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在穗丰听了老浦东的5寸小全频 [复制链接]

1#

全频喇叭很可能是继LP和胆机之后,在音响界出现的又一个老妖怪。
全频胜分频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因为分频箱就一定有分频器,就一定有分频电容。而顶级的分频电容价格是以千为计价单位的,高级音箱要有好声就一定要用上贵价电容,可惜再天价的电容在分频器里也只是“必要之恶”,从声音角度来说,它还不如一条普通电线。这也就是高级监听音箱用电子分频的原因。
再说分频器里的电感吧,又一个“必要之恶”!把电感的线拉出来,至少有几米长,又有几对5万元以下的箱用天价的铜箔电感的?好笑的是,即使是再好的电感,在声音方面也不如短短的一条普通粗铜线。
几十年前由于材料性能差,全频被赶下了台。现代的科技进步使全频的性能有了飞跃的进步,又得意洋洋的重出江湖,但外国货都要卖天价,就大大影响了普及。在国内玩的人不多,不象国外有“全频爱好者CLUB”,可以互相交流,但全频的魅力可是不可挡啊!无定力者万勿轻易尝试。
分享 转发
TOP
2#

老大何时有空就PM我,仰慕已久,定当专程拜访.谢谢!
TOP
3#

分频箱还有个先天的缺陷,一般分频点都取在1.8K到3.5K,这恰恰是人耳敏感的中频区,首先会在这段会有相位失真.
由于这段频率是由两个不同音盆材料的喇叭单元同时工作,就形成了"二重唱",声音就不够干净,现代的高级音箱大都采用丝膜高音,虽指标不最理想,但它和各种中低频单元的配合比较"和谐",因而广泛运用.
而其它材料的高音,那怕指标更好,都较少用,原因无非就是太贵或有不"和谐"的声音.
所以全频喇叭是占了很多便宜的,胜过分频音箱是很正常的事.
TOP
4#

聆至静 在 2007-3-19 9:34:50 发表的内容


做好真正意义上的分频就可以解决.



除非是电子分频,但还是没法解决分频点处两个不同材质的高,低音单元"二重唱"的问题.
拿一块铜板和铝板敲一下,会出来相同的声音吗?
最后编辑老浦东
TOP
5#

聆至静 在 2007-3-19 11:14:19 发表的内容
老浦东 在 2007-3-19 10:26:21 发表的内容
聆至静 在 2007-3-19 9:34:50 发表的内容


做好真正意义上的分频就可以解决.



除非是电子分频,但还是没法解决分频点处两个不同材质的高,低音单元"二重唱"的问题.
拿一块铜板和铝板敲一下,会出来相同的声音吗?


比喻不太适当吧?


比喻非常通俗易懂,因为我本来就只是个乡下粗人.
做过喇叭的技术人员都知道,不同的音盆会出不同的声音,这是常识,并不深奥.
为什么中国的铜管乐器做不好?就是没掌握材料的最佳配比.
不当之处还请聆至静 兄多指教.谢谢!
TOP
6#

csdam 在 2007-3-18 20:47:12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们的VIP试音室最近调教得比较满意,浦东兄能带同大作光临演示,定当轩尼诗XO加东莞客家菜恭候!我明天回香港,本周三到周五可约定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老大请收站内短信.谢谢.
TOP
7#

聆至静 在 2007-3-19 12:33:44 发表的内容
呵呵.指教不敢.我觉得获得非常丰富的泛音也只在高音单元.判断声音如何靓也在此吧?


老兄的见解太片面了,我是丹拿的FANS,丹拿的PP盆独步天下,国内做PP盆的厂家也多如牛毛,有些国内"精品"更是在外观上和DY单元一模一样了,大的如HV,小的如MZS,BL,但那一家敢和他们的祖师爷---丹拿同场对比呢?你以为DY就是普通的PP盆吗?---你被耍了!(NBA广告语)
声音讲究的是全面,只有从低到高都做得呱呱叫,才算是好器材,不信?我寄对DY42给你,你把低音单元换个国产精品听听看!
TOP
8#

guoki8 在 2007-3-19 13:50:49 发表的内容
今天这个好 明天那才是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自己做什么就什么最好。。。。。。。。。。。。


老兄这句话倒是精辟的说出了音响界的宣传规律,不过这是老外发明的东西.
就从喇叭的音盆来说吧,一会说PP盆好,后来又来了防弹盆,金属盆,还有碳纤维盆,复合盆.当然宣传上是一个更比一个好,但几十年过去了,又只有那一种盆是屹立不倒的呢?---只有纸盆.
所以世间总有真理在,时间能证明一切.
但等不及的朋友们怎么办?那就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只相信你的耳朵.
TOP
9#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喇叭生产国,喇叭厂老板也是全球第一.但专业人才和研发经费就不知道全球第几了.
反正喇叭太容易做了,中山一位喇叭老板这样说:"上至80岁,下至8岁,学一下就都能做",花都的一位老板这样说:"拿20万出来,一星期包你出产品".可见中国有雄厚的喇叭生产基础.
所以台商和港商都很喜欢把工厂开在大陆,我就认识其中不少人.
但如果是业内人士就知道,要做出"好"喇叭来就太难了,就这么寥寥无几的部件,翻不出花样来啊.于是五花八门的音盆就由此应运而生,兜来兜去的叫发烧友不断掏口袋.
可声音好了多少呢?只要看看那家厂的音盆是多年不变,而且多年不倒的,那就一定是在音盆的使用和研发上面很有心得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