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罗斯托和富尼埃的BACH无伴奏大提琴,谁好? [复制链接]

1#
请给意见
分享 转发
TOP
2#

可以参考一下这个:http://www.philhar-review.com/files/WENDAN/bach%20cello.htm
最后编辑mmyxlt
TOP
3#

EMI卡萨尔斯
TOP
4#

卡萨尔斯的就是好
TOP
5#

个人喜欢托特里埃和斯塔克
TOP
6#

你们还是听听Winter and winter唱片,由Paolo beschi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吧,那才是第一流的录音!!!!
TOP
7#

(转载)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
巴赫
(J.S.Bach)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The 6 Cello Suite)
帕弗洛·卡萨尔斯演奏
(Pablo Casals)
EMI 7243 5 66215 2 7
(2 CD) 

   巴赫、卡萨尔斯、大提琴,三个放射着人性与诗意光辉的词在一起是那么契合。虽然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版本情感惊人的丰富、强烈,诠释也非常深刻,可是如果从演奏家与作曲家、作品以及乐器的精神契合来讲,卡萨尔斯演奏的巴赫仍是不可代替的。

    听这张的唱片时,我常惊异于1891年巴塞罗那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发生的那次相遇。为了给自己在咖啡馆的演出寻找更多的曲目,13岁的卡萨尔斯那时常常光顾旧货店。这天,他和父亲信步来到港口边的一家旧货店,在一个落满灰尘的书架上,他偶然发现了这部从未听说过的作品——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卡萨尔斯形容这个发现“是我生命中的一个伟大的启示”。的确,除了“启示”,还能有什么词来形容这次人与音乐的惊人相遇呢?

    卡萨尔斯与大提琴、与巴赫的气质契合说明了这次启示。巴赫是个勤勤恳恳的“老实人”,“为了满足他的上司,为了娱乐和教化他的同胞,为了荣耀上帝,他尽心尽力地工作。” 这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正像老巴赫的性格,没有惊人的炫技,没有复杂的和声和对位,但老巴赫却精心安排了组曲的结构和舞曲的顺序,并用一条条旋律线形成和声的效果。他要在简单而精致的结构里表现在上帝之爱的照耀下,人间那种简单而平实的美。他在当时大提琴从未涉足的高音区写下了优美的旋律,因为他坚信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潜力。经过近200年的漫长等待以后,巴赫的坚信、意图乃至人格通过这次相遇在卡萨尔斯身上得到了实现。卡萨尔斯把大提琴提升成了重要的独奏乐器;就作品而言,尽管精心研究和练习了12年以后卡萨尔斯才公开演出这6个组曲,可你听他的演奏却像个兄长那样沉静、自然,毫无斧凿之痕。即使卡萨尔斯有时稍微改动一下作品的节奏和速度,他与作者的内在契合也让你觉得好像原本就应该这样似的。卡萨尔斯一生的坚定价值观念似乎也呼应了信仰虔诚的巴赫。1939年,为抗议佛朗哥政权上台,卡萨尔斯自愿离开西班牙,隐居在法国小镇,拒绝演出,而且此后他终生未再回过法西斯统治下的祖国。卡萨尔斯与巴赫的精神已经融为一体,他曾说,“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沉静、宽厚、智慧而又执着,这就是他与巴赫的共同的气质。

    我认为巴赫的这部作品用不着正襟危坐在音乐厅里欣赏,因为它们那么迫近内心。在卡萨尔斯那个时代,应该在巴塞罗那夜晚的咖啡馆里欣赏它们;罗斯特罗波维奇则喜欢在法国Vezelay小镇撒满阳光的教堂里演奏它们。对我们来说,没有那么好的咖啡馆和教堂,那么还是独自在家里听Discman吧,因为那是我们最接近内心的办法。
TOP
8#

如果只作为曲目收藏,两套都可以,前者演绎倾向浪漫主义,后者更严谨。如果作为欣赏,两套全收,还有卡萨尔斯和斯塔克都要。
TOP
9#

9494
TOP
10#

我都听过,最后还是买了罗氏的。当然,演绎各有特色,但录音就相去甚远。
TOP
11#

ymm 在 2003-5-3 2:19:48 发表的内容
你们还是听听Winter and winter唱片,由Paolo beschi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吧,那才是第一流的录音!!!!

大佬,320米!下次弄它一套。
TOP
12#

李源 在 2003-5-2 23:20:58 发表的内容
9494

李源兄,你那里有没有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巴赫大无伴奏,上次问了很久怎么都没有答复呀?
TOP
13#

fournier日版,第一选择。
TOP
14#

无第一只有自己手里那杯茶
TOP
15#

当年我听了第一遍卡萨尔斯的巴赫大无后,就把罗的那套emi的送给旁边的哥们了。
TOP
16#

拿完整录音来说,罗斯特2套,富尼埃4套,不要说是两个人之间比,就算自己跟自己比都是很难有结论的事情。如果是为了“听”,怎么买就只有两个原则:哪个听着顺耳,以及差不差钱。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18#

我先从天津刘兄那搞了卡萨尔斯的,很喜欢。后来买了老罗的,呵呵,更喜欢了。后来一直没有再听卡萨尔斯,我承认和录音是有关系的。富尼埃的没听过。
TOP
19#

比较版本很无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哈姆雷特,没有谁好谁坏或哪个最好一说。现今手里有40多个版本的巴赫大无,没觉得楼上说的那些版本有多么神。多听听其他人的演绎,就会发现他们各有所长,各有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诠释。就我个人的口味而言,比较喜欢Antonio Janigro, Erich Mainardi, Pierre Fournier, Andre Navarra, Janos Starker, Wieland Kuijken, Marc Coppey 等人的演绎。即将出版的老罗的一个巴赫大无全集,55年版,才28岁,应该叫小罗。

From www.supraphon.com
Johann Sebastian Bach – Six Suites for Solo Cello, BWV 1007-1012  
(LIVE recording from Prague Spring 1955)
Mstislav Rostropovich – cello
Today, Bach's suites form part of the repertoire of every distinguished cellist, and many of them have recorded the complete cycle. Yet when sixty years ago the twenty-four-year-old 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2007) first performed all the suites in public, it was a trailblazing act, linking up to the previous endeavour of Pablo Casals. When this live recording was made in 1955 at the Prague Spring festival, Rostropovich was 28 years of age. He astounded the audience with his youthful verve and surprising artistic maturity. At the festival Rostropovich met his lifelong love, Galina Vishnevskaya, whom upon returning to Moscow he married after several days of acquaintance. When in 1991 the cellist made a complete recording of the Bach suites in France, he was 64. Hence, all the more precious is this live recording from the Czech Radio archives, which waited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for its release.
As a lover and connoisseur of wine, Rostropovich would certainly agree that some wines – and some recordings too – acquire a richer taste and a higher value over time.
rostropovich bach.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3/8 6:26:24 上传)

rostropovich bach.jpg

最后编辑yjk98 最后编辑于 2011-03-08 09:08:15
TOP
20#

晕,ls好无聊,这里就是论坛,版本比较只是说自己的看法,难道说说自己对唱片的看法就很俗?既然觉得俗,觉得无聊你还来干什么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