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 [复制链接]

21#

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四期活动纪实







717日下午14点半开始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四期仍在重庆老友线皇听音室举行,由于正值盛夏酷暑三伏天,很多没法去避暑胜地的人们大多不愿出门,待在家里打麻将或睡觉或其它娱乐活动,所以来到现场的只有陈老、朱老师、舒老师三位热爱音乐的中坚分子继续支持,后来这次活动提供放大器的机主李先生有事晚到了。这次播放的音箱仍是德国ACAPELLA阿卡佩拉Harlekin MK IICD机柏林之声001,放大器换成了李先生因家里装修暂存在老友线皇的音乐大师前后级。

由于笔者之前邀请的主讲及音乐推介人因家中有事未能来到现场,所以这次就没确定主题欣赏,正好笔者带来帮陈老购买的RCA出品的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ScheherazadeSACD唱片,而笔者同时购买了DECCA出品的安塞美指挥瑞士苏黎世罗曼德管弦乐团演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集这张唱片里也收录了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正好带来一起做对比。这首乐曲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这部作品便是根据《一千零一夜》中的画面和场景,以音乐的形式描画出来的伟大作品。首先播放的是RCA莱纳指挥版,这张唱片是TAS上榜碟,属于发烧级唱片,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的宁静的主题音乐过后就是惊涛骇浪般的大海风暴场面,感觉这段音乐就表现出这个版本的爆棚气势,动态极大,宽广的音场,坚实的低频,高度整齐划一的齐奏,尤其是铜管部的表现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绝对是莱纳时代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最高水准的示范级演出。莱纳的演绎方式强悍有力,激情澎湃,但笔者觉得整体线条稍“粗”了些,作品中丰富的管弦乐色彩表现不够突出,而最明显的不足是这个版本小提琴首席Sidney Harth的表现太一般,和乐团的高水准表现不太相称。录音师是Lewis Layton,录音上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接下来换成了DECCA出品的安塞美指挥瑞士苏黎世罗曼德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同样是第一乐章,宁静主题这段明显比RCA出品的莱纳指挥版本更柔美,小提琴独奏的片段明显水准更高一些;大动态片段部分虽没有RCA莱纳指挥版本爆棚,但音乐性很强,通过音乐展示场景,作曲家通过高超的配器手法使作品表现出极其丰富的音色变化。对于这部作品这个最重要的特点,有指挥家中的“色彩大师”美誉的安赛美对这部作品的音色把握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他把这部作品千变万化的音色充分表现出来,在市面上多如牛毛的《天方夜谭》的录音中,这张唱片最符合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向听众展示一个富于东方色彩的万花筒般的神奇世界”。《天方夜谭》是否越“爆棚”越好?因为安赛美的两次立体声录音都不“爆棚”,所以他的《天方夜谭》常受到忽视。虽然对音乐作品各人喜好和理解各不相同,但笔者觉得《天方夜谭》并不是一部电影的配乐,玩得“爆棚”当然会让人觉得过瘾,但对于表现原作的意图方面,音色的变化才是成败所在。莱纳指挥的《天方夜谭》虽然有惊天动地的强烈动态,但“爆棚”之余却没有能表现出像安赛美棒下的音色变化来。演绎这部作品时,如果过于追求火爆的效果,很容易就出现铜管乐器掩盖了木管和弦乐的现象,这时这些乐器一些微妙的变化就不太容易被发现了,安赛美无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即使在乐曲最高潮时,他都要求保持乐团整体的清晰感。而且为了保证这种音色变化的效果,安赛美显然刻意压制了低音乐器而避免声音产生浑浊感。

听完两个版本的《舍赫拉查德》(《天方夜谭》),大家感觉各有特色,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同,不能说是哪个版本更好。老友线皇的阿华说恰好前一两天才听了另一个版本,就是DECCA公司1964年的出品,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编号为PFS4062,属于DECCA的四相位系列。引用网络上的介绍:“这是一个被评价为“著名而又声名狼藉的版本”,因为大家DECCA四相位录音的效果褒贬不一。所谓四相位录音源自这个系列的英文“phase 4 steoro”即四相位立体声,实际上与相位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四声道。这个系列由1962年开始推出,所使用的录音技术和DECCA公司常用的使用DECCA树的单点录音方式不同,它使用多点录音,使用多达20路的录音台,并使用了DECCA开发的“声像分配器”,这样录音后录音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声轨在音场中的位置,然后再加入人工的混响以得到空间感。这项技术如今早已普及,但在60年代初期,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和传统的三话筒录音相比,可以捕捉到更多哪些本来距离话筒较远距离乐器的细节,使录音过程可以克服很多环境等的不利因素。斯托科夫斯基对新的录音技术一向非常支持而且积极参与,在四相位系列的唱片录制过程中,他亲自指出录音中要强调和突出的声部,指导录音师按照他的构想去完成录音的制作。至于声音效果,这个系列得到的评价差别很大,在美国和日本对这个系列评价较高,而英国本土则反而较为抗拒。简单来说,这种录音技术的好处是细节较为清晰,不足之处是声音不够自然。DECCA公司虽然率先开发出多点录音技术,但一直坚持使用原来的DECCA树录音方式,反而是其它唱片公司在后来很多都逐渐放弃原来的双话筒和三话筒录音,转而采用多点录音。在演绎方面,斯托科夫斯基当然为作品注入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木管乐器的表现自由而生动,弦乐的非常结实,小号也热力四射,独奏小提琴艾里克·古恩博格的音色华丽。但非常令人意外的是,斯托科夫斯基在第四乐章并不算火爆,虽然演绎得热力很足,但绝对没有莱纳和康德拉辛版宏厚坚实的低频,这点倒是不太符合斯托科夫斯基一贯的风格。看来对这部作品,斯托科夫斯基的解读还是比较接近安赛美的观点。” 阿华说这个版本也非常出色,色彩变化丰富

由于李先生想试一下新到的前级的素质,接下来阿华播放了极品人生论坛音展年度聚会的纪念版CD,这张CD是由黑胶唱片播放直刻的版本,试听的芭蕾舞剧“吉赛尔”的选段,感觉转录成CD后仍保持了黑胶唱片的高密度、大动态的优点特性。阿华恰好有水星出品的“吉赛尔”全剧双CD,而且是头版,同样的曲目随后作了对比,感觉黑胶唱片直刻的CD比原版CD的声音更有模拟味,更耐听,动态更大。

对比完CD版本后,舒老师提议更换音乐大师266前级的保险管为更好的档次试一下,看是否有更大的提升,阿华在没有说明是什么品牌的保险管前提下,分别更换对比了各自在“国色”这张唱片第4曲的表现,通过感受乐曲中的琵琶拨奏,二胡的拉奏,两个乐器交相辉映的对话,及弦乐团的伴奏,大家感觉更换的第一个保险管高频太过明亮,声音整体过于锐利,第二个保险管虽比原机保险管高频更亮,但比第一个保险管就没那么亮了,乐器的分离度和声场等感觉最好。阿华揭晓了第一个保险管是瑞士的舒特,第二个保险管是FM。朱老师提出还是原配的保险管最耐听,虽然FM的保险管最贵,音响素质最高,但是原配保险管和机器是整体调声的,即便更好的保险管不一定和原机调声搭配。

稍作片刻休息后,老友线皇的潘董事长让小潘总-阿华把另一个型号银线版的阿卡佩拉落地箱搬出来试声,哑铃式的单元布局,箱体修长,15寸的SEAS中音,15寸的中低音,丹拿330T的高音,光看箱体以为没多重,结果搬动才知道1只就达到100斤以上了,重量太扎实了,超乎想象。接下来一开声更是出乎意料,声音厚实带些暖调,声场规模开阔如大落地箱,定位清晰,声音质感特别好,播放阿伦泰勒的歌出来的声音比之前的Harlekin MK II表现更浑厚,不过由于这款音箱的灵敏度低,需要推动力和控制力强的功放才能充分发挥出全部潜力,当天搭配的音乐大师前后级功放完全让音箱“吃饱了”,有了充足的力气“唱歌”。随后又播放了笔者带来的日本爵士天后绫户智绘的精选唱片,系统的声音完全表现出黑人女歌手烟熏嗓的特质,声音鲜活很有感染力。

听音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已到晚上6点,余下几位朋友还在继续欣赏,笔者却只能遗憾惜别。
TOP
22#

好活动,支持!
yncyp 发表于 2016/7/23 19:52:59

谢谢朋友帮顶。


周日下午3点,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5期与您相约在重庆老友线皇听音室,主题为黑胶直刻CD与原版CD的对比鉴赏,欢迎各位朋友光临现场交流。
TOP
23#

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5期纪实

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5期纪实

731日周日,正值酷暑三伏天,前几日山城重庆达到了38-40度的高温,今天温度相对前几日还没那么高,阳光还没那么火辣了。笔者赶到老友线皇听音室时陈老一如既往的很早就到了,另外3位发烧友朋友李总、苦瓜和尚穷道士、小小波波也早到了,大家在寒暄交流中后来又陆续到了几位发烧友朋友,这次的活动比前几期人数要多一些,大家能在盛夏酷暑之际前来参加挺不容易的,为这种发烧精神点赞喝彩。

之前在论坛预告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黑胶直刻CD与原版CD的音乐对比鉴赏,准备了“皇家芭蕾”、“Kari Bremnes Gate Ved Gate(俗称玫瑰仙子)”、“国色”、“蔡琴的《机遇》”等四张唱片,这次播放的器材中音箱仍是德国Acapella Harlekin MK II高版黑檀木皮落地箱,CD机仍是德国柏林之声001,前后级功放是李总提供的国产品牌音乐大师。

老友线皇(音响)制作黑胶直刻CD用于这次试听对比的起因源于一位老友线皇的用家老师在听音室听了黑胶唱片后感慨声音虽好但没时间和精力调校黑胶唱机,还是使用CD唱机播放CD更方便,但脑海里又念念不忘黑胶的声音,说能将黑胶信号直接转为CD格式存储就好了,阿华受到启发便萌发了制作黑胶直刻CD来玩一下的念头。于是潘氏父子开始花费很多时间调试,将黑胶唱片播放后的模拟信号传输到专业刻录机里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刻制到黑胶CD音乐光盘里,相当于是AD转换格式;而很多CD唱片是DDDADD模式录制,相对AAD模式数码味较浓,而AD模式数码味最少,模拟味最好。事实是否如此呢,为了让大家有直观的感受便有了这次试听对比的活动来见证。

首先对比的是挪威KKV唱片公司出品的Kari Bremnes 演唱的Gate Ved Gate(俗称玫瑰仙子),先播放了原版CD的一首歌曲,接下来播放了黑胶直刻CD,马上感受到比原版CD声音更厚润,情感表达更感人,低频更宽松和更有重量感,声场更开阔,细节更丰富。

第二张CD播放对比的是“皇家芭蕾”,在前几期的音乐沙龙中多版本鉴赏对比过,大家也比较熟悉,都感觉还是黑胶直刻CD版本声场动态更大,低频更有质感,下潜更深,弦乐齐奏的密度更大,竖琴拨奏的琴声更晶莹剔透,乐器定位更清晰,信息量确实更丰富。

第三张对比播放的是“国色”,属于新民乐的新派作品,传统民族乐器加西洋乐器伴奏,试听的曲目是闭月·貂蝉弄影,感觉还是黑胶直刻CD版的声音更好,琵琶的拨弦更有厚度和力度,没有CD版那么单薄,二胡的琴声更悠扬,两个乐器的交织对话更生动。

第四张对比播放了蔡琴的“机遇”,还是黑胶直刻CD版的蔡琴声音更厚实圆润,电钢琴声动态更大,琴键敲击更有力度。

听完了以上四张唱片的对比播放,感觉黑胶直刻CD已很接近黑胶唱片的声音了,比DDDADD录音的数字唱片更动听、耐听,可惜大多数唱片公司都是以数字母带压盘,转到普通光盘CD后信息量被压缩不少,还是黑胶唱片为载体的介质信息量更完整。

最后编辑中国爱乐人 最后编辑于 2016-08-10 00:17:37
TOP
24#

回复 37楼490319937的帖子

谢谢朋友帮顶,希望更多的重庆发烧友能参加聚会交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TOP
25#

由于近期重庆连续高温,发烧友音乐沙龙的音乐欣赏交流部分暂停1-2期,有兴趣感受老友线皇新款HD系列纯银线材的朋友明日可前去试听。
TOP
26#

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6期预告

前段时间重庆天气再创全国最高,持续高温40度半个多月,那时周末人们大多待在家里或外出避暑度假,直到最近一周才降温凉快下来,终于可以又接续之前的音乐沙龙欣赏活动。
日期:2016年9月3日周六
时间:下午14:30-18点
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5号升伟新时空2期5栋6-1(沙坪坝区府斜对面,升伟建材旁边)
联系人:步月斋主
咨询电话:15320531660
主题:布鲁克纳交响曲赏析
推介人:杜老师(资深古典音乐迷)
搭配器材:ONIX CD-15 CD机、MDAC MBOX数码播放器、何庆华-睿志的前旗舰分体式前后级SA300C后级和C39SE前级或KINKI GN5合并功放、博良时代1.5号或时代一号
TOP
27#

重庆发烧友音乐沙龙第6期纪实

前段时间重庆天气再创全国最高温,持续高温40度半个多月,那时周末人们大多待在家里歇凉或外出度假避暑,所以暂停了2周一次的音乐沙龙活动,直到最近一周才降温凉快下来,终于可以又接续之前的音乐沙龙欣赏活动。由于笔者上周天天加班,直到上周四晚上才抽空联系笔者的良师益友-资深古典音乐迷杜老师邀请他做一期古典音乐推介赏析会,上周五才正式确定下分享的曲目,当晚才在论坛发布消息在上周六下午举办第6期音乐沙龙活动,以往都是在周日下午举行,但这次因为推介人周日有安排调整到了周六下午,这样造成时间比较仓促,参加活动的发烧友或爱乐人不好安排时间,在此表示歉意,下次活动会尽量提前通知,以便大家早做准备。

这次活动的场地是步月斋影音室,感谢步月斋主友情提供的听音室和试听设备,播放的器材有ONIX CD-15 CD机、MDAC MBOX数码播放器、何庆华-睿志的前旗舰分体式前后级SA300C后级和C39SE前级、博良时代1.5号落地箱、ONIX A65功放、台湾艺声MICRO GARAND MKⅡ小小巨人书架箱,线材有艺声的单晶铜信号线、电源线、喇叭线,还有JPS的电源线等。

上周六当天下午虽然只有3人前来参加音乐沙龙活动,但还是认真做了赏析比较;首先播放了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的布鲁克纳第8交响曲的第1-2乐章,布鲁克纳所作的九部交响曲和三部宗教合唱,交响曲中尤以后三部最为成熟完美,其中又以“第八”为代表。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是他的作品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有人因其深刻的戏剧性而将其称作“悲剧”,也有人管它叫圣经“启示录”,其实这些称谓都不足以涵盖这部伟大的作品。它直接触及了人的激情和灵感的源泉,深具哲理性,充满了崇高的信仰和宗教热情,直达人的灵魂深处。在这部作品中,布鲁克纳用音乐表现了他对尘世的渴望,对天国的憧憬,他的焦虑,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而这一切又最终升华。布鲁克纳相应地扩大了一些表现手法,在乐队编制方面采用了三管编制(三支长笛、三支大管、三支双簧管、三只单簧管),同时还补充了四个法国号和四个次中音大号以及钹、三角铁和两架竖琴,两架定音鼓。象竖琴这样的色彩性乐器,布鲁克纳也只用过这么一次。因此“c小调第八交响曲”成为了他的一首唯美作品。其中第二乐章被爱乐人称为人间最美的乐章,在欣赏中大家也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场景画面。这个版本是卡拉扬晚年80年代后期的录音,是离开柏林爱乐后在维也纳爱乐的作品。演绎已洗尽表面光华,但依然浓郁厚重。就是节奏有些死,气氛较暗,缺乏些生气。每次乐音响起至乐句结束,音都消失在黑暗中,不若切利比达奇,一个音消失即连带下一个音的开始,虚实相生,胜似相随,气息连贯,尽管慢,但其根不断,其意绵长,而卡拉扬过分修饰之风一如既往,听不出现场的气氛。当然,他的整体完成度很高,仍不失为一个好演绎。

接下来对比了布鲁克纳第3交响曲的不同版本,先上场的是海汀克指挥维也纳爱乐的版本,海汀克的指挥以浪漫和印象乐派曲目最为闻名,尤其是他在Philips唱片时期灌录的马勒、布鲁克纳、德布西和拉威尔。海汀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布鲁克纳第三,长期不在目录上,因为采用了1877年的版本,是作曲家三个版本中的第二个,所以与通常的卡拉扬和汪德版有区别,后者都使用的是1889年的版本。至于演绎的总体水平,对于一些聆听者而言,海丁克有些许的阴暗,而人们更多地会赞扬他的细心和谦逊。

然后欣赏了切利比达奇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第3交响曲的版本,为我们塑造了布鲁克纳的血肉之躯,而切利比达奇则巨细无遗地为我们展现了布鲁克纳的灵魂而达到了其指挥艺术的最高峰。布鲁克纳的精神血脉,终在切氏手上真正地发扬光大。当然,不是说切氏指挥别的就不好(很多爱乐者持这个观点),而是说他演绎的布鲁克纳那么“对”,全无渣滓,全无瑕疵。约夫姆的布鲁克纳似乎与生俱来,如在血液中流淌而出,是肉体式的,物质化的,而切氏的布鲁克纳则是精神历炼、思想素养达至一种境界,生命的光辉与布鲁克纳音乐灵魂最高度的、精神式的融合。诗人欧阳江河把切氏演绎的布鲁克纳称为“零度布鲁克纳”,意为他把布鲁克纳挖掘净尽,不差分毫,确为允当。切利比达奇重气也重形,许多人不喜欢他的指挥艺术,其实是未曾理解,他的形比任何人都准,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形神本为一体,形到最准时,听者便会忘记形的存在,他的演绎并非全然写意的,只是有点象写意,得意而忘形。我自然不会用教科书式的标准去评价他,事实上切氏的演绎风格(叫风格也不对)更远远大于、高于教科书。演绎到了这种境界,文字已显得无力。所以对他的“第三”,总结为一句话,即佛家所说的“身心俱脱落”。一切有形的、可能的物质皆消亡,音乐完全“气化”了。切氏所录布鲁克纳,杜老师推荐慕尼黑爱乐版(EMI),因中年时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版本(DG),显示其尚未最后成熟,尽管那已是最优秀的几个版本之一了。在这部作品的数十个版本中,只有切氏棒下的慕尼黑爱乐的管乐声部达到了“纯净”的极致,与弦乐部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连号称“世界第一”的柏林爱乐都无法做到。杜老师说:很多发烧友认为切利比达克指挥速度很慢,那是相对其他指挥家而言,他觉得是大家还没能深刻理解音乐作品和指挥家的指挥艺术,对作品的深度剖析,非常精细的分辨力,重与轻的强烈对比,表现出来其实一点都不慢。

为了让我们其他几位听众更深刻感悟切利比达克的指挥艺术,杜老师推荐我们欣赏了大师指挥的勃拉姆斯第4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所写的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最伤感、最古雅的一部。其实在勃拉姆斯所有的音乐创作中,伤感的情绪随处可见,但在这部作品中,伤感成了主宰一切的情绪,它渗透于作品的每一纤维中。先特意播放了排练版的录音,从录音中我们了解到了切利比达克的魅力就在于他这样的极端性,他会极端地一次次反复严酷地排练他的乐团,中间经常中断乐队演奏并自己哼出旋律和节奏来示范纠正,以追求他所要的最理想音色和节奏。听完排练版的部分录音,我们又完整的欣赏了正式演出版的第一乐章,确实是非常完美的演出,在排练中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大师精益求精不断追求艺术高峰的精神非常令人佩服。

    由于时间关系(听交响乐确实比较费时间),最后我们欣赏了鲁宾斯坦和谢林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春天”,又是一个经典出色的演绎,两大巨匠的对话无比的浪漫、多情,将“春天”的明媚、温馨和灿烂,表达得让人心醉沉迷。
    这次音乐沙龙交响乐部分播放的器材是博良的时代1.5号落地箱和何庆华-睿志前旗舰前后级三件套、ONIX CD-15 CD机(中国产),让我们感受了优秀、经典的国产器材的出色表现。欣赏室内乐部分使用的器材是ONIX CD-15 CD机、A-65功放和台湾艺声的Micro Grand小小巨人书架箱,这套组合的音乐性非常出色。




TOP
28#

十一国庆假期让不能不愿外出旅行并且不给祖国道路添堵的人们来一次音乐(声音)之旅,感受云南美丽的风景风情,邀约您10月4日下午15点在杨家坪老友线皇听音室参加云之南音乐鉴赏会,具体地址九龙坡区杨家坪前进支路跃华商都23-2。
TOP
29#

重庆音乐和音响爱好者音乐欣赏会—鉴赏藏笛演奏家Nawang Khechog的专辑“karuna”(灵性/冥想)

      由于之前的音乐沙龙活动组织者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到3月初都忙于工作和家庭事务,暂停了一段时间活动,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延续恢复之前的音乐沙龙活动,加强爱好者们的联谊和交流,对增进大家的友谊和音乐、音响鉴赏水平是有益的,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参与到活动中。
      本次音乐欣赏会的主题是鉴赏旅居美国的藏族藏笛演奏家Nawang Khechog的代表作之一“karuna”(灵性/冥想),他曾以和其他多位音乐家合作的《In a DistAnt place》专辑获葛莱美奖“世界音乐”提名、以及美国民族音乐大奖(Nammy Awards)三项提名,也世界最为出名的西藏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自幼学习藏传佛教,年轻时当过喇嘛。在世界几乎所有为西藏举办的音乐盛会上,他都是作为西藏艺术家的代表而参加。“karuna”是一张令人冥想和神圣的专辑,让您感觉身处西藏广阔的蓝天白云之下,或如雄鹰般展翅高飞遨游在空中,或如置身西藏的寺庙中听喇嘛念诵佛经,不禁陷入冥想状态全身放松,灵魂升华。
活动日期:2017年3月12日下午14:30-17:30
活动地点:步月斋影音工作室,沙坪坝区凤天大道5号升伟新时空2期5栋6-1室(沙坪坝区区府斜对面,升伟建材旁边)
播放器材:音箱:英国AE参考2号,功放:美国NUPRIME新派HPA-9纯甲类前级和2台STA-9(A类+D类)立体声后级桥接为单声道后级,CD机:ONIX CD-15A
报名方式:由于工作室听音面积及其座位有限,最多容纳9-10人,所以最好提前报名,可发帖报名或联系步月斋主同名旺旺,微信号:buyuezhai2012。
音乐沙龙第7期-1.jpg (, 下载次数:0)

(2017/3/10 0:59:18 上传)

音乐沙龙第7期-1.jpg

音乐沙龙第7期-2.jpg (, 下载次数:0)

(2017/3/10 0:59:18 上传)

音乐沙龙第7期-2.jpg

TOP
30#

新一期音乐沙龙主题-梁祝多版本唱片欣赏,定于2017年9月9日下午2点举行,地点:九龙坡区杨家坪前进路一号跃华新都23-2(杨馨大酒店对面)老友线皇试听室,播放器材:音箱是德国阿卡佩拉落地箱,CD机是德国爱因斯坦(最具黑胶模拟味的CD唱机),功放是柏林之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生生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
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
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

艺术家们的演奏版本非常多,笔者收藏的演绎者有俞丽拿、盛中国、吕思清、薛伟、孔朝辉、刘云志、西崎崇子,本次音乐沙龙重点选择几位小提琴家的片段分别欣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