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随感! [复制链接]

1#

难得这样的文章。
对于音乐作品的文章我多数都发在器材区了,且多数采用音响器材、效果与音乐作品欣赏分析的混排方式。一方面我是DIY出身,希望器材与音乐能达到融合;另一方面是希望更多的器材烧友看到,带给大家一些音乐方面的欣赏乐趣或者可能的小小的影响,得到相对正确一点的音响音乐观念。
记得部分文章也得到过施兄的高明点评。
或者以后我视情况适当的发一点到这边来。

支持施兄继续发表音乐评论。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1/24 20:08: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

拜读施兄部分文章,赞同兄的很多观点。艺术与生活爱好上的习惯亦多有相同。相信除了艺术本身是共通外,艺术的欣赏者,TA们身上也有地方是共通的。
艺术作品无论创作、演译还是欣赏,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收获或成就的高低取决于努力与心态,然后也相互影响。

希望更多的乐友、烧友发表或参与讨论这类文章。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09-09 11:09:43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3#

施兄留意到粤剧了,有没有学粤语?哈哈。
小时候引我入门的两出剧子:<<绛桃换荔枝>>、<<帝女花>>。那时二伯父广州工作,买回来的珠江收录机,太平洋的卡带。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4#

这位伯父无妻无儿,这台卡带机现在他还在用,我经常回乡下帮他看看,维修下。
前几年买了台二手的3碟松下组合机给他。
去年借扶贫机会,几兄弟再凑点钱给他建的新房子。
之后运了些淘汰下来的显示器、音箱等,回去给他装了有线电视。

现在他在村子里形象挺高的,因为亲人们都齐心,照顾他。旁边乡亲,也喜欢去他家坐,聊天。
我想音乐也好文学也好,艺术形式给我们的,就是这生活的点滴平淡和暖吧。

晚岁身有托,灯前客未空。
夕阳映白发,亲情舒颜容。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