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德彪西和拉威尔 [复制链接]

1#
東西相望而南轅北轍
載   自/聯合晚報
世人所謂的「印象派」,說到底,不過就是德布西和拉威爾,而這兩人都不喜歡自己被稱作「印象派」。他們都是不世出的大天才,也各自擁有不朽成就。德布西比拉威爾大十三歲,1894年的《牧神午後前奏曲》對拉威爾與他那一代年輕音樂家而言,是震撼人心、振聾發聵的典範作品,指引出音樂的新語彙與新方向。然而拉威爾也是甚早就建立並確定自己風格的作曲家。當他自成一家後,又回過頭來影響德布西。 他們兩人一度交情不錯。1900年拉威爾還曾受邀至德布西家,兩人演奏彼此作品。但在1904年一月,聽了鋼琴名家,也是好友的維涅斯(Ricardo Vines)首演德布西《版畫》後,拉威爾認為此曲第二樂章〈格拉那達的黃昏〉,和他借給德布西的《哈巴奈拉舞曲》頗有相似之處。完美主義的拉威爾自然不滿,生氣地指控德布西抄襲。 德布西矢口否認。雖然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辨認出許多影響,特別是早期作品中來自蕭邦、舒曼與同代俄國作曲家的風格,但倒沒人曾經指控他抄襲。可德布西回應的方式,竟是說自己根本忘了拉威爾給他的手稿放在何處,自然也就無法參考——這當然更使拉威爾不悅。雖然這次事件似乎沒有真正影響到他們:1904年四月底德布西的歌劇《佩利亞與梅莉桑》首演,拉威爾熱烈支持;拉威爾《弦樂四重奏》問世時招致些許爭議,德布西也大力鼓勵。不過若說這兩人是多麼好的朋友,那也不是事實。事實上他們多靠朋友居中聯絡,維涅斯就是其中之一。當拉威爾聲望越來越高,兩方支持者越來越多,爭執也就越來越頻繁。「為了顯而易見的愚蠢原因,我想我們還是保持疏遠比較好。」拉威爾就曾如此表示。而對於這位前輩和自己的關係,拉威爾更曾在1928年評析: 「對於德布西,無論做為一位音樂家或是一個人,我都深刻景仰,但我本性和他卻相當不同…我想我總是和德布西的象徵主義背道而馳…不過或許從外表觀之,這些性質甚為相似的概念,可說於相同時間創作時間和未受彼此直接影響的情況下,在兩位不同作曲家的意識中成形。」 是的,就表象觀之,德布西和拉威爾確實很像。他們生活在同一時代,創作常選了相同主題,甚至也曾用相同和聲,但他們卻是完全不同的作曲家。簡言之,拉威爾古典工整,德布西自由抽象。前者樂曲在特定時間之內發展,後者則在時空中延展。拉威爾遨遊穹蒼,音符仍綁了風箏線;德布西天馬行空,聲音如香氣飄散。 無論你喜歡誰多一點,就讓那些爭吵在歷史中埋藏。德布西與拉威爾,都值得你去愛去欣賞。
分享 转发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2#

拉威爾遨遊穹蒼,音符仍綁了風箏線;德布西天馬行空,聲音如香氣飄散。

我更喜欢Ravel多一点。
TOP
3#

原帖由 knap 于 2012-10-13 21:22:00 发表
拉威爾遨遊穹蒼,音符仍綁了風箏線;德布西天馬行空,聲音如香氣飄散。

我更喜欢Ravel多一点。

同感
TOP
4#

拉威尔是我的最爱,德彪西也很喜欢,我几乎收罗了他们的所有作品。《达芙妮与克罗埃》、《佩利亚斯与梅利桑德》都是绝无仅有的极品,他们都是将理性的思维与感性的构思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
TOP
5#

DG最近好像要出德彪西的包子,18CD。
TOP
6#

回复 5# dj_simy 的帖子

TOP
7#

请问值得进一套吗?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2-10-16 15:58:00 发表
不是好像 而是都开卖了哦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 ... 5dd&id=15407379018&
TOP
8#

仅仅看看演奏阵容就已经很吸引人了。另外,DG的制作也很好,假如你很喜欢这些作品和演奏者,假如你不是老版控,我觉得完全值得收一套
TOP
9#

多谢指教,这就去搞一套。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12-10-16 21:37:00 发表
仅仅看看演奏阵容就已经很吸引人了。另外,DG的制作也很好,假如你很喜欢这些作品和演奏者,假如你不是老版控,我觉得完全值得收一套
TOP
10#

回复 9# dj_simy 的帖子

SONY也出了一套德彪西全集,也是18CD的,个人觉得也不错。

另外,我对二者的喜爱不分伯仲。尤其是他们俩的钢琴独奏作品,全部为天籁。
TOP
11#

更喜欢德彪西,尤其是钢琴作品有种空灵的禅意。
TOP
12#

回复 11# 莫扎特的票友 的帖子

同感,我是喜欢德彪西更多一点。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