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怪现状: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 [复制链接]

1#
【来源:金融时报(FT中文网)】 【作者:魏城】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2005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我的隔壁邻居是一个地道的英国白人,最近,我去他家做客,谈笑间,他兴致勃勃向我展示他新买的一台“物美价廉”的DVD播放机,我走过去一看,播放机上赫然写着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




  如今,“中国制造”的日用品和家用电器已经深入许多英国家庭。中国货便宜,在英国大概已经尽人皆知,但普通英国人不知道的是,有些中国货在英国的卖价比其原产地还便宜。

  我自己就有一段亲身体验:上次我去中国探亲,买了一双降价的“国产” 名牌皮鞋,兴冲冲地穿回英国,以为占了便宜,不料后来在伦敦一家鞋店却看到同一个牌子的中国皮鞋,正价卖的价格,即使折合成人民币,也比那双在中国买的鞋便宜。

  当时,我以为这仅仅是我的一次不典型的经历:可能我在中国时被花言巧语的售货员所骗──本来是超价推销,却说成是降价甩卖。但后来我与住在英国的华裔朋友们聊起此事,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甚至总结出一套“购物要诀”:要买西方货,不能去中国买;要买中国货,也不能去中国买。

  贱卖贵买

  “要买西方货,不能去中国买” ──这很好理解:西方的出口商、中国的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海关,都要在产品上层层加价;但“要买中国货,也不能去中国买” ──这就很费解了:如果中国产品在国内出售的利润比国外还高,那为什么还要出口?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中国商业记者撰写的报道,让我多少明白一点儿其中的“道道儿”。

  这篇报道引述一位中国服装鞋帽业出口商的话说,一双做工精致的中国造真皮皮鞋,出口价格才4美元,“外商非常惊讶,简直不能相信。”

  为什么这么便宜?该报道认为,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出口商之间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他卖10美元,你卖8美元,我就卖5美元,这样“血拼”价格的结果甚至是“赔钱出口”。该报道称,目前中国不少商品的出口价格已经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低于成本。

  既然赔钱,为何还出口?该报道引述一些出口企业老板的话说:“卖到国外市场,虽然价格低,但可能很快地拿到钱,总能赚一些;但如果我们卖到国内市场,可能很长时间都见不到钱。见不到钱,厂子就无法运转了。”

  我有一个好友在中国某出口大省的外经委工作,为写这篇文章,我与他通过一次电话。他也证实:“拿快钱”确实是许多出口企业“赔钱出口”的主要动力,但他又补充说,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外经外贸部门,为强调自己促进对外出口的“政绩”,也在鼓励出口企业的这种“赔钱出口”的做法。

  中国一方面在“赔钱出口”,另一方面却在“舍命进口”:中国进口的外国产品贵得离谱,远远超过了中间环节应有的“层层加价”。

  我还记得,去年年底我从北京去上海办事,临行忘带了我在英国买的飞利浦牌电动剃须刀,但我走遍南京路,看到的飞利浦牌电动剃须刀,没有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而我在英国买的飞利浦电动剃须刀,只有12英镑,折合成人民币也不过180元。幸好我在上海逗留时间不长,于是我平生第一次蓄须,回到北京后才对满脸胡须发动了一次“总攻击”。

  那篇中国商业记者写的报道也说:“与出口商品价格低廉相比,中国的进口商品却都是价格高昂。无论是手表、珠宝、成衣、鞋类、文具、食品等日常消费品,还是铁矿石等能源类产品,其进口价格都在不断攀升。一双出口皮鞋卖价为4美元,而一双进口皮鞋卖价却高达千元。”

  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生动地概括了他所说的中国“粗放式外贸”的状况──

  “按照今年的贸易额,中国无疑是全球第三大贸易国,但中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缺乏话语权,其结果就是‘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

  “粗放式外贸”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周年纪念日;而相距仅仅两天,也就是1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谈就要在香港拉开序幕;再过一天,即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也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本星期大概是全球贸易史、地区贸易史与中国外贸史上非常繁忙、也十分重要的一周,但与此同时,中国却陷入了对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外贸模式的深刻反思之中。

  中国“入世”四年,其外贸依存度也逐年提升: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中国正式“入世”的那一年(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为44%;2004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9.6%;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77.5%;而今年10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进一步提升到80%。

  许多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发出了危险的信号,中国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改变这种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局面,形成内向型经济主导的格局。

  而谈到“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 的“粗放式外贸”时,李成钢也说,尽管中国今年的贸易总额预计将达到1.4万亿美元,但贸易大国远非贸易强国。他说,所谓的“粗放式外贸”就是主要依赖于低人力成本竞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营销网络,在国际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

  而中国的这种“贱卖贵买”的进出口模式,注定是一种难以长期为继的发展模式:中国低劳力成本带来的出口优势不仅在国外频频受到反倾销调查和保护主义反弹,在国内也承受着出口企业不景气和某些出口企业密集地区“民工荒”的沉重压力。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降价“血拼”的出口模式中,不仅中国企业一方面做着“亏本生意”,另一方面却背负着“对外倾销”的骂名,而且人数众多的中国“打工者”也一方面肩负着“世界工厂”订单激增的沉重劳力负担,另一方面却没有因此享受全球贸易迅速繁荣的经济利益。

  12月9日,国际自由工会联盟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自4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减贫进展一直停滞不前,预计在2001至2007年间,将有逾四分之三的农村家庭实际收入减少。

  这份报告表示,随着大量中国农业人口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在城市里争抢工作岗位,从而打压了工资,中国正成为世界的血汗工厂。

  该报告称,中国“入世”后的赢家其实还是早期经济改革的获益者:私营企业家和白领工人,而输家则是蓝领工人、农民和无一技之长的办公室员工。报告这样写道:“那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从T恤衫到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人,常常每周要工作60至70小时,挤在每间8至16人的集体宿舍里,每月收入还不到44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如果出工伤,他们面临的唯一前景就是失业。”

  早些时候,香港乐施会也表示,享受补贴的廉价美国棉花的涌入阻碍了中国棉花产业的成长。该组织估计,每年价值约30亿美元的美国棉花补贴使中国今年损失了2.08亿美元的收入,并因此丧失了72万个棉花产业的职位。

  香港乐施会提供的数字构成了一幅颇具讽刺意味的画面: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从美国进口棉花数量在4年内飙升了21倍,挤压了中国本土的棉花生产,而中国纺织品出口量猛增──其中一些是用进口美国棉花制造的──却导致美欧对中国服装进口实施了临时性限制措施。

  中国《南方都市报》回顾中国“入世”四周年的一句话,可能概括了中国那些原来全身心拥抱自由贸易的“自由派人士”的惶惑:“四年以来,原来我们担心的弱势产业不堪一击的情况并未出现;但我们所憧憬的自由竞争、自由交易的经济世界也没有如期而至。”
分享 转发
TOP
2#

小芽菜 在 2005-12-18 17:55:30 发表的内容
enrique兄知识渊博,对经济很有研究,佩服!

我来说个小故事吧,在美国和巴西都有一个金矿,两个金矿的情况类似,美国的那个金矿每年利润1000万,老板把其中的500万给了员工,工人工资高,这样过了几年,矿开采完了,但工人富了,他们将手上的钱买房,买车,投资新兴行业等,带动的小镇的消费,小镇一片繁荣,成为一个大都市!

再看巴西那个金矿,每年也是赚1000万,但老板只拿出100万给工人,工人工资低福利差,同样过了几年,矿挖完了,老板跑了,工人穷了,小镇一片荒凉,工人为了生计又要流浪奔波。

中国现在的情况和巴西了类似,想想近几年接连不断的矿难,民工惨痛经历说不完,道不尽。贫富分化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恶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扭转,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过奖,其实是个人的一点拙见吧了。
小芽菜兄举的例子也很有说服力,提高工人/农民工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有一天农民工都开始买BBK影院的时候,我想诸位很多都可以买高文了。毕竟好几亿农民工,是我国立国之本。
前几天去超市,看到几个农民工专心的在听超市的试听CD,还有几个在看展示的DVD电影。这些器材和碟片内容在我看来都不屑一顾,但在他们的眼里就像我看柏林之声一样。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美的渴望并不逊色于城市的中产阶级。
为什么这样不平等?我们的世界其实已经在两极分化了。但我们毕竟是在一个国家,而不是移民到了国外。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经济良好的发展,让他们有工作,哪怕工资稍微低一点,只要比现在有改善,让大家都看到希望就好。他们是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数字的背后的隐形的支柱。
最后编辑enrique
TOP
3#

sh1n1849 在 2005-12-18 18:56:38 发表的内容
大家好,才是真正好。

好熟.......
TOP
4#

震撼阿

如果事实是真的,那就可怕了
TOP
5#

股票是这样的,------------------对吧?
TOP
6#

好 文 ~~~顶
TOP
7#

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行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低端,这是历史造成的。老毛,老邓那里作了一些工作,但最后的选择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如今中国发展了,要逐步考虑产业结构的升级了。

我国生产的物品多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所以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而获得的甚少。

而且现行的贸易是依靠美国,为什么我们要卖那么便宜?是因为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大量产品,会造成严重过剩甚至严重经济危机。把鲜牛奶倒入沟里甚至喂猪已经在中国发生了。

所以国内特别是纺织行业对世界有很大冲击,一方面给我国造成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压榨国内的外来农民工的结果。但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就没有这些就业机会,很多人甚至会饿肚子。

当大家开私家车周末郊游,当大家玩Hi-ENd器材的时候,全国有好几亿农民工周末也在忙碌,据统计,上海的一线建筑工人,修路共90%以上是外来农民工。

不得已,我们有大量富余的人力,所以我们的产业结构甚至不用升级都可以维持。但考虑未来发展,发展真正的高附加值工业是必然。把农民共升级成城市产业工人以后,我们的工业才真正有前途。

同时,当国内市场有足够的消化能力以后,我们可以像日本一样依靠本国市场就可以有相当大的消化能力,特别对于服务业。然后用强大的工业产品出口(日本的汽车,电器,电脑,相机,机床等)来冲击国外市场。

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上,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就是日本。
TOP
8#

缺乏创造力,跟着别人屁股跑,加上崇洋心态。
也许时间会改变这一切。
TOP
9#

enrique兄知识渊博,对经济很有研究,佩服!

我来说个小故事吧,在美国和巴西都有一个金矿,两个金矿的情况类似,美国的那个金矿每年利润1000万,老板把其中的500万给了员工,工人工资高,这样过了几年,矿开采完了,但工人富了,他们将手上的钱买房,买车,投资新兴行业等,带动的小镇的消费,小镇一片繁荣,成为一个大都市!

再看巴西那个金矿,每年也是赚1000万,但老板只拿出100万给工人,工人工资低福利差,同样过了几年,矿挖完了,老板跑了,工人穷了,小镇一片荒凉,工人为了生计又要流浪奔波。

中国现在的情况和巴西了类似,想想近几年接连不断的矿难,民工惨痛经历说不完,道不尽。贫富分化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恶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扭转,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TOP
10#

入他妈的世。
TOP
11#

大家好,才是真正好。
TOP
12#

中国正成为世界的血汗工厂。
可怕!
TOP
13#

今年来企业的现状确是如此
TOP
14#

苛捐杂税,物价咋不高嘛!
TOP
15#

enrique 在 2005-12-18 18:36:16 发表的内容
前几天去超市,看到几个农民工专心的在听超市的试听CD,还有几个在看展示的DVD电影。这些器材和碟片内容在我看来都不屑一顾,但在他们的眼里就像我看柏林之声一样。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美的渴望并不逊色于城市的中产阶级。
想想的却是这样。就像爱浪,CAV,只要店铺一开,许多老百姓就乐呵呵的围过来,看大片,看演唱会,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背后有几亿农民的支持,再加上广告与策划,他们的东西不热卖才怪呢!如果发烧音响商家也能做到这么“亲民”,相信东西不会卖不出去。
最后编辑小芽菜
TOP
16#

中国人现在一味强调竞争和市场经济!

看看OPEC,联合起来,才能让石油价格上涨!
又如复印机市场,佳能、理光和富士施乐这几个品牌都是相互竞争的,但谁都不会想到他们几个公司的老板每个季度碰头,沟通产品销售和定价情况,有粥大家喝!
TOP
17#

房地产赚快钱最坑人了。从地产商的角度看 又不得不赚快钱,否则就是坑自己。在中国很多时候似乎是要做事就一定会坑到人。
TOP
18#

HIFI是很费成本的事.
TOP
19#

这个帖要顶,本人很想说,没时间写。

与沃尔玛外的美国10大零售商往来密切,欧洲就是大本营了。特殊行业,能纵览我国消费品出口情况。

每次我拿回的,外面卖的可不便宜啊,上面的标价倒比国内便宜,质量还高一档次;

我认为,主要是中国消费品市场未被发掘,中国老百姓节俭节惯了,可是没落到点子上,中国缺能源,应该节约;可是不缺制造能力,所以要适当消费,否则制造业很辛苦;而如果一个国家制造的东西越多,流通越快,人民才会得到真正的富裕。也就是有钱,还要有的花。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房地产想吸血鬼一样咬住了人民喉咙,榨干了老百姓的口袋,老百姓的钱就流不到其他行业; 房地产的局部过热,间接压制了其他行业。房地产应该杀,因为如果房地产能对国家经济带来好处,那OK,中国的所有地价标到1万美金/平方米,那中国老百姓就最有钱了,可是没东西花,逞什么能?家图四壁,有什么好幸福的。

简而言之,实业才能救国,如果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或者是强大的控制别人制造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富强;可惜中国拥有的,是被人控制的制造能力。
TOP
20#

enrique 在 2005-12-18 14:57:08 发表的内容
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行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低端,这是历史造成的。老毛,老邓那里作了一些工作,但最后的选择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如今中国发展了,要逐步考虑产业结构的升级了。

我国生产的物品多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所以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而获得的甚少。

而且现行的贸易是依靠美国,为什么我们要卖那么便宜?是因为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大量产品,会造成严重过剩甚至严重经济危机。把鲜牛奶倒入沟里甚至喂猪已经在中国发生了。

所以国内特别是纺织行业对世界有很大冲击,一方面给我国造成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压榨国内的外来农民工的结果。但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就没有这些就业机会,很多人甚至会饿肚子。

当大家开私家车周末郊游,当大家玩Hi-ENd器材的时候,全国有好几亿农民工周末也在忙碌,据统计,上海的一线建筑工人,修路共90%以上是外来农民工。

不得已,我们有大量富余的人力,所以我们的产业结构甚至不用升级都可以维持。但考虑未来发展,发展真正的高附加值工业是必然。把农民共升级成城市产业工人以后,我们的工业才真正有前途。

同时,当国内市场有足够的消化能力以后,我们可以像日本一样依靠本国市场就可以有相当大的消化能力,特别对于服务业。然后用强大的工业产品出口(日本的汽车,电器,电脑,相机,机床等)来冲击国外市场。

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上,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就是日本。




同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