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享声Soundaware D300REF参考级DSD数字转盘。 [复制链接]

21#

我一直使用的普通硬盘盒+HD硬盘(西部数据红盘,2T,3T,4T)+12V线性电源+发烧USB线的方式。从对数播感兴趣开始,2011~2013年,在网上看了不少高手、老手的经验之谈,所以认定这种方式是简单可靠、音质最好的方式。

用外置HD硬盘的好处是:1、容量大、成本低;2、连接简单、可靠,操作简便;3、有多种调校方法,玩法丰富。
不过享声似乎一直是首推NAS、其次SD卡,对外置硬盘不予推荐,包括公司参加各种展会时都是用SD卡播放的。受此影响,很多数播的用户都认为外置硬盘声音不好,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凡是认为外置硬盘声音不好的,一定是用硬盘盒或移动硬盘标配的开关电源、一定是用普通的USB线连接,所以才会有这种结论。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2#

这种方式有几个关键影响因素:
一是要使用12V线性电源给硬盘盒供电,电源要求功率裕量大、输出电流大、纹波系数小、电磁辐射小。功率最好50VA或以上,功率裕量充足一些为好。4T硬盘的工作功率一般是12~16瓦,所以有些厂商开发的硬盘用线性电源是25瓦,看上去似乎没问题,其实是不够的。HIFI系统中,电源一般应该有2~5倍的功率裕量。
谈一个无意中的发现:我主系统用的线性电源是50瓦的,有两路输出,一路接音响系统的音频硬盘、一路接激光电视的视频硬盘,两者是独立的,听音乐时打开音频硬盘盒、关上视频硬盘盒;看电影则打开视频硬盘盒、关闭音频硬盘盒,从不同时打开。某天晚上,打开音响之后听了十来分钟,发现声音怎么不对了:音像有点发虚,声音有点变干,线条有点模糊,密度感明显下降。东折腾、西折腾了一个多小时,问题依旧。后来突然发现,视频硬盘盒怎么也同时开着?!原来是头天晚上看了电影,忘记关闭硬盘盒电源开关了!马上关掉之后,声音就恢复正常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

二是USB线,一定要重视。老烧都知道线材的重要性,USB线对音质影响很直接、很明显。不仅材质、结构、工艺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和风格,不同的长度也会有明显影响,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先是购买了一条标准长度1.2米的USB线,用了一年多,又定制了一条同样材质、结构的0.6米的USB线,换上之后发现声音改变了:高频更加细腻、清澈,解析力似有不小的提高,甚是欣喜,所以就改用这条短线。但过了半年左右,换上1.2米的USB线再听,发现高频虽然有所下降,但中频更润泽、低频更厚实,总体听感更均衡。对比PK了两三周左右,最后还是继续使用1.2米标准长度的USB线。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

三是硬盘盒的选择。我偷懒,直接使用了ORICO的硬盘盒,音频硬盘都只使用单盘位的,一个硬盘配一个硬盘盒,使用、保护、存放都解决了。虽然国内有欧博、景丰、世纪格雷等开发的“数码伴侣”等发烧硬盘盒,享声的CD-ONE据说也可改造成硬盘盒,但似乎都只是采用了线性电源来保证音质,其他方面就未做考虑。我记得以前玩PC-HIFI的一位高手说过,硬盘盒中SATA转USB的模块(5V供电部分)是劣化音质的罪魁,需要加以摩改。以上各家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提及,似乎没有注意到问题,因此整体有多大改善不得而知。
前年淘宝上有家店,推出了影院专用的硬盘座,号称是考虑了这个因素。希望有用过的烧友能分享一下体会。不过,采用硬盘座的方式,硬盘暴露在外,缺少保护,防尘、静电、机械碰撞等问题都随之出现,这商家的设计也太差劲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

PS:发烧直流电源线很重要!从线性电源到硬盘盒的直流电源线,对音质影响巨大,远远超过线性电源的交流电源线的影响程度。我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去年年底在闲鱼上看到有人卖一条二手的卡达斯直流电源线,价格便宜(200元),就买来试试效果。没想到有大惊喜,声音整体变得更加温暖、柔润,密度感有一定的提升,所有的变化都是积极、正面的。
建议采用独立线性电源+独立硬盘盒的烧友,一定要重视这条直流电源线。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

回复 33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SD卡升级是缺点吗?
USB升级是优点吗?
d2700172 发表于 2018/7/31 13:29:24

是使用的方便性有差异。USB随处可用,SD卡需要有专门的读卡器。我台式机没有读卡器,每次要升级,都得用笔记本把文件拷贝到SD卡,很麻烦。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7#

四是硬盘放置的方向与硬盘盒的避震。硬盘放置方向对声音有微妙的影响,耳朵可轻易察觉。有兴趣的不妨实验一样:自己端坐皇帝位听音乐,让家人帮忙把硬盘盒慢慢旋转,从水平放置到垂直放置(旋转90度)、再到反向水平放置(旋转180度),感受一下这个过程中声音的变化,就知道此言不虚。
摸索下来,个人最喜欢的方式是硬盘垂直放置,其次是水平放置(有印刷电路板那面向下,跟台式机里硬盘正常的放置方式相同)。
选定硬盘放置方式之后,进行适当的避震处理,也是有必要的。

我之所以一直用ORICO的硬盘盒,没有用NAS或数码伴侣之类的东西,硬盘放置方向对声音的影响,也是一个考虑的因素。

补充:硬盘水平放置时,一定要保持有印刷电路板那面向下!如果方向反了(旋转180度,有印刷电路板那面向上),粗听声音高频比较纤细、清晰,但是中频、低频减弱,整个声音变薄,密度感下降,是最糟糕的方式。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7-31 16:02:05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

回复 77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非常感谢水手兄实打实的数播经验分享,这块玉翡翠太有价值了。
eric 发表于 2018/7/31 14:51:35

E版过奖了!
我算是HIFI168的老人了,这些年国内HIFI不景气,168论坛也不如以前。幸亏有E版长期一贯的热心主持,这论坛才不至于过于冷清。
个人从168也获益良多,特别是E版关于国产器材的测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过并且一直收藏,不时翻阅一下,对自己选择器材很有帮助。不过发烧圈里是非多,但凡有热心的烧友,发言积极的,最后难免被各门各路神仙拍砖、开撕,最后搞得不欢而散,比如白了头一夜间,很真诚的一位发烧友,估计是被坛子里某种风气伤心、寒心,已经好几年不见冒泡了。
所以我一直潜水多、发言少。这次怕E版一个人唱独角戏太孤单,所以冒泡敲敲边鼓。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

1、我们用享声原装CD ONE 改成硬盘盒(或购买享声成品CD ONE无光驱版),再把机内光驱的sata 线及其光驱供电线换成好线,这样声音效果非常好,你会感觉到以前的硬盘盒是垃圾。当然这个无光驱版的CD OEN硬盘盒价格也不便宜,2K多。若要追求效果更好,好的USB不可缺,我曾经在USB线接一个某品牌的(联**响)的USB滤波器,效果更好,供CD ONE硬盘盒的电源线也不能用便宜电源线。这样配置
834294271 发表于 2018/7/31 17:15:59

很好的玩家心得!希望多一些这种交流。
我的观点是:
1、数播是未来的主流音源模式;
2、现阶段的数播声音表现不尽如人意,与传统的LP、CD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数播的声音表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厂家不断钻研、不断改进,在产品设计上找出影响音质的因素并加以解决,使数播的潜力充分发挥;二是用家深入探索、相互交流,逐步找出数播使用的“秘诀”。通过做法与玩法的结合,发挥出数播的真正潜力,让更多的人能以有限的资金投入欣赏更多、更好的音乐。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

关于SD卡,确实是各种介质中效果最差的,应该坚决摒弃!
我极少用SD卡,去年为了说服享声放弃在音展上使用SD卡、由此误导用户,专门把熟悉的资源拷贝到SD卡上,用了两个晚上进行对比,结论是:SD卡出来的声音,就是D版CD的声音。
这个结论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希望大家以后不要走弯路。本来SD卡容量就小、价格又高,及早放弃为好!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

回复 89楼lam的帖子

SD卡的设置,不中看也不中用,说好听点像盲肠,说难听点像六指。费力不讨好,白白增加成本,取消为好。
SD卡对于数播而言储存量根本不够,16G大概存10张SACD资源,就算128G,也就是80张左右。
固件升级,最好是在线升级,其次是优盘。

享声技术积淀比较深厚,但产品设计一直是弱项。根本原因在于设计理念是“生产者导向”,缺少“顾客导向”的基本意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

附带说一下固态硬盘SSD,理论上存取速度更快,且无震动干扰,声音表现似乎应该优于机械硬盘。不过我没有尝试过,不妄言。
个人认为SSD普遍运用于数播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具体标准是1T容量的SSD价格降至千元以内。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3#

目前数播存储首选还是机械式硬盘,容量大,价格便宜。分享一些个人2012~2014在PC-HIFI论坛看到的一些经验(都是高手实践摸索出来的),我没有对比过——借鉴他人的经验很重要,没必要一切都从0开始、重复别人已经完成的工作。
1、3.5寸盘好于2.5寸盘;
2、西部数据好于希捷;
3、西部数据:黑盘最优,红盘其次,绿盘最差。
第三项我部分验证过:绿盘和红盘对比(都是2T的),绿盘声音的密度感略差,且有点燥,感觉相差可能有5%左右,比较明显;黑盘和红盘对比(都是4T的),差异很小,似乎黑盘略好,高频更清晰一点,红盘声音似乎略润泽,但感觉差别可能就是2%左右,不明显,不排除心理暗示的可能。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4#

回复 94楼xs_horizon的帖子

这种解释说服力不足的。
记得享声群里,大约80~90%的人都认为300系列的外观非常丑、比较丑,也有10~20%的用户认为好看——大家一致夸赞他们口味重。
外观主要的问题,是顶板宽深比,一般在0.7~0.9甚至到1.2都是比较匀称、协调的。OPPO是435*311,比较瘦长,但还正常。享声这个430*200,的确奇葩!
至于说北极星等的设计,不能作为开脱的借口。比如,有人说芙蓉姐姐丑,她说凤姐比她更丑!

外观的问题,林总不必再解释了,越描越黑。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5#

还是在这里求解吧:我现在在D300ref的USB上直接外接2T硬盘,这个USB口没有为硬盘提供专门供电吗?
jingguan 发表于 2018/8/1 23:04:20

USB供电只有5V,额定电流0.5A;硬盘盒需要两路供电:外接12V直流电源供硬盘工作用(包括硬盘主轴电机、磁头系统和信号处理等部分),普通硬盘盒随机标配的是开关电源的,是恶声之源,不能用,一定要另配12V线性电源!还有硬盘盒中SATA转USB信号的部分,需要5V的直流电,是由UBS线从数播提供的。
PS、今天查询资料+请教搞计算机的晚辈,确定搞清楚了硬盘盒双路供电这个问题。以前有人说,硬盘盒只需外接12V直流电即可工作,所需5V直流电系用开关电路转换而成,由此(12V转5V的开关电源)造成电磁污染,影响音质。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其实经不起推敲:12V直流转5V直流,只需要简单地用LDO进行降压处理就行了;如果是开关电源方式转换,先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再通过开关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岂不太麻烦!
有电脑高手实际解剖过ORICO硬盘盒电路板,没有发现这种电路——这个心结从此可以解开了!


再有,部分较早的小容量移动硬盘(固定封装、不能更换硬盘那种),只需要单5V供电,用USB线从机器获取。在电脑上用没问题(USB输出功率裕量大),但在享声的数播上无法读盘,记得14年3月我刚进享声群的时候有两位烧友遇到过这个问题。
无论那种情况,硬盘盒另配好品质的线性电源是必需的。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6#

SSD的分析力更好,更细致,声场也更好,机械盘声音更厚,味道浓一些,低频饱满些但低频分析力不足,有点糊
KLWX 发表于 2018/8/1 21:51:32
多谢老兄的分享,很有价值的实战经验,看来今后SSD会逐步取代HD是大势所趋了。
1、刚才查了一下,现在512G的SSD价格在500左右,1T的在1500左右。国内有三家大型存储芯片企业(福建晋华、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将于18年三季度到19年上半年陆续量产,加之今年起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存储芯片需求减少,可能19~20年存储器件价格会有大跳水,在现价上降价50%应该不是问题。由此判断,可能明后年起用SSD的人会迅速增多。希望KLWX多分享一些经验,提前谢过!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7#

推测1:SSD和HD存储、读取原理不同,校声方式可能会有区别;或者说,对HD有效的校声方式,对SSD而言可能无效甚至是负效果;
推测2:理论上SSD肯定要好于HD,但在将来SSD取代HD的过程中,会有老烧抱怨SSD不如HD,比如根据KLWX的描述,完全可以这样说:HD有模拟味,SSD都是数码声,如同今天不少人说数播是数码声、CD有模拟味一样——天晓得当初数码声是专门针对CD不足而总结的一种概念。
数码相机取代光学相机时,也被指责有数码味;等数码相机普及、光学相机完败(柯达破产是标志),CMOS取代CCD之后,又有若干人认为CMOS数码味重,不如CCD韵味好。
类似情况已经有太多,将来还会有更多。

感叹“新不如旧”,未必是一种事实,但的确是一种情怀。
怀旧,当真是彰显个性和品味的必备神器啊!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2 02:46:15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8#

其实不能说SSD一定胜过机械,适用于不同的系统,有的缺饱满的会觉得机械的更好。至于低频分析力,在上了外置电源后会大幅提升,机械的是否提升到足够,倒是没认真比较,回头找时间比较下
这款转盘,声音中性,纯净,分析力高,味道少,偏冷一些,整体水平是不错的,加了电源后见中高端CDT也不脸红,讲究真实素质,不是一些其他国内品牌可比的。
问题么,也都说很多了,软件问题外观问题等等,我觉得究其原因,一是这是
KLWX 发表于 2018/8/2 7:30:05

KLWX对SSD和HD的评价非常中肯,我这两天也打算先买个512G的SSD尝鲜,对比一下效果。

完全赞同老兄对D300REF的评价。我个人对其外观很不满意,对播控性能也颇多吐槽,但对其声音表现是高度认可的,总体评价D300REF是国内数字转盘的代表作,让人可以安心享受音乐,可以放心向朋友推荐。
从我近30年的发烧体会中,感觉D300REF(2017)在国产音响中的地位大概可以与美之声监听一号(1993)、杰作唯美六号(1999?)、钟神JA100后级(2000年)等经典之作相提并论。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5 16:12:36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9#

我看电影一直用西数紫盘,价格适中、稳定!
听音乐都用西数ssd移动固态,简单,不用像机械硬盘要考虑避振和线性电源,而且声音也能接受,供参考!
迈戈 发表于 2018/8/2 11:09:51
又多一位SSD用户的参与,很好!不过电源是好声的前提,一般USB的输出是5V/0.5A,SSD能工作和工作得很好还是有区别的。建议阁下增加一个外接线性电源对比一下。
刚查的资料:
------数据收集贴-------SSD额定电流,升序排列---
东芝THNSNH128G 5V 0.6A
东芝THNSNC128G 5V 0.7A
浦科特M5s 128G 5V 1.0A
金士顿hyperX 3k 120G 5V 1.0A
金士顿SV100 128G 5V 1.0A
Intel 320 80G 5V 1.0A
浦科特M5Pro 256G 5V 1.5A
三星840PRO 512G/256G 5V 1.5A
三星830 128G 5V 1.6A
镁光m500 128G 5v 1.7A
浦科特M5Pro 512G 5V 2.0A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40#

回复 104楼eric的帖子

E版:这个价格太高了!淘宝上很多店家卖水货,产品正点,但价格比天猫和京东低很多。我这些年一直用西部数据4T红盘,前后买过十来个,价格一直是降降降。今年5月份帮朋友买4T红盘的价格是630元,前天刚下单买4T红盘(第三个电影资源盘只剩50G空间了),价格是595,并且“亲,包邮哦!”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