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发烧漫谈:效率问题? [复制链接]

1#
玩音响,迄今为止,一直有一个困惑,随着技术的进步,材料与工艺的发展,以及精细加工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什么那些高价旗舰水平的音响产品还是会显露出一种庞然大物的形象呢?究竟是商家摆噱头,还是产品的内在技术与器件的规则需要如此?不知道,是否玩音响发烧的有人想过这些问题吗?
首先,我以为,这个体形超大的理由,需要效率分析来解释?其次,音响系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简洁即美,该细分的地方还是要分工为上策。


下面,让我们逐步来分析与实验,看看有多少种理由?


一,电声效率——功放与音箱:

喇叭箱愈做愈大,功放也愈做愈大,两者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家用音响器材是服务于家庭范围,不是舞台或音乐厅等场所,室内的面积如果允许假设的话,应该限制在百平方米之内,这样的话,对音响系统的声音响度也该有一个限制。
我们曾经在展会上看到的,有些厂家推出的阵列式音箱系统,实际上是不适合家庭环境,而是另外的示范场所,这是需要加以区分的。但是,对于乌托邦、JBL的大箱子,我个人以为,其应用环境也将超过百平米的尺度。如果在50平米之内,这些箱子开足效率的声音响度都已经过量了。
另外,我们在思考一下,在一套三分频的箱子内,究竟功放的效率是如何分配的?当节目中的音乐达到高潮时,究竟有多少高频、中频,或低频信号及电声效率施加在各个喇叭环节上?如果能够加以认清,我相信,功放与喇叭箱的具体设计应该有所改观,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的体形庞大!问题也肯定不是出在散热或外壳设计上。

分享 转发
TOP
2#

越大越重就能卖得越贵!!!

也算一顶--------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3#

对不起,像楼上这样无营养的东西,最好别来掺乎了。
TOP
4#

引用:

原帖由 lovehiend 于 2011-4-12 8:35:00 发表
2声道HIFI系统加低音炮的玩法不知有多少人偿试过?
在国外似乎这样玩法正在成为一种流行。
大型落地箱更能加强低频规模及质感,小书架则跃身为落地箱的功效。



这个玩法的关键,正是电声效率的合理分配问题。

1,左右两个书架音箱承担高中频范围,独立的大喇叭音箱承担低频范围。
因此,降低了高中频声道的功率要求,还可以尝试为低频声道配置数字功放。避免了目前市面上的又重又大的变压器与热管散热结构。

2,对频率范围有严格要求:高中频承担100赫兹以上,低频承担以下,有电子分频设计,和前级电平标准放大级处理。
举例:声源+DAC独立解码+电子分频处理单元+前级放大级——高中频功放+书架音箱,——低频功放+大喇叭低频单元音箱。

3,好处是:降低了总体价格。节目源的音质可调,适合各类风格的作品,流行与古典通吃。尤其适合有大动态,电子合成效果的作品要求。
最后编辑joy8888 最后编辑于 2011-04-12 15:02:44
TOP
5#

就你那个4寸半的慧威好.笑死人!
TOP
6#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1-4-18 16:11:00 发表
就你那个4寸半的慧威好.笑死人!

那个是松员外玩的,特派员别乱扣LZ大帽子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