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卓越网抛售DG大禾花 [复制链接]

1#

买了几张,刚才听了,音质不大好,跟原版碟有较大差距,建议对音色要求较高的朋友谨慎购买。
分享 转发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

.我的系统也是低级,ATC7+麦丽迪KT88+英国之宝200解码203转盘。买了《鲍姆-贝多芬交六/舒伯特交五》、《波利尼-舒伯特晚期三首奏鸣曲》、《哈斯基尔-莫扎特19、27钢协》、《里赫特-莫扎特20钢协/贝多芬第三钢协》、《吉列尔斯-贝多芬28、29钢琴奏鸣曲》。
其中吉列尔斯这张碟稍微好点。其余差不多,表现在音色、空气感、声场、定位等,跟原版碟比有差距。
英国之宝CD机是以音乐味见长的,如果音源设备比较一般,那的确也可能听不大出来。

但是考虑到东西很便宜,6张碟加运费才36块,所以也合理。我是建议高烧者慎买,因为买来可能像我一样,只听一遍。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

原帖由 longmanli 于 2011-6-20 10:31:00 发表
其实我听音乐时的注意力都在音乐的内容上,对音响效果,音质,音色等不大在意。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搭配好一套音响器材,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欣赏音乐的美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天天研究音响效果,音质,音色,太累人了。懂得欣赏美才能创造美!


这位老兄说的非常有道理,本人也反对追求高级器材,这样反而会减少对音乐的专注程度。而且如果买一套几十万的高价器材,来听这种质量的碟,那不是显得更可笑吗?
现在只是这个碟在我的低级系统上也显出较大的差距,所以本人善意提醒一下高烧友。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4#

呵呵,二锅头和茅台,都是白酒,喝了都能醉。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

古典音乐有“三重创作”之称,我们所“感受”到的“音乐”:1、作曲家只给出一堆稿纸,他并没有给我们任何声音;2、演奏家把作曲家的作品演绎出来了,我们听到的就是演奏家的“第二次创造”;3、我们根据演奏家演绎出来的声音,加上自己的理解,就是第三重创作,来跟作曲家、演奏家取得共鸣。

在这过程中,录音和碟片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好的碟片,能把演奏家的每个细微动作表现的历历在耳,入弦的角度、速度、力度、量感,这些都反映演奏家的思想感情。

我曾多次用书画真迹和后期拓本甚至印刷品来比喻碟片的质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犹如作曲家的第一重创作,真迹已毁,后人无人能识。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的临本,犹如演奏家的二次创作,其中褚遂良和虞世南明显加入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后世各朝代又有各种摹本,而我们普通人看到的,就是这些摹本的印刷品,有些印刷品质量好,有些印刷品质量差。

碟片的母带,就如第一版摹本,是最真实的,细节完整丰富。后面的第几版,到再后面的大量压制,这些就是书店卖的正版的碟片。

卓越卖的这些碟,犹如一本《美术欣赏》书上翻印的《兰亭序》,大概能看清楚,但是如果你想学习书法,或者想深入欣赏书法作品,那看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这个音乐大概什么旋律,了解一下,那卓越这个碟,也够用。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