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卡拉扬被DG的录音师害惨了 [复制链接]

1#

结合具体案例发言比较合适吧......

动辄便抡起大棍横扫一大片未免显得过于幼稚了。要是算“发帖技巧”的话,或可理解。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9/20 11:07:36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2#

回复 26# hpstudio 的帖子

海顿-创世纪
斯拉夫+匈牙利舞曲集
皮尔金特,etc.
肖邦奥芬巴哈等法国芭蕾选曲集
'87 New Year
.....
69年跟老罗那张大协 (录音结合演绎风格与Starker/Dorati/Mercury那张对比着听, 特别有意思)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3#

不妨直接推介几张新奇玩意就好


BTW:Quintessence只是英国Pickwick公司70、80年代用来廉价翻版古典大厂版权录音的Logo,类似KARUSSELL用来翻版宝丽金的Belart。与加拿大那个玩朋克的唱片店根本是两码事。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

原帖由 亚河 于 2010-9-21 10:23:00 发表
俺特别爱听老卡的这版《巴黎人的欢乐》,哈哈。  

70年代初DG的这次录音比1958年瓦尔特.里格和他在Kingsway录的第一次要“水灵”多了,通透、器乐分离度也好;演奏的气氛更热烈,也显得诙谐俏皮了许多。这决不是说EMI与英国爱乐的那次演录得不好,只是风格上更维也纳化罢了,录音的结像超结实,音场呈现是那种纵深式的,不是包围式的,倒也恰好迎合了卡爷一贯的条顿气质。如果单看指挥和乐团组合的话,人们大多会认为他与BPO在演奏法国舞曲时会越发显得“条顿”,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制作团队的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Gounod-Faust芭蕾组曲》则既需要一定的抒情,英雄气概还要够足。俺个人就更倾向于卡爷/英国爱乐在EMI的1958年的录音,与《巴黎人的欢乐》在同一张上。终曲Danse de Phryne(Bacchanalia)简直爆翻了,Paray/底特律/水星的那款著名的35mm当时就不在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

回复 58# Dr kuang 的帖子

卡爷/维爱与李赫特合作的柴一录音效果固然是很出色的,管弦织体丰满、钢琴独奏坚如磐石。无奈俩超级大腕儿在录制该曲目时,于多处节奏方面的分歧太大,即使相互之间偶尔有所妥协也是极有限的,这在录音史上是一则很著名的公案。
估摸这俩猛人一边录一边心里同时念叨着:“得嘞,咱俩就这一回,甭想下一回!”
录音师跟一旁兀自着嘀咕:“反正咱哥们儿算是仁至义尽了,剩下你俩之间的事儿咱可管不了......”。
因此柴一版本无论怎么列,这版也当不了首选,起码当事人谁也不答应。


相比之下,1976年卡爷与Lazar Berman/BPO合作的那一版演绎就完美多了,录音效果也明显比李赫特版更庄严、更波澜壮阔。独奏与协奏之间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两位硬汉浑身的劲儿都使到一块儿去了。我们听到的不再是独奏者与协奏者之间在抗挣,而是音乐自己在抗挣。一个曾经如雷灌耳的柴一,如今仿佛越来越少被人提到了。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0-09-21 21:56:33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6#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10-9-23 11:00:00 发表
伯恩斯坦VPO贝交全集比红卡晚了十几年录制,这种比较公平吗?
应该和77年的白卡相比较,动态和能量方面白卡完胜伯恩VPO,细腻精巧方面白卡也非常不错,平衡感也很好,各有千秋


十分赞同CJ的意见。

更为恰当的PK是:
# Karajan/BPO/62 vs Bernstein/NYPO,这个时期俩人都是以秉承Toscanini的指挥风格为主。但是就CBS那干巴刺趔的录音平衡,还不直接叫人家KO啊!!!
# Karajan/BPO/77 vs Bernstein/WPO,后者根本就没经过严密的整体声音形态的前期规划和后期控制,还是一样被当场KO。每部作品都经过现场与清场录音多次剪辑、编辑后拼接合成这咱都不提,问题是最后出来的全集录音质量明显参差不齐啊!严重者如贝3中的低频都快糊成粥了...... 不同别家比,就与他自己同时期、完全相同阵容以类似方式制作而成的《舒曼交响集》相比,声音质量上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更别说与同时代其它录音质量上乘的去比了。

真正对卡爷62版构成威胁的是:
# André Cluytens 57-60年间同样指挥BPO在翠林大教堂录制的那套贝交(制作团队一水儿法国自己人);
# Pierre Monteux为DECCA录制的那套准贝交全集(独缺9,DECCA另约了Stoki/LSO)。
这两套中至少各有半套在演录上的确是比卡爷更胜一筹,Cluytens展现了完全不同声音形态的贝多芬,Monteux换了LSO搭伙后明显比与VPO时称心如意得多,属于托翁和老克联合上身——天下无敌。

尽管如此,包括Szell和克伦同期的立体声套在内,并没有任何一套在整体策划上和现场控制上达到或接近1962卡爷-DG团队那种无比精确和一始贯终的水准。

以上这些其实都还在其次,最关键的问题似乎是LZ对卡拉扬和DG团队精心打造的柏林之声还基本形不成概念。这可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7#

回复 91# maninov 的帖子

未见得只有廉价吧?
况且咱这里头好多玩头版LP的呢~~~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0-09-23 21:06:10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8#

回复 108# maninov 的帖子

法版CD转录也并没那么糟,而且明显后期任何修饰也没加,非常忠实的还原。俺不认为在解析力较高的系统中会对判断其录音素质构成什么实质影响。与较新录音比当然有一定的粗糙感,一来是早期立体声录音很常见的问题,二来毕竟50年前的母带了。如果当代流行的那套CD母带翻新的把戏真要用上了,这录音就彻底毁了。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0-09-25 21:46:32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9#

原帖由 linguanrui 于 2010-10-1 19:54:00 发表
本人引用音响论坛金彩特刊1993年出版,陈国荣谈录音的一段话:“大公司规定现场录音师只能做多轨的录音母带,然后交由总公司剪辑室‘凭空想象’的混成两轨,这当中误差当然是很大,事后的工作人员怎么能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呢?这种大公司细密分工下的结果,往往扼杀了录音师的创作灵魂,录音和现场距离,似乎也就越来越远了。”大家看了以上一段话,就明白DG录音好坏是谁的错了。


港台那些所谓发烧书上顺嘴儿胡扯的多了。陈国荣这段谬论根本就是信口开河,一张嘴就外行话,都不怕闪了他舌头!

录音行业的一个基本常识,多数情况下都是平衡工程师(即所谓“现场录音师”)自己亲手MIX(缩混),即便不得不经由其它MIX专家操刀(通常是平衡工程师长期合作和信赖的),平衡工程师也必然都是全程参与并最终审核的,无论这项工作是否在“总公司剪辑室”里完成。各类“Re-Mix”有可能例外,因为这种情形下已经有原始MIX成品效果可以参照了。

说到这里,俺倒是非常怀疑到底谁在“凭空想象”?是人家唱片公司录音编辑室里的工程师,还是台湾《音响论坛》的某位主笔先生?!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0#

原帖由 aad 于 2010-10-4 21:32:00 发表
淡吃萝卜瞎操心。你等听不进我的劝告,那就等时间来验证吧,也等你们有了认识后就会感谢我呢。现在你们该干嘛还是干嘛去吧。我只是纳闷,听了这么多年的音乐,怎么还有一些人搞不清音乐的真谛是什么,看来我们国人从小的音乐教育是太差了,好好培养后代吧,呵呵。打住吧,到此为止。

在我国,从来没有“淡吃萝卜瞎操心”这么一说儿,一般小学文化以上的中国人都知道那叫“咸吃罗卜淡操心”!
例句:连西方如此优秀的音乐教育培养出的世纪大师卡拉扬和世纪名厂DG都“搞不清音乐的真谛是什么”,俺们一东方发展中国家的音乐教育“咸吃罗卜淡操心”个啥呀?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