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地发烧器材市场低迷的原因 [复制链接]

1#
现在发烧器材卖场低迷,论坛也打不起精神,只好抛出些话题活跃一下。

有人说现在发烧友年龄偏大。其实,年龄偏大不是问题。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度,哪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都是数以亿计的。
说年轻人喜欢在线听也好,用耳机也好这都不是关键,这其中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是Hifi的后备军,他们听不听都不会影响HiFi的走势。

发烧势衰的主要原因恐怕是这么几点吧:
1.国民心理层面------浮躁、欲望膨胀,各个阶层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追求奢靡、刺激、虚荣。
2.物质层面-----------城市化进程过快,造成房价持续走高,很多人(特别是大城市原住民)措手不及,没能及时买
                             房改善条件而不得不两代甚至三代人蜗居在一起,导致有些人不得不退烧。而十几年前小孩
                             未出生,住房条件稍好。
3.商品流通层面------网上购物渐成气候,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价格透明,消除了实体店的信息不对称,网上购器材
                             大受各路买家欢迎。几家欢乐几家愁,实体店只好扮演泪奔的角色了。受房地产牵连,
                             商铺租金走高,商家不得不提价,又会形成恶性循环。
4.文化娱乐形式-----形式多样,特别是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体育赛事等等)过多过滥,吸走了人们不
                            少时间。

结论:现在的发烧气氛、条件比起九十年代都差了一些,但一部分人的质量
     还是提高了,因为现在有大房子了,可以搞专用听音室了,原来没有。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6-07-24 15:38:14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7/23 23:58:1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回复 3楼qwjnsd的帖子

说得有道理。
TOP
4#

的确,对于我来说,车上听音乐的时间真的比家里多。
eric 发表于 2016/7/23 23:57:50

我在车上听收音机,而且永远固定在中央台某频道。
TOP
5#

从结果来看吧,现市场销售器材,搞一套好听组合,容易吗?
本论坛不是有X万元推荐吗?不信选几套回家试试。
Real 发表于 2016/7/23 23:58:05


器材选择余地还是大了很多,至少音箱是这样吧。当然,原装进口货特别是万元级的很少了,都在大陆生产了,有的连牌子都卖了。但国产的厂箱很多,个人做的也很多。
TOP
6#

2000年前没啥娱乐的事情,当然玩HIFI的人就多了,更不用说九十年代之前娱乐更匮乏的年代,连收音机都能让人沉迷,现在哪个小孩子还有兴趣组装收音机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嘀咕 发表于 2016/7/24 0:12:44


纷繁的“多元化”“多样化”喧嚣中,但愿不要劣币驱除良币吧。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6-07-25 16:20:04
TOP
7#

就算所有烧友同好都放弃了,但我依然沉迷!当然身边有个三五知己陪伴一起发烧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呀。
百分之三 发表于 2016/7/24 0:47:03

为占烧友人数3%的铁杆烧友喝彩。相信发烧圈不振只是暂时的。
TOP
8#

音响注定是小众的消费群体,高烧的依然高烧。
红星照耀 发表于 2016/7/25 6:11:35



没错,正是因为是小众所以才是有品质的一群人。
TOP
9#

一年不如一年了
clk 发表于 2016/7/24 8:53:20



否极泰来。
TOP
10#

"发烧友"这词,以后可能变成别人评价"神经佬"的另一代名词
醉佳音 发表于 2016/7/24 9:10:18


不会的。“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民智已开,年轻一代的眼界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们更理解什么是文化的多元性,更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了。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6-07-27 00:13:33
TOP
11#

这几年网络和微信的发达也功不可没,有多少人还能真正静下心来欣赏音乐呢,估计现在不少烧友都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手里拿着手机玩微信。
阿铭 发表于 2016/7/24 11:07:41


物极必反。人们终归还是要寻找一个安静空间,冥想、畅想、品鉴艺术的。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6-07-27 00:14:30
TOP
12#

在广州市内我真的不想开车,那个塞车真烦。
aa52838 发表于 2016/7/24 14:38:57


确实,人口太多,几个超大城市生存质量堪忧。好在官方现在有所醒悟,知道城市需要规划了,放任不管,城市会失控地。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6-07-28 21:39:58
TOP
13#

老兄总结地鞭辟入里!
actuary616 发表于 2016/7/24 14:50:44


谬赞,谬赞。
TOP
14#

发烧友人群很固定的了。。缺乏生力军,或者说生力军是有,也有购买力但没有花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欣赏,只知道这是品牌(甚至不知是哪国的),贵,有档次。。他们买hifi音响大都只是体面需要装点,又或者很难深入细致的研究学习hifi音响发烧之道。。只有对音乐入迷痴心的人才会认真仔细的分析解构音乐如何是好听以及表达恰当。。发烧友难入的槛是音乐。。声音的艺术太抽象太笼统太难有标准可循。。但当对音乐海洋有深入认识
kimk 发表于 2016/7/24 17:15:38


确实,古典音乐需要有个入门的阶段,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无师自通的。
TOP
15#

把听音乐当作"佐餐"的人多了,当作"正餐"的人少了,我也是边听边聊!
guoguo 发表于 2016/7/24 18:30:01


一心二用的确实很普遍。
TOP
16#

嘴讲万亩西瓜,不如手捡一粒芝麻。
发烧老人,别老是以老扎堆不思进取,多与年青人学习,放下虚架子,与年青人听听音响、音乐。
没有引领与培育,只想榨取与自诩,何来细水长流……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6/7/24 18:52:29


说得有道理。要想系统地进入音乐世界确实需要启蒙,特别是西方经典音乐,大部分东亚国家都会感觉有隔阂。
TOP
17#

发烧除了钱,还得有时间和好的心情,现代人压力山大,房子车子孩子一个都不能怠慢,花在HiFi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hifi-008 发表于 2016/7/24 20:44:18


14亿人口,确实会造成非常大的生存压力和自然生态压力。要是早听马寅初的话就好了。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6-07-28 21:50:41
TOP
18#

回复 20楼hifi-008的帖子

同感。现有钱有闲又清心的人少了。
wzzjd 发表于 2016/7/24 20:53:27


前些年搞“鸡的屁”城市化,到处鸡犬不宁。
TOP
19#

1、贵。
2、难买——搭配难,
           真实价格难掌握,导致砍价、成交难。
3、给人感觉难玩。
4、消费形式多样
既贵,又与快餐文化背道而驰,面对各种消遣方式,用脚投票者不在少数。
pistolette 发表于 2016/7/24 22:12:47


其实现在音响器材不算贵,很多普及型器材种类很丰富的。关键是很多人有钱也不会往这方面投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