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还是不用----这是一个问题。黑胶唱片镇把玩小记。 [复制链接]

41#

开始拿出一些唱片,一张张开始实际切换比较了试听。






TOP
42#

试听唱片也未刻意选择,随手拿了些,注意类型和范围比较广一些,这样听得全面一些。








微信图片_20220129145941.jpg (, 下载次数:0)

(2022/1/29 14:55:48 上传)

微信图片_20220129145941.jpg

TOP
43#

有的唱片我是一轨一轨反复切换了对比试听的,比如那个南瓜开盘机封面的模拟试音天碟。说实话,刚开始听的时候,感觉到了明显的用镇后的特色和改变。但到底是改变还是全面的改善,我觉得我需要仔细听一听,以免瞬耳娇,新鲜感主导的惊艳,其实是不耐听的。耐心地听了几轨,说实话,我觉得有好的方面,比如声音更精致漂亮了,高频修饰得更流畅婉转,细节更多,有俗话说叫油光水滑了,小提琴更高贵精致,钢琴泛音更余音绕梁。但似乎同时也感觉声音好像没原来那么质朴自然宽松了,整体上还是有点紧的感觉。那怎么回事,到底要用还是不用呢?
TOP
44#

我继续反复试听,并且也和花鸟虫鱼等烧友电话交流彼此的试听感受。基本上慢慢感受是越来越清晰,用此镇,基本上是全面的提升,它的主要特点是全频段的修身养性,声音密度更高,细节更多浮现,音乐线条感更凝聚,两端延伸更好,低频下潜的力度感和延伸感非常明显。相比之下,原来的松润感其实是密度的松散,就好像频段中混入了其他的背景音,看上去是层次更丰富,其实是声音不干净,主题不鲜明。用了镇后,整个乐团的精气神都有很好的提升,简言之,更高贵感了,这种高贵感,可能是美化,也可能是更真实,毕竟名团名演,多一些贵气是很正常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声。毕竟名家乐器我们接触得少,判断有时候也不一定真实准确,但人说话唱歌,我们是毕竟敏感熟悉的,尽管歌者我们不认识,但那种频段的自然度,柔顺度,厚度,还有喉头的细节和微妙的起伏,我们是马上能判断得出哪个细节更真实更丰富的。人声一出,可以说,此镇已经值回票价。
TOP
45#

不用镇后,听人声明显要干和薄或者说单调一些,没那么柔韧有弹性有立体感了,其实其他乐器的对比也是一样,不过人声判断得更直接鲜明一些。很多人会担心用镇后声音会压死,特别是这么重的镇,我起先也有这个担心,前面我不用镇也有这方面的感觉。但用了这个钨钢镇后,应该讲全频提升是明显的,高频也没有压抑感,反而更飘逸婉转,油光水滑了,ATC向丹拿方向发展的感觉,细节反应更微妙丰富,线条感更纤细漂亮。唯一可以推敲的可能还是极高频的空气感,因为高频变漂亮凝聚了,那种泛音堂音的松散包围感就没那么突出明显了。是不是有点像滤波器,这个我还要好好想一想。或者说柴禾妞变成了香水美人,一个质朴大方,一个精致美艳,你喜欢哪个?
TOP
46#



       E版好像多年前说过:只要你的能力允许(我理解为:综合能力),音箱越大越好......! :strong:

cui_xibo 发表于 2022/1/29 15:17:12 是的,空间和财力允许的条件下,用最大最好的箱子。
TOP
47#

钨钢镇为什么能这么明显地改变声音,并且这么美,我理论上解释不了。但我相信还是材料学基础上的耦合后的频率调节,钨钢这个材质的密度,重量和唱机的播放产生了奇妙的物理反应,从而影响到了唱机系统的还原和播放。具体的研发心得就要菲凡的蒋总和孔总空了来说道说道了。我能做的,就是把此镇留下了事。
TOP
48#

威虹老周以前在调声学上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快就是慢。一般人可能一下子还不理解,这啥逻辑混乱啊,但其实从哲学发展观来说,很有道理。细节多了,表达得充足了,反应速度快了,反而会给你目不暇接,反应不过来,啊,东西好多了,这看那看,感觉反而慢了。不像像素单薄,信息缺乏,品质较低的声音和系统,反而一目了然,觉得好快好爽,其实那种快反而是慢。因为没东西看,只能慢慢来,一样东西看半小时。所以,快和慢,要从哲学对比的角度来思考辨析。
听了这个钨钢镇,我有个体会,美也许更真。很多东西,美化了以后我们会觉得修饰了,反而会不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其实不一定,因为我们平时熟悉的是文化馆乐队和广场舞,其实各方面是粗糙草根的,那种真实,是初级的美。而唱片里的大师和乐器,用的名琴,训练是最严格的,等级的很高的,所表现和传达的声音和意境,其实应该是更美的。而我们吃惯了萝卜地瓜,转而品味鲍鱼海参,肠胃可能还不太适应,但一旦适应了这种高级的美感,由奢入简难,再回头,可就难喽。
TOP
49#

最近从茶叶玩家和大藏家虎牛那里搞了两饼2003年一手贮藏勐海老熟茶,此茶一手储藏,来源可靠的,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感谢虎牛好友!喝着这么好的茶,再回去头去喝一般的杂牌茶,尽管勐海价值不菲,但口感体验上也是回不过去了。再想想这用镇,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TOP
50#

快过年了,昨天晚上泡壶茶,继续听黑胶,有兴趣就切换了比比,玩镇就是这点方便,非常容易切换,据说鱼的记忆是7秒,人是多少秒,我没研究过,反正也不会长,长了都是印象,不一定准。巴伦邦的这张1982年德国数字头版《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听下来明显也是加镇好,声音更凝聚高贵,晶莹剔透,击键颗粒感更饱满立体,下潜也更层次分明,再拿掉镇回去听,似乎也挺松润自然,但多少就有点松散,精气神掉下去不少,有点松垮干瘪了,音响性明显要差一些。用镇后明显感觉琴更好,演奏家水平更高,录音更传神。真是奇怪,原来就这么听听,也已经很满意,也没觉得缺了什么,但这么一比,哎,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还是不少啊。这也是玩音响的魅力和乐趣所在吧!




TOP
51#

春节期间又弄了个菲凡气浮电机玩玩,其乐无穷。
TOP
52#

我在淘宝购了全铝那款,才28元。
韦胜融 发表于 2022/2/12 8:06:53 有可能。好像差不多这个价。如果唱盘有一定档次,建议还是不用了。
TOP
53#

唱片镇在音响功能性配件和调声道具之间,我感觉还是调声道具的成分更大些,用不用,合用不合用,最好还是要自己实际试一试再决定更好。

菲凡年前是有唱片镇试听活动的,现在不是很清楚,可以联系菲凡体验一下。
TOP
54#

还是不用好些
qpwu2011 发表于 2022/2/13 19:56:59 一般的唱片镇用了后总觉得是有得有失,声音的微动态和活跃度上整体上可能还是失大于得。很多人用了一阵就放弃了。这个钨钢镇是我用到目前为止,感觉没有明显短板和损失的一个镇,价钱不便宜,设计也看不出有什么花哨,但对声音就是有帮助,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就解释不了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