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克伦贝勒的立体声版贝交真的那么失败吗? [复制链接]

1#

贝姆或瓦尔特等人在演绎《田园》时,更多地交由作品本身去传达音乐内涵,是较为传统解读基调上的高明之作,理应成为最权威的参考版本。

克伦比较倾向于将他自己个人的一种沧桑感注入他对贝多芬的一切演绎中,这必然导致作品解读基调上的不同。指挥家异常深厚的功力使这一层主观“渲染”听起来仿佛是和作品与生俱来的样子,不仅带来比较特别的感染力,还有逻辑上的说服力,值得高度评价。但决非说一定要这样处理贝多芬才更“深刻”,作为听众也不见得必须能够完全迎合这种个性化才叫有品位。
分享 转发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2#

根据《格罗夫》上的记载,贝多芬大约从1796年左右开始出现严重的耳鸣。

1800-01年,30岁时贝多芬“耳背”的症状已经相当明显了,那时侯他已得知自己将无可避免的最终耳聋。于是,1802年他第一次造访维也纳北部小镇时写下了那封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

到了1807-08年间,贝多芬又分别两次到海利根施塔特居住,期间完成了《命运》与《田园》。不过,那时候他的听觉状况显然还能对付得过去,因为他不仅在1808年12月22日《田园》在维也纳的首演上还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指挥工作,甚至也能够在那个系列音乐会中以钢琴家的身份亮相。而到了1811年,他尝试亲自完成“皇帝”的演奏时则不能够了。

准确的说,直到1814年-1815年秋之间贝多芬才真正完全失聪,而他用来与人交流的最早一本“笔谈手册”是1816年留下的。另外,据当年“皇帝”钢协的首演者Carl Czerny的记述,1812年时的贝多芬尚可勉强听到音乐和别人说话。

因此当罗曼罗兰在谈到《田园》时说“贝多芬什么都听不见了,就只好在精神上重新创造一个他已经灭亡了的世界。......”云云,多少有些出于个人主观的文学演义成分在内。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