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唱推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50周年纪念限量版180克LP [复制链接]

1#

《梁祝》还是别忘了听听沈榕当年的独奏


《梁祝》的恩怨很多,谁是真正的首演,这个事情,最主要的当事人何占豪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当天下午,是第一次正式演奏,乐队和指挥都没变,乐队首席是丁芷诺,即丁善德的女儿,小提琴独奏是沈榕。何占豪自己会啦小提琴,他说沈榕的音准非常好,言下之意,技巧也高人一筹。但因为那个年代讲究出身,她的成分不好,被定为独奏的B角,安排在领导出场之前演出。当晚是正式演出的第二场,大人物都到场,独奏是俞丽拿。所以,更多人知道俞丽拿的大名。

何占豪写《梁祝》,特意安排了小提琴模拟二胡的技巧,为的是表达越剧的味道。不懂越剧的俞丽拿,当时为此还专门去拜师学习。今天来说,老外演不好《梁祝》,其实就是少了这个特别处理的味道。
分享 转发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

原帖由 香格里拉54 于 2010-8-29 20:32:00 发表
请问沈榕的出身是怎么不好啊?


出身不好,就是家庭出身不是“红五类”,何占豪没有明说她是不是“黑七类”。出身不好,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当时俞丽拿跟何占豪的关系非常好,他们都是同一个学生兴趣小组成员,《梁祝》是挂这个小组之名搞的,丁芷诺也是小组成员。作品成名之后,俞丽拿的名声早已在外,录音也早,可以想想,沈榕如果不好,这个外来之人,还可能为她再做录音?

《梁祝》演绎好不好,先要明白越剧的味道是怎么回事,更要明白何占豪创作《梁祝》的源头音乐,即所谓尹派唱腔的优点在哪里。只有这些明白了,才好去评判这个特定作品的演奏风格究竟该如何把握。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