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像喜欢古琴的朋友不多? [复制链接]

1#

                             古 琴 介 绍

                     琴的构造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精致的配件

(一)配件的种类
    琴的配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镶嵌在琴体上的配件(为琴体之一部分,但为后镶嵌上的),包括: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雁足、琴徽。另一类是安置于琴体但可活动的配件,即:琴轸。有时琴额上也镶有大块宝石。
(二)配件的用料
    不管是琴体上的哪一类配件,用料都是非常讲究的,式样也都十分精致。
    一般来说,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都是用美观的高档硬木制成,如:乌木、紫檀木、花梨木等。
    琴徽一般由玉、金、螺钿等制成,镶于琴面。(最上品为玉,其此为金,再次为螺钿。)
    雁足与琴轸的用料主要包括:象牙、玉、犀角、珐琅、牛角、牛骨、紫檀木、花梨木等。
    总之,琴的浑身上下第一部分的选材用料都非常考究。加之琴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所以,一张好琴自然是价值不菲。
    附:琴有十友
    冰弦。宝轸。轸函。玉足。绒 (无其字,即轸上之绒绳)。琴荐。替指。锦囊。琴床。琴匣。

    琴弦的差别

(一)韵味十足的丝弦
    关于伏羲造琴,是以什么来做琴弦,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约在虞舜时代,中国人已开始养蚕。自那时起,琴弦一直以蚕丝制成。
    丝弦的特点在于韵长味厚、苍古圆润。一般没有用过丝弦的琴友,往往只知道丝弦韵长。其实,用过丝弦,方能体会丝弦的优点远不止于此。丝弦韵长不假,但比起优制的钢弦来,也未必能长多少。而韵味淳厚,柔和饱满,敏感细腻等,才是甚钢弦所无法比拟的。若弹琴的功夫到家,丝弦确可将其清心雅韵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丝弦,细诉情怀,确是直触人心,实是乐事。当然,若弹琴的功夫不到,其缺点也会被暴露无余。
    丝弦的使用,非常合于古琴“愉己不娱人”的性格,利于内心深层的交流,所以也并不要求音量有多大。
    事实上,使用丝弦弹奏古琴时的音量较小,甚至弹到细微处,三步以外就听不到了。
    另外,丝弦也存在着易断折等问题。
(二)清亮的尼龙钢弦
    近年来,为适应演奏的需要,古琴也开发出了尼龙钢弦。
    尼龙钢弦的特色是清脆明亮,解决了丝弦音量较小的问题(当然,琴有琴的韵味,虽说解决了音量问题,但音量比筝等乐器仍较小)。
    使用尼龙钢弦,虽使琴的声音更加亮,但在韵味上,比起丝弦来,可就差了一大截。另外,尼龙钢弦也具有有时会发出金属噪音的问题。这也可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
    但即便使用尼龙钢弦在琴的愿有韵味上差了一截,其演奏起来的独特的韵味仍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琴的魅力所在。


                      漆灰与断纹

(一)漆灰的发展
    唐琴表面之漆,为黑色或栗子壳色。漆下的灰胎都是纯鹿角灰(鹿角碎磨所成)。其漆层既坚固又有松隙,既利于保护琴器,又利于共振,使音色更美。而其灰胎下,则用葛布自下而包裹,以防面底粘合之处开裂。
    到了宋朝,灰胎下裹以葛布者则不多见了。北宋晚期,出现了八宝灰(鹿角灰中混以黄金、白银、珍珠、玉石、玛瑙、珊瑚、贝壳等碎屑)。凡使用八宝灰之琴,如满天繁星。但此种琴也较为少见。
    到了明朝,除黑色及栗子壳色以外,朱漆之琴也已较为常见。除鹿角灰、八宝灰外,也使用瓦灰,另有由中药(无名异)等合成的杂类灰。就质量而言,仍以鹿角灰为最好。而明以后之琴的灰胎,比唐、宋之琴,一般相对较薄。
(二)断纹简说
    所谓断纹,是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
    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龟纹断等(附断纹解释)
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所以,断纹也是判断古琴古老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如《琴笺》所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者,未及见之。”
    最古的梅花断、牛毛断,当然非常罕见。而唐、宋之琴一般以蛇腹断为主,杂有流水断、冰纹断等断纹。
    琴上的断纹形状和漆灰的关系也很大,如明朝以后之琴,由于漆灰质量的变化,加之漆层较薄,断纹种类反而较多,主要有:蛇腹断、流水断、冰纹断、牛毛断、龙鳞断、龟纹断等。
    琴上有好的断纹,不仅是古代文物的佐证,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又使古琴的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当然,并不见得琴上断纹越多就越好。有些断纹裂开翘起,有碍弹奏,则应当修复了。
    此外,也有伪造断纹的,但伪造的断纹大失自然,对行家来说,是很容易看破的。
分享 转发
TOP
2#

古琴谱,称之为“减字谱”。[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61595065057.jpg[/upload]
TOP
3#

                      「雲水吟」&「琴簫引」

   民族音樂學博士候選人、
   音樂圖書資訊、理論作曲    朱家炯
   、音樂學碩士


    古琴音域寬廣、指法繁復,極富音色變化。表達層次的廣泛是它種樂器所望塵莫及,說它是樂器王國裡音色之王決不為過。徐上瀛《溪山琴況》將古琴之美分為二十四種情況: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彩、洁、潤、圓、堅、宏、細、健、清、重、遲、速。其中所追求的意境,不僅有情、有景更涵裡、涵神。先要體會琴中的無限滋味,寄情在幽邃深微處,進而藉著神遊
(想像)體會弦外之音。西方音樂家亦有如是的嘗試:Jean  Barraque在1952年的作品Piano Sonata中將弦外的無聲(Silence)與有聲(Sound)視作絕對的對立,將無聲與有聲交替展現;同年John Cage的作品4'33"中將無聲與有聲相對的呈現,視兩者為一,充分讓演奏者與聽者的聲音合流成一種超藝術的生命體。兩位作曲家觀點的合而為一,便正是古琴的弦外之音的真諦。
    這兩張CD俱是琴簫相和,若與琴獨奏相較,聽起來有另外一份古樸悠揚的情懷。琴家龔一,兼容各琴派之長,演奏講究細緻的音色變化,樂音明麗技巧圓熟,是他所出版CD中表現較好的兩張;簫演奏家羅守誠的演奏音色淳厚,獨俱韻味,尤其是法度嚴謹,無論是節奏、音準的配合均有高水平以上的表現。以往琴簫相和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節拍尺寸上的出入,以及音準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這兩張
CD幾無瑕疵的演出,確是值得讚揚。
  「琴簫引」的演出內容均是散見各琴譜中的名曲:如自遠堂的《良宵引》《春曉吟》;梅庵琴譜的《關山月》《玉樓春曉》,吳景略傳譜的《憶故人》《漁樵問答》,以及龔一自己打譜的《泛滄浪》等十首,演奏是以齊奏相和的方式,倒也古意盎然;「雲水吟」是作編曲家陳大偉借用佛教素材譜寫的,均是悠揚淳厚的佛頌之聲,可絕不平淡。曲目包括有《寶鼎讚》《峨嵋佛光》等七首,作編
曲家以傳統五聲調式線條,以對位方式譜寫的二聲部,偶而亦有琴簫齊奏相和的曲目穿插其間,均讓人感到悅耳動聽。
    這兩張CD是由名錄音師Kavichandran Alexander在美國加州的Santa Barbara借用一座老教堂錄製,無論在空間、層次方面均顯露出他的功力,成功的掌握到這兩件樂器的質感與流動感。
                     音樂月刊--唱片評鑑第159期  p 204[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61503330942.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