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耳朵收货”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4-9-22 21:16:00 发表
似乎都在争议器材指标,哈哈
录音的指标高了,重播要求自然也高嘛。
时代在进步,只不过,人耳能否听到。但很多人说能感受到。。。


叫他们去玩一下这个: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23970.aspx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4/9/29 10:09:2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4-9-28 18:48:00 发表
鲜族人的房子



这里改造成听音室,效果应蛮佳。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0:34:00 发表
智不智是相对的,又没见过合理利用功率的,又如何知道呢••••••?


N年前就已有公式计算。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3:06:00 发表
N年前就已有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行得通,就不会有!168啦!

世界还会有穷人吗?


是不懂算,还是算不准?嗯,看来您可能会认为音响工程师、空气动力学和声学的设计师是上班白拿工资的了。

要不,按您的方法确定下以下列这些条件及要求,需用多大功率的功放:


音箱参数:87dB、4欧(3.6 ohms minimum)、500瓦;
听音环境:6 × 8 米 = 48平方,总容积 201.6 立方;
听音距离:4 米,听音位置要求可达 95dB 声压;

假设,上述听音环境对声波的损耗为零减零增,在这情况下,需用多少瓦的功放?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5:02:00 发表
哦,你认为系统这样选功放的,我不反对。


个人相信全世界的音响发烧友也知晓 ” 小马拖大车是贫血,大马拖小车是浪费 “ 这一道理。但是如果不清楚音箱与听音环境及声压的功率应用关系,那么,如何选择功放?当然,不计较银两,买十套八套或以上回来碰运气碰着一对功放合用,剩余的拿去促进二手市场,这也是可以。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5:44:00 发表
这样算法参考一下可以,不然16瓦32瓦至64瓦的机子太行其道了。其实发烧友并不在乎浪费一点点的,浪费也无门才是穷呀。


如果这种算法光是可以参考一下的话,世上所有的音箱厂都得关门了。在应用上,有很多烧友看着音箱的说明书以为买大一点功率的功放就有足够功率推好该箱,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加上听音环境的容积及听音距离来计算,基本可以讲该箱是长期处于贫血状态来使用,根本说不上什么已推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


如果在几平方的听音坏境里使用非常高灵敏度的箱子,并且要保持声压90db,别说瞬时5瓦,哪怕是2~3瓦也有可能会足够,但是如果把听音环境和听音距离增大几倍,也是保持声压90db,您看看增大50倍功率够不够?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回复 214# Real 的帖子


通过计算才可初步得出应需使用多大功率的功放,才合理;当然,几乎没有人的听音环境是完全光脱脱的,大多也会存在家具、摆设之类的障碍物,故,所需功放功率应在计算出来的结果基础上适度增加10~20%,这样就会稳妥一些。比如,以 200#(楼)给出的那些条件及要求,如果买一对4欧500瓦的功放推那对箱的话,就死定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回复 219# Real 的帖子


只要知道音箱的内阻和灵敏度、听音环境的总容积和听音距离,以及所希望得到的最大听音声压多少db,便可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所需功率。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0#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8:50:00 发表
这个才是要关注的,特别是音箱内阻,一些宽频的音箱,复杂阻抗变化才是功放的杀手

以音箱的最低内阻来计算,比如200#(楼)那箱,标准状态是4欧,最低会跌到3.6欧,那么就得以3.6欧来计算。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8:51:00 发表
这个并不可以降低声压要求,可解决的!

您不会把功率大就视为是声压大吧?要调节声压大小关后级毛事,难道,您只用后级不用前级?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4-10-2 19:03:00 发表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8:35:00 发表
现在在隔比内功,你运气的口缺也没亮一下,如何下这结论??刘汉盛也从音场这一要素列入一要,总比你空口说话强点吧?!

只有你跟那位没脑的版主才会相信。
怎么样?承认不会听了吧?

您就直接过他两招,不就行啰。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2 19:26:00 发表
1标4欧最低3,6就不用讨论了(这不算是复杂阻抗)
2我这么想还敢上来吗?这个是应你期待声压这点提出的?实际应用上没必然的关系!!!


别拿山寨箱和不标清数据的箱来说事,这样没有意义,当然,若有设备及条件许可您可自行检测相关数据。另外,您完全不知道音箱与听音环境的容积和听音距离及声压大小所需功率的关系链,那样,说下去也没啥意思;建议,先去了解清楚检测音箱数据的计量方法及操作过程后,再说吧。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回复 238# Real 的帖子


可能跟您说专业述语不一定明白。换个简单的方式跟您说吧,就好比,一台1000cc的车,它的马力只可达到最高时速100km/h,现在您要把车能开到150km/h的话,就必顺使用更大马力的发动机(这等同于功放的功率)。当然,这车要开10km/h完全没有问题,只需小踩些油门便能实施(这等同于前级),这就等同于您前面所说的 “ 在小房子,点要求中小声压听下野 ” 的性质相同。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原帖由 Real 于 2014-10-5 21:51:00 发表
2我的是SAX2352(大卫)是三重奏,座位前偏右(大提琴)后左小提琴,后偏右一点钢琴。


是否讲这个?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听大公三重奏,小提琴稍比大提琴前小许,钢琴最后。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不见得明显有这情况出现,或许是因唱臂之故也有可能,我用的是正切臂。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不用猜,大多数是唱片A面的品相有问题或压盘模具到水尾之故。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