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Devialet深入剖析一:完美結合A類與D類優點的ADH放大技術 CC [复制链接]

1#
evialet D-Premier擴大機第一次在本站出現,是在去年CES報導中,那時D-Premier驅動Crystal的Arabesque喇叭,不論醇美音質或絕妙造型都令劉總編印象深刻,當時總編就預言D-Premier如果進來台灣,肯定賣翻了。


去年五月,我在德國慕尼黑音響展也親自見證了D-Premier的魅力,在Devialet的展房中,他們大方拆開D-Premier的機箱展示內部線路,顯然是想讓音響迷與專業媒體瞭解,D-Premier絕非只是外觀漂亮,內部線路也有如工藝品一般精美。那時在這部器材的周圍,始終圍滿了詢問人潮,稱D-Premier是那次大展中的明星焦點絕不為過。


令人驚訝的是,慕尼黑音響展結束之後不到兩個月,鈦孚就宣布取的Devialet代理權,八月D-Premier就在TAA台北音響展中與音響迷見面,效率之高令人訝異。不過鈦孚朱總告訴我,他們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與原廠討論代理事宜,並且提交了完整的產品推廣策略,最後才在許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拿下代理。朱總還告訴我,Devialet之所以選擇鈦孚,或許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Devialet原廠代表來到台灣,看到鈦孚朱總收藏的藝術品,當下像是遇到知音一般,認為Hi End音響就該要以鑑賞藝術的態度經營,這才放心把Devialet交給鈦孚。我相信Devialet的五位創始成員一定熱愛藝術,否則不可能設計得出造型如此突破傳統、宛如現代藝術雕塑一般的擴大機。


D-Premier到底為何如此受到矚目?除了造型出色之外,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它勇於挑戰了Hi End擴大機「不重則不威」的傳統觀念,試圖以小型化的設計,創造傳統「怪獸級」後級才具備的強悍推力。第二,它也對傳統音響設計「極簡就是美」的觀念提出挑戰,不但在纖薄的機箱中放進了超過2,500個元件,而且還大膽將類比輸入訊號全部先轉為數位訊號,再行處理放大。第三,在功能性方面,D-Premier以DSP數位運算為核心的訊號處理架構,完全符合時下數位流播放趨勢,這也是音響迷特別關注這款擴大機的主因之一。


就讓我們從Devialet最受矚目的專利ADH(Analogue Digital Hybrid)放大技術開始談起,揭開D-Premier之所以能以小體積展現強大推力的秘訣。

到底什麼是ADH呢?從字面上看,這是一種類比(Analogue)與數位(Digital)混血式放大架構,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結合了純A類與D類的嶄新放大技術。
這兩者該如何結合呢?Devialet的作法是先用A類放大線路在小功率狀態下進行電壓放大,再以具備大電流輸出能力的D類線路輸出驅動喇叭所需的充沛電流。
這種設計到底有什麼優點?讓我們列表說明:
1. A類放大線路在5瓦以內的小功率狀態下運作,由於電流極小,所以不會產生高熱,而且電壓放大也可以維持在極低失真狀態下。
2. D類放大所輸出的龐大電流,正是充分驅動喇叭的關鍵,D類放大線路的電流輸出能力,遠比A類或AB類放大要強,而且工作效率也遠遠超越後兩者,整體電能轉換效率達到85%以上,這也是D-Premier之所以能以小體積展現強大推力的關鍵。
3. D-Premier的A類放大線路也兼作D類放大級的濾波級。以往許多D類擴大機聲音欠佳,主要原因就在於D類放大線路的最終輸出端必須用電感電容進行濾波,成為產生相位失真、劣化音質的元兇。現在Devialet巧妙利用純A類放大線路濾除D類放大輸出端的三角漣波,等於解決了傳統D類放大的最大缺陷,讓D類放大真正趨於完美。

總結以上三點,相信大家都可以瞭解,ADH放大技術等於是結合了A類與D類放大的最大優點,同時也解決了A類與D類放大的最大缺點。它沒有傳統A類放大的高熱,而且具備D類放大高效率的優點,所以機箱體積可以如此精巧。它具備A類放大低失真的優點,卻沒有一般D類放大音質欠佳的缺陷,所以聲音表現令人驚豔。


寫到這裡,我知道許多聞D類色變的死硬派音響迷,恐怕還是對D-Premier心存疑慮。到底D-Premier比較接近A類還是D類呢?根據Devialet原廠的說法,他們認為D-Premier其實更接近於A類,因為D類放大線路只負責輸出電流,A類電壓放大才是聲音訊號的源頭,換句話說,D-Premier的聲音特質,其實主要是由那低功率的純A類電壓放大級所掌控形塑,這才是D-Premier的聲音精髓。


卸下位於機箱內中央的線路板。


裡頭就是D類放大線路,每聲道各設有四組D類放大器,具備240W輸出功率,峰值電流輸出高達30安培,喇叭阻抗降至1.8歐姆時,甚至還能壓榨出1,600W輸出功率。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Devialet是如何在小小機箱中塞進超過2,500個元件的。值得注意的是,D-Premier機箱雖小,但是電源供應設計卻毫不馬虎,利用交換式電源技術,營造容量高達600W的電源供應能力。除此之外,Devialet還宣稱D-Premier的輸出阻抗是市售所有Hi End擴大機最低者(低於市售擴大機平均值數百倍),這代表者D-Premier不論搭配任何喇叭,都可以驅動得服服貼貼,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寫到這裡,我們介紹的其實只是D-Premier的後級部分,其實它的前級設計概念一樣突破傳統,Devialet之所以採用DSP數位運算作為訊號處理的核心,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為了解決傳統擴大機的前級設計難題。關於這點,我們下篇再談。

相關報導:
CES特報:法國Devialet D Premier推Arabesque喇叭,美極了!
[特報]Devialet D-Premier,擴大機科技的徹底革命!

試聽地點:
目前大高雄地區可洽鳴曲音響張老闆,大台南地區可找鴻運音響胡老闆試聽。至於中北部地區,鈦孚正在慎選優質經銷據點中,現階段請洽鈦孚張小姐(預約專線02-25700395)安排試聽,直接到鈦孚公司試聽室中(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號2樓),聆賞D-Premier搭配Ayre DX-5訊源,驅動Dynaudio Consequence UE喇叭的表現。

Devialet原廠網站:www.devialet.com
分享 转发
TOP
2#


Devialet深入剖析二:以DSP數位運算為核心的前衛設計概念

陶忠豪 2011-03-21


ADH放大技術雖然是Devialet最受矚目的獨家技術,但是D-Premier以DSP數位運算為核心的線路架構,重要性絕不亞於ADH技術。老實說,Hi End音響界運用DSP技術的器材並不在少數,但是D-Premier卻是將DSP技術發揮到最淋漓盡致的擴大機,為了貫徹DSP核心處理概念,他們甚至不惜將類比輸入也先轉換為數位訊號,送進DSP線路進行處理,這多了一道處理手續的作法,看似犯了傳統音響極簡設計的大忌,但是如果你深入瞭解Devialet如此設計的用意,相信你會佩服他們大膽創新的思維。
D-Premier運用DSP技術所衍生的優點實在多不可數,以下逐項進行介紹。


優點一:用DSP打造完美音量控制

為什麼Devialet甘願冒著訊號耗損失真的風險,也要執意將類比輸入訊號先轉換為數位訊號?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企圖解決傳統擴大機的另一個更大的的難題,那就是音量控制的線性、失真與訊號耗損問題。

音響迷應該都知道,音量控制是前級擴大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許多音響工程師絞盡腦汁,採用了非常複雜龐大的線路,為的就是讓音量控制的性能臻於完美,但是無論如何,傳統類比音量控制都必然會對音樂訊號造成扭曲失真。於是Devialet念頭一轉,改採DSP數位運算方式,在全數位狀態下控制音量,如此一來,不但線性與失真問題頓時迎刃而解,線路也能大幅縮小。

要貫徹這個理念,當然也得付出代價,那就是必須將所有類比輸入訊號先轉換為數位訊號,這道手續同樣也會對音樂訊號造成失真耗損。不過兩相權衡之下,Devialet顯然對時下的數位解碼技術更具信心,認為先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的失真耗損,遠比類比音量控制所造成的失真耗損來得微小。

D-Premier是如何處理類比輸入訊號的呢?它先將所有類比訊號先轉換為24bit/96kHz的數位訊號,再送到DSP以先進的32bit/192kHz浮點運算技術,進行音量控制工作,之後再送到D-Premier內建的數類轉換線路,以每聲道一顆Burr Brown PCM 1792晶片轉換回類比訊號,送入純A類放大線路中進行電壓放大,執行後續的ADH功率放大工作。


優點二:一般數類轉換器所難以取代的優勢

事實上,綜觀時下音響訊源,除了黑膠唱盤之外,其餘數位訊源幾乎都具備數位輸出能力。換句話說,只有黑膠訊號需要經過這多一道的類比數位轉換手續,其餘數位訊源全都可以直接將數位訊號送進D-Premier的DSP處理中心,D-Premier實際上也就同時肩負了數類轉換器與擴大機兩種功能。

頂級音響玩家此時或許要問,光靠D-Premier內建的數類轉換線路,表現有可能好過市售頂級高價數類轉換器嗎?老實說,D-Premier的數類轉換線路實在很難單獨拿出來比較,它必須與D-Premier的整體線路合作,才能真正展現優勢,其中有一點是其他在頂級的數類轉換器也無法取代的,那就是D-Premier的數類主換線路與純A類電壓放大級近在咫尺,距離喇叭輸出端子也只有5公分之遙,免除了訊號長距離傳輸所可能遭受的干擾與耗損,從而確保了珍貴音樂訊號的完整性。


優點三:不可輕視的內建唱頭放大

前面說到黑膠唱盤是唯一需要經過D-Premier類比╱數位轉換手續的訊源,對於堅持「類比味」的黑膠玩家而言,Devialet這種作法簡直離經叛道,但是請先別驟下定論,因為黑膠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再經過DSP數位運算處理之後,功能性之強,絕對是傳統唱頭放大線路所難以比擬的。首先,Devialet利用DSP技術,在數位狀態下建構出了極精準的RIAA放大曲線,可以對應MC或MM唱頭,而且還能透過DSP設定唱頭放大的阻抗(9 to 460歐姆)與容抗(100 to 700pF)匹配,不但更能精確的與各式唱頭完美搭配,甚至連RIAA曲線都能利用DSP進行微調。

其次,在數位領域下,黑膠重播的噪訊與失真水準都將與數位訊源無異,這也是傳統黑膠重播所難以想像的。最後,D-Premier還有一項特異功能,那就是可以將黑膠唱盤輸入的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透過數位輸出端子輸出,方便用家儲存為數位音樂檔案。權衡利弊之下,我認為D-Premier實在值得黑膠玩家認真考慮嘗試。



優點四:自由設定端子用途及其他眾多功能

採用DSP控制還有什麼好處?除了徹底解決類比音量控制的問題之外,D-Premier的DSP線路還可以輕易更改每個輸入端子的功能與名稱,可以改變最大輸出功率上限,還能設定無訊號輸入時自動進入待機狀態的時間,並且監測線路運作狀態,發揮保護線路功能。更厲害的是,這個DSP線路還可兼具數位分音功能,在同時使用多部D-Premier的狀態下,只要透過設定,就可以輕鬆指定每部D-Premier負責的放大頻段,用來驅動喇叭的不同音路。

在端子功能方面,透過DSP設定,D-Premier背板那六個RCA端子不但可以是類比輸入,也可以是類比輸出,同時還能當作數位輸入或數位輸出使用。當作輸出端子使用時,你可以設定為固定或可變音量,方便連結超低音喇叭使用。也可以設定每一組類比輸出的增益大小,與不同後級完美匹配。當作輸入端子時,則可以設定為跳過前級線路,把D-Premier當作純後級使用。這些變化多端的端子功能設定,可說完全超越了傳統擴大機所能想像,這才是Devialet選擇在數位架構下進行DSP訊號處理的真正原因。


優點五:完美的數位流播放利器

最後談談大家最感興趣的焦點,那就是D-Premier的數位流對應能力。以DSP數位運算為核心的D-Premier,先天上就在支援數位流播放上佔據了有利條件。實際上,D-Premier也的確提供了非常多樣的數位輸入方案,包括兩個Toslink光纖輸入、一個AES/EBU平衡輸入端子以及S/PDIF同軸輸入,甚至還提供一組HDMI輸出、入端子。其中Toslink可以支援24bit/96kHz訊號傳輸,AES/EBU及S/PDIF同軸輸入可接收24bit/192kHz訊號,HDMI則可接收來自SACD唱盤、藍光播放機或數位電視的高解析PCM數位訊號。不過,D-Premier唯一短缺的,竟然是最容易與電腦連接的USB端子,這是怎麼回事?

我認為Devialet這麼做有兩點理由。其一,USB這種泛用型的介面,主要優點在於方便易用,但是在傳輸數位音樂訊號時,卻必須面對電源雜訊、時基誤差等諸多問題,並非傳輸音樂訊號最理想的選擇。其二,用USB連接電腦,等於必須把電腦擺放在音響器材旁邊,除了播放音樂,不能用電腦作任何其他事情,這種使用方式也不盡合理。



那麼,D-Premier到底該如何與電腦連接呢?
方法之一,是用Toslink光纖連接,目前所有Mac電腦都有光纖輸出,某些PC電腦也附帶光纖輸出,使用上與USB一樣方便。

方法之二,是為電腦加上具備S/PDIF數位同軸輸出、甚至有AES/EBU輸出的高階音效卡,原廠表示效果將比光纖輸出更理想。
方法之三,是使用Devialet今年春天即將推出的Wi-Fi無限傳輸模組。
值得注意的是,Devialet的Wi-Fi無限傳輸模組不但採用非同步串流技術解決時基誤差問題,還具備24bit/192kHz高解析檔案傳輸能力。這將是現階段少數具備無限傳輸能力的數位流訊源中,唯一支援高解析檔案傳輸能力的產品,重要性可見一斑。也難怪D-Premier不配備USB介面,因為他們開發的無線傳輸模組才是與電腦溝通最佳方案。根據原廠網站,這個Wi-Fi無限傳輸模組將會安插在D-Premier的線路之中,推出之後,所有已經購買D-Premier的用家都可以免費升級,如此周到大方的售後服務,在Hi End音響廠家中也不多見。


電容下方就是DSP運算線路,上頭預留了一個插槽,或許就是插入Wi-Fi無線傳輸模組的位置。



為求造型完美,D-Premier採「美背式」設計,卸下頂蓋後方的板子,即可輕鬆更換線材。



這塊用來遮蔽背板端子的金屬板,就靠左右兩顆內含彈簧的鋼珠與機箱固定,拆卸十分容易。



D-Premier的HDMI介面硬體已經就緒,對應的軟體則將在今年發佈,到時MHDI介面才能正式啟用。


未來Devialet將會在官方網站成立一個Configurator平台,D-Premier用家可以在這裡進行各項功能設定,並且將結果存入SD記憶卡中,再將這張記憶卡插入D-Premier背板的SD卡插槽中,D-Premier即會自動將內部DSP更新為符合設定的狀態。這應該是目前採用DSP技術的音響器材中,最實際可行,而且最能發揮DSP無限擴充特點的設計。



TOP
3#

密密麻麻的元器件。。。。。。。。。。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

回复 1# leslie 的帖子

大陆哪里有的听
TOP
5#

回复 3# clk 的帖子

不知实际听感怎样
TOP
6#


Devial​​et深入剖析完结篇:不只推力强悍,音乐性同样迷人

陶忠豪2011-04-12

进入Devial​​et深入剖析的最终章,让我们实际听听看D-Premier的声音表现到底如何。 首先测试大家最关心的驱动力问题,到底造型精巧的D-Premier,推力是否真如原厂所说般强悍?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我先后到钛孚试听了两次。 依照惯例,让我们先熟悉钛孚的聆听空间。


老实说,常看杂志或网路报导的音响迷,对钛孚这个空间应该并不陌生,不过前些时后钛孚曾针对这里进行了一番改良,声音表现也的确精进许多。 地板上铺的韩国进口短毛地毯,据说吸音效果不俗,清理也很容易,值得音响迷参考。


天花板上除了加装了专业吸音板材之外,所有灯光也换成LED光源,既省电又不会产生高热,这也值得音响迷效法。


从这个角度,可以出钛孚这间试听室真的有够大,钛孚朱总说这个空间将近有25坪,对任何音响系统都是极大考验,体积轻薄的D-Premier真的过得了关吗?


每次来到钛孚,除了有高档音响可听,最棒的是还有许多艺术精品可以欣赏,这件是由大陆新锐艺术家展望所创作的雕塑作品。


将展望的作品与D-Premier放在一起,银色亮面的金属质感,似乎有些既相似又对比的趣味。 朱总如此陈列,难道是刻意安排的结果?


非常凑巧,以不锈钢假山石竖立风格的展望,即将在今年4/11~6/12日在台北举办「城市乌有园」艺展,是一探展望艺术风格的难得机会。


这件雕塑则是日本当红艺术家加藤泉的作品,他的人形雕塑与绘画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加上彩色的眼珠,是加藤泉艺术风格中的重要元素。 来一趟钛孚,真是长了不少知识。


其实那对Dynaudio Sapphire 30th喇叭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与其他现代雕塑摆在一起,一点也不逊色。


这些音响架都是钛孚朱总请设计师特别打造的,设计感十足,稳定性也绝对足够,底座还加上了金属角锥,看得出用心调音的痕迹。


薄形的D-Premier如果平放在音响架内,实在看不出造型突出之处,所以朱总为D-Premier特别设计了立式脚架,所有接线都隐藏在脚架后方,不但美观,而且换线也很方便。 这个脚架可是朱总经过至少四次修改之后才定案的版本。 如果Devial​​et原厂知道朱总为了推广这个品牌,花费了这么大的心思,相信一定会很感动吧。


试听这天,刚好遇到设计师来到钛孚,与朱总讨论D-Premier专属脚架的修改细节。 这位设计师实在太有型了,与我心目中的「木工师傅」完全不一样,据说他还是「钛孚风伙轮脚踏车队」的队长呢! 朱总找来的帮手,果然都不是简单人物啊!


讯源搭配的是Ayre新推出的DX-5,同时可以测试CD、SACD与数位流音乐档案播放的差异。


为了测试D-Premier直接与电脑连接播放的效果,我的Acer笔记电脑也上阵了,连接方式是透过光纤传输数位讯号给D-Premier。 D-Premier的光纤输入解析度最高支援到24 bit/96 kHz。


因为D-Premier没有USB端子,所以本来打算先透过电脑USB输出到DX-5,再用DX-5输出数位讯号给D-Premier,但没想到DX-5的USB DAC部分不能输出数位讯号,所以这招只得作罢。 原本想到另外一招,那就是透过电脑的HDMI端子,直接输出给D-Premier的HDMI输入端子,这样也可以传递高解析数位音乐讯号,不过D-Premier的HDMI端子还未正式启用,所以这招也行不通。 所幸根据原厂消息,今年D-Premier的HDMI端子就将启用(透过韧体升级就可开通),到时D-Premier支援数位流的能力又将进一步提升。


先谈D-Premier驱动Sapphire 30th喇叭的聆听感想,为了测试D-Premier的驱动力,我直接挑战「天使与魔鬼」原声带,在极大音量下,我可以明显感受到Sapphire几乎已达极限,但是D -Premier却似乎还意犹未尽。 在这个超大空间中,Sapphire 30th喇叭能力有限情有可原,倒是D-Premier的表现令人惊艳,令人难以相信在这个纤薄的机箱中,竟然可以输出如此充裕的能量!


接下来进入第二回合试听,挑战的对象是Dynaudio的Consequence UE喇叭,这对喇叭不好驱动,这是Dynaudio总裁都承认的事,D-Premier有办法对付吗? 再次以「天使与魔鬼」原声带测试,这次我终于听到了宽阔恢弘的气度与饱满而轻松的低频表现。 令人惊讶的是,D-Premier竟然能将这对喇叭控制的活灵活现,即使将音量开大,复杂乐段的层次感也依然清晰稳定。


难道D-Premier真的如此「推力无碍」吗? 这款扩大机当然也有它的极限,在进入能量与动态最强的乐段,同时将音量不断开大时,D-Premier的保护线路终于启动(此时D-Premier的音量显示为+2.5dB) ,不过,此时我发现有两点特别之处:
第一、不同于一般扩大机保护线路启动后,必须关机等到一段时间后才会回复正常。 D-Premier的保护线路在启动后,音乐只会短暂断开一秒,随即立刻重回播放状态,直到下一次再超过输出功率峰​​值限制,保护线路才会再次启动。 要避免保护线路启动也很简单,只要将音量稍微转小即可。
第二、在D-Premier的输出达到极限、触发保护线路启动之前,声音质感竟然完全没有任何劣化迹象。 这显示线性输出直到极限之前都依然稳定,失真也依然保持在极低水准,才有可能达到这种表现。 这种表现与其他扩大机可说都不相同。
到底D-Premier够不够力呢? 我认为D-Premier驱动Consequence UE喇叭完全称职,测试到极限时,保护线路虽然启动,但此时的音压绝对早已超过你耳朵的聆听极限。 换句话说,在正常聆听状态下,D-Premier的推力绝对够用。


D-Premier有类比、数位两种输入方式,比较两者的品质差异,也是这次测试的重点之一。 首先比较RCA类比输入与AES/EBU数位输入之间的差异,老实说,两者听来的确不同,但是必须仔细聆听,才听得出差异。 类比输入虽然多了一道转换为数位讯号的手续,但是弱音细节依然清晰,暂态反应也很快速,音质听来甚至比数位输入更圆润温暖。 不过仔细比较,数位输入的音质更通透,低频质感更清晰,音乐演奏中细微表情的刻画也更丰富,仿佛薄雾散去,听来更为直接。
除此之外,我也尝试以电脑当作讯源,连接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透过光纤线输入数位讯号,二是先透过USB连接DX-5,再从DX-5输出类比讯号到D-Premier(DX-5内建的USB数类转换器不支援数位输出)。 前者是D-Premier与电脑连接最简便的方式,音质纯净度与透明度都非常好,但是与其他输入方式比较,低频稍嫌单薄。至于后者,则与直接用DX-5播放CD输出类比讯号时几乎没有差异。 这显示用电脑当作讯源,透过D-Premier播放的品质完全符合音响迷期待,只要专属Wi-Fi无限传输模组一推出,D-Premier将可立刻化身为最完美的数位流播放利器。


其实更值得注意的,是D-Premier的音质表现。 以往大多数的D类扩大机总是得不到音响玩家的青睐,最大原因就出在音质过于冷涩,听起来缺乏感情。 但是D-Premier听来不但没有这个问题,音质的「自然感」甚至还超越我听过的许多AB类扩大机,看来Devial​​et的独家ADH放大技术,果然有所突破。 听钢琴演奏,音质圆润、温暖,而且带有适当的厚度,同时又维持着非常明快的暂态速度。 此外音质的纯净度也非常出色,不但音乐背景沉静漆黑,听不到任何杂质,乐器音质透明度极高,而且弱音演奏非常清晰。
整体而言,D-Premier的解析度极高,音乐听来层次分明,细节丰富,乐器质感真实,但是聆听感受却又非常轻松自然,不会过份理性分析而让人觉得冷漠无趣。 这的确是我以往聆听D类扩大机所决少有过的经验。 对D类放大有疑虑的音响迷,不妨找机会实际听听D-Premier的表现,相信你会有所改观。



TOP
7#

太靓了!!这功放靓,听音室整个艺术与色调设计更是靓!!!虽然听不到但能想象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听音乐,心情会很好,感觉声音也会好很多

这样的帖子竟然没几个人顶,可惜了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8#

文化就在于此
TOP
9#

这功放但看样子就已经真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啊
TOP
10#

谢谢版主好文。  开眼界了。
HiFi玩的是心态。

莲CD机+德国audiolabor前级+音乐之旅AW120后级+夜莺2 
线材金宝和VD外加DIY。
TOP
11#

对岸音响代理商境界确实高啊
TOP
12#

这类体积小,能耗低,推力足,音色美的产品,一直是我向往的,
但是目前太少了,而且价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