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丽克劳斯全集 [复制链接]

1#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4004-1168203811.3.jKSzpY&id=41553264697
这个集子的曲目都是最喜欢的,但是听过丽丽克劳斯索尼的莫扎特,觉得过于粗放了,不甚合意。
不知有谁尝过这个包子,味道如何?
图是巴尔特兄的,替他宣传一下。
分享 转发
TOP
2#

有人很喜欢她的莫扎特,但我也感觉太粗了一些,还是喜欢海布勒的多一点。所以她的包子我是不会考虑的。
欢迎光临基点音乐论坛:http://www.mydcentre.com/club
TOP
3#

里面吸引力最大的是博斯科夫斯基的小提奏鸣曲。
TOP
4#

我有她的莫扎特钢奏(比后来SONY好),莫扎特和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和戈德堡),这些都是最好的演奏,另外舒伯特不错.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5#

丽丽克劳斯的莫扎特以前很喜欢,比较阳光劲道。整体骨感光辉,稍显单薄,速度较为紧凑,但有时听起来会有急促感。从个人的欣赏角度,我更加喜欢海布勒、阿劳等人的。海布勒是越听越舒服的那种,开始觉得平淡无味,听多以后,就会喜欢上那种清纯朴素的风格,颗粒感和弹跳都是很令人陶醉。阿劳的莫扎特最为人所忽略,估计很大程度是嫌其过慢的速度,但我就偏偏喜欢上他的这种慢速,有暮鼓晨钟之境,细细听之也是味道十足的。
TOP
6#

钢琴不仅仅在于速度,还有对钢琴的控制能力,还出弹出来的意境。
TOP
7#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4-10-13 11:07:00 发表
我有她的莫扎特钢奏(比后来SONY好),莫扎特和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和戈德堡),这些都是最好的演奏,另外舒伯特不错.

这套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都是和博斯科夫斯基的,很想听听,哈。
TOP
8#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10-13 11:30:00 发表
丽丽克劳斯的莫扎特以前很喜欢,比较阳光劲道。整体骨感光辉,稍显单薄,速度较为紧凑,但有时听起来会有急促感。从个人的欣赏角度,我更加喜欢海布勒、阿劳等人的。海布勒是越听越舒服的那种,开始觉得平淡无味,听多以后,就会喜欢上那种清纯朴素的风格,颗粒感和弹跳都是很令人陶醉。阿劳的莫扎特最为人所忽略,估计很大程度是嫌其过慢的速度,但我就偏偏喜欢上他的这种慢速,有暮鼓晨钟之境,细细听之也是味道十足的。

全集觉得就三个人的最好,积雪金,海布勒,克里恩。最不喜欢内田光子的。
单张李赫特,霍洛维茨,这些巨匠都有一些神品。
TOP
9#

无损听下来觉得一般,犹豫买不买
TOP
10#

喜欢这种风格的可以入手啊。这个包子是原始LP封面设计,很漂亮。录音底噪比较大(跟东芝版相比),曲目就不用说了,国际版之前从未有系统发行。淘宝上有家”古典包子铺“价格不错,420元。
TOP
11#

原帖由 爱美丽 于 2014-10-13 12:3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10-13 11:30:00 发表
丽丽克劳斯的莫扎特以前很喜欢,比较阳光劲道。整体骨感光辉,稍显单薄,速度较为紧凑,但有时听起来会有急促感。从个人的欣赏角度,我更加喜欢海布勒、阿劳等人的。海布勒是越听越舒服的那种,开始觉得平淡无味,听多以后,就会喜欢上那种清纯朴素的风格,颗粒感和弹跳都是很令人陶醉。阿劳的莫扎特最为人所忽略,

尽管喜欢海布勒,但我也不抗拒内田,她的莫钢奏我是能接受的,换换口味还不错,比较流畅的感觉。内田的莫钢协本人真心不喜欢,买过一套厚盒包子,后来出掉了。
欢迎光临基点音乐论坛:http://www.mydcentre.com/club
TOP
12#

原帖由 lqdxy 于 2014-10-13 13:5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爱美丽 于 2014-10-13 12:3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10-13 11:30:00 发表
丽丽克劳斯的莫扎特以前很喜欢,比较阳光劲道。整体骨感光辉,稍显单薄,速度较为紧凑,但有时听起来会有急促感。从个人的欣赏角度,我更加喜欢海布勒、阿劳等人的。海布勒是越听越舒服的那种,开始觉得平淡无

我倒是很喜欢内田的协奏曲,在乐队掩护之下,基本能搞过去。
但奏鸣曲对独奏家的考量就不一样了,觉得她的分句,音色都很一般,不够味,不够奇思妙想,也不耐听,比之其他几个全集还是有些差距的,不知为啥竟然给了三星带花,难道当年西方炒小日本如同今天他们炒李,郎一样?
TOP
13#

原帖由 lqdxy 于 2014-10-12 18:14:00 发表
有人很喜欢她的莫扎特,但我也感觉太粗了一些,还是喜欢海布勒的多一点。所以她的包子我是不会考虑的。


我不喜欢海布勒的莫,她的舒伯特钢奏包子,不错的
TOP
14#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4-10-13 11:30:00 发表
丽丽克劳斯的莫扎特以前很喜欢,比较阳光劲道。整体骨感光辉,稍显单薄,速度较为紧凑,但有时听起来会有急促感。从个人的欣赏角度,我更加喜欢海布勒、阿劳等人的。海布勒是越听越舒服的那种,开始觉得平淡无味,听多以后,就会喜欢上那种清纯朴素的风格,颗粒感和弹跳都是很令人陶醉。阿劳的莫扎特最为人所忽略,估计很大程度是嫌其过慢的速度,但我就偏偏喜欢上他的这种慢速,有暮鼓晨钟之境,细细听之也是味道十足的。


海布勒 的颗粒感那有 哈斯基尔 的好呀?   阿劳 莫扎特 单声道,我有,颗粒感很好!
TOP
15#

-------------------------------------------------
最后编辑Rossi 最后编辑于 2014-10-13 17:04:08
TOP
16#

内田的莫扎特,太认真了,仔细听的话每一个音都在琢磨,前后左右,上上下下,受不了。
TOP
17#

原帖由 bbc4 于 2014-10-13 18:02:00 发表
内田的莫扎特,太认真了,仔细听的话每一个音都在琢磨,前后左右,上上下下,受不了。

风格是对的,但是是匠人之作。
TOP
18#

艺术讲究一个度,情感不要过分四溢,夸张;也不要情感空洞,扭捏作态。这正所谓致中致和之道。莫扎特的钢奏更要求一种内在诠释的自然,内田光子达到了这种境界,不矫饰,乐句自然浑然天成,最重要的是她把握了这个度,没有过分的宣泄也没有情感匮乏,企鹅这几位评家确实是艺术内行,真正理解莫扎特的气质内涵,也体味出了内田贯穿东西方文化的诠释风格。可以说这个录音至少是五十年难以超越,Klein的一套其实与内田诠释风格相同,内敛而质朴,但早期的稍差些,晚期的很好。
TOP
19#

原帖由 tearme 于 2014-10-13 21:35:00 发表
艺术讲究一个度,情感不要过分四溢,夸张;也不要情感空洞,扭捏作态。这正所谓致中致和之道。莫扎特的钢奏更要求一种内在诠释的自然,内田光子达到了这种境界,不矫饰,乐句自然浑然天成,最重要的是她把握了这个度,没有过分的宣泄也没有情感匮乏,企鹅这几位评家确实是艺术内行,真正理解莫扎特的气质内涵,也体味出了内田贯穿东西方文化的诠释风格。可以说这个录音至少是五十年难以超越,Klein的一套其实与内田诠释风格相


五十年难以超越?不知道对于海布勒晚年在天龙的录音怎么评价(注意不是早年在PHILIPS的那个录音),那个演绎我真感觉是返璞归真浑然天成。
TOP
20#

原帖由 tearme 于 2014-10-13 21:35:00 发表
艺术讲究一个度,情感不要过分四溢,夸张;也不要情感空洞,扭捏作态。这正所谓致中致和之道。莫扎特的钢奏更要求一种内在诠释的自然,内田光子达到了这种境界,不矫饰,乐句自然浑然天成,最重要的是她把握了这个度,没有过分的宣泄也没有情感匮乏,企鹅这几位评家确实是艺术内行,真正理解莫扎特的气质内涵,也体味出了内田贯穿东西方文化的诠释风格。可以说这个录音至少是五十年难以超越,Klein的一套其实与内田诠释风格相

内田远远没达到不矫饰,乐句自然浑然天成,最多就是个风格适度,乐句流畅。
内田的莫扎特还有贯穿东方文化呢?明明父亲是外交官,从小受的西方教育,就因为她是日本人就非得从中听出东方文化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