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永恒的话题』Bach无伴奏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1-1-10 19:33:00 发表
     巴哈确实没有在他的大小无或平均率中想说什么。“赋格的艺术也是”。只是异常高明地把音符组织地完美无瑕。
   如何证明完美无瑕呢?就是这些翻来复去的音阶只能照巴哈这样组织才最可听,最有趣。“不知有人试过用其它方式编排没有,估计是行不通。”

   巴哈的这类音乐是最本质的最纯粹的音乐。只有音的高低流动、长短、疏密、强弱、………一大堆的音乐术语而巳。所以,才会恒久弥新。
   不要企

万众老师对巴哈的平均律第一册第22首熟悉不熟悉,大概是平均律里最难的一首。我的两个**的学生都弹这一首。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9/17 10:20:2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1-1-10 20:20:00 发表
    可惜,俺18岁才第一次见到钢琴。至今只会右手弹点旋律而已。
  以平均率而写的圣母颂“古诺的”。倒是极喜欢常常拉。虽然技术上无难処。“考级三四级即可”。可要弄出那虔诚、冥想的味来,绝非容昜。
   以俺乱猜,巴哈的东西“除賦格的艺术以及几首弥撒”对现在的专业院校的高手而言。技术巳不会成为障碍。难的是怎么弹怎么拉出感觉。
   要你去模仿制出味道强烈的饮料,或要你去制出纯净水“还得好喝

万众老师:我上大学的时候练视奏很多时候用巴哈的平均律,没觉得里面有什么内容,前两年被称为德国的“周广仁”贝斯勒教授来学校讲学和演出,听他的巴哈大师班课我觉得巴哈平均律有很多内容,突然开窍了哈哈哈哈哈。我们的学生演奏平均律声部很干净就是没内容,听贝斯勒教授弹巴哈才知道有很多内容。我个人的意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