现丰富而庞大的动态,清澈的音符线条和细节以及精准绝伦的音像和3D音场深度表现,这些非凡的工艺技术突破带给消费者除了在听觉,在视觉上更展现出惊人超越体型表现的震撼! 这一次,我们带给所有爱乐者将不仅止于顶尖音乐播放性能,而是更亲近的售价。
2010年正式推出 史无前例 低于百万台币 的建议售价 在业界投下震撼! 这是为 过去因受制价格与播放空间而无法 ​​拥有YG Acoustics的乐迷朋友带来最大的献礼!


注解: 4-axis的研磨铣床加工技术优点可以让金属材料在表面上施以任何角度结合并提高精密度。 这让音箱内部可设计出更复杂的几何腔室来消弥谐振,而无需添加任何填充材料制造 共振机会 妨碍音讯纯净度,这在扬声器制造业界中是谓创举。

主要性能:

  • 型号: Camel

  • 频宽范围:35Hz - 40KHz +


  • 平均阻抗:8 Ω

  • 灵敏度:87 dB

  • 高音单体:Scanspeak Ring Radiator (YG Acoustics强化版1吋丝质双振膜单体)

  • 低音单体:Scanspeak Revelator 7吋(YG Acoustics强化版)

  • 箱体形式:全密闭连续一体式

  • 箱体材质:航太级全铝合金(6061 T651)

  • 体积:102 cm x 28 cm x 36 cm H x W x D

  • 重量:每声道净重30 Kg

  • 制造公差: +/-0.0008”

YG Acoustics is proud to announce the arrival of its newest model – the Carmel !
YG's new speaker is also their most affordable offering to date, It's a floor standing with full ragne two way speaker that features technology and components more commonly found in far more expensive speakers. YG Acoustics' Carmel is an all-aluminum speaker. It was created using 4-axis milling technology and at an incredibly strict tolerance of +/-0.0008 ”.  

The Carmel offers a frequency response from 35Hz up to 40kHz t hanks to the inclusion of a seven inch woofer and the same tweeter used in the YG Acoustics Kipod. The Carmel also boasts proprietary Dual Coherence crossover technology employing the same Mundorf components found in all of YG Acoustics' speakers.



请参考以下新闻内容来自 影音部落 于2009年10月东京音响展报导
  Hi-AV编辑部
【TIAS 2009】YG Acoustics家族最新成员Carmel落地式喇叭即将推出


在本次2009东京国际音响展最低调的新制品,当属以精密航太级全铝合金音箱、导弹级铝钛合金著称且自诩为全地球最佳喇叭的美国 YG Acoustics,现场这对落地式喇叭不仅以静态展示,甚至连一张型号标示牌都没有放,真的是神秘感十足。 经向YG Acoustics台湾总代理 声儒企业 查询,得知这对两音路落地式喇叭是即将于明年初CES展正式公开的原型机,型号名称为Carmel。

熟悉YG Acoustics的朋友都知道品牌名称YG就是老板兼设计师Yoav Gonczarowski的缩写,而他家首对喇叭Anat Reference II之命名就来自他老婆Anat的名字,第二对喇叭Kipod Studio的「Kipod」则是他女儿的名字。 那么,这对新喇叭Carmel呢? 难道……没错,Carmel就是Yoav Gonczarowski小儿子的名字,他还真是位重视家庭价值、爱妻儿的新好男人啊! 只不过,照这命名哲学,假使明年YG Acoustics还有新喇叭要推出,恐怕Yoav Gonczarowski得赶快「加紧做人」了。



原厂尚未发布任何技术资料,从外表观察两音路设计的Carmel,其高音单体沿用Kipod来自向丹麦ScanSpeak特别订制的顶级1吋丝质振膜单体,中低音部分则为比Kipod主模组5.25吋大一号的全新开发7吋中低音单体(同样为向ScanSpeak特别订制),分频网路的相关细节尚未得悉,目前可以确认的是绝对秉持YG Acoustics对于全频段精准相位,以及超平坦频率响应曲线的苛求。

从正面观察,Carmel前障板由上至下是相同的宽度;从上面的角度俯视,Carmel音箱是前宽后窄的三角形(后端是外侧为圆弧形的「龙骨」);从侧面观看,Carmel的侧板是上部长方形与下方梯形的组合,但请注意整片侧板是一完整的航太铝合金板,CNC切割时对角度与尺寸的精密度要求极高,难度甚至可能高于过去YG Acoustics的制品。

为何YG Acoustics要如此大费周章? 并非Yoav Gonczarowski喜欢自找麻烦,这完全是基于声音表现的考量。 一方面让音箱构成前后左右不平行的内部架构,降低内部声波反射共鸣,另一方面也让中低音单体呈现略微向上对着聆听位置的角度,让两支单体的时间相位更趋一致,对音像的精确描绘及音场的层次勾勒都有帮助(有关YG Acoustics喇叭音箱与众不同的特色,请参阅这篇 「绝对精确与传真的音乐演绎,似小还大的YG Acoustics Kipod Studio」 ) 。



Carmel音箱并非直接落地的,而是另有一块略微外张的铝合金底板,加上金属脚钉之后再落地(和先前YG Acoustics喇叭同样采「三点落地」的方式)。 从这张照片也可观察到Carmel「背柱」接近底部处设有Bi-Wire喇叭端子,没错,不同于先前Anat Reference II与Kipod都要加上主动式超低音,以扩展为落地式喇叭, Carmel是YG Acoustics第一对全被动式的落地式喇叭。 那么,这对Carmel售价如何呢? 原厂还未公布参考售价,但表示「非常可亲、将会是个大惊喜」(much friendly , and will be a surprise),看来响往YG Acoustics过人精准传真音乐及音响表现的朋友,可以对Carmel抱持大大的期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