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享声Soundaware D300REF参考级DSD数字转盘。 [复制链接]

41#

回复 119楼RainBow520的帖子

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容易引来各种拍砖、各种揣测,有把人放在火上烤的感觉。不过,我襟怀坦荡,冒险回答一下:
1、硬盘盒:数播和PC-HIFI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没有针对发烧设计的硬盘盒和NAS,只能在电脑配件中选择。期待有远见的厂商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目前只有ORICO算是比较稳妥的,毕竟市场占有率最高。ORICO硬盘盒USB接口近期都推USB3.1了,导致传统的发烧USB2.0线不能使用,需要注意,可在淘宝或咸鱼上找老型号USB3.0接口的,比如7618、9518之类的。太老的只有USB2.0接口的千万慎用!虽然数播工作时读取信息2.0足够,但是拷贝资源时2.0的速度太慢,无法忍受。
重申一下,硬盘盒最好只选单盘位的,一个硬盘配一个硬盘盒。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5 16:14:14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2#

2、线性电源建议优先选择国货中口碑较好的。线电技术上很成熟,就是一个整流、滤波+稳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不过在元器件品质上有差异、工艺水平也参差不齐。某些国外品牌的数播或解码器,机器价格不到2万,随机配的竟然是开关电源,要改善音质需另购同厂的线性电源,价格也将近2万了(跟机器本身相当),这个价格让人呵呵了!
线电功率至少需要25瓦,50~80瓦更好。
具体品牌:国内老*虎*鱼的口碑不错,价格还算公道,我用下来效果也挺好,可作为首选,少帅的也可考虑,但价格较贵。另外,淘宝上自己多搜一下,还会有其他发现。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3 12:20:19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3#

USB线材的选择余地更大,从数百到上万,看自己的预算了。
USB线建议用USB2.0,不需购买USB3.0的。2.0内部4条线,结构简单;3.0则是9条,结构复杂,必然导致成本太高。
目前USB发烧线也是2.0为主,对于音频播放而言足够。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4#

数播的音乐资源分类大概5种:
1、录音母带
2、SACD及其衍生品(SACD.ISO,DFF或DSF,PCM)
3、CD抓轨
4、LP与开盘带转录
5、网络电台或网络流媒体播放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5#

录音母带当然是最理想的资源,可惜数量太少;据说唱片公司放出的“母带”已经做了特殊处理,音质不如真正的母带。
SACD资源:这是数播首选的资源,种类不算太多,但内容都很精彩。感谢黑客对于SACD的破解,否则数播发展速度没有这么快。
CD抓轨资源:这是一个海量数据库,自己抓、网友抓后分享、网上下载、向商家购买,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注意选择。
LP和开盘带转录:这是最值得期待的新资源。如果有比较高级的LP系统、经过精心调校后播放HIFI的LP,用24BIT数字录音,在数播上重放可以再现8~9成的黑胶效果。希望这种资源逐渐增多。
在线音乐资源:我认为是靠不住的,音乐资源还是本地保存才可靠。一则是网络速度问题,二则是网络监管问题,我朝的大局域网,说封就封没商量的,三是公司的寿命问题,N多收费音乐网站承诺购买终身会员、终身免费使用,没几年公司就破产。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6#

由此可见,数播的包容性最强,可以把传统的音乐资源轻松地一网打尽、收入囊中,而且,所需的成本及其低廉,相对于传统资源而言,简直微不足道。
作为爱乐人和发烧友,音乐资源必须拥有一定的数量,以CD/LP为例,1000张属小康水平、3000张算富裕,5000张肯定是土豪了。其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往往是音乐软件比硬件花钱更多。并且中间寻找心仪唱片的过程也非常曲折,投入的时间、精力难以计算。
到了数播,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一个4T硬盘的容量,CD抓轨(按APE格式)文件大约12000张,SACD文件(DFF格式或PCM24*176.4)大概1500~2000张左右。
对于没有达到“钱不是问题的”境界的人而言,想想都要笑醒!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7#

对数播开发设计的三点建议:
1、首先搞好24BIT的HD资源(母带、SACD)的重播,体现数播的真正优势;(60%)
2、其次重点研究16BIT资源(CD抓轨)的重播,做好向下的兼容工作,毕竟这是数量最大、获得最易的资源;(30%)
3、适当兼顾未来32BIT的高规格音乐,留有向上升级的空间。(10%)

数播毕竟是一种现代技术的产物,基本理念应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8#

呵呵,看来E版和御风听歌都深有同感啊!

中国百姓活得不容易,除了承受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的负担外,还有毒奶粉、毒疫苗、地沟油、苏丹红、雾霾等等的危害,这就是中国特色。当然中国特色也并非全无好处。对发烧友而言,至少有一个好处:知识产权保护不严格,所以现阶段能以几乎零成本的价格享受海量音乐资源,这在欧美是不可能的。
因此,数播在中国的市场前景,远非欧美发达国家可比。不过,这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毕竟偷来的锣不敢敲。

而且,随着美国对中国贸易战的加剧(知识产权保护是重点!),这种好日子迟早有到头的一天。想想12~15年,N多论坛可以免费下载SACD.iso,到15年8月,网站全部被关闭了。现在电影资源倒是可以随便下载或在线观看,但也许有一天就会被封杀。
所以,资源一定要保存在本地才可靠!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9#

回复 120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万分感谢水手兄的解答,某宝上看了看,现在还有usb3.1type-c接口的硬盘盒,是......
RainBow520 发表于 2018/8/3 22:06:55
这个问题我前面讲过了,最好是找USB3.0接口的硬盘盒,跟USB2.0线材兼容。
USB3.1可能是传输速度更快,但接口不一致,导致无法使用发烧USB线。目前USB发烧线2.0为主流,3.0的很少而且价格高,3.1的似乎还没有见到。
可以上闲鱼看看,USB3.0的硬盘盒很多,价格也就百元出头而已。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0#

至于转盘速度我没比较过,不敢乱说。理论上也许转速低一些会好点(功耗小点),但差别应该很微小。
线性电源功率裕量大一点,最低25瓦,最好50~100瓦。直流电源线一定要发烧级的,国内已经有三家在做了(老*虎*鱼、蓝牙地带、璞韵电声),价格300元上下,我用过前面两家,感觉很超值。
提到这三家店铺并非植入广告,我跟这些老板都不认识、也不想认识,只是提供具体信息,便于有需要的烧友自己比较。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1#

漏了一个问题:能否直接用移动硬盘。应该是可以用,但不作为首选。
我12年买过1个西部数据my book 2T,不喜欢,后来送人了。原因只有一个:其硬盘盒外接电源插头是5.0/2.1(外径/内径),而一般线电的直流电源插头、插座标准是5.0/2.5,需要另外配一条直流电源线,麻烦。再有,移动硬盘的价格比台式机硬盘+硬盘盒贵了不少。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4 02:56:27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2#

可能我找到了做发烧硬盘盒的关键了:1、电源,2、晶振,3、内部连线(数据线、电源线)。
国内似乎没有专门做发烧硬盘盒的,以前欧博X1是光驱与硬盘盒兼顾,我竟然把这忘了!当年E版还专门做过测评。
既然是发烧级的产品,当然应该有一定的优化,但优化什么、怎么优化,欧博语焉不详,包括E版当年测评时给出了很清晰的内部图,但只讲了使用效果,也未具体说明如何优化的。
发一个当年E版的X1内部图。看得出2点:光驱与硬盘盒电源独立设置,互不干扰;电源部分都是2个稳压电路,估计是两种输出电压,应该是12V和5V。
欧博X1内部1.jpg (, 下载次数:0)

(2018/8/5 2:59:13 上传)

欧博X1内部1.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3#

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硬盘盒的问题,本来是小白,幸亏以前学的是理工科,也自学过电子线路和电工学,还一度热衷于摩机(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所以一系列的百度之后,大致有这么几点硬盘盒的专业科普知识:
1、硬盘盒的核心,是SATA转USB电路;
2、SATA转USB电路成熟且廉价,淘宝上零售才不到20元;
3、SATA转USB需要三组电压:12V,5V,3.3V(重点A!),而普通硬盘盒只提供一种12V输入电压(但USB可提供一组5V电压);
4、SATA转USB电路需要一个12M的晶振才能工作(重点AAA!),这个以前没有人提到过!模拟玩电源,数字玩时钟,看来发烧级硬盘盒的设计,这个晶振是关键!
5、如果有接口到线路板的连线(信号线和电源线),会影响音质,应注意线材的品质(尤其是信号线);
6、SATA转USB电路所需3.3V电压,系用5V电压采用LDO获得,所用三端稳压为AMS1117,所以无需从外部单独提供;
7、澄清一个巨大的误区:普通硬盘盒即使外接线性电源也会有开关电源的电磁污染,无法达到发烧级水平(如果是采用DC-DC方案从12V获取5V和3.3V电压会如此,但事实上并非这样);
8、ORICO之类的普通硬盘盒,更换发烧级晶振(高精度、带温度补偿)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当然,外接线性电源是前提)!

希望有动手能力的烧友,能够按这种设想去摩改硬盘盒,造福发烧友,自己也可小赚一笔。

上高手拆解SATA转USB电路实物图。
USB转sata.jpg (, 下载次数:0)

(2018/8/5 3:28:00 上传)

USB转sata.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5 03:28:00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4#

继续:
硬盘盒和光驱都是有SATA转USB电路的,都有电源、晶振和接线三个问题,应该进行系统优化。
欧博的X1、享声的CD ONE,似乎都只在线性电源上进行了优化,晶振问题厂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下一步打造HIFI硬盘盒的突破口!
从厂家的产品介绍看,凡是厂家考虑过的影响音质的地方,都会详细介绍、大力宣传,以此作为卖点。但迄今似乎没有任何厂商宣称自己在硬盘盒、光驱盒的设计采用了发烧级的晶振。

国内厂商和发烧友对HIFI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比如对晶振在数字音源中的作用,国内最早是东方之声注意到了(大约是2002年),在其CD中采用了带有温度补偿的晶振;最近三五年,国内做数播、解码器和CD转盘的厂商非常重视晶振,飞秒时钟、铷钟都逐渐成了标配,音质也随之有显著改善。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硬盘盒、光驱盒似乎则属于电脑周边设备,国内的音响厂商对其理解和认识有限,所以SATA转USB电路的晶振对音质的影响问题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急需解决、同时很好解决的问题,花钱不多,但理论上效果应该是巨大的,值得尝试。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5#

E版人脉广、神通大,烦请跟欧博官方联系一下关于欧博X1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1、X1硬盘盒部分的电源是否是一路12V、一路5V的两路设计?3.3V电源是否是通过5V用LDO降压提供(在标配SATA转USB电路模块中自带)?
2、X1硬盘盒和光驱盒中的晶振是否直接使用SATA转USB电路模块自带的晶振?
3、欧博可否按客户要求定制发烧级晶振的X1?
先谢谢E版。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6#

晶振!
晶振!!
晶振!!!

这几天满脑子都是这个词。制约硬盘盒HIFI水平的三大因素:电源、晶振、连线,电源和连线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并且已经有办法解决。晶振问题还没意识到,而这种问题很容易在技术上解决,眼到手到:当发现它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淘宝上查询,SATA转USB电路模块货源极多,价格便宜10~20元之间。肯定是没有考虑音频应用的质量要求,元器件上不太讲究的。普通晶振,几毛钱一只,估计硬盘盒、硬盘座里用的就是这种晶振。
发烧级的晶振价格也不算贵,例如TCXO  12M晶振,价格从10~50不等,当然还有更高级的品种。如果更换TCXO  12M晶振级别的晶振,同时最好给晶振单独供电,可能的话再考虑晶振电磁辐射的处理,可能整个硬盘盒的任督二脉就彻底打通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7#

回复 156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丢了西瓜,捡芝麻。数字端没有那么多注意事项。新技术通过网络推送已经解决了所有影响问题。数字音频数字处理才是正途。所有问
truemusic 发表于 2018/8/5 19:13:07

呵呵!这观点很大胆!“新技术通过网络推送已经解决了所有影响问题”,想当然而已。
看看玩NAS烧友的实际体会,不同品牌的NAS,不同的网络线,不同的线性电源,都能对声音产生可闻的影响,那不过是另一个未知领域而已。
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谚语“条条蛇都咬人”,无论NAS还是外置硬盘盒方式,都有许多未知的影响因素,需要慢慢去探索、发现、解决。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8#

回复 165楼eric的帖子

多谢E版!
看来欧博对于X1的设计还是比较考究的,不过不是很彻底啊!看来X1有摩改的必要,也有摩改的空间。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59#

数播严重依赖于IT技术,但在IT行业中“发烧音响”根本没有任何地位,毕竟出货量太小,微不足道,所以发烧友关注的影响音质的种种因素,IT行业是根本不予考虑的。比如,各种数据接口根本就没有专门的音频标准,数播只能采用通用数据接口标准了。
数播目前只能采用IT行业的通用标准和通用器件,这是制约数播音质的瓶颈之一。有心的厂商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将会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而在此之前,有动手能力的发烧友对通用设备进行适当的摩改,可能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种手段。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60#

这几天重新看了极品人生中2010年到现在的一个老贴,“LINN KLIMAX DS数码流初体验”,持续8年了,100多页。以前看过,受益良多。这段时间全文重看了三遍,有以下几点感受:
1、用NAS播放考虑的因素更多,更为复杂,投资也更大。NAS非常重要,网线、线性电源影响巨大,路由器、交换机及其线性电源也有明显的影响;相对而言,外置硬盘盒+线性电源+发烧USB线的方案更加简单、可靠,成本也低很多。
2、高烧友的优势是预算充裕,遇到问题就加钱升级解决;劣势是多数似乎不太懂技术,也没有动手能力,所以基本不采用适当摩改的方式去改善音质。无论是NAS、线材、线性电源还是路由器,遇到不满意的地方,就一个字:换!
这种玩法可能对多数发烧友不太适用。

发烧需要两种基本资源:时间和金钱。富烧是有钱没时间,穷烧是有时间没钱。如果能两者兼顾,那就更理想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