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频工程的极致追求——英国dCS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从设计战机用雷达系统,到开发世界上第一个高分析力数码转换器,看看dCS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设计及项目,即可明白dCS何以成为带领数码音频领域发展的巨大力量。

被赋予新价值、新生命

数码信息传输、处理科技,就如许多高科技一样,一开始都或多或少有军事工业科技的身影,只因军用科技的研发大都为求达到目标而不惜成本。当满足了军用需要并被相关部门又使用了一段日子后,部分高科技会由军转民用。而当中的大部分高科技仅仅只是为了榨干剩余价值,而另一些则在转民用后,继续发展、改良,甚至成为推动业界发展的重要元素。而本文的主角——英国dCS不仅属于后者,更是公认的数码音频界先锋、佼佼者、顶尖高手之一。

上世纪80年代

故事从1987年的英国剑桥开始,由牛津大学毕业的Mr.Mike Story为首所带领的电子工程师团队,创办了dCS。

dCS(Data Conversion Systems)直译即数据转换系统(包括:编码/解码/传输),创业初期,他们为航空/航太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由于在该领域上的出色表现,促成了与英国国防部的合作,包括参与为皇家海军的Sea Harrier FA 2 喷气式战斗机设计Blue Vixen雷达系统。

dCS之强在于研制高性能模拟→数码(ADC)编码器,带来高精度、高线性度又可靠的先进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dCS实际上已经在遥感、航空雷达系统及通讯科技领域上相当吃得开,更被视为数据转换科技领域上领先的专家。

Elgar

成功打入业界

由于Mike也是一位音响爱好者,一些录音行业的朋友令他将目光投到专业录音室用数码转换器的研发上。后来,凭借一套原创的全新模拟及数码转换技术成功打入业界。

1989年,以成品dCS900(模拟→数码)ADC编码器,首度将录音处理技术带进24-bit分辨率领域,并开创出属于他们的Ring DAC® **。以dCS 900 录制音频,有比传统ADC更高的分析力,从而产生更自然、细致声音,更宽敞的音响空间。随即得到著名录音工程师如Bob Ludwig、Tony Faulkner及Bert van der Wolf等热捧。

1993年,dCS推出世界首台24-bit(数码→模拟)DAC转换器dCS 950,由此开始吸引到音响发烧友注意。

1995年,再推出世界第一款24-bit/96kHz(数码→模拟)DAC解码器dCS 952。

1996年,受到dCS 950成功的启发,dCS与工业设计师Allen Boothroyd合作打造了Elgar——这是其首款消费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专为家庭使用而设计的 24 位分辨率 DAC。同时,他们也参与为BBC以6倍速传输192kS/s音频的技术开发项目。

1997年,推出世界第一款24-bit/96kHz(数码→数码)升频转换器dCS 972。

1998年,dCS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Direct Stream Digital(DSD)格式的公司之一。除了为其已有的转换器、Elgar DAC等开发几个与DSD兼容软件作更新外,dCS还将Ring DAC®技术授权给Arcam使用,用于其Alpha 9 CD 播放器,该播放器因其干净、开放及平衡的声音而广受好评。

1999年,他们还与Philips合作,创建了P3D,这是一种可以原生/原装存储的DSD录音的格式。专业用硬件方面,发表了主时钟信号产生器dCS 992,旨在减少时基失真/Jitter,允许工程师将多个转换器同步到单一个参考时钟信号,从而令使用dCS设备时,获得更高的精度及更高的音质。供家用发烧的主时钟Verona及另一个录音室用主时钟995亦随后推出。另再有世界首个24-bit/192kHz专用升频器Purcell及24-bit/192kHz解码器Delius先后面世。

Delius

进入DXD层面

2000年,推出SACD/CD转盘Verdi后,首个旗舰系统成形。974 DSD/24bit 192kHz数码升频器及905世上首个能以高达384kS/s速度处理音频的模数转换器先后面世。

2002年,进入DXD层面。dCS就如上述那样,逐步打入顶级发烧界后,再推出一件又一件专为家用发烧而开发的产品,更在PCM升频、DSD以至DXD格式的信号处理技术上不断推进,并一直处于领先位置。

2004年,研制出两款新转换器578及978b,随即被BBC引入,用于伦敦的广播中心。

2005年,一款内置升频器的CD机p8i的出现,标示将研发重心转向家用发烧的dCS新**,正式来临。

2007年,经历两年的密集开发,推出Scarlatti系统,一套包括CD/SACD转盘、DAC及时钟的三分体式系统,实属dCS首个专为家用发烧而研制的分体系统,随即获得空前成功。Scarlatti系统以其清脆、清晰及超细致的声音改变了人们对数码播放的看法。其后再有造型更具艺术品气息又更重型的第三代旗舰系Paganini出现。另有Puccini系SACD/CD机,以及主时钟信号产生器兼USB→S/PDIF转换器U-Clock。

2010年,有新世代解码器/USB DAC/数码处理中心Debussy。

2012年,推出一套四件的新一代旗舰系VIVALDI,包括SACD/CD转盘、主时钟信号产生器、升频器、解码器,另有SACD/CD机VIVALDI One。

2015年,追加价格较便宜的ROSSINI系SACD/CD 转盘、主时钟信号产生器、解码器。另有Ring DAC®、串流播放、UPnP音乐伺服器、CD唱盘等四重身份集一身的ROSSINI CD机。

Scarlatti

Puccini

Debussy

三十周年

2017年,为纪念dCS三十周年,推出了VIVALDI One的限量版,在其精致的外壳处理上,除标准的阳极氧化处理外,还提供三种饰面处理选择(光泽白、钢琴黑或24k镀金)。VIVALDI One结合了最先进的串流媒体功能与强大的CD/SACD拾讯及dCS Ring 数模转换器。

2018年,dCS首个串流解码器兼耳放BARTÓK面世。

2019年,dCS宣布推出他们首个音乐串流播放及操作应用程式Mosaic。

2020年,dCS首个音乐串流接收器Network Bridge 面世。

2022年,年初推出了可能是dCS历来最触目、最广受赞赏的升级行动,于旗舰系VIVALDI及ROSSINI 系之上同步进行,注入最新开发的dCS Ring DAC® APEX电路。年中,再推出dCS第一个兼顾两声道HiFi和专为发烧耳机玩家而设计的全新系统LINA,包括专用的网络DAC、耳机放大器及主时钟,鉴赏家级的三件头耳机系统。

VIVALDI

ROSSINI

VIVALDI One

(24-carat gold)

排名不分先后

二十六年前起,dCS开始起用作曲家名字,为旗下某一产品或系列命名,包括Elgar(艾尔加)、Purcell(普赛尔)、Delius(戴流士)、Verdi(威尔第)、Scarlatti(史卡拉第)、Puccini(普契尼)、Paganini(帕格尼尼)、Debussy(德布西)、Vivaldi(维瓦尔第)与Rossini(罗西尼)、Bartók(巴托克)等。前八个名号为dCS已停产之作品,而后二VIVALDI与ROSSINI则为现役作品。顺带一提,dCS借用作曲家名字之先后次序,跟他们的出生年份无关,排名不分先后,例如生于1881年的Bartók,是上述作曲家中至近代的一位,而至早期者,则是生于十七世纪的Purcell。

BARTÓK

Network Bridge

耐看

造型上,从元祖系900、Elgar(艾尔加)、Purcell(普赛尔)、Delius(戴流士)、Verdi(威尔第)等横跨专业及High-End发烧两用作品,到首套为家用开发的多件头旗舰系统Scarlatti(史卡拉第),一直维持一身专业仪器风格。要到Paganini(帕格尼尼)出现,风格才有明显转变,换上令人视觉一新的流动线条造型,Puccini(普契尼)、Debussy(德布西)也属带有这风格的变奏,而现役的VIVALDI及ROSSINI等作品,也全带着这种dCS 家族风格之同时,线条更加精彩、精炼,越能够展现如音乐韵律的起伏、流动感,也更衬"Only the Music"这dCS理念下的口号。同时间,也有造型线条相对简约明快的BARTÓK及LINA。

简单而精炼的线条,也令产品份外耐看,故经历七年后,即使VIVALDI及ROSSINI升级而不换样,也让我没有任何看腻了的感觉。

VIVALDI One

APEX

VIVALDI APEX

DAC

ROSSINI APEX

Player / Clock

三十五年来不断检视

三十五年来他们就核心技术Ring DAC®的不断检视、自我超越下,至今仍然是公认的High-End品质保证,在顶级的数码音源领域上,也早已是殿堂级人物。他们在设计各个方面都以性能为导向,这种对数码音频创新的承诺,使他们能够创造出一系列鼓舞人心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测试方面既屡获殊荣也树立了一个标准。

他们的热诚加上在顶尖数码音频上的数十年经验,使他们能够研制出最具启发性、最低失真又最具情感交流的音乐重播产品。

ROSSINI APEX

DAC

LINA

从一开始,他们就采取独特的工程设计方法,自行开发产品的各个方面,从解码及处理音频的软件,到同步操作的时钟技术,以至每个系统运行的电子硬件都不假人手。

身为高分析力音频先驱之一,他们不断挑战高传真音频重播的极限,在对创新及改进的追求永无止境下,一直在探索更新更好的方式来重现音乐,让发烧友更亲近其喜爱的录音及艺术家的演译。虽然技术不断发展,但他们的系统经久耐用。通过使用灵活的硬件及可升级软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及增强它们的性能,确保它们能够随着您的音乐收藏而增长及发展,并在未来几年、几十年内提供非凡的体验。

总代理

昇和影音集团

Richcom Audio Video Grou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