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国内出不了像样的大部头音乐作品 [复制链接]

1#

这个在当年上西方音乐史课的第一堂课时老师就提到了,简而言之:西方几百年发展形成的复调音乐与和声思维早已深入了其文化土壤当中,而主调音乐恰恰是在此丰厚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这和我国千年来一直传承的单音音乐创作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我国开始研究和声体系至今仅仅100年左右,试问在哼着单旋律线歌曲成长的一代代国人与从小在弥撒曲中成长起来的西方人在和声思维的概念和直觉上能一样么?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entwine 于 2011-10-1 23:25:00 发表
朱践耳的十几部交响曲还是可以的


  朱践耳的《江雪》和《纳西一奇》我都比较喜欢,尤其纳西一奇。马思聪此类作品也有不错的素质,在用传统技法进行创作的现在作曲家中叶小纲也是不错的,没有郭文景那么有个性,传统风格更多一些,比较学院派一些。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1-10-01 23:55:22
TOP
3#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1-10-1 23:53:00 发表
现在搞音乐的多半是从小接受西方音乐的训练,数十年浸淫,文化差异不是主要问题。

  我认为文化差异目前来说仍然是主要问题,试问数十年浸淫与几百年传统之间孰深孰浅?从小听着唱着弥撒曲的孩子和将上下声部分开练熟后再艰难的一点一点往一起合的中国琴童比较,谁的复调音乐意识和和声思维会更强些呢?
TOP
4#

原帖由 daniel115 于 2011-10-1 23:54:00 发表
中国的音乐历史所致,民乐居多和西洋乐的表现形式不同。

  兄说的有道理,中国音乐的发展长期以来是以单音音乐为主主体思维模式的创作进程,20世纪以后才开始研究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备的复调音乐。所以在成长土壤上的缺失是主要的问题所在。另外,当今的多元文化的充斥和利益的驱动也使得很多创作者对传统创作技法的研究无法深入挖掘。这也是时代所造就的,既缺乏土壤和传统,有无法去静心的十年磨一剑。所以结果就很明显了。
TOP
5#

原帖由 entwine 于 2011-10-1 23:56:00 发表
恩 有同感,希望兄在巴赫贴多多发言,深度交流~~


  好的,明天抽空浏览您的好贴,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TOP
6#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1-10-2 0:43:00 发表
残剑兄的观点用在当今熙熙攘攘的琴童上十分恰当,但对于占据庙堂之上的专业人士而言就不太适用了。如果到了那个层次还是拼凑和声,那只能说明他屁股坐错了地方。如果全体人员都坐错了地方,是否表明这玩意儿水土不服,中国人基因里缺这个东西呢?

   庙堂之上的专业人士也都是从琴童过来的,兄孰不知和声,复调课程对于国人所谓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同嚼蜡,在初,中级阶段基本很难从中找到多少乐趣可言。这与我国的音乐传统和从小的音乐教育模式有莫大的关系。我认为国人基因里确实这方面普遍上有所欠缺,基数大了可用之才自然就少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