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748495051525354» / 6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散页(《古雷之歌》) [复制链接]

1001#

克罗地亚有两个玩跨界音乐很著名的音乐家或组合,
一个是马克西姆,另一个就是提琴双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2#

王羽佳获格莱美奖

2月5日,
中国钢琴演奏家王羽佳凭借专辑《The American Project 》获得格莱美最佳古典器乐独奏奖,
为首位获该奖中国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3#

祝贺羽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4#

据悉,这是王羽佳第五次提名格莱美奖,首次获奖。
之前她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8年和2019年获得过格莱美奖提名。
这次终于圆了她的音乐梦想。
王羽佳的获奖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光芒,
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中国音乐人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为中国音乐赢得更多的荣誉。
祝愿王羽佳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为世界带来更多美妙的音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5#

感谢SHINELB兄发了提琴双杰的视频链接。我很喜欢他们的演奏。您提供的视频链接使我得到了极大的视听双重享受。谢谢您的新年礼物!
shotchen 发表于 2024/2/6 7:10:52

这些视频我也都看过,非常喜欢。《辛德勒的名单》版本非常多,我最喜欢两个版本,一个是帕尔曼原版,另一个就是提琴双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6#

谭盾:如果每个人都喜欢艺术,国家会充满人性

转载,有改动

“如果每个人都喜欢艺术,这个国家会充满人性。”

  音乐家谭盾小时候去美国留学,母亲对他说:“不喜欢艺术的女孩子千万不要娶,不喜欢艺术的家庭千万不要去住,不喜欢艺术的国家千万不要去。”

  成年后的谭盾,越来越觉得母亲的话有道理,他说:“当你喜欢艺术时,这个国家就会充满了关爱、人情、人性,会对所有的山水、天空、大地都充满了感情,这就是艺术的巨大力量。”

  无独有偶,宫崎骏也曾表露出类似看法,“真正做艺术的人是温暖的,有人性支撑的”,他的每一部动画里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或者让人一笑,还有他关心和想要呼吁的内容,文化与人性才是艺术的精髓。

   中国古代哲学里有句话特别感动我,“大音希声”,翻译成英文就是The greatest song can be heard only in silence,即最宏伟的声音只能在寂静中被感悟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听雪的原因。
  谭盾一生获奖无数,其中与李安合作的《卧虎藏龙》可谓是双赢。

  李安凭借这部影片获得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而谭盾不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摘得了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

  二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不谋而合,同时也都经历过纽约辛苦而充实的日子。冯小刚说,纽约是天堂,纽约也是地狱。“但对我来说,纽约很神奇,它像是一个梦想者的天堂,一个实验艺术者的乐园。在那你能见到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很年轻,又很艰苦,比如说陈逸飞刚开始在洗汽车,李安带孩子做保姆,我在地铁里拉小提琴,艾未未在剧院里当跑龙套演员。”

  在早年的一篇采访中,谭盾曾就创造力、艺术、传统及民族文化做过一次很有见地的回答,读来有启发——

  ▍人类最大的财富是想象力

  问:很多人评价您的作品里有一种创新的生命力,比如您可以让提琴拉出二胡的声音,从大自然中捕捉声音的灵感元素。当代社会中,我们呼唤创造力,但同时又创造力匮乏,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这种创造力的源泉是什么?

  谭盾:我记得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把朗朗、余隆还有我三个人聚到一起,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金钱吗?朗朗说不是,是青春,是年轻,年轻就是财富。余隆说,我的女儿是我最大的财富,我最爱我的女儿了。问到我,我说,其实最大的财富是人类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就什么都可以有。

  想象力在哪里?我特别喜欢祖先给我们的教育:想象力来自于大自然,要听水、听风、听涛、听雪,听到下雪的声音是一件非常需要想象力的事,你能不能看见风,这也是一种想象力的反映。所以我教导小孩子,特别是学艺术的小孩子,去关爱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你会从中得到非常多的想象力的训练。

  想象力可以训练,灵感也是可以训练的。这些东西我们常常说是天生的、只有天才才有的,其实它们都可以通过训练得来。后天的训练非常有益,而且是最关键的。我们做环保时,也可以把艺术、把跟大自然的接触与环保理念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加启发我们的灵感和想象力,把环保做得更有艺术性、有吸引力、有舆论性和教育性。

  ▍一切对于传统的追溯是为了未来的创造

  问:您刚才谈到全民对于艺术的接受,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您之前为《卧虎藏龙》、《夜宴》、《英雄》等电影配乐,并获得了很多奖项,但这些影片本身在观众群体中则褒贬不一,这是否反映出传统题材在当代的一种不兼容?传统艺术、传统题材如何在当代寻找落脚点、如何在当代寻根?

  谭盾:从运动的角度来看,一个跳远运动员必须要先退回去,然后助跑,才可以跳得更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的,拳头离得更远,打得更重。如果以这个角度审视艺术,会发现未来跟过去有着明显的联系,所以艺术家们常常寻觅消失的根脉去了哪里。

  中国古代哲学里有两句话特别感动我,一句是“大音希声”,翻译成英文就是 The greatest song can be heard only in silence,即最宏伟的声音只能在寂静中被感悟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听雪的原因;还有一句是“形断意不断”,形断掉了,其实意才刚开始。就如弹古琴的人,琴声后面那些五花八门、让人无限想象的斑斓颜色才是真正意义的开始,所以我们希望回到传统、追寻消失的根脉,是因为传统有着“大音希声”和“形断意不断”的魅力。

  《女书》现在在全世界巡演(女书: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通过家族内女性成员的聚集唱习得以代代相传,被称为“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谭盾以其为主题创作了交响乐作品《女书》。——编者注),人们都觉得“哇,这是一部非常现代的作品!”我说是的,我寻觅女书,寻觅一个妈妈的起源,寻觅女性吟唱的根源,虽然这个东西消失了,但是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从母体的角度、从人类学的角度寻找机缘,而这个机缘会刺激你的想象力,从而引发未来女书的发明和创造。女书从过去走到现在,并不是目的,只是经过现在而已,它要去未来。创造才是目的,一切的追寻和回顾都是在训练我们的想象力。


  ▍民族文化的象牙塔里需要有人

  问:您刚才提到女书的世界巡演,这让我想到关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着陆的问题:中国人对于很多外国的作曲家、外国的音乐比较熟悉,但反过来,国外的民众对于中国的作曲家、中国的音乐有相同程度的认知吗?还是说他们的认知大都还只停留于“东方”、“王朝”、“民族文化”等符号型概念?

  谭盾:中国的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融合世界文化,占领教育。我们做《女书》,可以用民乐做、用戏曲做,那为什么选择了用交响乐做?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交响乐团,而交响乐团周围会有很多音乐学院,这样的话,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弹中国的音乐,透过中国的音乐又可以看到孔子、老子,这很有意思。

  我现在在美国,很多年轻人能认出我来,因为美国的学校里教我的音乐。而一旦教我的音乐,必然要牵扯到什么是禅宗、什么是老子、什么是孔子、什么是长江、什么是黄河。所以我觉得,民族文化要走出去,最重要的是跟世界机制、世界文化、世界教育接轨。莎士比亚、贝多芬在中国家喻户晓,那是因为我们的课堂在讲莎士比亚,我们的音乐课在讲贝多芬,中国所有城市的新年音乐会都演奏《欢乐颂》。西方音乐已经进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国的音乐走出去时,不要走马观花,更不要天女散花;中国的文化走出去就是要拥抱世界文化,要进入他们的教育体制。

  中国的艺术家需要有国家的支持,这个民族一定要懂得,象牙塔里需要有人。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象牙塔里是空的,我们怎么让我们的文化跟世界接轨?怎么让我们的文化进入全世界的教育体系、进入全世界的交响乐团?我每次做一个新的交响乐作品时,都希望把传承扩大,融入在我的音乐里。

同时我认为,社会一定要明白,我们的艺术和艺术家需要整个社会去爱、去捧着。一个爱艺术的民族、一个学艺术的民族、一个对教育和美非常崇尚的民族,一定是非常伟大的民族。这样别人才愿意来到你这里,跟你交心,把你的东西当成宝贝带出去,带到别人的灵魂之屋里,带到别人最深的心房里保护起来。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7#

谭盾携《水乐协奏曲》及其最新创作的《箜篌协奏曲》,在深圳音乐厅与深圳交响乐团一起,上演“匠心韶华·上善若水·红树林”。本场音乐会特邀旅德国际打击乐演奏家林喆担任水乐独奏,中国现代箜篌演奏艺术创始人崔君芝演奏大箜篌,青年箜篌演奏家邓宗利则担任由深圳市“佳音王科技公司”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首次研制成功并首次演奏的凤首箜篌独奏。群星璀璨,奏响一场水之交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8#

上面这句话“不喜欢艺术的女孩子千万不要娶,不喜欢艺术的家庭千万不要去住,不喜欢艺术的国家千万不要去。”不知大家是否都同意?
其实,广义看来,人生即艺术,我们要用艺术的审美眼光看待我们的人生,使人生诗意化。
对上面这句话,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09#

以下为本届格莱美部分获奖名单:

Record Of The Year 年度制作

"Flowers" – Miley Cyrus Kid Harpoon & Tyler Johnson, producers; Michael Pollack, Brian Rajaratnam & Mark "Spike" Stent, engineers/mixers; Joe LaPorta, mastering engineer

Album Of The Year 年度专辑

Midnights – Taylor Swift Jack Antonoff & Taylor Swift, producers; Jack Antonoff, Zem Audu, Serban Ghenea, David Hart, Mikey Freedom Hart, Sean Hutchinson, Ken Lewis, Michael Riddleberger, Laura Sisk & Evan Smith, engineers/mixers; Jack Antonoff & Taylor Swift, songwriters; Randy Merrill, mastering engineer

Song Of The Year 年度歌曲

"What Was I Made For?" Billie Eilish O'Connell & Finneas O'Connell, songwriters (Billie Eilish)

Best New Artist 最佳新人

Victoria Monét

Producer of the Year 年度制作人

Jack Antonoff

Songwriter of the Year 年度作词作曲人

Theron Thomas

Best Pop Solo Performance 最佳流行歌手

"Flowers" – Miley Cyrus

Best Pop Duo/Group Performance 最佳流行对唱/组合

"Ghost in the Machine" – SZA featuring Phoebe Bridgers

Best Pop Vocal Album 最佳流行专辑

Midnights – Taylor Swift

Best Dance/Electronic Recording 最佳舞曲/电子歌曲

"Rumble" – Skrillex, Fred Again & Flowdan

Best Pop Dance Recording 最佳流行歌曲

"Padam Padam" – Kylie Minogue

Best Dance/Electronic Album 最佳舞曲/电子专辑

Actual Life 3 (January 1 – September 9 2022) – Fred Again

Best Rock Performance 最佳摇滚歌手

"Not Strong Enough" – Boygenius

Best Metal Performance 最佳金属乐歌手

"72 Seasons" – Metallica

Best Rock Song 最佳摇滚歌曲

"Not Strong Enough" – Julien Baker, Phoebe Bridgers & Lucy Dacus, songwriters (Boygenius)

Best Rock Album 最佳摇滚专辑

This Is Why – Paramore

Best Alternative Music Performance 最佳另类音乐歌手

"This Is Why" – Paramore

Best Alternative Music Album 最佳另类音乐专辑

The Record – Boygenius

Best R&B Performance 最佳R&B歌手

"ICU" – Coco Jones

Best Traditional R&B Performance 最佳传统R&B歌手

"Good Morning" – PJ Morton featuring Susan Carol

Best R&B Song 最佳R&B歌曲

"Snooze" – Kenny B. Edmonds, Blair Ferguson, Khris Riddick-Tynes, Solána Rowe & Leon Thomas, songwriters (SZA)

Best Progressive R&B Album 最佳进步R&B专辑

SOS – SZA

Best R&B Album 最佳R&B专辑

Jaguar II – Victoria Monét

Best Rap Performance 最佳说唱歌手

"Scientists & Engineers" – Killer Mike featuring André 3000, Future and Eryn Allen Kane

Best Melodic Rap Performance 最佳旋律说唱歌手

"All My Life" – Lil Durk featuring J. Cole

Best Rap Song 最佳说唱歌曲

"Scientists & Engineers" – Andre Benjamin, Paul Beauregard, James Blake, Michael Render, Tim Moore & Dion Wilson, songwriters (Killer Mike featuring André 3000, Future and Eryn Allen Kane)

Best Rap Album 最佳说唱专辑

Michael – Killer Mike

Best Jazz Performance 最佳爵士歌手

"Tight" – Samara Joy

Best Jazz Vocal Album 最佳爵士演唱专辑

How Love Begins – Nicole Zuraitis

Best Jazz Instrumental Album 最佳爵士演奏专辑

The Winds of Change – Billy Childs

Best Large Jazz Ensemble Album 最佳大爵士乐团专辑

Basie Swings The Blues – The Count Basie Orchestra directed by Scotty Barnhart

Best Latin Jazz Album 最佳拉丁爵士专辑

El Arte del Bolero Vol. 2 – Miguel Zenón & Luis Perdomo

Best Alternative Jazz Album 最佳另类爵士专辑

The Omnichord Real Book – Meshell Ndegeocello

Best Traditional Pop Vocal Album 最佳传统流行专辑

Bewitched – Laufey

Best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lbum 最佳当代器乐演奏专辑

As We Speak – Béla Fleck, Zakir Hussain, Edgar Meyer featuring Rakesh Chaurasia

Best Musical Theater Album 最佳音乐剧专辑

Some Like It Hot – Christian Borle, J. Harrison Ghee, Adrianna Hicks & NaTasha Yvette Williams, principal vocalists; Mary-Mitchell Campbell, Bryan Carter, Scott M. Riesett, Charlie Rosen & Marc Shaiman, producers; Scott Wittman, lyricist; Marc Shaiman, composer & lyricist (Original Broadway Cast)

Best Country Solo Performance 最佳乡村歌手

"White Horse" – Chris Stapleton

Best Country Duo/Group Performance 最佳乡村组合

"I Remember Everything" – Zach Bryan featuring Kacey Musgraves

Best Country Song 最佳乡村歌曲

"White Horse" – Chris Stapleton & Dan Wilson, songwriters (Chris Stapleton)

Best Country Album 最佳乡村专辑

Bell Bottom Country – Lainey Wilson

Best Song Written For Visual Media 最佳影视歌曲

"What Was I Made For?" (from Barbie) Billie Eilish O'Connell & Finneas O'Connell, songwriters (Billie Eilish)

Best Music Video 最佳音乐MV

"I'm Only Sleeping" – (The Beatles) Em Cooper, video director; Jonathan Clyde, Sophie Hilton, Sue Loughlin and Laura Thomas, video producers

Best Music Film 最佳音乐电影

Moonage Daydream (David Bowie) Brett Morgen, video director and video producer

Best Recording Package 最佳专辑装帧设计

Stumpwork Luke Brooks & James Theseus Buck, art directors (Dry Cleanin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0#

2024年第66届格莱美音乐颁奖礼于北京时间2月5日在美国洛杉矶加密竞技场落下帷幕。
霉霉获得年度专辑、最佳流行专辑大奖,成为首位四度斩获年度专辑大奖的艺人,成为本届格莱美最大赢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1#

李安凭借影片《卧虎藏龙》获得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
而谭盾不仅在2001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在2002年摘得了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2#

丹尼尔·霍普新作《DANCE!》

丹尼尔·霍普喜爱舞曲所带来的艺术灵感。
他的最新DG唱片《DANCE!》,
为听众带来从14世纪无名作曲家的《Lamentodi Tristano》到沃伊切赫·基拉尔1986年的作品《Orawa》,
以及普赛尔、亨德尔、莫扎特、圣-桑等人的作品,不可错过。
这张专辑于2月以数字和双CD格式发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3#

能够钻研《古雷之歌》的乐迷,肯定是古典音乐发烧友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4#

西蒙·拉特尔/柏林爱乐:勋伯格《古雷之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c411V7Kh/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5#

也推荐一张勋伯格的蓝光,这是我最喜欢的蓝光之一。音乐、画面及质感一流。
The Philharmonics演奏了由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3位现代音乐家改编的施特劳斯的作品以及克莱斯勒等人的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6#

上面还提到勋伯格根据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四重奏OP25改编的乐队版。
这个作品也是中国爱乐的保留曲目。
早期中国爱乐乐团成立的时候,在余隆的带领下做全国巡演。
第一站就是深圳,我还去听了这场音乐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后来DG唱片公司还录了唱片,我也有这张CD。
西蒙·拉特尔、艾森巴赫等人也录过这个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7#

勃拉姆斯室内乐OP2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19#

双簧管演奏家迈耶新作:

1990年,迈耶担任班贝格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成为一名专业双簧管演奏家,
从1992年起他成为柏林爱乐双簧管首席。
这是迈耶策划音乐家肖像专辑系列的最新一张,
展现了巴赫家族精彩纷呈的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20#

大提琴新星谢库

谢库来自“最有音乐天赋的家庭”,BBC青年音乐家奖推出以来第一位赢得比赛的黑人音乐家。英国最炙手可热的大提琴新星,Bachtrack年度最繁忙的大提琴家。全英古典音乐奖,BBC青年音乐家大奖得主。年仅19岁受邀在英国王妃梅根和哈里王子皇室婚礼上独奏。

谢库毕业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汉娜·罗伯茨,于2022年5月被任命为该学院首位梅纽因表演指导客座教授,他是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未来人才和音乐大师的大使。谢库在 2020年新年荣誉榜中被任命为大英帝国勋章员佐勋章(MBE)成员。目前他使用的是1700年的Matteo Goffriller大提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