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最喜欢的三位指挥大师(内容已更新) [复制链接]

1#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303208508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304482840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3051459355.jpg[/upload]
最后编辑dr kuang
分享 转发
TOP
2#

小克 在 2003-9-13 0:27:35 发表的内容
就唱片


他们指挥这几个人的唱片都是好东西。
卡拉扬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因为他录过好几次。
TOP
3#

kanzhe 在 2003-9-13 0:52:52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3-9-13 0:47:36 发表的内容
[应该没有全秃?


是没有全秃,但是封套上的“360”“SOUND”是什么意思?


六 隻 眼 睛 的 傳 奇 : C B S
── 薛偉文

 

     CBS向來主要是靠著幾位傑出的演奏家支持著的,包括華爾特、顧爾德、伯恩斯坦、塞爾、卡薩爾斯、史坦、塞爾金、卡薩都許、霍洛維茲、奧曼第等等。不過,隨著這些大師的與世長辭,或者轉換到其他公司,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CBS的聲勢也就隨風而去,一去不復返了(這和RCA一樣,所以兩者也有著相同的命運)。而且更慘的是,進入八○年代被SONY併購後,連以往使用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標記(就是所謂的眼睛)也已經不復存在,真的變成了記憶中的一則傳奇。

     CBS早期和EMI根本是同一家公司的關係,以及和PHILIPS的合作關係,使得您可以在EMI COLUMBIA系列中找到許多塞爾的早期錄音,也可以在PHILIPS中找到許多華爾特等大師的錄音。像是華爾特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的經典,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你可以選擇CBS MS 6012的六眼版,或PHILIPS 835 501 AY的HI-FI STEREO版。至於何者音效為佳?那就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CBS的古典LP在市場上算是比較便宜的。除了少數幾個發行,就算一些最早期的六眼版應該也都是千元有找(但CBS的爵士樂LP可沒這麼便宜),算是相當划算的投資。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唱片的保存狀況。之前已經說過,美國人總是比較粗枝大葉,所以要找到狀況良好的CBS、RCA、MERCURY,總是需要花比較多的精神。

     CBS唱片有一個和RCA一樣的問題,就是很多錄音都同時發行STEREO與MONO版,編號雖然不同,但封面大致一樣,所以初入門者很容易就搞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看編號(封面及唱片標籤上都要看),MS xxxx者為STEREO,ML xxxx者為MONO。

     撇開MONO,數位時代,及後來重發的系列(例如郵報版)而言,CBS的LP可以簡單分成三種:

一、六眼版

     這是CBS發行於1958-1964年(大約)的第一版立體聲唱片。在 3點鐘及9點鐘方向各有三個眼睛標誌,故稱之為六眼。標籤是灰色底,而眼睛則是黑底白線。不過麻煩的是MONO版一樣也有著六眼,也一樣是灰黑色。除了編號不同外,在標籤上的不同的是:

     STEREO版 12點鐘方向:黑白色雙箭頭符號,寫著白色STEREO及FIDELITY字樣。6點鐘方向:黑底白字COLUMBIA字樣

     MONO版 12點鐘方向:灰底白字COLUMBIA字樣。6點鐘方向:一個小白圈,內寫著白色的LP字樣。

二、兩眼版

     大約發行於1965-1970年的第二版立體聲唱片。在 3點鐘及9點鐘方向各只有一個眼睛標誌,故稱之為兩眼。標籤是灰色底,而眼睛則是灰底白線。兩眼版一樣也有著MONO版,除了編號不同外,在標籤上的不同則是,6點鐘方向的白色或黑色STEREO或MONO字樣。

三、無眼版

     進入七○年代之後標籤變已經沒有大而顯眼的眼睛標誌了,故稱之。標籤底色為帶有黃色的灰色,外圍有一圈橙黃色的COLUMBIA字樣及小眼睛標誌。

     CBS的唱片最值得收藏的,當然要算是華爾特晚年和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的一系列錄音。不僅詮釋深獲樂迷喜愛,錄音也常榮登發燒榜。這些東西主要包括了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德佛札克第八、第九、馬勒第一、第二、莫札特等等。因為華爾特在1962年就離世了,所以理論上來說,這些錄音應該都有發行六眼版的唱片。
TOP
4#

小克 在 2003-9-13 0:30:14 发表的内容
克莱巴的确很优秀。


如果当年他签的是DECCA或者是EMI就好了。
TOP
5#

介绍推荐的唱片还可以,作品介绍最好是搜索古典音乐相关网站或者买本书来看看,否则编幅太长了。
TOP
6#

[quote]小松 在 2003-9-13 0:57:08 发表的内容
Otto Klemperer我也很喜欢,这是我见过对他最引人入胜的评论


这编评论把他的特点概括得很形象。
TOP
7#

贝多芬,勃拉睦斯,布鲁克纳,马勒的作品一直是衡量交响乐指挥大师的试金石;立体声录音唱片里,我最喜欢这三人。
TOP
8#

[
是瓦尔特吗?我有他的一张博拉母丝3交,哥抡比亚六眼单声道,他好像是秃顶吧?[/quote]

应该没有全秃?
TOP
9#

小克 在 2003-9-13 0:58:26 发表的内容
买游艇,玩去了。


据说是跑回阿跟廷自己的牧场看牛去了。
TOP
10#

小克 在 2003-9-13 0:45:05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3-9-13 0:40:53 发表的内容
小克 在 2003-9-13 0:30:14 发表的内容
克莱巴的确很优秀。


如果当年他签的是DECCA或者是EMI就好了。


也不一定呀,本来就是一个享受生活的人。看他的指挥感觉舞蹈性极强。乃艺术大师也。


我也非常喜欢他的指挥,可惜的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DG的录音水平极不稳定,把他的几部重要作品的录音搞砸了,为此他向DG的录音师大发雷霆,因为签定了合约,他一气之下,干脆拉倒不干了。
TOP
11#

我一向的观点是对于唱片来说,录音哏音乐密不可分。
TOP
12#

我对唱片的选择也比较倾向于小松的观点。
单声道时代的录音不能一概都说不好,大约在52年后(以DECCA开发出全声频录音技术,DG开发出33转LONG PLAYING黑胶唱片为标致),单声道录音才能达到“全频”,这时候的录音效果虽然没有立体声,但音色,动态等不少已达到现代录音的水平,基本能准确再现当年音乐家的艺术成就。在52年前的录音,频宽窄,音色干薄,母带噪音大,听室内乐还勉强过得去,管弦乐团的录音,除了能听到快慢之外,强弱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一概欠奉,能在这样的录音中能再现多少当时的演出效果值得怀疑,他们演出的伟大之处,可能靠传颂和想象力才能感受得到。为了自己的唱片录音效果,托斯卡尼尼晚年在听到克伦佩勒的录音,竟然凄然泪下,不但他本人,连后来无缘听到他现场演出的乐迷,都会为他生不逢时而感叹不已。
TOP
13#

只作为讨论性质来谈,对于老柴一钢,如果只听录音,我感受不到霍—托的演绎比DG李—卡的演绎有何超越之处。对于这个录音的伟大,我更多地是从阅读得知,暂时还没有从唱片感受到的修为。
TOP
14#

估计是我的水平不足,我听3,40年代的唱片除了极个别几张室内乐能听得下去,其余多数是用来收藏远多于欣赏,听那时候的梅纽因我真的很难感受到他是神童。
TOP
15#

塞拉芬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歌剧指挥家,尤其是他指挥普契尼的作品感人至深。[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619191677038.jpg[/upload]
TOP
16#

卡爷是最全面发展的指挥家,他也是最有气势的歌剧指挥家,尤其喜欢他指挥的威尔第,他指挥瓦格纳的作品也非常出色,苏提在这方面成就和他相近,但比较之下,我更喜欢卡爷除摄人气势外,还有苏提难及的华美。
TOP
17#

peregrine 在 2003-9-15 21:26:14 发表的内容
无可否认,老富的演绎是伟大的,但试想一想,如果录音效果好一点,不是更完美吗?难道就因为它是古旧录音,才显得他珍贵吗?我相信,如果录音效果更好,会有更多的爱乐者认识到他的伟大。


强烈赞同!
TOP
18#

墙头草 在 2003-9-16 21:50:21 发表的内容
在这个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刻,我们似乎不应忘记:莱纳、穆拉文斯基、康德拉辛


我喜欢的康德拉辛也入选了![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91621561539010.jpg[/upload]
TOP
19#

关于协奏曲指挥,我曾请较过赵毅敏老师,他最推崇的协奏曲指挥是:富特文格勒和巴比罗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